全球能源互联网知识竞赛题库含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球能源互联网知识竞赛题库
重点题目库
一、单选题
1、全球能源资源主要有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和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等()。

A.一次能源;二次能源
B.不可再生能源;一次能源
C.化石能源;清洁能源
D.化石能源;一次能源
答案:C
2、受电网输电能力等因素限制,电力主要以()平衡为主。

A.国内和区域内
B.区域内
C.洲内
D.国内
答案:A
3、3、北极地区()资源丰富且分布广,技术可发量约1000亿千瓦。

A.水能
B.太阳能
C.风能
D.海洋能
答案:C
4、4、()是相对清洁的化石能源。

A.煤炭
B.石油
C.天然气
D.沼气
答案:C
5、5、北极圈及其周边地区()资源十分丰富,简称“一极”。

A.风能
B.太阳能
C.水能
D.天然气
答案:A
6、()是全球互联程度最高的洲际电网。

A.欧洲电网
B.亚洲电网
C.美洲电网
D.欧亚电网
答案:A
7、中国()太阳能资源比很多低纬度地区丰富。

A.甘肃北部
B.宁夏北部
C.新疆
D.青藏高原
答案:D
8、()是亚洲理论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基地。

A.长江
B.黄河
C.恒河
D.印度河
答案:A
9、能源供应面临的挑战是总量增长、()、供应成本。

A.供应类型 B资源制约 C全球气候变暖 D.生态环境破坏
答案:B
10、适应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需要,应加快构建()。

A.智能电网 B特高压电网 C全球电力高效配置平台 D洲际电网
答案:C
11、能源供应是影响能源发展的重要经济因素,目前化石能源与清洁能源成本总体呈现出()的趋势。

A.共同上升 B共同下降 C.一升一降 D.一降一升
答案:C
12、根据国际能源署预测,从2000年到2030年,世界一次能源需求增长的60%以上将来自()。

A.北美地区
B.欧洲地区
C.发展中国家
D.南美地区
答案:C
13、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

A.70%
B.60%
C.80%
D.75%
答案:B
14、现阶段,世界()规模有限,不能适应未来能源清洁化发展要求。

A.电力生产
B.电力输送
C.电力开发
D.电力配置
答案:D
15、提高()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可以增加经济产出,提高全社会整体能效。

A.电能
B.石油
C.煤炭
D.天然气
答案:A
16、全球化石能源配置具有总量大、环节多、()等特征。

A.效率低
B.远距离输送
C.成本高
D.污染高
答案:B
17、按照目前世界平均开采强度,全球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分别可开采()年。

A.112、52、53
B.113、53、55
C.114、52、53
D.115、53、55
答案:B
18、国外最大的风力发电场在()。

A.英国
B.德国
C.美国
D.中国
答案:C
19、亚洲太阳能理论蕴藏量每年约()万亿千瓦·时。

A.16500
B.22500
C.37500
D.60000
答案:C
20、中国自()年开始实施“金太阳工程”,为工业园区邓用户侧分布式光伏发电提供约50%的初始投资补
贴。

A.2008
B.2009
C.2010
D.2011
答案:B
21、美国参议院能源委员会投票通过了(),2013-2021年每年将投入不少于2.5亿美元补贴屋顶光伏。

A.千万太阳能屋顶计划
B.可再生能源国家行动计划 C尼赫鲁国家太阳能计划 D.金太阳工程
答案:A
22、中国自2009年起将全国分为四类风能资源区,分别制定了()千万.时的标杆上网电价。

A.0.46、0.51、0.58、0.61
B.0.51、0.54、0.58、0.61
C.0.51、0.56、0.58、0.61
D.0.51、0.56、0.58、
0.65
答案:B
23、在清洁能源利用方面,重点是要建立()随市场供需形势波动的电力市场,从根本上解决清洁能源发
电与用电不匹配的问题。

A.输送功率
B.电价
C.电能质量
D.损耗
答案:B
24、实施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全球能源供需格局将发生重大改变,总的方向是生产()、配置()、
消费()。

A.清洁化;全球化;电气化
B.绿色化;全球化;科技化
C.清洁化;全球化;科技化
D.绿色化;全球化;电气化
答案:A
25、实施清洁替代的必然性有保障能源供应、保护生态环境、()。

A.推动经济发展
B.推动电网发展
C.推动能源发展
D.降低供应成本
答案:A
26、2014年中美两国共同发布《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政府提出()左右碳排放达到峰值。

A.2020
B.2025
C.2030
D.2050
答案:C
27、美国2009年通过(),首次提出国家减排方案。

A.2030年气候和能源框架
B.清洁能源与安全法案
C.全方位能源战略
D.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
答案:B
28、电能是清洁、高效、便捷的二次能源,终端利用效率高,使用过程()。

A.清洁、零排放
B.清洁、高排放
C.清洁、低排放
D.污染、低排放
答案:A
29、实施()是提升电气化水平的重要内容。

A.清洁替代
B.智能电网
C.电能替代
D.全球联网
答案:C
30、“来的是清洁电”是()的必然结果。

A.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B.清洁替代
C.电能替代
D.发展智能电网
答案:B
31、预计到2050年,全球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有()。

A.30%
B.40%
C.50% D .60%
答案:C
32、()是新一代能源革命的重要方向。

A.电能替代
B.清洁替代
C.以电代煤
D.以电代油
答案:B
33、()是能源转型的必然规律。

A.电能替代
B.清洁替代
C.以电代煤
D.以电代油
答案:B
34、()是解决能源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A.电能替代
B.清洁替代
C.以电代煤
D.以电代油
答案:A
35、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关键在于()。

A.技术创新;
B.制度保障;
C.能源存储量;
D.协同机制
答案:A
36、18世纪后期,()创新对能源发展产生了划时代的意义,推动了煤炭的大规模高效开发和利用,促使
社会生产从手工劳动转向大机器生产,极大地提升了劳动效率和社会生产力。

A.蒸汽机技术;
B.信息技术;
C.内燃技术;D电动机技术
答案:A
37、未来,以()为主导,以()为中心的能源发展格局下,()将成为能源配置的主要载体。

A.电、清洁能源、电网
B.清洁能源、电、电网
C.电网、电、清洁能源
D.清洁能源、电网、电
答案:B
38、大规模开发清洁能源并转化为电力,全球能源利用效率将获得极大的提升,这是清洁能源的()。

A.固有属性
B.本质属性
C.特殊属性
D.普遍属性
答案:A
39、能源利用()发展的规律性,决定了以电为中心的终端能源消费趋势。

A.从高碳到低碳
B.从化石能源到清洁能源
C.从低效到高效
D.从局部平衡到大范围配置
答案:C
40、能源配置()发展的规律性,决定了以电网为平台的能源输送趋势。

A.从高碳到低碳
B.从化石能源到清洁能源
C.从低效到高效
D.从局部平衡到大范围配置
答案:D
41、能源开发()发展的规律性,决定了以清洁能源为主导的能源生产趋势。

A.从高碳到低碳
B.从化石能源到清洁能源
C.从低效到高效
D.从局部平衡到大范围配置
答案:A
42、全球能源观的总体目标是()。

A.可持续发展
B.两个替代
C.统筹协调
D.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答案:A
43、全球能源观的基本原则是()。

A.可持续发展
B.两个替代
C.统筹协调
D.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答案:C
44、全球能源观的战略重点是()。

A.可持续发展
B.两个替代
C.统筹协调
D.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答案:D
45、全球能源观以()为载体,统筹全球能源资源开发、配置和利用。

A.全球能源互联网
B.电力网
C.智能电网
D.特高压电网
答案:A
46、全球能源观的首要任务就是()。

A.要转变过度依赖化石能源的发展方式,保障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B.发展清洁能源
C.以全球性、开放性的
眼光看待能源发展问题 D.实现“两个替代”。

答案:A
47、全球能源观提出的发展趋势是()。

A.统筹协调
B.可持续发展
C.“两个替代”
D.清洁化、电气化、网络化、智能化
答案:D
48、全球能源互联网是以()理念构建的能源、市场、信息和服务高度融合的新型能源体系架构。

A.电力网
B.互联网
C.物联网 C.能源网
答案:B
49、能源配置从局部平衡向大范围互联发展的规律性,决定了以电网为平台的能源输送趋势,这是实施“两
个替代”的()。

A.重要基础
B.战略方向
C.战略重点
D.发展趋势
答案:A
50、()作为新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力。

A.均衡经济
B.低碳经济
C.可持续经济
D.全球经济
答案:B
51、全球经济发展趋向(),各地区人均能源需求差距将()。

A.不均衡、扩大
B.下跌、扩大
C.均衡、缩小
D.平稳、缩小
答案:C
52、全球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将成为未来()能源。

A.辅助
B.主导
C.重要
D.非主流
答案:B
53、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加速()低碳化发展。

A.能源生产
B.能源供应
C.能源消费
D.能源结构
答案:D
54、()促进能源利用效率提高,实现能源需求减量。

A.技术进步
B.政策调控 C资源禀赋 D经济社会发展
答案:A
55、全球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到2050年将控制在()亿吨以内。

A.100
B.120 C130 D110
答案:B
56、()引导能源生产和利用。

A.技术进步
B.能源政策 C资源禀赋 D经济社会发展
答案:B
57、到2050年,电能占据终端能源需求的“半壁江山”,比重达到(),人类进入了“电力无处不在”
的电气时代。

A.0.50 ;
B.0.55 ;
C.0.62 ;
D.0.52
答案:D
58、我国的能源消费以()为主。

A.石油;
B.天然气;
C.煤炭;
D.热能
答案:C
59、我国的能源战略是()。

A.节能优先,煤为基础;
B.电为中心;C多元发展;D以上皆是
答案:D
60、我国的五大能源综合基地不包括()。

A山西;B鄂尔多斯盆地;C内蒙古东部地区;D东北地区
答案:D
61、我国能源资源和消费中心呈()分布。

A逆向;B正向;C相同;D无关
答案:A
62、预计到2020年、2030年和2050年,能源消费总量将分别达到50亿、58亿、()亿吨标准煤(含清
洁能源),是2010年的1.5倍、1.8倍和2.1倍。

A60;B65;C70;D72
答案:C
63、对全球能源电力需求进行情景分析采用的是()模型。

A“终端能源需求—能源加工转化—一次能源需求”B“终端能源开采—能源加工转化—一次能源生产”C“终端能源开采—能源集中运输—一次能源生产”D“终端能源需求—能源集中运输—一次能源需求”
答案:A
64、未来全球一次能源需求持续(),增速()。

A.增长,放缓 B增长,加快 C降低,加快 D.降低,放缓
答案:A
65、全球能源消费中,()是人均消费最高、能源消费最密集的地区。

A.亚洲
B.南美洲 C欧美 D.非洲
答案:C
66、全球能源需求布局受()影响很大。

A.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
B.全球人口
C.全球能源分布
D.全球能源供应水平
答案:A
67、2010~2050年,以下各大洲电力需求年均增长率最高的是()。

A欧洲 B北美洲 C亚洲 D非洲
答案:D
68、2010~2050年,以下各大洲电力需求年均增长率最低的是()。

A欧洲 B北美洲 C亚洲 D非洲
答案:A
69、电力需求增速()能源需求增速,电力在能源结构中的优势地位日益明显。

A.高于 B等于 C低于
答案:A
70、2050年,以下各大洲年人均电力消费水平最高的是()。

A欧洲 B北美洲 C亚洲 D非洲
答案:B
71、2051年,以下各大洲年人均电力消费水平最高的是()。

A欧洲 B北美洲 C亚洲 D非洲
答案:D
72、从能源需求看,2050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将达到()吨标准煤,其中电力需求量达到()千瓦•时。

A300万亿,73万亿 B300亿,73亿 C300亿,73万亿 D 300万亿,73亿
答案:C
73、在清洁能源加快发展情境下,预计到2050年,全球清洁能源发电量将占总电量的()。

A60% B70% C80% D90%
答案:D
74、到2050年,亚洲清洁能源电量约占全球清洁能源总电量的(),非洲约占16%,成为最重要的太阳能
开发地区。

A.29% B39% C49% D59%
答案:C
75、下列不属于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的是()。

A中国西南水电基地 B中国“三北”风电基地 C中国西北太阳能发电基地 D中国西北风电基地
答案:D
76、“三北”地区风能资源约占全国陆上风能资源总量的()左右。

A60% B70% C80% D90%
答案:C
77、非洲拥有良好的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的发展条件,居各大洲第___位
A一;B二;C三;D四
答案:B
78、2050年,以下各大洲分布式发电所占比重最大的是()。

A亚洲 B非洲 C欧洲 D北美洲
答案:A
79、预计到2050年,全球发电结构中的水电发电比重将达到()。

A35%;B31%;C14% D6%
答案:C
80、预计到2050年,全球发电结构中的生物质能及其他发电比重将达到()。

A35%;B31%;C14% D6%
答案:D
81、2050年,太阳能发电占分布式发电的比例为()左右。

A54% B21% C10% D9%
答案:A
82、2050年,()发电是分布式发电最主要的形式,预计占54%左右。

A太阳能 B水能 C风能 D生物质能
答案:A
83、预计2050年,化石能源发电量占全球总电量的()左右。

A.10% B20% C30% D40%
答案:A
84、中国“三北”地区风资源占全国陆上风资源的百分之()
A.60% B70% C80% D90%
答案:C
85、中亚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
A.哈萨克斯坦 B吉尔吉斯斯坦 C乌兹别克斯坦 D.塔吉克斯坦
答案:A
86、从能源需求看, 2050年全球一次能源需求将达到()亿吨标准煤。

A300 B73 C63 D237
答案:A
87、以电为中心、全球配置的清洁能源发展格局逐步形成,全球电力流规模和()将大幅提升。

A. 生产效率
B. 生产规模
C. 输送效率
D. 输送距离
答案:D
88、()在资源较好地区的发电成本可与化石能源发电进行竞争。

A. 陆上风电
B. 海上风电
C. 太阳能发电
D. 水电
答案:A
89、从世界各大洲电力供需平衡情况来看,()以自我平衡为主。

A. 北美洲
B. 南美洲
C. 非洲
D. 大洋洲
答案:B
90、()电力需求保持较快增长,未来电力供应缺口不断增大,是电力受入型地区。

A. 南美洲
B. 亚洲
C. 非洲
D. 大洋洲
答案:B
91、北美洲电力供需以()为主,并适度接受北极地区风电。

A. 受入
B. 输出
C. 自我平衡
D. 清洁能源
答案:C
92、()地区的可再生资源非常丰富,是电力输出型地区。

A. 大洋洲
B. 亚洲
C. 非洲
D. 大洋洲
答案:C
93、()资源丰富,电力需求规模相对较小,是电力输出型地区。

A. 大洋洲
B. 亚洲
C. 非洲
D. 大洋洲
答案:A
94、“一极一道”电力开发外送优先开发()。

A. 中国西南水能
B. 中亚风能
C. 墨西哥太阳能
D. 北非太阳能
答案:D
95、从地理位置看,亚洲和欧洲开发利用()资源明显具有地理优势。

A. 赤道地区风电
B. 赤道地区太阳能
C. 北极地区风电
D. 北极地区太阳能
答案:C
96、从地理位置看,欧洲开发利用()的优势更明显。

A. 赤道地区风电
B. 赤道地区太阳能
C. 北极地区风电
D. 北极地区太阳能
答案:B
97、2030年前,全球电力流以各大洲内跨国及距离较近的()优先开展跨洲联网,但跨洲电力流规模不
大,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A. 亚洲-欧洲
B. 北极-亚洲
C. 北极-欧洲
D. 北非—欧洲
答案:D
98、2030-2050年间,随着清洁能源发电技术和输电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成熟,“一极一道”可再生能源发
电基地进入()阶段。

A. 大规模开发
B. 迅速发展
C. 小范围开发
D. 起步发展
答案:A
99、基于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能源资源供应、能源环境约束、能源技术进步和能源政策调控的趋势研判,
预计全球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将由2010年的188亿吨标准煤增至2050年的300亿吨标准煤,年均增长1.2%,()经济平均增速。

A高于;B低于;C等于;D不确定
答案:B
100、下列哪项不属于研究全球电力流布局时应坚持的原则()。

A低碳发展原则 B电网互联原则 C经济高效原则 D技术可行原则
答案:B
101、下列哪项不属于研究全球电力流布局时应做到的三个统筹()。

A统筹考虑集中式和分布式清洁能源开发 B统筹考虑本地和远方清洁能源开发
C统筹考虑大洲内电力平衡与洲际能源互补 D统筹考虑各国电网构成
答案:D
102、在研究全球电力流布局时要坚持(),做到()。

A四个原则;三个统筹 B三个原则;四个统筹 C五个原则;三个统筹 D四个原则;两个统筹
答案:A
103、2030年之前,全球电力流主要以()为主。

A洲内跨国及距离较近的跨洲输电 B跨洲联网输电 C全球互联 D国家泛在智能电网
答案:A
104、以下属于坚强智能电网的电压等级是()。

A330kV超高压交流输电 B500kV超高压交流输电C1000kV及以上特高压交流和±800kV及以上特高压直流输电D±500kV直流输电
答案:C
105、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基本组成单元是()。

A国家泛在智能电网;B坚强智能电网;C特高压电网;D清洁能源智能电网
答案:A
106、坚强智能电网的骨干网架是()。

A清洁能源输送通道;B全球能源互联网;C智能电网;D特高压电网
答案:D
107、截至2014年底,国家电网公司获得智能电网相关专利()项。

A611;B1622;C9690;D11312
答案:D
108、()年国家电网公司制定了《坚强智能电网发展规划纲要》。

A2004;B2006;C2009;D2010
答案:C
109、国家电网公司制定并发布的《智能电网技术标准体系规划》中,提出()个专业分支。

A6;B8;C5;D9
答案:B
110、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阶段是到()实现跨洲互联。

A2020;B2030-2040;C2040-2050;D2020-2030
答案:B
111、在智能电网调度领域,我国实现了220千伏以上电网实时信息共享、三级协调运行控制和纵深安全防护,实现了调度业务的(),提升了驾驭大电网能力,有力支撑了“华北—华中—华东”电网一体化运行和清洁能源发电并网调度。

A“纵向集成、横向贯通”;B “横向、纵向集成” ;C “横向集成、纵向贯通” ;D“横向、纵向贯通”
答案:C
112、全球能源互联网是()的物理基础。

A培育新兴产业; B能源互联网; C能源资源优化配置;D全球电力市场交易
答案:D
113、形成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动力的制度基础是()。

A全球化的治理机制;B全球化的组织机制;C全球化的运行机制;D全球化的市场机制
答案:D
114、推动了清洁能源加快发展的是()。

A大容量储能技术;B信息通信与能源电力技术融合;C输电技术创新;D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答案:D
115、推动了电力配置向全球电网互联发展的是()。

A大容量储能技术;B信息通信与能源电力技术融合;C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D输电技术创新答案:D
116、推动了电网智能化发展的是()。

A大容量储能技术;B输电技术创新;C清洁低碳高效的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创新;D信息通信与能源电力技术融合答案:D
117、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总体布局是()。

A由跨洲电网、跨国电网、国家泛在智能电网组成,各洲际电网协调发展; B由国家电网、跨国电网、国家泛在智能电网组成,各洲际电网协调发展; C由国家电网、跨国电网、国家泛在智能电网组成,各层级电网协调发展; D由跨洲电网、跨国电网、国家泛在智能电网组成,各层级电网协调发展
答案:D
118、实施全球配置的原则是由()所决定的。

A全球能源资源与负荷中心逆向分布特征; B清洁低碳发展目标; C能源发展战略规划; D分布式清洁能源特征答案:A
119、非洲与欧洲电源结构不同,北非多为()发电,欧洲北部则更多的是风电和水电,电网互联后可以页加有效地利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优化北非和欧洲的能源结构。

A太阳能;B风能;C潮汐能;D水能
答案:A
120、非洲与欧洲距离较近,存在气候差异,负荷特性(),联网经济效益明显,具有很好的联网条件。

A互补;B相近;C相斥;D一致
答案:A
121、()主要承载北非、东非、中东、澳大利亚、南美洲等赤道地区的太阳能发电基地电力的外送功能,也是实现北半球、南半球互联的主要联络通道。

A赤道地区电力外送通道;B北极地区电力外送通道;C跨洲联网通道;D洲内联网通道
答案:A
122、考虑到大规模远距离输电和跨大洲联网的需求,未来()大型可再生能源基地电力外送和洲际大容量
交换通道将主要釆用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

A一极一道;B一极两道;C两极一道;D一极三道
答案:A
123、考虑到未来髙寒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和输电技术发展,以及非洲可再生能源开发规模的不确定性,未來的“一极一道”电力流也可能降到()千瓦·时左右。

A10万亿;B5万亿;C3万亿;D8万亿
答案:A
124、依据全球配置清洁能源的需求分析,预计2050年,通过北极通道送出的电量规模可达()千瓦·时/年、赤道地区电量外送规模可达9万亿千瓦·时/年,合计输送电量占全球用电需求的16%,此外存在一定比例的跨洲电力交换,获取错峰、资源互补、共享备用等联网效益。

A1万亿;B2万亿;C3万亿;D5万亿
答案:C
125、()一方面承载着格陵兰岛、挪威海、巴伦支海、喀拉海、白令海峡等北极风电基地的电力外送需求,另一方面也是实现北半球三大洲联网、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战略平台。

A北极地区电力外送通道;B赤道地区太阳能发电外送通道;C跨洲联网通道;D洲内联网通道
答案:A
126、白令海峡风电基地到美国西部负荷中心的输电距离约4000千米,白令海峡宽度约()千米。

在海底特高压电缆技术成熟后,格陵兰岛南部风电可通过特高压直流海底电缆输送到加拿大东海岸,再通过渥太华向美国东部负荷中心地区送电。

A100;B2000;C900;D90
答案:D
127、北极地区的喀拉海风电基地到中国华北地区的距离在4400千米左右;白令海峡风电基地到中国华北、日本和韩国的输电距离在5000千米左右,处于()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经济距离的覆盖范围内。

A1100;B-1200;C±1100;D±1200
答案:C
128、格陵兰岛风电输送到英国北部的距离在2100千米左右,格陵兰岛南部风电基地通过特高压直流海底电缆到冰岛的距离在800千米以内,横跨冰岛约()千米的陆地后,可通过特高压直流海底电缆跨海约900千米到英国北部。

挪威海和巴伦支海的近海风电可由陆上通道送欧洲电网。

A500;B400;C800;D1000
答案:B
129、格陵兰岛南部跨海到()魁北克地区的距离在2000千米左右,其中跨海距离约500千米。

从魁北克到美国纽约地区距离约1500千米,可釆用陆上±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A日本;B加拿大;C中国;D韩国
答案:B
130、随着欧洲北部陆地和北海风电资源完成开发后,可以加快格陵兰岛、挪威海和巴伦支海风能资源开发向()送电。

A亚洲;B欧洲;C非洲;D北美洲
答案:B
131、预计()年,格陵兰岛风电基地向北美洲地区输电量约1万亿千瓦·时/年,输电通道能力需求约2亿千瓦。

A2020;B2030;C2050;D2045
答案:C
132、预计2050年,北极风电基地向东北亚地区输电量约1.2万亿千瓦·时/年,输电通道能力需求约()亿千瓦。

A2.4;B1.2;C3.6;D4.8
答案:A
133、预计2050年,格陵兰岛、挪威海和巴伦支海风电基地向欧洲地区输电量约()万亿千瓦·时/年,输电通道能力需求约1.6亿千瓦。

A1.6;B1.2;C0.8;D0.4
答案:C
134、电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的出现。

A跨洲电网;B坚强智能电网;C特高压输电;D智能电网
答案:C
135、以下不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技术支撑的是()。

A清洁发电;B特高压电网;C大容量储能;D智能电网
答案:D
136、国家电网公司规划到2020年建成“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和()回特高压直流工程。

A.14 B16 C17 B19
答案:D
137、中国自()年就开展了特高压交流输电的前期论证和可行性研究。

A1972;B1986;C2004;D2006
答案:B
138、自()年中国全面开始发展特高压以来,在技术、装备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

A1986;B2004;C2006;D2009
答案:B
139、在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潜供电流控制方面,国家电网公司通过(),有效抑制潜供电流,提高了线路单相重合成功率,有力保障了系统供电可靠性。

A在特高压电抗器中性点装设小电抗元件;B深度抑制操作过电压水平;C导线布置优化;D无功控制
答案:A
140、国家电网公司联合电工装备制造企业,自主研制了世界首台额定电压1000千伏、额定容量()万千伏·安的特高压交流变压器。

A100;B150;C300;D450
答案:C
141、全球化的()是形成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动力的制度基础。

A组织机制;B市场机制;C运行机制;D政策保障
答案:B
142、在联合国设立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联盟属于全球能源互联网合作机制中的()
A组织机制;B市场机制;C运行机制;D政策保障
答案:A
143、第()次工业革命后,传统化石能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A一;B二;C三;D四
答案:A
144、建好(),既是对我们建设、管理、运行能力的全面考验,也是后续“五交八直”等重点工程加快推进的基础。

A四交四直;B三交一直;C一交三直;D二交七直
答案:A
145、建筑工程的()应当遵守建筑节能标准。

A建设设计施工和监理单位;B建设单位;C设计单位;D施工和监理单位
答案:A
146、到(),国家电网公司基本建成以()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发展,以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为特征的坚强国家电网,全面提高电网的安全性,经济性,适应性和互动性。

A2020年,智能电网;B2020年,特高压电网;C2020年,超高压电网;D2015年,特高压电网
答案:D
147、()是储能发展较早的国家,目前拥有全球近半的储能示范项目,并且出现了若干实现商业应用的储能项目。

A美国;B日本;C英国;D法国
答案:A
148、在我国白城地区辽阔的草原上,正在兴建大型的风能发电站,风能发电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下列有关风能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A技术上已经比较成熟;B风能的资源丰富;C对环境无污染;D风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答案:D
149、国家电网公司已建成投运了()条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

A2;B3;C4;D5
答案:C
150、淮南-浙北-上海1000千伏同塔双向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于()年9月投运,是世界首个商业化运行的同塔双向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

A2011;B2012;C2013;D2014
答案:C
151、截至2014年底,国家电网公司在运在建特高压输电线路长度近()千米,变电(换流)容量约1.6亿千伏·安(千瓦)。

A15000;B16000;C17000;D18000
答案:B
152、向家坝―上海±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于()投入商业运行。

A2008年7月;B2009年7月;C2010年7月;D2011年7月
答案:C
153、《居民用户家用电器损坏处理办法》规定,对不可修复的家用电器,其购买时间在()及以内的,按原购货发票价出供电企业全额予以赔偿。

A三个月;B六个月;C一年;D二年
答案:B
154、从家用电器损坏之日()内,受害居民用户未向供电企业投拆并提出索赔要求的,即视为受害者已自动放弃索赔权。

A三天;B七天;C十五天;D一个月
答案:B
155、到2050年,电能占据终端能源需求的“半壁江山”,比重达到()%。

人类进入了“电力无处不在”
的电气化新时代。

A50;B52.2;C55.2;D56.2
答案:B
156、依托全球能源互联网,“两个替代”全面实施,清洁能源实现大发展,清洁电力得到全面应用,绿色低碳能源成为新时尚。

到2050年,清洁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至()%,成为世界主导能源。

A75;B80;C85;D90
答案:B
157、全球能源互联网使人们深度参与到绿色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中,自觉培育绿色生态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成为世界生态文明的根本()力量。

A推动;B促进;C拉近;D推进
答案:A
158、全球能源互联网以()为指导,更为注重可再生能源利用,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理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为人类社会发展指明了前途和方向。

A全球能源观;B可持续发展;C新能源开发;D全球互联网
答案:A
159、()是现代化的基础,()造了文明的本质,决定了文明的组织结构、商业和贸易成果的分配、政治力量的作用形式,指导社会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A能源,能源机制;B能源,资源机制;C资源,能源源机制;D资源,资源机制
答案:A
160、全球能源互联网成为保障社会稳定的()。

A基石;B纽带;C核心;D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