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脂血症的辩证施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脂血症的辩证施治
高脂血症是人体脂质代谢失常,血浆内脂质浓度超过正常范围的病症,即血清中的胆固
醇和甘油三酯高于正常水平。
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倍受关注和严重影响中老年人
正常生活的疾病。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运动量的减少,高脂血症的发病率也越来
越高,且发病年龄也有所提前。
对于比较轻的高血脂症,一般不予药物治疗,只要注意饮食、多运动就能改善。
但对于比较重的,还是应该用药物治疗。
笔者根据临床表现将其分痰湿内阻、肝胆湿热、气虚血瘀、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型,现分别论之。
一辩证施治
1.痰湿内阻:多见于肥胖之人,平时经常头晕胀痛,胸脘痞闷,甚则呕恶痰涎,身沉
肢重,乏力倦怠。
舌淡,边有齿痕,苔白滑腻,脉来濡滑。
治则:化痰除湿
处方:二成汤加味,陈皮10g、半夏12g、茯苓15g、泽泻15g、麦芽20g、丹参15g、
荷叶15g、郁金15g、甘草6g
加减:头晕头痛者加石菖莆12g、川芎12g;便秘者加大黄10g、槟榔15g.
2.肝胆湿热:患者胸胁胀满,口苦咽干,易烦躁,脘腹胀满,小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处方:龙胆泻汤加减,龙胆草10g、木通10g、黄芩12g、栀子12g、柴胡10g、郁金
15g、生山楂20g、决明子15g、甘草8g.
加减:伴咽痛者加金银花12g、桔梗10g;口苦甚者加茵陈15g、夏枯草12g;胸胁胀满
者加枳壳12g、路路通12g、薄荷10g.
3.气滞血瘀患者平素情绪不宁,头痛或身痛,伴胸闷,少腹或胁肋胀痛,脘痞嗳气,
妇女可见月经不调,经前乳胀、腹痛。
舌淡,苔薄白,脉弦等症。
处方:逍遥散加减,炒柴胡10g,丹参15g、白芍15g、三棱12g、莪术12g红花10g 、
三七花15g甘草8g
加减:头痛身痛者加元胡15g、白芷15g;胁肋胀满者加郁金15g、黄芩12g;脘痞者加
麦芽15g、木香12g.
4.肝肾阴虚:多见于中年以上形体并不丰腴者,常眩晕,耳鸣,头痛,肢麻,腰膝酸软,口咽干燥,五心烦热,健忘难寐。
舌红少苔,脉来细数。
处方:六味地黄汤加减,生地15g、茯苓15g、山萸肉12g、石斛12g、丹皮12g、生山
楂18g、鳖甲20g、甘草6g
加减:头晕耳鸣者去丹皮加丹参15g、川芎12g、菊花12g;腰膝酸软者加杜仲12g、牛
膝12g、枸杞12g;乏力者加黄芪30g、黄精12g. 4.脾肾阳虚:患者多形体肥胖,形神
衰退,常头昏头晕,耳鸣,齿摇,腰膝酸软,形寒怕冷,手足欠温,腹胀纳呆,肠鸣便溏,
阳痿滑精。
舌体淡胖,边有齿印,苔中根白腻,脉象沉细而迟。
处方:桂枝附子汤加减,桂枝15g、附子20g、茯苓15g、当归15g、山药15g、麦芽
20g、炙甘草10g
加减:头晕甚者加川芎12g、石菖蒲12g、荷叶15g;长期便溏者加白术12g、潞党参
15g;体虚乏力者加潞党参15g、黄芪30g.
二典型病例
刘某某,男,51岁,2010年10月22日就诊,患者形体肥胖,平素好食油腻之品,近
一个月来经常感觉头晕头痛,乏力,胸胁胀痛,脘腹胀满,偶感恶心欲呕,伴全身酸重,舌
淡苔白腻,脉弦。
血压145/100mmhg,腹部B超显示轻度脂肪肝声像,血液生化检查胆固醇9.2mmol/l,甘油三酯7.5mmol/l,余无明显异常。
诊断:1高脂血症2高血压
中医证属:痰湿内阻,气郁血滞
辩证分析:因患者喜食油腻,脾胃运化不畅,则至痰湿内生;痰湿阻滞,清阳不升则出
现头晕;脾失健运,则至脘腹胀满、恶心欲呕。
湿阻经络,经行不畅,则至全身酸重;脾湿
犯肝,则肝气不舒,气滞则血瘀,故见胸胁胀痛,头痛;舌淡苔白腻,脉弦也是痰湿阻滞之象。
治则:化痰除湿,行气活血
处方:二陈汤合逍遥散加减,陈皮10g、半夏12g、茯苓15g、炒柴胡12g、泽泻15g、
石菖蒲12g、丹参15g、荷叶15g、生山楂15g、决明子15g、钩藤15g、黄芪30g、麦芽15g、甘草6g
煎服法:上诸药开水煎,取汁混匀,分二日服,一日二次。
服药七剂后,患者头晕头痛明显减轻,胸胁胀痛及脘腹胀满感基本消失,但觉有些烦躁,口苦。
血压140\90mmhg,未行血液生化检查,前方去半夏、石菖蒲加栀子12g、夏枯草12g。
再服药七剂,诸症基本消失,复查血脂胆固醇5.8mmol/l,甘油三酯4.1mmol/l,血压130\85。
停煎服药,嘱患者时常泡服三七花、决明子及生山楂,并少食油腻,加强运动。
三讨论
高脂血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脂质在真皮内沉积所引起的黄色瘤和脂质在血管内皮沉积所
引起的动脉硬化。
尽管高脂血症可引起黄色瘤,但其发生率并不很高;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和发展又是一种缓慢渐进的过程。
因此在通常情况下,多数患者并无明显症状和异常体征。
因此高血脂症出现的主要表现是并发症,如高血脂症可以并发很多其他病,并发动脉硬化而
至高血压的、并发心脏的问题、出现脑供血的问题或者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甚至有的高脂血
症胰腺炎,这些都可能成为高脂血症的症状。
故就这些并发症的表现来看属中医的“痰
证”,“虚损”,“胸痹”,“眩晕”等范畴。
而中医的辩证施治也就根据临床表现从虚实两方面论之,
但分型往往不是绝对的,可能会相互转化,也可能是混合的,特别是气滞血瘀型,往往由其
他型引发。
对于高脂血症的中药治疗,在遵巡辩证施治的基础上,还应参考现代药理研究,
生山楂、三七花、麦芽、决明子、夏枯草、荷叶等中草药,现代药理研究都认为具有降脂作用,故在临床上也应选择应用,以期能有更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黄文东.实用中医内科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409
[2]张学智.血脂异常中医诊疗标准.中华中医药杂志2008.23(8):716-719
[3]孟庆坤,王培华,王丽等.二陈汤治疗高血脂症50例临床疗效观察.中药药理与临
床.2007.23(6):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