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章末综合提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地球上的水
地理术语第一节
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植物蒸腾、
水量的动态平衡、水资源短缺、物质迁移、能量转换
第二节
海水温度、太阳辐射、海水盐度、副热带海域、入海径流、盐场、海水密度、
海中断崖
第三节
海浪、海底地震、风暴潮、海啸、潮汐、潮间带、钱塘江大潮、暖流、寒流、
浮游生物、渔场、净化速度
学科语言第一节
1.水循环包括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
流等环节。

2.根据发生的空间范围,水循环可分为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
环。

3.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进了各圈
层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
第二节
1.海水温度主要和太阳辐射(热量收入)、海水蒸发(热量支出)、海陆分布、
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因素有关;大洋表层海水的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垂
直方向上随深度增加而递减。

海水温度影响海洋生物的分布、大气温度调节,
结冰影响海洋运输。

2.海水盐度主要和蒸发量、降水量、入海径流等因素有关;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从副热带海域向两侧递减;海水盐度主要影响晒盐、化学物质的提取、海水养殖和水资源利用。

3.海水密度主要与温度、盐度和深度有关;大洋表层海水密度随纬度增高而增大,垂直方向因纬度而异
第三节1.海浪是海里的波浪,常由风力形成。

海浪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包括影响海滨和海上活动,海啸、风暴潮给沿岸地区带来危害,以及对海岸的侵蚀。

2.潮汐是海水的周期性涨落,与日月引力有关,初一和十五最为明显。

潮汐影响海水养殖、港口建设和航运,利用潮汐可以发电。

3.洋流是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一定方向的大规模流动,分为寒流和暖流。

洋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寒暖流交汇处易形成渔场,顺洋流可节约燃料、加快航速,洋流带来的冰山影响航行安全,加快污染物扩散、扩大污染范围等
地理实验活动——水循环的模拟实验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活动,加深对水循环的整体认识。

2.通过观察实验,认识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过程。

【实验材料】
冰块、不透水保鲜膜、大烧杯、小烧杯、温水、食盐、小勺子、筷子、橡皮筋。

【实验步骤】
1.在大烧杯中加入100毫升温水(50 ℃左右),并加入一定量的食盐搅拌,模拟海水。

然后把一个干燥的小烧杯放入中心(漂浮在水面)。

2.用保鲜膜盖住大烧杯的杯口,并用橡皮筋扎住保鲜膜。

3.把冰块放在保鲜膜上,并位于小烧杯的正上方。

4.将其放在阳光下照射。

【实验现象】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

【实验反思】
1.小烧杯中的水来自哪里?为什么是淡水呢?
2.保鲜膜上的冰块起到什么作用呢?
3.实验中体现了水循环中的哪几个环节?
4.该实验主要模拟了哪种类型的水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