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明朝的“魏征”解缙:敢跟朱元璋说真话的牛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朝历史】明朝的“魏征”解缙:敢跟朱元璋说真话的牛人
解缙是明初声名鹊起的才子,明朝遗老钱谦益的《列朝诗集小传》,如此描述他的聪
明绝顶:“五岁时,族祖抱置膝上,戏之曰:‘小儿何所爱?’应声作四绝句,其一曰:
‘小儿何所爱,夜梦笔生花。

花根在何处,丹府是我家。

’……年十九举进士,倚待辄数
万言,未尝起稿,善为狂草,挥洒如雨风。

才名炫赫,倾动海内。


万历时的状元焦?,在《玉堂丛语》中这样评价他的才华:“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

”这是把他和西汉的文学家东方朔比较。

因为是才子,行事异于常人,洋溢着真性情,人们说他重义轻利,笃于故旧,乐于引
荐士人,常常对人说:“宁为有瑕玉,不为无瑕石。

”这可以看做他的自况,是一块有瑕
疵的美玉,而不是一块无瑕疵的石头。

“重义轻利,笃于故旧”的品性,自然是胸无城府,心无崖岸。

人们出于景仰,向他索取诗文墨宝,每天络绎不绝,他是来者不拒,从来没有
厌倦的意思。

友人提醒有些人不应当给予,他笑着说:“雨露岂择地而施哉?且人孰不可
与进者?”一派名士风度。

他历事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受到三位皇帝的刮目相看,在建文、永乐的鼎革之际
屹立不倒,得以进入内阁,参预机务,最终却死于锦衣卫诏狱,令人感慨系之。

解缙,字大绅,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考中进士。

太祖朱元璋对这位青年才俊很
是爱重,对他说:我和你从道义上说是君臣,从恩情上说犹如父子,你应当知无不言。


为皇帝的真心所感动,立即上了一封万言书??《大庖西上封事》,大有知无不言、言无不
尽之意,言辞颇为直率尖锐。

比如解缙在万言书中说,法令屡屡更改必然导致人民疑惑,刑罚太繁苛必然导致人民
玩忽。

从国初至今二十年,几乎没有不变的法令,几乎每天都有错误的官员。

“陛下尝教
臣云,世不绝贤,亿兆之众岂无一贤如古之人,而尽皆不才者哉?陛下尝教臣云,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良由陛下诚信有间,而用刑之太繁也。

”经常听到陛下震怒,锄根剪蔓,株连奸逆;从未听到陛下褒奖好官,并且始终如一。

希望改变刑罚过于繁苛的状况,
遏制法外之威刑,流放十年就应当释放,廷杖八十以后不得再加刑罚。

他又说,近年以来,监察机构的纲纪不严肃,官员们以刑名轻重为能事,以问囚多寡
为勋劳,不能激励清要,提倡风采。

监察御史纠弹官员都仰承皇帝密旨,每每听到有什么
旨意,才上疏弹劾,目的是求取皇上的恩宠,这是小人趋媚效劳的雕虫小技。

陛下何不肝
胆相照呢?
他还说,由于官风不正,贤人羞于同流合污,庸人习其风流而乐此不疲,以至于是非
颠倒,以贪婪苟免为得计,以廉洁受刑为饰词,吏部任用官员没有贤否之分,刑部断案没
有枉直之别。

这些话的分量很重,直击要害,却没有激怒朱元璋,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他讲究技巧,把责任都推到臣下身上:“天下皆谓陛下任喜怒为生杀,而不知皆臣下之乏忠良也!”朱元璋看了这份万言书后,不但没有光火,反而称赞他“有才”,只是“年少而语夸”。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