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动车制造质量的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提高动车制造质量的管理
摘要:目前,我国是世界上高速动车组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
数量最多、实际运行速度最高和谱系化最全的国家。

此外每年新制列车近四百组,如此数量众多的动车组制造生产给动车组的质量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高速动
车组制造质量管理是一项技术标准高、多学科融合、规模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动
车组的制造质量直接影响列车运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其性能水平对社会影响巨大。

必须依靠标准化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撑,以确保质量管理的协调一致和整体制
造效能的实现。

关键词:高速动车组;制造质量;管理
1.制造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高速动车组制造质量管理是一项技术标准高、规模庞大、多学科融合的系统
工程。

为了保证和提高制造质量,必须严格执行标准化管理,采用现代化得管理
方式,以信息化为依托,依靠标准化的保障,发挥标准化的引导作用,确保质量
管理的协调一致性,以严格的标准化管理保证产品质量。

结合高速动车组制造的
特点,通过制定、发布、实施及修改各项质量管理标准,建立适合动车组制造的
质量管理标准化体系。

质量管理标准化为施工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使质量管理
规范化标准化,保证产品质量的统一性。

此外也是提高不同市场通用性,降低管
理流通成本、提升效益和效率的有效手段。

2.国内外高铁动车组制造质量管理现状
就世界范围内的高铁动车组运营状况来讲,日本的新干线是当今最为安全的
高铁动车组,其十分钟以上的动车组延误故障率低达百万公里0.01件。

在日本
新干线动车线路中,其管理部门对于动车组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进行详尽的故障
检查,对发现的每一个缺陷都进行严格深入的原因分析,并且采取强制性的安全
措施,确保以后不会再发生任何类似的故障及缺陷问题。

日本新干线的管理系统
是当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是由计算机系统进行完全自动化管理的,从动车组的
发车到入站都有着精确的时间控制,能够精确到以秒为单位。

虽然日本处于地震
多发地带,但新干线从未出现过由地震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这都归功于其科学精
密的自然灾害实时监测系统。

而且,日本新干线动车组还对动车路线段进行了专
门的设备、设施配备,使用当前最为先进的故障检测检修手段,将信息技术与动
车运营状况进行了有机结合,实现对于其的实时监控,极大提高了对于高铁动车
组的安全管理水平。

同日本新干线相比,我国的高铁动车组自运营以来,整体的
动车组制造质量较为稳定,还未发现大的动车质量安全和安全运营事故,但在对
于实际动车组运行数据的分析中发现,我国的动车组故障率还是较高的。

仅在2013年的1月份到6月份,就出现了五百余件动车组运用故障,仅车辆责任设备
故障就有二百多件,百万公里的故障率0.94件。

尽管我国的高铁动车组故障率
的处于浴盆曲线的初期,尽管世界各国对于故障的统计标准不同,但是我国的动
车组故障率较高的事实是不容忽视的,这与我国的高铁动车组安全管理不够完善、安全制度不够健全有着紧密的联系。

2 质量管理标准的应用
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很多,通过对“人、机、料、法、环、测”这六个因素
进行逐个控制是生产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

进行质量管理必须依据标准,包括各
项技术要求、管理规定和工作制度。

在高速动车组制造生产过程中,任何一个零
部件的施工,一个控制系统的组装或者后期的整备调试,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
都要经过多道工序。

特别是针对动车组多部件模块化施工,其中包括若干个生产
阶段,每个生产阶段需要对多个工序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

动车组制造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各工序、工种的生产质量及各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

为了便于质量控制,检查每个工序的施工阶段的质量,就需要把整个制造过程按不同工序、部位、系统等划分成若干单元。

高速动车组研发制造质量管理主要涉及到车体、转向架、总装及调试等各个系统。

在质量验收标准中,每个系统所涉及的产品单位数量及
质量特性也不完全相同,即按照单件、系统、部类的原则进行卡控,对于数量较
大的零部件还要划分为若干个检验批次,这就对质量检验标准的统一规范性提出
了更高的要求。

4.提高动车组源头质量
4.1提高装备制造质量
我国动车组制造从最初的整机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到自主创新具备完全自
主知识产权,各主机厂的装备制造水平有了极大提高,但国外高铁经过了50多
年的探索发展,而我国动车组刚刚走过不到10个年头,高速发展必然带来发展
中的问题,需要不断地创新、攻关才能解决。

因此,各主机厂必须对动车组设计、制造质量终身负责,对动车组检修运用中反映出的设计、制造质量问题必须立足
源头治理,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

同时,根据现场使用存在的问题,如
牵引控制系统、制动系统、空调系统等进行不断软件升级,确保动车组的运行安全。

4.2提高动车组配件质量
实际运行中经常发生因装车配件质量不良引起的故障。

各动车组配件厂必须
依托新造配件质量保证体系,采用与新造装车配件相同的质量标准和控制措施,
确保维修用配件与新造装车配件具有相同的质量,维修用配件必须带有质量检验
合格证书,属于验收范围内的配件必须带有《铁路动车组产品验收合格证》。


辆段采购的动车组配件必须从原铁道部公布的有生产供货资质的厂家和主机厂进
行采购。

配件入库前必须组织质量复验,对资质文件、产品合格证进行复核,确
保配件上车前质量良好。

4.3提高售后服务质量
售后服务是保证动车组运行安全的重要环节。

各主机厂要建立高效的售后服
务机制,逐步实现从应急处理向提前预防、从现场维修向技术咨询、从临时保障
向长期协作转变。

(1)加强技术支持,完善动车组安全保障专家体系。

主机厂要建立技术支
持网站为现场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与用户进行技术交流,并在网站上实时发布
新的技术资料、维修指南,分析解答检修运用出现的各类故障;成立应急专家组,开通24h专家热线,对运行突发故障进行远程指导;规范随车文件的更新、修订
和补充等工作。

(2)加强用户培训,提高动车所自主检修能力。

主机厂要把提升动车所自主检修能力作为售后服务的一项重要工作目标,根据铁路局需求制定的系统培训计划,挑选优秀的技术人员对动车所人员进行培训,通过理论和实作培训、协助处理故障等多种手段为动车所培养技术骨干。

(3)积极开展运用检修分析交流活动。

各主机厂应针对运用检修中出现的重点故障,及时向使用部门提供详细的分析报告及有效的处理办法。

对运用检修过程中出现的典型故障进行交流研讨,完善故障处理办法,对动车所作业标准落实、检修质量等关键点提出改进意见。

目前,主管部门对各型动车组有严格的质量考评机制,对各型动车组的更新改造、软件升级等有严格的控制程序。

下一步建议,根据各型动车组的质量考核结果,不断淘汰设备质量不稳定的制造商,形成良性竞争的局面,不断降低动车组制造和维修成本,提高动车组的运行品质。

5.结束语
面对社会各界对于提高我国高铁动车组制造质量的要求,我国高铁部门要认清当前我国的动车组管理与国外的差距,在差异中实现自身的更快发展,切实地提高我国动车组的制造质量,确保我国高铁动车的行车安全稳定。

参考文献:
[1]李亮亮.SF公司高速动车组运营质量问题的闭环管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8.
[2]管小红,朱文战.SAP系统反冲逻辑在动车组生产中的运用与利弊探讨[J].广东科技,2018,27(06):63-67.
[3]曾伟,李臣伟,刘佛贵.高速动车组制造质量管理标准化研究[C]//中国标准化协会.第十四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集.第十四届中国标准化论坛论文
集,2017:250-2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