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同步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两种电荷》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摩擦起电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玻璃棒在与丝绸摩擦的过程中得到电子而带正电
B.玻璃棒在与丝绸摩擦的过程中丝绸带负电
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轻小的纸屑是因为纸屑也带正电
D.两个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时会相互吸引
2. 如图所示,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戳穿)的轻质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
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的
一端,两者相互吸引.则()
A.吸管带正电
B.吸管与玻璃棒带同种电荷
C.餐巾纸与吸管摩擦时,吸管得到电子
D.餐巾纸与吸管摩擦时,吸管上的部分正电荷转移到餐巾纸上
3. 如图,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戳穿)的轻质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
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的一端,两者相互吸引.则() A.吸
管带正电
B.吸管与玻璃棒带同种电荷
C.餐巾纸与吸管摩擦时,吸管得到电子
D.餐巾纸与吸管摩擦时,吸管上的部分正电荷转移到餐巾纸上
4. 甲、乙是两个轻质泡沫小球,丙是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甲、乙、丙三者之间相互
作用的情况如图所示,由此判断()
A.甲球一定带正电
B.乙球一定带负电
C.乙球可能不带电
D.甲球可能不带电
5. 现有三个轻质小球,实验发现其中任意两个小球相互靠近(未接触)都相互吸引.由此可判断()
A.两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带正电
B.两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
C.一个小球带正电,一个小球带负电,一个小球不带电
D.一个小球带电,两个小球不带电
6. 把两张用丝绸摩擦过的塑料片相互靠近时,它们会张开,这是因为()
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B.异种电荷相互排斥
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7. 关于电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种电荷相互吸引
B.金属中的电子带正电
C.自然界存在两种电荷
D.绝缘体中没有电子
8. 如图所示,把一根塑料绳的一端扎紧,从另一端撕开许多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然后将这样做成的甲、乙两束相同的塑料细丝移近,出现如图所示的情形,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甲和乙必定带异种电荷
B.甲和乙必定带同种电荷
C.甲和乙都必定带正电荷
D.细丝带上了电的实质是分子的转移
9.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A.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越蓬松
B.吸尘器能够把地上的碎纸屑吸起来
C.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衣时,会听到啪啪声
D.风扇用过一段时间后,扇叶上沾有很多灰尘
10. 甲、乙两个干燥的绝缘体在相互摩擦后分开,甲带上了负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束缚电子的本领强
B.乙得到了电子
C.甲、乙靠近会相互排斥
D.摩擦创造了电荷
11. 有甲、乙、丙、丁四个小球。
已知甲带负电,乙排斥甲,丙吸引乙,丁吸引丙,则丁球()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D.带电或不带电均有可能
12.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静电知识解释的是()
A.晚上脱化纤毛衣时会有火花产生
B.油罐车尾部常拖一条铁链
C.钢丝钳手柄上装有绝缘套
D.电视机屏幕上会吸附灰尘
13. a、b、c、d四个小泡沫球的相互作用情况如图所示,则d球()
A.与a球带同种电荷
B.与b球带同种电荷
C.与c球带同种电荷
D.不带电或与a球带异种电荷
二、填空题
14. 如图所示,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张开是因为________种电荷互相排斥.
15. 如图所示,取两个相同的验电器A和B,使A带正电B不带电,用带有绝缘柄的金属棒把A和B连接起来,则连接的瞬间,金属棒中的电流方向是从________(选填“A→B”或“B→A”),发生定向移动的自由电荷是________.
16. 针对摩擦起电现象,老师在课堂上作如下解释,请你补充完整:“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种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时,一个物体的部分电子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这样,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________电荷”.
17. 自然界存在着________种电荷。
a、b、c、d四个带电体,a与b互相排斥,b与c互相吸引,c与d互相排斥,d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互相吸引,则a带________电。
18. A、B、C、D四个带电体,已知D带正电,A和C互相排斥,B和C互相吸引,B好D 互相排斥,则A带________,B带________,C带________.(均选填“正电”或“负电”)
19. 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时,头发常会随梳子“飘”起来,越梳越松,这是
________ 现象,1733年,科学家经过实验区分出两种电荷,并总结出电荷间的作用规
律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
20.(15分) 在探究摩擦起电的实验中:
(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纸屑,说明橡胶棒带了电,根据你掌握的原子结构
的知识,下列关于带电原因的猜想,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只填序号):
a.摩擦创造了电荷;
b.是由于电子发生了转移;
c.是由于质子发生了转移。
(2)根据你的猜想,毛皮摩擦过橡胶棒后,你认为:毛皮________带电(选填“一定不”、“一定”或“可能”)。
(3)把一个轻质的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排斥,则这个小球()。
A.一定不带电;
B.一定带负电;
C.一定带正电;
D.可能不带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
4.D
5.C
6.A
7.C
8.B
9.B10.A11.D12.C13.D
二、填空题
14.同
15.A→B,自由电子
16.正
17.两,负
18.负电,正电,负电
19.摩擦起电,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吸引
三、实验探究题
20.b
一定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