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泰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泰州市二O —一年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
化 学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请注意:
l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个部分。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 1 C — 12 N — 14 0— 16 Na — 23 Mg — 24 A1 — 27
S — 32 CI — 35.5 K — 39 Ca — 40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
第1题-第15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 2分,共30分。
1.下列变化过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百炼成钢
B •风吹草动
C .玉石摔碎
D .滴水成冰
C .温度
D .硬度
B .直接做燃料 D .做瓜果保护气
C .氯化钠晶体
D .水银
A
B
A .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 C .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C D
B .向试管中加入粉末状药品的初始阶段 D .给液体加热
7.维生素、糖类、油脂、蛋白质四类物质中,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A .都含有碳、氢、氧、氮四种元素
C .都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
&下列关于灭火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 .油着火,用水浇灭
C .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
9.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 .用燃着的木条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
C .用水鉴别碳酸钙粉末和碳酸钠粉末B .糖类习惯上可称为碳水化合物
D .都属于有机物
B .扑灭森林火灾,设置隔离带
D .电器着火,直接用水浇灭
B .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稀硫酸D.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棉布和丝绸
10 •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在调查市场时发现下列一些现象,并提出了整改建议。
你认为所提建议中,不安全或违法的是
A .海鲜在夏天容易腐烂变质:建议用福尔马林(甲醛溶液)浸泡海鲜防腐
B .海鲜在夏天容易窝烂变质:建议将海鲜真空包装后速冻冷藏保鲜
C .大米保存不当易发霉、生虫:建议将其低温、干燥贮存,还可用适量的大蒜头作驱虫剂
D .蔬菜汁饼干易氧化变质:建议包装饼干时,加入一小包铁粉作抗氧化剂和吸水剂并密封
11. 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B .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并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向稀硫酸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成红色
D .向氯化钙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出现大量白色沉淀
12. 下列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是
A.水力发电
B.风力发电
C.太阳能发电 D .燃料电池发电
13. 已知同温、同压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密度就越小。
则下列气体中密度最小的是
A . CH4
B . CO
C . SO2
D . N2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是澄清、透明的液体就可直接饮用
B .日本大地震中的核泄漏事件,引起人类反思.要更安全可靠地利用核能
C .有人认为,为了食品安全,应禁止生产和使用任何包装食品的塑料制品
D .有人认为,食品添加剂对人体都有害,所以要禁止生产和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
15. 如右图所示,在小烧杯乙和丙中分别放入不同的物质后,立即用大烧杯甲罩住小烧
杯乙和丙。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浓氨水后,大烧杯甲中会有白烟产生
B .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氨水和酚酞试液后,丙中酚酞试液会变红
C .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浓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后,乙中产生白色沉淀
D .乙和丙中分别放入水和浓硫酸后,丙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减少
第16题-第20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包括一个选项。
多选时,该题为0分;
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为
16 .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的溶解度都大于B的溶解度
B . t「C时,用等量水分别制成的A、B饱和溶液中,A的质量比B大
C . t2C时,A、B两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 . A、B两种饱和溶液都从t3C降温到t2C,析出的晶体一定等量
A .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C.它们属于同种元素的微粒
B .它们的核外都有
17 .下图是三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则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吸收池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CO 2+K 2CO 3+H 2O = 2KHCO 3
△
B .分解池发生的主要反应为 2KHCO 3====K 2CO 3+CO 2f +H 2O
C ・由分解池分解后所得溶液 X 可通入吸收池再利用,其主要成分是 KHCO 3
D •合成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 2+CO 2==^=======0===壘锌触媒CH 4O (甲醇)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
21 • (9分)请按要求填空:
(1) 请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或名称: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个硫原子 ▲ :② +2 价的镁元素 __________ ▲ :③ 2C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 :④ H 2O 2: _ ▲ 。
(2) 请从H 、C 、O 、Na 等4种元素中选择恰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并将其化学式...填写在 相应的空格上:
① 能燃烧的固态非金属单质是 —▲ ______ ; ② 一种有毒的气态氧化物,可用于炼铁的是
▲
;
18 •把某稀硫酸分为等体积的两份,放入两个烧杯中,分别加 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金属,反应后金属都没有剩余。
产生 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的活动性比乙强
B •甲的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比乙小
C •反应消耗等质量的硫酸
D •反应消耗等质量的金属
19•除去下列物质中括号内少量杂质的方法,合理的是 A • CaO (CaCO 3):加入足量的稀盐酸 B • CO 2(CO ):在氧气中点燃
C • H 2(HCI 、H 2O ):把混合气体通过盛有足量生石灰和烧碱混合固体的干燥管
D • KNO 3(K 2SO 4):溶解,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
甲醇
2
H
③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其溶液呈碱性,还可以做洗涤剂的是________ ▲ ___ ;
④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做农作物气体肥料的是________ ▲ ___ ;
⑤最简单的有机物,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Q
22. (4分)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符合下列要求的反应 (1) 煅烧石灰石: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2)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3) 铜与硝酸银溶液的反应: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4) 氢氧化钙与稀盐酸的中和反应: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23. (3分)用序号填空,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
,属于氧化物的是
▲ ________ ,属于盐
的是 ▲ 。
①漏斗、烧杯、玻璃棒
②滴管、量筒、试管 ③集气瓶、表面皿、广口瓶
(4)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 5%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上图装置中的 _▲—(填序号
)Q
若配制过程中,在已经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加入 5g 氯化钠和95mL 水,其他操作均规范,则所得溶液中
氯化钠的质量分数
▲(填“〉”或“V”
,或“
)5
%Q
25. (15分)化学实验中常常会出现意外情况,这是提升我们学科素养的良好机会,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 待,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
例如:
(1)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用排水法收集到的氧气呈红色。
原因是 __________ ▲ ___________ ,相应的改进
措施是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Q
(2) 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破裂。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相应的改进措施 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Q
(3) 用盐酸和碳酸钙固体反应, 将得到的气体 X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
针对此现
A . H 2O
B . HNO 3
C . BaCl 2
24. (11分)根据下列装置图填写有关空格:
(1) 装置A 中仪器①的名称为
▲
(2) 用稀硫酸和锌粒制氢气的发生装置可选用上述 或 ▲(填序号)装置。
(3) 除去粗盐中不溶性杂质的实验步骤是 序号),还必须用下列玻璃仪器组合中的 ▲ H
装置D 中仪器②的名称为
▲ 或 ▲
过滤和
蒸发结
▲
Q
(填序号)装置;收集氢气可用 ▲
用到的蒸发装置是 ▲ Q
(填
(填序号)才能完成实验。
象,同学们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探究。
[假设]
小英的假设: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小青的假设:气体 X 中除了有C02外,还有 ▲
[实验探究]
I.
小英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可能的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结沦 探究所用 澄清石灰 水是否变 质
①
用一支试管另取少
量原澄清石灰水 ②
取稀硫酸与碳酸钠
反应制取C02 ③
▲
步骤③中现象为:
▲
步骤②中反应方程式为:
▲
步骤③可能的反应方程式略 实验结论:
▲
u •小青的探究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化。
学方程式和实验结论
探究气体X 中是否含有
▲ 气体
将气体X 通入硝酸银 溶液
▲
反应方程式为: ▲ 实验结论:气体X 中含有
▲ 气体
[实验反思]
川•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只用一组实验装置就可以同时完成上述两个假设的探究。
请你从下图中选择一
组合理的装置
▲
(填序号)。
26. (10分)已知:①金属钠是一种活泼的金属,与水反应生成氧氧化钠和氢气;②难溶于水的碱受热分解 生成相应的氧化物和水。
A 、
B 、
C 、
D 、
E 、
F 、
G 、
H 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甲、乙、丙是三种金属。
W.
在上述合理装置的第二支试管内应放入
▲ ___ 溶液,其作用是
A B
▲
其中甲最活泼,乙是红色金属,丙能被磁铁吸引。
各物质间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A 、E 、G 的化学式:A ▲ ,E ▲ ,G ▲
(2) 操作X 的名称是 ▲
Q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无色溶液 D 与蓝色溶液F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③蓝色沉淀H 受热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Q
(4) 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无色气体C 在点燃或加热前必须进
行的操作是 ▲
Q
27. (8分)氯化钙钾石的化学式为
KCl x CaCl 2(x 是CaCl 2的系数)。
它是一种天然的钾肥,溶于水后得到
KCl 与CaCl 2的混合溶液。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氯化钙钾石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称取样品
18.55g 加
水完全溶解得到 KCl 与CaCl 2的混合溶液,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 Na 2CO 3溶液,产生的沉淀与加入 Na z CO s 溶液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 Na 2CO 3与 CaCl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 。
(2) 图中AB 段表示的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Q
(3) 18.55g 氯化钙钾石样品中: ① CaCS 的质量是 ▲ g ; ② KCl 的质量是
▲ g ;
③ 钾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4) 所用N a 2CO 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②金属甲与无A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类
▲ 一
沉
淀质輦
/S 10
(最后一问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g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1
第16题-第20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包括一个选项。
多选时,该题为0分; 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 1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为 0分。
每小题2分,共10分。
21 . ( 9分,每空1分)
③2个氯离子
④过氧化氢或双氧水
③ Na 2CO 3
④ CO 2 ⑤ CH 4
高温
(4 分)(1) CaCO 3====CaO+CO 2
点燃
⑵ 3Fe+2O 2====Fe 3O 4
⑶ Cu+2AgNO 3==2Ag+Cu(NO 3)2 ⑷ Ca(OH) 2+2HCI = CaCl 2+2H 2O
23. (3分,每空 1分) D
A C
24. (11分,每空 1分)
(1)酒精灯分液漏斗
(2) C D ; G
H
(3)溶解
B ①
⑷1
V
25. ( 15分,每空 1分)
(1)试管口未放蓬松的棉花团 试管口放蓬松的棉花团或少量的玻璃
棉
(2) 集气底未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 集气底放少量水或铺一薄层细沙
(3) 氯化氢或HCI
I.
小英的探究:
+2 (1) ①2S
② Mg
(2) ①C ②CO 22.
n.
川.A
溶液验证HCI气体已除尽
IV. AgNO3
26. ( 10分,每空1分)
(1) A : H2O E: CuO G : FeSO4
(2) 过滤
⑶①2NaOH+CuSO4= Na2SO4+Cu(OH) 2 J ②2Na+2H2O= 2NaOH+H 2 t 置换反应
△
③ Cu(OH) 2====CuO+H 2O
(4) 甲丙乙检验气体的纯度或验纯
27. ( 8 分)
(1) Na2CO3+CaCl2= CaCO s J +2NaCl (1 分)
(2) CaCl2已完全反应,且Na2CO3溶液过量(1分)
(3) 11.1 7.45 21.0% (3 分)
(4) 解:设106gNa2CO3溶液中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CaCl 2= CaCO3 J +2NaCl (1 分)
106 100
x 10g
106:100= x:10g (1 分)
x= 10.6g
该所用Na2CO3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10.6g/106g x 100% = 10% (1分) 答:所用Na2CO3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