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呼啸山庄》的象征意象-精品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呼啸山庄》的象征意象
一引言
《呼啸山庄》是英国女作家艾米莉?勃朗特(1818 —
1848)短
暂人生中的唯一的一部小说作品, 然而就是这唯一的小说奠定了
艾米莉?勃朗特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呼啸山庄》刚刚问
世
时, 并没有得到像现在这样高的评价,
直到出版近半个世纪后, 人
们才逐渐地认识到这部小说真正的艺术和文学价值。
1982 年, 克
伦泼在研究勃朗特姐妹的专著中提出: “艾米莉?勃朗特是一位
比夏洛蒂?勃朗特更杰出的女作家, 《呼啸山庄》是一部比《简?
爱》更伟大的小说”。
这一评论恰如其分地评价了艾米莉?勃
朗
特和《呼啸山庄》在英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在《呼啸山庄》再
版
序中, 她的姐姐夏洛蒂?勃朗特也一改过去
对《呼啸山庄》的评价,
歉意地说道: “倘若她( 艾米莉) 活着, 她的思想自会像一株壮实
的幼芽成长起来, 长得更高, 更直, 更加
枝繁叶茂, 结出的硕果会
更加纯熟甘美, 鲜艳夺目”。
随着时间的流逝, 人们逐渐发现了
《呼啸山庄》中艾米莉?勃朗特非凡才华的展现。
文学界也把《呼
啸山庄》列为世界十大名著之一。
它今天的文学地位远高于夏洛
蒂?勃朗特的成名之作《简?爱》。
时至今日, 《呼啸山庄》仍弥漫着神秘的气息, 其超凡的艺术
魅力紧紧地吸引着读者的心。
美国批评家多?凡?根特认为: “在
全部英国小说中, 艾米莉?勃朗特这本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小说探
讨起来最为捉摸不透。
”有人甚至认为《呼啸山庄》是文学史上
的“斯芬克斯之谜”。
这种神秘感不仅表现在复杂曲折的故事情
节上, 而且还表现在狂暴激烈的人物形象上, 更渗透于贯穿始终
的象征意象中。
正是通过这种充满神秘感的象征意象, 作者把笔
触探入到人类灵魂的深处, 向世人展现了足以席卷一切的心灵风
暴与试图扼杀心灵的人为荒原之间的冲突。
二原野的象征意象
《呼啸山庄》中弥漫着暴烈、多变、疯狂的奇特气氛, 它是
艾米莉?勃朗特对于约克郡一望无际原野的亲身体验的再现。
文
静而内心奔放的艾米莉?勃朗特最喜欢在原野上漫步,她把原野
风暴的亲身感受, 运用到《呼啸山庄》的象征意象之中。
她紧紧
扣住大自然的原始意象,以作家敏锐、独特的丰富想象力, 创造出
一种既真实又荒诞、既狂热又冷酷的奇异氛围。
原野与风暴是《呼
啸山庄》中最富有意蕴的原始象征意象。
“艾米莉?勃朗特卓越
的文学天赋是约克郡的残酷的自然环境和萧瑟的大地造就的”。
约克郡的原野与呼啸肆虐的风暴赋予了艾米莉?勃朗特独特的创
作激情与灵感。
原野的景色是“一片凄凉, 凛冽的寒气令人四肢发抖, 暴风
雪卷起可怕的漩涡, 把天空和山岗搅在一起, 沼泽的深洼随时都
有掉进去的危险, 连熟悉这一带旷野的人也会迷路”。
早年的凯瑟琳和希思克利夫不怕亨德莱的惩罚跑到原野上自由自在地奔
跑、嬉戏, 无拘无束就像天空中翱翔的鸟儿一般。
原野成了他们
逃避世间迫害与烦恼的乐园, 他们如醉如痴、流连忘
返。
成年后,
一旦走出了原野, 一切是那么令人窒息, 再也呼吸不到自然清新
的空气。
社会习俗的束缚让凯瑟琳身心交瘁, 所以她坚决要求死
后葬在原野上。
尽管呼啸山庄和画眉庄里也有花园、有草坪、有
橡树和榛树,有动物, 也有明媚的阳光和夏季, 常年住着人, 然而
这个原本该富有生机的地方, 在希思克利夫的统治下, 却沦落到
比原野更加残酷无情、让人无法容忍的地步。
因此, 与作为原野
的呼啸山庄外在的自然环境相对应, 呼啸山庄内在的环境则是人
为的原野, 人性的原野。
通过洛克伍德那双惶惑的眼睛, 我们看到
了比自然界中的原野更为可怕的景象: 一群大大小小的狗, 个个
露出凶残的犬齿, 一窝蜂地从隐蔽的洞窟里直冲出来袭击客人。
主人却不急于来解围, 年轻美貌的“堂客”眼睛里流露出来的只
是游移在轻蔑和近乎于绝望的神色, 人人脸上都是冷若冰霜, 没
有亲切的交谈, 没有甜蜜的微笑, 彼此只有内心的憎恨。
总之, 这
个冷漠的世界比外在的自然原野更加冷酷无情。
《呼啸山庄》充满着欧肖家族与林顿家族两代人的爱与恨,
当小凯瑟琳成长为一位美丽少女时, 希思克利夫强迫她同自己的
儿子结婚, 因为他要“胜利地看见我的后代堂皇地作为他们产业
的主人” , 然而, 他的胜利何其短暂, 他的儿子小林顿不久就死了
小凯瑟琳成为了年轻的寡妇, 后来又爱上了哈里顿。
希思克利夫
从他们身上发现了当年的他与凯瑟琳为了追求爱情而敢于抗争
的影子。
没有什么比这一发现更令他感到悲哀、孤独、气馁。
唯
有一死, 才能摆脱他痛苦的心情, 才能令他与朝思暮想的凯
瑟琳
结合; 唯有一死, 才能摆脱这个让他爱恨不尽的世间。
于是, 希思
克利夫开始绝食, 他死后的灵魂与凯瑟琳的游魂一起无拘无束地
游荡于呼啸山庄的原野上, 尽情享受爱情的幸福和欢乐。
被资本
主义私有制社会摒弃的希思克利夫只能选择他固有的私有制社
会的手段来进行反抗、报复, 最终走向的只能是寂寞、孤独、空
虚和死亡。
三暴风雨的象征意象
福斯特在他的《小说艺术》中说: “《呼啸山庄》充满了狂
风暴雨。
”这种“狂风暴雨”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小说的字里行间
和主人公的性格之中。
艾米莉?勃朗特赋予了它们生命, 以此感受
小说中正在发生的一切, 并与主人公同喜同悲。
“呼啸山庄”是狂风肆虐中的一块高地。
“呼啸”是形容这
座山庄所承受的风啸雨吼。
呼啸山庄具有“风暴的元素
——严峻、无情、狂暴和充满活力”,养育的是凯瑟琳和希
思克利夫这样暴烈粗犷的“风暴之子”。
他们之间有种“亲缘
感” , 能唤起他们更深层的感情, 正如凯瑟琳所说, “我对希思克
利夫的爱恰似下面恒久不变的岩石, 虽然看起来它带给你的愉快
并不多, 可这点愉快却是必须的。
我就是希思克利夫, 他永远地在
我心里。
他并不是作为一种乐趣
, 并不见得比我对自己更有趣些
,
却是作为我自己本身而存在。
所以别再谈我们的分离――那是办不到的。
”这就像柏拉图在《会饮篇》中谈到的“雌雄同体”。
柏拉图说, 远古的人类每个人都有两副面孔, 两副四肢, 他们集两
个人的力量与一身。
众神之主宙斯害怕人类的力量过于强大, 便
将人劈成两半, 一半是男人, 一半是女人, 就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因此“雌雄同体”特指男性与女性亲密无间、不可分离的原始状
态。
凯瑟琳和希思克利夫就是灵魂不可分割的雌雄同体。
他们的
爱是忠贞不渝的, 是以共同理想为基础的, 凯瑟琳清楚地知道
“假使其他一切都毁灭了, 独有他――希思克利夫留下来, 我依
然还是我。
假使其他一切都留下来, 独有他毁灭了, 那整个宇宙就
变成了一个巨大的陌生人, 我再不像是它的一部分了。
”因此,
当凯瑟琳背叛了她对希思克利夫的爱, 选择了她并不爱的林顿而
进入了并不能使她快乐的“天堂”, 这就注定了她人生悲剧的发
生。
而希思克利夫就成了“天下最不幸的人”, “失去了爱情,
失去了朋友, 失去了一切”。
他只有愤然地离开呼啸山庄。
希思
克利夫作为凯瑟琳的灵魂突然离去, 在精神上对她是巨大的打
击。
凯瑟琳不顾狂风暴雨的击打, 站在墙边呼叫着希思克利夫的
名字, 嚎啕大哭。
暴风雨在山庄顶上隆隆作响, 这场突如其来的暴
风雨正是凯瑟琳内心的真实写照。
艾米莉?勃朗特以自然界的狂
风暴雨来象征凯瑟琳内心的巨大悲痛, 希思克利夫作为她的灵魂
突然离去, 在精神上使她变得孤立无援了。
她感到自己将要沉沦
到无底的深渊, 成为原野上的流浪者。
凯瑟琳绝望的心情恰似狂
风, 又如暴雨与闪电, 彻底摧垮了她的精神世界。
激烈的内心冲突
使得凯瑟琳似乎对外界的狂风暴雨感到麻木, 然而她心中的恐
惧、悔恨以及矛盾的心理又外化为自然界的狂风暴雨。
这场狂风
暴雨既渲染了凯瑟琳内心痛苦的激烈程度, 又渲染了呼啸山庄骤
变的自然气氛, 加深了悲剧的力量。
而这种力量远远胜于任何语
言的表白和行动的证明。
同样, 在希思克利夫失去凯瑟琳时, 大自然
也
做出了相同的感应。
在凯瑟琳下葬那天, 天气骤变: “南风转成了
东北风,先是降雨,接着是冰雹、然后是鹅毛大雪……樱草花啊,
番红花啊, 都被大雪盖在下面, 百灵鸟哑然无声了, 幼树的嫩叶被
风雪打得发黑了。
”这场突如其来的天气扼杀了一切生机, 象征
着凯瑟琳的去世带走了希思克利夫的全部的爱。
他曾说过: “两
个词儿可以包括我的未来一一死亡和地狱。
生命失去了她以后,
就是地狱。
”因为失去了凯瑟琳, 在这个世界上希思克利夫再没
有可以爱的对象, 这个世界对他而言只是一片黑暗与深渊。
随后
他把这世界变得如同他自己感受的一般残酷无情。
四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的象征意象
在《呼啸山庄》中, 艾米莉?勃朗特描写了呼啸山庄和画眉田
庄之间发生的种种故事和纠葛, 小说中的两座庄园都被赋予了丰
富的内涵。
呼啸山庄这座暴露在凄风苦雨中的哥德式的古老建筑
与坐落在优雅山谷中、优美园林中的画眉田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呼啸山庄虽然常年暴露在狂风肆虐的大
自然里, 它却显得更真实、自然。
凯瑟琳和希思克利夫的天性是
呼啸山庄式的。
他们的脾气暴躁、粗犷、不守常规, 常常在旷
野
里整夜地游荡, 然而他们却表现出人类天性真实的一面: 不虚伪、
不矫情、不势利,充满活力与激情。
凯瑟琳有一双黑色的眼睛和
一头棕色的卷发,而希思克利夫则皮肤微黑, 他们都健康而且活
力四射。
画眉田庄则表现了一种文明熏陶着的宁静与脆弱。
林顿
一家都在一种温暖舒适的环境中长大, 富有, 温文尔雅, 却脆弱、
胆怯和势利。
他们都长着一双呆滞、无神的眼睛, 浅黄色的头发,
苍白的皮肤。
他们看上去都弱不禁风, 性格懦弱。
林顿得知希思
克利夫对他妹妹有所图谋时, 想驱赶他, 结果反被凯瑟琳锁上了
门, 要求他与希思克利夫进行一对一的搏斗, 林顿为此“神经质
地发着抖,他的脸变得死一样苍白……他靠在一张椅子上,捂着
脸”。
在希思克利夫面前, 他显得如此瘦弱无力。
可以说呼啸山
庄与画眉田庄代表着两种世界――阴郁、暴烈、自由的自然
天性
与文静脆弱的势利的文明属性。
西塞尔认为两座宅子是“风
暴和
宁静的斗争”, 这种斗争源于矛盾,如同
“月光和闪电”“霜和
火”之间的对立。
方平先生认为它们象征两种模式的爱情: “超
人间的爱情和人间的爱情”。
五结语
艾米莉?勃朗特不愧是一位伟大、杰出的女作家, 她独具匠心
地运用了原野、暴风雨、呼啸山庄和画眉田庄等象征意象, 来揭
示人物的复杂的内心世界, 把内心的矛盾冲突通过自然界的景物
恰如其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使读者的情绪与故事情节产生了共
鸣。
这正是艾米莉?勃朗特的伟大之处, 也是《呼啸山庄》在读者
心中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