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说明书.docx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设计任务书
设计谷物清选机斗式升运器的传动装置:
(1)工作条件:单班制,连续单向运转。
载荷平稳,室外工作,料斗允许速度误差±5﹪
(2)使用年限:10年
(3)生产条件:中小型规模机械厂,批量生产。
(4)动力来源:电力。
三相交流(220/380V)
(5)原始数据:驱动轮工作功率Pw=2.1kW,料斗升运速度V=1.3m/s,驱动轮直径D=200mm
二、总体方案设计
1.提出方案:
(1)带传动+二级齿轮传动
(2)齿轮传动+二级齿轮传动
(3)链传动+二级齿轮传动
2.确定方案:
(1)组成:传动装置由电机、减速器、工作机组成。
(2)特点:齿轮相对于轴承不对称分布,故沿轴向载荷分布不均匀,要求轴有较大的刚度。
由此可以画出大齿轮的受力图
2、计算轴承支反力 水平面受力
由公式 Ft 2×56.5+Ft 3×138=FR 2’×204
FR 1+FR 2=Ft 2+Ft 3
得 FR 1’=1.897kN,FR 2’=2.433kN
垂直面受力
M 2=Fa 2×d 2/2=0.253×163.05/2=20.63Nm M 3=Fa 3×d 3/2=1.108×69.12/2=38.28Nm
由公式 Fr 2×56.5-Fr 3×138+M 2+M 3+FR 2×204=0 FR 1+FR 2+Fr 2=Fr 3
得 FR 1=0.308kN , FR 2=0.34kN
3、画出水平弯矩H M 图(图d )和垂直面弯矩v M 图
FR 1’=1.897kN FR 2’=2.433kN
FR 1= 0.308kN FR 2=0.34kN
4.合成弯矩图
由公式 M =√M H 2+M v
2,画出下图 5.画出转矩图
6. 按下式求当量弯矩
()2
2T M M e α+=
在这里,取α=0.6,由图并计算可知,在小齿轮处的当量弯矩最大,并求得
()
()()
m
N T M M CR C ⋅=⨯+=
+=9.18218.1056.067.1712
2
2
2
α
7、选择材料,确定许用应力。
轴材料选45钢调质,查表6-2得[]MPa F 60=σ。
8、校核轴的强度。
取C 截面作为危险截面,C 截面处的强度条
件 []F C d M W M σσ<=⨯⨯===3.3310
381.09.1821.0933'3 结论:按弯扭合成强度校核大齿轮轴的强度足够安全。
十六、设计总结
经历三周的课程设计,果真如老师说的,这三周比上学期一学期学的机械知识还要多,在最后一周的时间里几乎天天晚上加班,早上八点多来晚上十二点以后才回去,每天都在忙着查资料,画装配图,碰到了问题就去找资料或者问同学,
根本就不会去想着休息或者玩,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甚至有时候都不记得吃饭,然而,虽然这几天有点累,而且没有时间去打球或者干别的事,但我自己感觉很充实,很高兴,因为当我一个人独自完成了任务,把设计说明书和图纸摆在面前时,我就感觉很有成就感。
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我觉得这三周的课程设计是我在大学里面收获最多的一个阶段,不仅仅在知识层面,更多的是学会了朝着自己的目标而不舍昼夜的奋斗,同学们在晚上十二点的时候,教室还是跟白天一样,几乎都在为课设加班。
答辩的前一天晚上大部分的人都在熬通宵。
这种状态我想只有当一个人奋不顾身为目标时才会有。
总的一句话来说,这三周的课程设计感触颇多,收获也不少,这种感觉以后也一定还会有,体验过这次课设,未来就更加的得心应手,不会让自己手忙脚乱,无从下手,也会更加有信心可以做好。
附:参考资料
[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张淑敏等主编中国农大工学院 2006年6月
[2] 《机械设计教程》吴宗泽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年3月
[3]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龚溎义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年5月第3版
[4]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龚溎义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0年4月第二版
[5]《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吴宗泽罗圣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6月第二版
[6]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王伯平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年7月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