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精品】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保护环境”,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要求。

你认为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个要求的是
A.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
B.加快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
C.研制开发以水代替有机溶剂的化工涂料
D.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2.下表中列出了25℃、101kPa时一些物质的燃烧热数据
已知键能:C—H键:413.4 kJ/mol、H—H键:436.0 kJ/mol。

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C≡C键能为796.0 kJ/mol
B.C—H键键长小于H—H键
C.2H2(g)+O2(g)=2H2O(g) △H=﹣571.6 kJ/mol
D.2CH4(g)=C2H2(g) +3H2(g) △H=﹣376.4 kJ/mol
3.下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2H2(g) + O2(g) ="==" 2H2O(g) △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
A.已知C(石墨, s) ="==" C(金刚石,s) △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 HCl(aq) ="==" NaCl(aq) + H2O(l) △H="-57.4kJ/mol" C.已知2C(s)+2O2(g) ===2CO2(g) △H12C(s)+ O2(g) ===2CO(g) △H2 则△H1>△H2 4.在25℃、101kPa下,0.1mol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72.58kJ,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3OH(l)+3/2O2(g)=CO2(g)+2H2O(l) △H=+725.8kJ/mol
B.2CH3OH(l)+3O2(g)=2CO2(g)+4H2O(g) △H=-1451.6kJ/mol
C.CH3OH(l)+3/2O2(g)=CO2(g)+2H2O(l) △H=-725.8kJ/mol
D.2CH3OH(l)+3O2(g)=2CO2(g)+4H2O(g) △H=+1451.6kJ/mol
5.新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

下列属于新能源的是
A.氢气B.煤炭C.天然气D.石油
6.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Δ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是ΔH=2×(﹣57.3)kJ·mol-1
B.1 mol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ΔH=+566.0 kJ·mol-1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电能是二次能源B.水力是二次能源
C.天然气是二次能源D.水煤气是一次能源
8.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的绝对值均正确)( )
A.C2H5OH(l)+3O2(g)=2CO2(g)+3H2O(g) ΔH=-1367.0kJ·mol-1(燃烧热)
B.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kJ·mol-1(中和热)
C.S(s)+O2(g)=SO2(g) ΔH=-296.8kJ·mol-1(反应热)
D.2NO2=O2+2NO ΔH=+116.2kJ·mol-1(反应热)
9.已知25℃、101kPa下,如右图所示,石墨的燃烧热为393.5kJ/mol,金刚石的燃烧热为395.0kJ/mol 。

下列说法或表达正确的是:
A.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B.C(s、石墨)=C(s、金刚石)△H =+1.5kJ/mol
C.△H1<△H2
D.如果使用催化剂,△H1和△H2都变小
10.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kJ/mol,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
O2(g)═CO2(g)的
B.CO的标准燃烧热是△H=-283.0KJ/mol,则反应CO(g)+1
2
△H=-283.0KJ/mol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1 mol硫燃烧生成气态三氧化硫所放出的热量是硫黄的燃烧热
11.白磷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烧伤,白磷(P4)分子结构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白磷着火点低,在空气中可自燃
B.白磷、红磷互为同素异形体
C.31 g白磷中,含P—P键1.5 mol
D.已知P4(白磷,s)+3O2(g)=2P2O3(s)ΔH=-Q kJ·mol-1,则白磷的燃烧热为Q kJ·mol -1
12.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A.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
B.大力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
C.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将废弃的秸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
D.减少资源消耗,注重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
1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4g固体硫完全燃烧生成SO2,放出37 kJ热量:S(s)+O2(g)=SO2(g)ΔH= -296kJ/mol B.1molN2与3molH2在某密闭容器中反应放出73kJ热量,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 -73kJ/mol
C.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4(g)+2O2(g) ==CO2(g)+ 2H2O(g) ΔH=-890.3kJ·mol-1
D.强酸强碱的中和热为- 57.3 kJ/mol:
Ba(OH) 2(aq)+H2SO4(aq)=BaSO4(S)+2H2O(l) ΔH=-114.6kJ/mol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充分燃烧
B.化石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污染环境的CO、 SO2等有害气体
C.直接燃烧煤不如将煤进行深加工后再燃烧的效果好
D.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更高
15.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

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
A.①②③④B.③④⑥⑦⑧C.③⑤⑥⑦⑧D.⑤⑥⑦⑧16.下列观点你不赞成的是
A.氢气让人欢喜让人忧
B.煤为人类提供能源和化工原料的同时,也埋下了祸根
C.煤气化能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是潜伏着的无形杀手
D.水虽然是取之不尽的,但个别地区存在用水危机
17.下列关于燃烧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物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
B.常温下,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
C.在25℃、1.01×105 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D.燃烧热随化学方程式前的化学计量数的改变而改变
18.已知1 mol燃料完全燃烧的数据分别为:
使用上述燃料最能体现“低碳经济”理念的是
A.一氧化碳B.甲烷C.异辛烷D.乙醇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 CH4燃烧放出的热量就是燃烧热
B.1 mol C燃烧生成CO时放出的热量就是C的燃烧热
C.1 mol H2燃烧生成水放出的热量就是H2的燃烧热
D.相同条件下,1 mol H2O(l)完全分解吸收的热量与H2、O2化合生成1 mol H2O(l)放出的热量在数值上相等
20.下列各组物质的燃烧热相等的是
A.碳和一氧化碳 B.淀粉和纤维素
C.1 mol碳和3 mol碳 D.3 mol C2H2和1 mol C6H6
二、多选题
21.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 mol-1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 mol-1 B.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C.已知NaOH(ag)+HCl(aq)=NaCl(aq)+H2O(l);△H=-57.4 kJ· mol-1则含20.0g NaOH 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
D.已知2C(s)+2O2(g)=2CO2(g);△H12C(s)+O2(g)=2CO(g);△H2,则△H1>△H2
三、原理综合题
22.(1)在101 kPa时,足量H2在1 mol O2中完全燃烧生成2 mol液态水,放出571.6 kJ 的热量,H2的燃烧热为______,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

(2)1.00 L 1.00 mol·L-1硫酸与2.00 L 1.00 mol·L-1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 kJ的热量,该反应的中和热为________,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
23.(1)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ΔH= —99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A点表示:
C点表示:
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填“有”或“无”)影响。

②图中△H= kJ/mol。

(2)由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放出241.8 kJ热量(25℃、101 kPa下测得)
①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若1 mol水蒸气转化为液态水放热45kJ,则反应H2(g) +1/2O2(g) =H2O( l )的ΔH = kJ/mol。

氢气的燃烧热为ΔH =kJ/mol。

24.生物质资源是一种污染小的可再生能源。

生物质的主要转化途径及主要产物如图所示。

(1)下列有关生物质能的说法正确的是___。

a.生物质能本质上来源于太阳能
b.纤维素水解获得的产物中含有丰富的生物质能
c.生物质“热裂”获得的汽油、柴油等属于纯净物
d.将杂草、生活垃圾等有机废弃物在沼气池中发酵产生沼气,可作家庭燃气
(2)由生物质能可获得CO和H2。

等物质的量的CO与H2反应时,其原子利用率可达100%,则该反应合成的物质可能是___。

a.汽油b.甲醇(CH4O) c.甲醛(CH2O) d.乙酸(C2H4O2)
五、计算题
25.根据下列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回答下列问题:
2H2(g)+O2(g)=2H2O(1)ΔH=-571.6kJ·mol-1
C3H8(g)+5O2(g)=3CO2(g)+4H2O(l) ΔH=-2220kJ·mol-1
(1)H2的燃烧热为_______,C3H8的燃烧热为_______。

(2)1mol H2和2mol C3H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__________。

(3)现有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5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在混合气体中H2和C3H8的体积比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分析:A.将煤转化成气体燃料,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但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故A错误;B.使用新型能源可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故B正确;C.以水代替有机溶剂,可减少环境污染,故C正确;D.将废弃的秸轩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可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节约能源,故D正确;故选A。

考点:考查环境污染及治理知识。

2.A
【解析】
根据键能与反应热的关系,结合热化学方程式2CH4(g)=C2H2(g) +3H2(g) △H="+376.4" kJ/mol 可得8×413.4-2×413.4-C≡C-3×436.0=376.4,解得C≡C的键能为796.0,选项A正确。

由于C原子半径比H大,所以C—H键键长大于H—H键,B项错误;H2燃烧热285.8 kJ/mol 是指1mol H2完全燃烧产生稳定的化合物时放出的热量,H2O的稳定状态为液态,正确的应该为2H2(g) +O2(g)= 2H2O(l) △H=﹣571.6 kJ/mol,C项错误;假设反应2CH4(g)= C2H2(g)
+3H2(g) 的反应热为△H,则根据盖斯定律可得-2×890.3=△H-1299.6-3×285.8。

解得
△H="+376.4" kJ/mo。

所以2CH4(g)=C2H2(g) +3H2(g) △H="+376.4" kJ/mol,D项错误。

3.C
【解析】
【详解】
A、氢气的燃烧热是1mol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所放出的热量,故A错误;
B、根据C(石墨,s)═C(金刚石,s)△H>0,则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的能量,物质具有的能量越低越稳定,所以金刚石不如石墨稳定,故B错误;
C、依据酸碱中和热概念是强酸强碱稀溶液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计算分析,含2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 kJ的热量,40g氢氧化钠完全反应放热57.4 kJ,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 kJ/mol,故C正确;
D、物质C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多,但是反应是放热的,焓变是带有负号的,所以△H1<△H2,故D错误;
答案选C。

4.C
【解析】
【详解】
由题干可知,0.1mol甲醇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为72.58kJ,则2mol甲醇燃烧生成液态水时应该放热1451.6kJ,反应吸热时焓变值为正值,放热时焓变值为负值,A、D项错误,热化学方程式中水的状态应该为液态,B项错误;C项正确。

5.A
【详解】
煤、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而像太阳能、风能、核能、地热能、氢能等均为可再生能源,属新能源,故答案为A。

6.D
【详解】
A、中和热是指稀酸与稀碱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的热量,中和热数值与参加反应的酸与碱物质的量无关,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中和热ΔH=-57.3kJ/mol,A错误;
B、1mol甲烷燃烧生成液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B错误;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如燃烧反应,C错误;
D、CO燃烧热△H=-283.0kJ/mol,则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CO(g)+O2(g)=2CO2(g)△H=-2×283.0kJ/mol,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D正确;
答案选D。

7.A
【解析】
【详解】
A.电能是二次能源,A项正确;
B.水力是一次能源,B项错误;
C.天然气是一次能源,C项错误;
D.水煤气是二次能源,D项错误;
答案选A。

8.C
【详解】
A. 水为气态,不表示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选项A不正确;
B. 中和反应都是放热反应,ΔH应小于0,选项B不正确;
C. 标明了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状态,且燃烧反应放热,选项C正确;
D. 没有标明物质的状态,选项D不正确。

答案选C。

9.B
【详解】
A.依据燃烧热结合图象分析,金刚石能量高于石墨,能量越高越活泼,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A错误;
B.结合图像可以知道,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的能量高△H=△H1-△H2=+1.5kJ/mol,故B 正确;
C.图象分析金刚石燃烧放出热量高,焓变为负值,放出的热量越多,焓变的值越小,则△H1>△H2,故C错误;
D.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改变反应焓变,△H1和△H2都不变,故D错误。

答案选B。

10.B
【解析】
H2SO4和Ca(OH)2反应不仅仅生成水,还生成硫酸钙沉淀,放出更多的热量,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故A错误;燃烧热是指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热化学方程式改变方向,反应焓变符号随之变化,系数加倍焓
变随之加倍,CO的标准燃烧热是△H=-283.0KJ/mol,CO(g)+O2(g)=CO2(g)△H=
﹣283.0KJ/mol/mol,故B正确;加热反应不一定是吸热反应,某些放热反应也需要引发条件,如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但需要引发条件加热才能进行,故C错误;D、硫完全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不能生成三氧化硫气体,故D错误;故选B。

11.D
【详解】
A. 白磷着火点低,在空气中可自燃,A正确;
B. 白磷、红磷都是磷元素的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B正确;
C.白磷分子中有6个P—P键,31 g白磷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故其中含P—P键1.5 mol,C正确;
D.白磷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P2O5时放出的热量为燃烧热,故D错误;
故选D。

12.B
【详解】
A、太阳能、水能、风能、地热能为新能源,有利于解决能源危机,而且为绿色能源;
B、煤、石油和天然气为化石能源,不可再生,大力开采不利于环境保护;
C、沼气可变废为宝,转化为清洁能源;
D、减少资源消耗,注重资源的重复使用、资源的循环再生有利于能源的循环再生。

13.A
【解析】4g固体硫完全燃烧生成SO2,放出37 kJ热量,1mol固体硫完全燃烧生成SO2,放出37 ×8kJ热量:S(s)+O2(g)=SO2(g)ΔH= -296kJ/mol,故A项正确;1molN2与3molH2在某密闭容器中反应放出73kJ热量,因为反应是可逆的,不能进行到底,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 △H<-73kJ/mol,B项错误;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
-890.3kJ·mol-1,H2O为液态,故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 ==CO2(g)+ 2H2O(l) ΔH=-890.3kJ·mol-1,C项错误;强酸强碱的中和热为- 57.3 kJ/mol,而
Ba(OH) 2(aq)+H2SO4(aq)=BaSO4(s)+2H2O(l)有BaSO4(s)生成,故ΔH<-114.6 kJ/mol,D项错误;
14.A
【详解】
A. 燃料的燃烧需要一定的条件,例如需要达到着火点等,因此化石燃料在任何条件下不一定都能燃烧,A不正确;
B. 化石燃料不经处理直接燃烧可产生污染物CO、SO2等有害气体,故B正确;
C. 化石燃料(煤)经深加工后变为气体燃料,不仅减少SO2对大气的污染,而且能提高燃烧效率,故C正确;
D. 固体煤变为气体燃料后,燃烧效率将更高,故D正确。

答案选A。

15.D
【详解】
根据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具有可以再生的特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符合未来新能源的特点,合理选项是D。

16.D
【解析】A项中,H2让人欢喜是由于其为理想能源,让人忧是由于其易燃易爆;B项中,由于煤在作燃料时会产生一些污染物,故也埋下了祸根;C项中,“无形杀手”是基于煤气化的气体是易燃易爆性气体,有时还会带有一些有毒物质;D项中,“水是取之不尽的”是错误的认识。

17.C
【解析】
紧扣燃烧热的定义可得正确答案为C。

18.B
【解析】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即每生成1摩尔二氧化碳时,放出热量最大的物质符合题意,异辛烷(C8H18)[ 5461.0 kJ • mol-1/8=682.6 kJ • mol-1],乙醇[1366.8 kJ • mol-1/2=683.4 kJ • mol-1],故B正确。

19.D
【解析】
【分析】
燃烧热是指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详解】
A. CH4有可能燃烧不完全,A错误;
B.CO不是稳定的氧化物,B错误;
C.未指明生成的是气态水还是液态水,C错误;
D.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相同条件下,1 mol H2O(l)完全分解吸收的热量与H2、O2化合生成1 mol H2O(l)放出的热量在数值上相等,D正确;
答案选D。

20.C
【解析】燃烧热是指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物质不
同,其燃烧热不相等,A、B、D项错误。

燃烧热是物质的性质,与可燃物的用量多少无关,可燃物相同,则燃烧热相等,C项正确。

21.BC
【详解】
A、燃烧热是指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尾气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发出的热量。

水的稳定状态时液态,A不正确;
B、能量越低,越稳定,B正确;
C、含20.0g NaOH的稀溶液生成0.5mol水,所以C正确;
D、碳完全燃烧发出的热量多,但放热越多,△H越小,D不正确;
答案选BC。

22.(1)285.8 kJ·mol-1 H2(g)+O2(g)===H2O(l) ΔH=-285.8 kJ·mol-1
(2)57.3 kJ·mol-1H2SO4(aq)+NaOH(aq)===Na2SO4(aq)+H2O(l) ΔH=-57.3 kJ·mol-1【解析】
(1)足量H2在1 mol O2中完全燃烧生成2 mol液态水,放出571.6 kJ的热量,故
1 mol H2的燃烧放出热量为571.6 kJ/2=285.8 kJ;故表示H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 ΔH=-285.8 kJ·mol-1
(2)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 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故生成1 mol H2O时放出热量为=57.3 kJ
23.(1)①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无;-198
(2)①H2 (g) +O2 (g)=H2O ( g ) ΔH =―241.8 kJ/mol ;―286.8 ;―286.8
【解析】(1)①根据图像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所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由此可知图中A点表示反应物的总能量;C点表示生成物的总能量;E表示活化能,活化能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无影响。

②图中表示的是2molSO2的反应,因此△H=-99×2="-198" kJ·mol-1;
(2)①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1 mol水蒸气,放出241.8 kJ热量,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为H2 (g)+O2 ( g )=H2O(g) ΔH =―241.8 kJ/mol;
②根据①H2 (g) +O2 (g)=H2O(g) ΔH =―241.8 kJ/mol;②H2O(g)=H2O(l)
△H= —45kJ/mol。

氢气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热量为241.8KJ,气态水生成液态水放出热量
为45KJ,故氢气的燃烧热为286.8KJ。

24.abd cd
【分析】
(1)a.生物质能来源于太阳能;b.乙醇来源于纤维素;c.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d.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合反应的定义和特点判断,主要是利用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其数目必保持不变分析判断。

【详解】
(1)a.生物质本质上能来源于太阳能,故A正确;
b.乙醇来源于纤维素,属于生物质能,故B正确;
c.汽油、柴油等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
d.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故D正确。

故选abd;
(2))“绿色化学”能实现零排放,即反应物中的原子利用率达到100%,也就是说反应类型一般是化合反应,且反应后产物中的各原子数目比不变,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不同的比例反应,可假定反应时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1,则只要各选项中的化学式能化为形式(CO)n(H2)n,都是正确的,汽油是混合物,甲醇(CH4O)可变为(CO)1(H2)2,甲醛(CH2O)可变为(CO)1(H2)1,乙酸(C2H4O2)可变为(CO)2(H2)2,故答案为cd。

25.285.8kJ·mol-12220kJ·mol-14725.8kJ 3:1
【分析】
(1)根据燃烧热的定义可以分别求出H2和C3H8的燃烧热。

(2)分别求出1mol H2和2mol C3H8燃烧放出的热量后加和,即得混合气体燃烧时放出的总热量。

(3)列方程组可以求出答案。

【详解】
(1)在一定条件下,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是燃烧热,因此H2的燃烧热为571.6kJ·mol−1÷2=285.8kJ·mol-1,C3H8的燃烧热为2220kJ·mol-1;
(2)1mol H2和2mol C3H8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为Q放=1mol×285.8kJ·mol -1+2mol×2220kJ·mol-1=4725.8kJ。

(3)设H2和C3H8的物质的量分别为n1、n2,则有n1+n2=5mol①,n1×285.8kJ·mol-1+n2×2 220kJ·mol-1=3847kJ②,解得:n1=15/4mol,n2=5/4mol;在相同温度和压强时,V(H2):V(C3H8)=n(H2):n(C3H8)=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