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第2章第1节第1课时反射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随堂达标检测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射及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拓宽教材]
1.(必修3 P17图2-1改编)下图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图1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
B.图2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
C.图3可表示甲电极处兴奋、乙电极处不兴奋
D.甲电极处从静息、产生兴奋到恢复静息状态可依次用图1、2、3表示
答案:C
2.(必修3 P16“问题探讨”改编)足球比赛的胜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队员之间的配合,配合要靠信息的传递。
(1)队员通过眼、耳获得的信息,经过自身的处理并迅速作出反应,主要是通过________来完成的。
(2)队员要有良好的表现,身体各器官的协调配合是通过机体________来完成的。
答案:(1)神经系统(2)调节
[精练好题]
3.下列关于反射弧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B.感受器能接受刺激并产生兴奋
C.感受器由传入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
D.效应器由传出神经元的神经末梢组成
解析:选D。
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
4.(2019·陕西渭南高二期末)下图表示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元,a结构位于感受器,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b结构为树突,d结构为轴突
B.c结构位于反射弧的神经中枢
C.若在d处给予刺激,则b处不能检测到电位变化
D.e结构参与构成效应器
答案:A
5.(2019·北京海淀区期末)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
据图
判断,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b为传入神经
解析:选C。
牵拉骨骼肌,能在d处检测到电位变化,再根据神经节所在位置可判断,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d位于传出神经上,A、B正确;图中缺少效应器,不能构成完整的反射弧,C错误;b上有神经节的存在,故为传入神经,D正确。
6.(2018·高考全国卷Ⅲ)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细胞内外K+和Na+的分布特征是( )
A.细胞外K+和Na+浓度均高于细胞内
B.细胞外K+和Na+浓度均低于细胞内
C.细胞外K+浓度高于细胞内,Na+相反
D.细胞外K+浓度低于细胞内,Na+相反
答案:D
7.(2019·上海模拟)下图为神经纤维受刺激后所测得的膜电位变化图。
下列(如图)四种测量方式中,能测出这种膜电位变化的是( )
解析:选A。
由题图可知,神经纤维受刺激后电表指针发生了一次偏转,所以电表的两极应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内侧和外侧。
8.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A表示________区,________造成膜外带正电荷,此时的电位差称为________。
(2)B表示________区,这是由于神经纤维受到________后导致________形成的,此时的电位差称为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神经纤维的电位差发生颠倒后形成了______________回路,并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而且在传导过程中,电位差的大小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静息时,K+通道开放,K+由膜内流向膜外,造成膜内带负电,膜外带正电,此时膜内外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该神经纤维区域称为未兴奋区,如题图中A所示。
(2)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Na+通道开放,Na+由膜外流向膜内,导致膜内带正电,膜外带负电,此时膜内外的电位差称为动作电位,该神经纤维区域称为兴奋区,如题图中B所示。
(3)从图中可以看出,兴奋区和未兴奋区在膜内外形成电流回路,称为局部电流。
神经冲动就是通过局部电流传导的,在传导过程中,动作电位的大小保持不变。
答案:(1)未兴奋K+外流静息电位
(2)兴奋刺激Na+内流动作电位
(3)电流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