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漏市慢寨学校高考生物复习2 STS热点材料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漫滴州演漏市慢寨学校STS热点材料题
1.内容概要:
【大纲解读】生物高考大纲中的能力要求部分,关于获取信息的能力中提到的要“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


【要点梳理】
1. 生物学与食品:如“三鹿奶粉事件”等,主要涉及细胞的分子组成和结构、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基因的表达、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内环境的稳态、免疫调节、生物的富集作用等。

2.生物学与农林:主要涉及包括现代生物技术育种、育种方法和原理、物质运输、生态系统的结构等。

还涉及生物防治、生态农业、绿色食品等。

3.生物学与太空:如“神舟飞船“为背景材料等,涉及到细胞增殖、基因突变、生物进化等,还跟基因工程、细胞工程等知识有关。

4.生物学与健康:如“病毒与健康“、“癌症与健康”等。

主要涉及包括基因诊断、基因治疗、器官克隆、胚胎移植、生殖健康、癌症等,涉及的基础知识有DNA分子结构、DNA分子杂交、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细胞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细胞分裂分化癌变、疾病预防、人类基因组计划、胚胎工程中的胚胎干细胞的移植等。

5.生物学与技术:主要涉及包括发酵工程及应用、酶工程及应用、生物技术药物等,涉及的基础知识有微生物的代谢、酶的本质与功能、影响酶活性的条件、基因的表达、免疫等。

6.生物学与环保:主要涉及包括生物污染、生物净化、绿色消费、富营养化与温室效应等环境问题等,涉及的基础知识包括生物多样性、种群的数量增长、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生态系统的稳态等。

7.生物学与生态:“生态工程”这是今年在选考部分新增加的考查内容,与必考部分的变化吻合,即考查的重点向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方面倾斜。

因此,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环境保护、生态
建设、生产生活、汶川地震等方面的生物学知识。

2.典例精析:
(1)生物学与食品:
类型一:选择题
例1:(2009•广州)“苏丹红Ⅰ号”型色素是一种红色染料,一种人造化学制剂,它的化学成分是一种叫萘的化合物。

全球多数国家都禁止将其用于食品生产,这是因为“苏丹红Ⅰ号”型色素最可能会
A.导致细胞内染色体发生变异
B.成为抗原物质,使肌体发生免疫反应
C.是一种化学致癌因子,使人体内的基因发生突变
D.使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引起代谢紊乱
分析:“苏丹红Ⅰ号”型色素是化学物质,可以使人体内的基因发生突变。

解答:C
注意:要记住引起基因突变的原因和因素。

类型二:简答题
例2:(2009•临川)9月,“三鹿奶粉”丑闻震惊了国内外,也致使这个有着近百亿资产的中国龙头乳业濒临破产。

即此,9月16日,国家对婴幼儿奶粉生产企业进行专项检查,结果显示,有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

三聚氰胺外形为“白色单斜晶体”、“无味”,形似蛋白粉,其含氮量高,如果,仅凭含氮量多少来确定蛋白质含量的多少,那么三聚氰胺完全可以假乱真。

然而,三聚氢胺本身几乎没有任何营养价值,添加之后,只能造成蛋白质含量提高的假象,奶粉当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必然大大低于正常值。

更可怕的是,三聚氰胺具有轻微毒性,其危害并不为人所熟知。

1945年科学家所做的一个实验结果显示,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

Ⅰ.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婴幼儿摄食奶粉中的蛋白质后,最终消化,其结构通式是,经主动运输进入人体细胞,在细胞内最主要的代谢变化是,最终代谢产物除了糖类和脂质共有的外还有。

(2)婴幼儿奶粉虽然营养较全,但还是不能和人母乳相比。

母乳通常含有免疫球蛋白,其在免疫学中称为,它在机体中的作用是。

免疫球蛋白是由人体的细胞中的(细胞器)合成,并由(细胞器)加工分泌。

Ⅱ.为了解三聚氰胺的危害,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利用以下材料,设计实验探究三聚氰胺是否可能造成动物肾部结石,请你为他们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并分析。

(一)实验题目:探究三聚氰胺是否可能造成动物肾部结石。

(二)材料用具:大鼠若干只;普通饲料;三种不同剂量的三聚氰胺A、B、C(分别为低、中、高浓度);其他所需条件均满足(如何检测肾部是否有结石不做要求;为了统一评价,检测结果只以大鼠肾部结石的发生率做为指标)。

(三)步骤设计:(请简要写出)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一年后,检查大鼠的健康状况,统计各组大鼠肾部结石的发生率。

(四)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至少写出三种情况)
①;
②;
③。

分析:以“三鹿奶粉”,“三聚氰胺”为背景材料,考查与蛋白质的成分、组成、作用及代谢的相关知识。

解答:Ⅰ.(1)氨基酸;合成各种组织蛋白,以及酶、激素等;尿素。

(2)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的结合,发生免疫反应;效应B细胞;核糖体;高尔基体。

Ⅱ.(三)第一步:选取身体健康、发育正常、体重相当的大鼠若干,随机平均分成四组,并编号甲、乙、丙、丁,分别饲养;
第二步:甲组每天饲喂普通饲料伴三聚氰胺A;乙组每天饲喂普通饲料伴三聚氰胺B;丙组每天饲喂普通饲料伴三聚氰胺C;丁组每天饲喂普通饲料伴等量蒸馏水,且四个组每天饲喂等量的饲料且适量;
第三步: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养一年。

(四)实验结果预测与分析:
①如果四个组的大鼠肾部结石发生率相同,说明三聚氰胺不会诱导大鼠肾部结石的发生;
②如果四个组的大鼠肾部结石的发生率依次是:丙>乙>甲>丁,说明三聚氰胺会诱导大鼠肾部结石的发生,而且剂量越高,诱导大鼠肾部结石的发生率越高;
③如果甲组、乙组、丙组大鼠肾部结石的发生率相近,且高于丁组,说明三聚氰胺会诱导大鼠肾部结石的发生,但跟剂量大小关系不大。

(其他合理的预测与分析也可)
注意:实验题要注意从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实验结论、结论分析等方面去思考和解答。

(2).生物学与农林:
类型一:选择题
例1:(2009•南昌)2月1日国家林业局发布消息,全国湿地保护工程日前正式启动实施。

下列不属于湿地生态系统的是
A.沿海滩涂
B.河流、湖泊
C.麦田
D.水稻田
分析:湿地通常指沼泽和沿海滩涂,但广义的还包括泥炭地、河流、湖泊、红树林等,还包括低潮时水深
不超过6 m的浅海水域。

解答:C
注意:要掌握什么是湿地的概念,问题才能解决。

类型二:简答题
例2:(2009•深圳)小麦育种专家周中普教授带领科研小组经过努力,采用化学诱变、物理诱变和远源杂交的三结合育种方法培育出了营养价值极高的彩色小麦,并被列入我国太空育种计划。

(1)化学诱变和物理诱变可提高________,创造出更多的可供人类选择的变异类型。

(2)运用________技术,可以克服亲本远源杂交不亲和现象。

(3)如果专家将从太空返回的彩色小麦进行种植,发现一隐性性状变为显性性状,则表现为该显性性状的种子能否大面积推广?_ _,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科学研究表明,冬小麦必须经低温处理才能抽穗,感受低温的部位是胚。

取数十粒冬小麦种子分为甲乙两组,甲组给予低温处理,乙组不处理。

将每粒种子切成两半,按下图方式黏合(黏合后种子仍有活力),并置于相同适宜的条件下,将来可能抽穗的是________。

分析:化学诱变、物理诱变可以提高基因突变,从而出现新类型。

而远源杂交是利用细胞融合技术得到新品种。

对隐性状性的出现必然是纯合子,可直接作为种子推广。

解答:(1)变异频率(2)细胞融合(3)不能因为显性杂合的后代要发生性状分离(4)AC
注意:涉及的知识点很多,如诱变基因突变的因素,细胞工程,遗传的基本规律。

(3).生物学与太空:
类型一:选择题
例1:太空育种是指利用太空综合因素如强辐射、微重力等,诱导由宇宙飞船携带的种子发生变异,然后进行培育的一种育种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空育种产生的突变总是有益的
B.太空育种产生的性状是定向的
C.太空育种培育的植物是地球上原本不存在的
D.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分析:引发基因突变的因素:物理因素(X射线、γ射线、紫外线、激光等)、化学因素(亚硝酸、硫酸二乙酯、碱基类似物等)、生物因素(包括病毒和某些细菌等)。

其中太空育种主要是利用物理方面的微重力、宇宙射线等因素诱发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随机性、低频性、多害少利性、不定向性等特点。

解答:D
注意:本题考查的是基因突变的应用与特点。

类型二:简答题
例2:(2009•南京)请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39分,“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

这次飞行中,航天员首次进入轨道舱生活,并开展研究空间微重力对心肌和成骨两种细胞的影响作用,探讨细胞对重力变化的感知、整合并发生反应的机理及育种(如细胞融合实验)等多项科学活动。

据了解,这次太空试验研究了空间环境影响心脏和骨骼的细胞分子机理,并通过空间实时飞行验证放置在细胞培养液中、地面筛选出药物的防护效果。

专家介绍说,在微重力条件下,细胞在融合液中的重力沉降现象将消失,更有利于细胞间进行配对与融合这些“亲热举动”,此项研究将为空间制药探索新方法。

(1)载人航天器在发射升空时,你认为宇航员应采取什么姿势?________。

(2)细胞融合技术与传统的有性杂交相比,其优越性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太空进行细胞融合与地面进行细胞融合相比,其优越性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动物细胞融合技术最重要的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

(4)若将地球上一棵幼苗水平放置在正在太空遨游的“神舟”六号飞船舱内,培养若干天后,根的生长
方向是________,茎的生长方向是________。

分析:本题设置于一个太空环境,在该场所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其与地球表面的差别是①失重状态,②有大量射线。

在该条件下有利于进行细胞融合实验和生长素运输实验,还可以进行诱变育种。

解答:(1)侧卧或平躺(2)克服了远源杂交不亲和障碍,扩大了杂交亲本的组合范围在微重力条件下更容易使细胞融合(3)单克隆抗体的制备(4)水平方向水平方向。

注意:本题涉及到细胞工程及生长素,对其中的知识点要求掌握。

(4).生物学与健康:
类型一:选择题
例1:(2009•深圳)“有健康才有将来”,健康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各种疾病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健康,下列关于各种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给低血糖晚期的患者吃一些含糖较多的食物或喝一杯浓糖水就可以恢复正常
B.如果在人的生命活动过程中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就会引起呆小症
C.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和风湿性心脏病都属于免疫缺陷病
D.利用DNA探针检查出肝炎病毒,为肝炎诊断提供了一种快速简便的方法
分析:A中,低血糖晚期患者的急救措施是静脉输入葡萄糖。

B中,应是幼年缺乏甲状腺激素会引起呆小症。

C中,风湿性心脏病不属于免疫缺陷病。

故选D。

解答:D
注意:有关疾病的问题书上列举的较多,要引起重视。

类型二:简答题
例2:(2009•临川)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全世界感染者数量已经达到3950万,其中亚洲感染数显著增加。

中国也不例外。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一种由HIV感染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

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最终导致死亡。

一个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的人,也许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看上去或是自我感觉起来很好,但是他们却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别人。

到目前为止,我们人类还没有找到一种完全治愈此病的方法。

西方国家用抗逆转录病毒疗法(俗称“鸡尾酒疗法”)取得了较好控制艾滋病的效果。

这种疗法结合多种药剂,抑制HIV在每个可能环节进行的复制。

通常用于该疗法的药剂是:蛋白酶抑制剂、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但这种疗法并不能治愈艾滋病,患者一旦停药,就会反弹。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艾滋病(AIDS)是由HIV即__________引起的,HIV能攻击人体的______细胞,该细胞是由骨髓中的部分______细胞进入_______发育而成的。

(2)该病毒进入细胞后,能以______为模板,在______酶的作用下合成_______,并整合于人的基因组中。

若病毒RNA某片段碱基序列为AACCGU,则形成的DNA对应片段应含胸腺嘧啶_______个,含嘌呤碱基______个。

(3)下列属于艾滋病传播途径的是()
①性传播②握手、咳嗽、共同进餐传播
③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针筒静脉注射传播④输入带有病毒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传播
⑤卧具、游泳池、公共浴池传播⑥母婴传播⑦蚊虫叮咬传播
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③⑤⑥ C.①③④⑥⑦ D.①③④⑥
(4)HIV感染者一般有2~左右的潜伏期。

在此期间,要确定病人是否被HTV感染应该()
A.根据病人的临床症状来判断 B.采集病人血液检测HIV抗体
C.采集病人口腔粘液检测HIV抗体 D.采集病人血液检测HTV
(5)“鸡尾酒疗法”的主要作用是()
A.抑制HIV的繁殖 B.杀灭HIV
C.抑制HIV基因的表达 D.阻止HIV对淋巴细胞的侵染
分析:本题以社会热点问题——艾滋病为材料,综合考查艾滋病、免疫及遗传等知识,要求考生能充分从材料中提取与利用有效信息。

解答:(1)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T(或淋巴)造血干胸腺(2)RNA 逆转录 DNA 3 6 (3)D (4)B (5)A
注意:涉及引发艾滋病的病因和途径及免疫调节的机理,还涉及转录和逆转录等知识。

(5).生物学与技术:
类型一:选择题
例1:(2009•成都)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崭新技术,涉及生命科学、信息学、微电子学、材料学等众多的学科,固定在芯片上的各个探针是已知的单链DNA分子,而待测DNA分子用同位素或能发光的物质标记。

如果这些待测的DNA分子中正好有能与芯片上的DNA配对的它们就会结合起来,并在结合的位置发出荧光或者射线,出现“反应信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基因芯片的工作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
B.待测的DNA分子可以直接用基因芯片测序
C.待测的DNA分子首先要解旋变为单链,才可用基因芯片测序
D.由于基因芯片技术可以检测未知DNA碱基序列,因而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好比能识别的“基因身份”分析:从材料中可以知道基因芯片的工作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由于探针是单链DNA,所以待测DNA 要先解旋,然后才能进行检测。

解答: B
注意:要理解和掌握DNA的杂交技术及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类型二:简答题
例2:(2009•广州)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ω-3脂肪酸是深海“鱼油”的主要成分,它对风湿性关节炎以及糖尿病等有很好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

目前,人们主要通过食用深海鱼肉摄取ω-3脂肪酸,这造成人们过度捕杀深海鱼而严重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

由于ω-3脂肪酸去饱和酶可在普通猪体内将其富含的ω-6 饱和脂肪酸转变成ω-3脂肪酸,于是,科学家从一种线虫中提取出ω-3 脂肪酸去饱和酶基因,然后将该基因导入猪胚胎干细胞,再将这种胚胎干细胞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植人正常猪的子宫,以期得到富含ω-3脂肪酸的转基因猪。

目前还不知道这些转基因猪肉能不能吃,也不清楚这些小猪长大以后能否保持较高水平的ω -3 脂肪酸。

( 1 )从线虫中提取目的基因需要特定的____________酶,此酶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 2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位于基因的首端,是____________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 mRNA 。

( 3 )请列举培育富含ω-3脂肪酸的转基因猪需利用到的三种现代生物技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用于培养胚胎干细胞的培养基中____________(成分)通常是用于培养植物细胞的培养基所没有的。

( 5 )你对培育这种转基因猪有何评价?____________。

( 6 )建造海底人工鱼礁是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之一,这体现了生态工程所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原理。

分析:本题涉及基因工程、动物细胞工程、胚胎工程、生态工程以及生物技术安全性的核心概念、原理及主要观点,属于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考查范畴里面最初级的水平(识记水平)。

解答:( 1 )限制性核酸内切(或限制)能识别特定的核昔酸序列并能在特定的位点切割(双链) DNA 分子
( 2 )一段有特殊结构的 DNA 片段 RNA 聚合
( 3 )转基因技术、早期胚胎培养技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胚胎移植技术等
( 4 )动物血清(浆)等
( 5 )转基因猪肉中可能会产生原先没有的有毒物质,从而危害人体健康。

培育这种转基因猪,可减少人们捕杀深海鱼,有利于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写出其中一项就给分)
( 6 )协调与平衡原理(生物多样性)
注意:要求熟悉这些概念、原理及评价现代生物技术安全性的基本观点,问题就能解决。

(6).生物学与环保:
类型一:选择题
例1:(2007•广东)某硫铁矿废水造成的重金属污染严重危害当地农田、作物和人类健康,当地政府对此展开了综合治理,措施之一是调整作物种植结构,将食用作物改种为
A.饲料作物 B.观赏作物 C.能源植物 D.纤维植物
分析:土壤重金属污染是指由人类活动使重金属在土壤中的累积量明显高于土壤环境背景值,致使土壤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恶化的现象,如汞、镉、铬、铅、钴、钡等,其中汞、镉、铬危害较大,砷、硒和铍的毒性也较大。

重金属在自然界中一般不易消失,它们能通过事物链而被富集,营养级越高,相应重金属累积越多,因此,畜、禽食用污染的粮食后,人再食用畜、禽,照样能引起中毒。

饲料作物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

解答:BCD
注意:本题考查的是重金属污染对人畜和农田种植的影响。

类型二:简答题
例2:(2006•江苏)近年来,一些城镇、社区修建了人工湖泊,以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右图是某新建人
工湖泊的生物类群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湖泊生态系统食物链有_________条,鱼类与贝类关系是_________。

(2)该湖泊被排入过量的居民生活污水后,水体逐渐变绿、发臭,从生物因素分析,湖水变绿的原因是__________,发臭的原因是________
(3)有人利用贝类滤食藻类的习性进行控制藻类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虽然挂养贝类的水体中藻类密度呈上升趋势,仍能推论贝类可以有效控制藻类,理由是_________。

贝类对藻类最大滤食量在第_________天。

(4)有的湖泊中藻类虽然得到了有效控制,但湖中水草却疯长了,并带来负面影响。

下列控制水草疯长不合理的措施是_______。

①打捞水草,开发利用②引水稀释③使用除草剂④控制污水排入
(5)有人提出大量引种水花生、水葫芦抑制藻类及水草疯长。

你认为这样做会引起哪些不良后果?___________。

分析:生活污染物分两种:有机物污染和无机物污染,在一定条件下,无机物污染可引起水中藻类的生长,有机物污染会引起分解者增多,藻类是绿化,厌氧型分解者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不彻底的产物,从而引起臭味,水草如果疯长就说明污染物多,这就需要从源头来控制,也可以从经济利用方面来考虑,而我们是缺水的国家,所以引水来稀释并不现实,在水中用除草剂也行不通。

如果来引种水花生、水葫芦抑制藻类及水草疯长,则应考虑到物种入侵,这个内容也是新闻中经常报道的,而且课本中也提到了物种入侵。

解答:(1)6 捕食、竞争(2)藻类爆发微生物分解有机质(3)挂养贝类水体的藻类密度小于对照组 5 (4)②、③(4)水花生、水葫芦疯长,外来物种入侵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注意:考查的知识是生态系统方面的内容,考查的能力是综合运用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有关生物学问题〕以及识图和由数据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应注意社会和现
实中的生物学知识,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来解释和指导社会和生产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7).生物学与生态:
类型一:选择题
例1:(2007•广东)为了解决粮食生产和环境保护问题,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当前科学、有效的途径是
①合理开发海洋,寻找新的粮食资源
②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③增加化肥和农药的使用,提高作物产量
④开荒辟地,围湖造田,扩大粮食种植面积
⑤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培育具有较高光合效率的作物品种
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③④D.③④⑤
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是生态、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发展,是指生态、经济、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

生态农业可以实现对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生态农业提倡生物防治,能减少农药污染。

还包括控制环境污染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证以持续的方式使用可再生资源。

围湖造田是一种短期行为,早期的目的有扩大耕地面积和防治血吸虫病,后来主要是为了扩大耕地面积增产粮食,安置不断增长的人口,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目的。

①②⑤正确,③④错误。

解答: B
注意:本题考查的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与技术。

类型二:简答题
例2:(2008•江苏)江苏某农户创建的冬季生态型种植养殖模式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牛棚内产生的_________可扩散进入蔬菜大棚,提高蔬菜大棚,提高蔬菜的光合效率;蔬菜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______可扩散进入牛棚。

(2)秸杆除了作为牛的饲料外,还可与牛粪混合堆入进行___________,腐熟的产物肥效提高,这是因为。

这种肥料用物蔬菜栽培可以提高蔬菜产量。

(3)在牛的品系、饲料品种和用量不变的条件下,采用这种养殖模式,牛的生长速率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

(4)牛棚保温所需的热能来源于牛身散热、地热、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5)从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的角度分析,这种种植养殖模式较好地实现了。

分析:本题以生态农业为切入点,以生态模式图为图解信息。

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是生态农业的突出特色。

(1)牛的呼吸为蔬菜提高光合作用的原料,蔬菜产生的氧气为牛棚更新空气;(2)秸秆和牛粪经微生物的分解,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3)外界温度与牛体温相差越少,牛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就较少;(4)太阳光能是牛棚内热能的主要来源,另外微生物发酵也产热;(5)生态农业的优越性体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高效利用)。

解答:答案:(1)二氧化碳氧气(2)发酵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3)牛棚内温度较高因而牛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较少(4)太阳光能发酵产热(5)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高小利用
注意:考查了图文转换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跟踪练习:
练习1:稻—鸭—萍共作是一种新兴的生态农业模式,其中,水生植物红萍(满江红)适生于荫蔽环境,可作为鸭子的饲料,鸭子能吃有害昆虫并供肥,促进水稻生长,对以此模式形成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B、鸭子既是初级消费者,又是次级消费者
C、生物群落由水稻、红萍、鸭子和有害昆虫组成
D、水稻和红萍分层分布,能提高光能利用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