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管理会计发展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管理会计发展思考
摘要:讨论我国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研究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缓慢的原因,分析管理会计在现代会计中的重要性,对我国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趋势进行展望。

关键词:管理会计;发展;思考
就西方来看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变化主要分为四个阶段:上世纪50年代以前,重视通过预算和成本会计系统进行成本确定和财务控制;至60年代中期,重视如何为管理计划和管理控制提供有用的信息;80年代中期开始,由原来严格强调计划与控制转向重视减少经营环节中的浪费;90年代中期以后,重点由计划与控制以及减少浪费扩展成为通过对组织创新客户价值和股东价值动因的确认、计量和管理,更多地强调战略性的企业价值创造。

管理会计逐渐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结合,重视企业价值创造及管理,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发展提出管理方法和建议。

1 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
1.1 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责任会计
建国初期,当企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为了体现工人阶级当家作主的阶级地位,提高生产率,发挥公有制的优越性产生了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

责任会计强调的是微观管理,其主要目标是考评经济组织内部个成员的责任和业绩。

责任会计最初以科学管理理论为基础产生,随之又以行为科学理论为指导
而发展。

具有中国特色的责任会计坚持政策性原则、权责相符原则等十条原则。

1.2 20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管理会计
我国开始使用管理会计一词,认为其是为企业内部决策者提供服务的一种信息系统;是一种规划、控制和业绩评价的程序;是一种技术方法体系。

总之管理会计是通过运用一系列专门技术和方法,对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资料及其他有关资料进行选择计算和分析,为企业管理当局的决策和控制过程服务,并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评价。

1.3 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的管理会计
预测与决策科学、运筹学等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影响了现代管理会计的发展。

现代管理科学丰富和发展了原有的技术和方法,使会计技术和方法能够适应企业的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现代管理会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真正使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形成一个新的相对独立的完整的会计学科体系。

1.4 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的战略管理会计
随着企业的国际化,信息的普及和网络化,企业所处的周围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正确的发展战略和科学有效的管理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管理会计的学科地位越来越重要。

电算化的运用,战略管理会计、作业成本法等多种技术方法丰富了传统管理会计方法,管理会计得到一次较大的发展。

2 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缓慢的原因
2.1 经济因素
我国对企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国家是事实上的经营主体,企业没有自主权。

1980年起推行各种形式的承包经营责任制,许多企业在班组核算的基础上实行“两级核算、三级管理”的内部经济核算制度,企业在一直隶属于政府行政机构,没有得到大的发展。

2.2 政治体制因素
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政府干预企业的运作,企业反映政府目标,企业的经营、管理、决策带有行政导向性特点。

企业没有成为市场的主体,无法自主地依据市场变化及时作出预测和决策。

2.3 法律法规因素
从我国最早的一部封建法典——《法经》,到之后秦律、《唐律疏议》、《大明律》、《大清律》、《会计法草案》、《会计法》等,会计造假、舞弊现象得不到有效的遏制。

会计师条例、企业会计准则的发展也非常缓慢,我国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没有提供给企业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良好市场环境。

2.4 文化因素
从我国会计学家余绪缨教授编著我国第一本管理会计专著以来,管理会计在我国得不到较好的应用,没有发挥管理会计的主要目的:为企业战略发展提出建议以及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合理安排企
业资本结构、对企业各项发展目标的评估等。

2.5 科学技术因素
管理会计中有大量数学公式的运用,显然是手工无法操作的,簿记会计地位的强大制约着管理会计的发展。

电脑网络技术的应用缓慢;会计软件的开发滞后;公式模型得不到理论上的验证等都造成了管理会计发展滞后的现状。

2.6 国际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前西方管理会计沿着“效率→效益→价值链优化”的轨迹发展,而这个发展轨迹基本上都是围绕“价值增值”,管理会计只是起到协助企业的作用。

管理会计演变出决策与计划会计和执行会计,其本质仍然是企业的效率效益问题。

虽然先后引入了信息经济学、代理理论、实践与实证理论等,但是也没有较大的发展。

3 管理会计在现代会计中的重要性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核心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经过将近20年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越来越完善。

国家对企业的行政干预越来越少,对上市公司实行资本化经营,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

我国的政治体制积极配合企业的发展,积极做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的指导。

从邓小平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越来越重视经济发展,也意识到会计不仅仅是简单的流水账记录,会计在企业战略制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企业的领导者必须
具有管理会计的知识,会计人员的素质也被重视并得到大大的提高。

各类会计职业资格的考试发展的红红火火,大批高知识高层次高学历的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更多有效的方法理论被应用在管理会计的理论中。

许多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网络化管理越来越成熟,强大的信息网络技术使以往难以解决的复杂的会计模型和会计方法运用得以实现。

许多财务信息、管理会计信息和其他非会计信息构成了一个资源共享、多元实时的信息系统,管理会计开始成为企业财务的核心。

4 我国管理会计发展的趋势和展望
全球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我国的企业越来越国际化,必然要求管理的国际化。

世界发达国家都十分重视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必然要求我国管理会计更快更好更稳定的发展并与世界接轨。

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员队伍是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基础;企业高层领导的管理会计意识是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助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是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动力;政治法律的稳定和完善是管理会计理论发展的保障;文化的发展管理会计知识的普及使管理会计得到更好更广泛的运用。

企业开始着眼于取得和保持持久的竞争优势,对企业开始实施战略管理,为管理会计创造了良好的应用空间。

企业只有具备核心能力才能持续获得价值的增值,围绕企业核心能力的培植构建其基本的框架就是未来管理会计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美]罗伯特·s.卡普兰、安东尼·a.阿特金森著,吕长江译.高级管理会计[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 [2] [美]托马斯·约翰逊、罗伯特·卡普兰著,金马工作室译.管理会计兴衰史——相关性的遗失[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3] 李天民.现代管理会计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9.
[4] 孙茂竹.管理会计的理论思考与架构[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5] 余绪缨.管理会计[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3. [6] 林钢,孙茂竹.责任会计[m].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