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白鲟没有能进入新的一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江白鲟没有能进入新的一年
作者:子湛
来源:《初中生之友·中旬刊》2020年第08期
“千斤腊子万斤象。
”“腊子”指的是中华鲟;“象”指的是长江白鲟,据说它可以长到上万斤。
长江白鲟体形硕大,成鱼可长达数米,游速迅疾,被称为“水中老虎”“中国淡水鱼之王”,它也是世界最大的十种淡水鱼之一。
它和长江中华鲟一样,是距今已有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白垩纪残存下来的极少数古代鱼类之一。
令人痛心的是,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在线发布的一篇研究论文宣布长江白鲟已经灭绝。
这篇论文的通讯作者是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院首席科学家危起伟博士,第一作者是该所的张辉博士。
和“江中精灵”打了半辈子交道的危起伟,第一次看见长江白鲟是在1984年,那是葛洲坝下的一尾死亡白鲟。
1984年至1993年间,他救护过4尾被困的白鲟,仅一尾成功救活,放回长江。
白鲟最后出现在人们的视野是在2003年。
危起伟回忆:2003年1月23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专家在四川宜宾南溪江段救助了一尾白鲟。
之后,专家们给白鲟装上超声波跟踪器放流长江,但是宜宾江段水流速太大,加上滩险,跟踪船触礁后信号丢失。
等到跟踪船修复之后,信号再也没能找回来。
2009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对长江白鲟物种濒危等级的评估结果是“极危”。
此后,科学家和渔民苦苦搜尋,这一“江中精灵”始终未现身。
这意味着,自2003年至今,科研人员再没有发现过白鲟,也没有其人工养殖个体存留。
(选自《楚天都市报》2020年1月2日,有删改)
这是一则令人心痛的消息,如此古老的鱼类,竟然在我们这一代人眼中消失,让人悲愤,更令人难堪!如果人类对江河的污染少一些,如果我们早一点对长江白鲟进行保护,或许这样的悲剧就不会重演。
长江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分布有水生生物4000多种,是世界上水生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河流之一。
保护长江,保护濒危的野生动物,已刻不容缓!
适用话题:生态、野生动物保护、长江污染、悲剧、反思等。
(供稿:子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