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中招作文复习资料三2014.2.2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文指导案】之二 题目:就这样慢慢长大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学生通过阅读写作指导,“优秀范文”归纳文章的写法,明确写
作方向,确立写作重点,拓宽写作思路。
2.学生通过读优秀作文,领悟本次写作训练的“详略安排”、“点
面结合”来突出文章中心的方法。
3、学生确立写作思路,列出写作题纲,然后写作。
【文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人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
其间,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的风风雨雨,或者曾经的迷茫、沮丧与顿悟等,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让我们从懵懂慢慢走向成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个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④书写要工整、规范、美观。
【写作指导】
引导我们“慢慢”“长大”的“印痕”:可以是“亲人的呵
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也可以是“生活中的风风雨雨”“曾经的迷茫、沮丧与顿悟”,还可以厚积薄发玉汝于成的磨炼与坚守,战胜困难勇者无疆的勇敢与提升,换位思考眼前一亮的智慧和豁达……题目中“长大”很显然是“心灵成长与心智成熟”。
一、认真审清题意。
题目是“就这样慢慢长大”,很显然,这个题目缺少主语,我们在审题的时候,首先要做的第一个事情就是试着给它加一个主语,而这个主语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
比如,既可以写“我”在妈妈的细心呵护下慢慢长大,也可以写一棵小树
在“我”的细心呵护下和我一起慢慢长大。
接着是审清“这样”所指代的内容,经过分析,我们觉得“这样”指代的内容是宽泛的,学生是容易把握的。
比如,既可以写亲人的关爱、师长的教诲、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也可以写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意志等,这
是“长大”的形式。
最后是必须弄清楚“慢慢长大”,应该说,这里重在强调的是一个过程,而这个长大的过程,就像一粒种子发芽一样,需要一定的养分才能完成,所以这里长大的过程不仅是年龄的增
加,身材的增高,而且应该是习惯的养成,思想的成熟,心灵的成长,心智的成长……而这一点恰恰应该是审题的重点。
二、确立写作文体。
很显然,从文题的题眼“慢慢长大”,我们可以确定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记叙的重点应该是“长
大”的过程,在“长大”的过程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就是在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学生慢慢成长起来,从而日益积累起生活的积淀,让思想成熟,让心灵成长。
三、把握材料取舍。
我们知道,在长大的过程中,一定遇到过不少事情,但不可能每件事情都得写。
这就要求我们在材料的取舍上一定要注意详略得当,最能体现长大的那件事应该重点写,然后做到以点带面。
所以,我们在完成篇作文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由点及面的展开,以点带面,将“面”铺开,点面结合。
【满分作文赏读】
1、就这样慢慢长大
太阳给了小草温暖,于是小草便慢慢地充满绿意;亲人给了我温暖,于是我快乐地成长。
题记
【用题记的形式,浓缩主旨,开启下文,形式新颖别致】
5岁,关爱藏在奶奶的毛衣里。
“来,试试奶奶给你新织的毛
衣!”于是我便飞也似的跑了过去。
“哇,好漂亮的毛衣,我真喜欢,谢谢奶奶!”穿上新毛衣,好暖和,好暖和。
我看见奶奶的眼中笑出了一朵花,灿烂地对我开放。
我每天都穿着这件毛衣,每天都能感到幸福的味道,感受到被宠的滋味。
于是我发现,我就是在奶奶的毛衣中慢慢地长大。
【段尾扣题】
【奶奶眼中笑出了一朵花,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奶奶的兴奋、喜悦之情,表现出奶奶对“我”的关爱之情】
8岁,关爱藏在爷爷的招手里。
每到放学,跟着队伍走到校门口时,我就开始急切地寻找爷爷,他在哪儿?突然我看见有人在招手,在那儿,那是爷爷!我连蹦带跳地跑了过去,爷爷一脸慈祥地对我笑着。
以后每天放学,爷爷总在人群里向我招手,使我能很快找到他。
在那挥舞的手臂里,我感受到温暖,感受到爱意。
于是我发现,我就是在爷爷的招手中慢慢地长大。
【段尾扣题】
14岁,关爱藏在爸爸的鸡汤里。
“来,尝尝这鸡汤怎么样,好不好喝?”说着,一股浓浓的香味钻进了我的鼻子里。
“嗯,真好
喝!”止不住的赞美之情流露出来。
“是吗?那以后常烧给你喝!”爸爸乐得开心地笑着,又一头钻进厨房里忙碌着。
我分明从那鸡汤中喝出
了温馨,喝出了关怀。
于是我发现,我就是在爸爸的鸡汤中慢慢地长大。
【段尾扣题】
【后一个“钻”字写出了爸爸为我后勤工作忙得不亦乐乎,表现出爸爸对“我”的关爱之情。
】
而今天,关爱藏在妈妈的叮嘱里。
“要细心,不要紧张”“要认真看清每一道题,先易后难”……一句句朴实的话语,却放出了太多华丽的色彩。
妈妈送我到中招考场,不再多说,但我分明感觉到身后有热切的目光。
我知道,我知道那是妈妈的目光,是充满关切的目光,在这目光里,我感受到期待,感受到力量。
于是我发现,我就是在妈妈的叮嘱中慢慢地长大。
【段尾扣题】
【校门口妈妈不再多说,一切尽在不言中,此时无声胜有声。
】因为有了太阳光和热的付出,小草才显得生机盎然;因为有了亲人的关心和爱护,我的心中才有着永不停息的动力。
亲人们给了我温暖,给了我力量,给了我希望,在我前进的征途中,默默地为我加油,为我鼓励。
我快乐,我自豪,我就是这样在亲人的关爱中慢慢长大。
【呼应题记,首尾圆合。
点晴之笔。
】
【咀嚼精华】:描写生动,层次清晰
文章选取了奶奶、爷爷、爸爸、妈妈四位亲人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从不同的视角来表现考生在亲人的关爱中慢慢长大。
行文中,考生精心选择了语言、动作、肖像等描写方法,使得人物形象生动逼真,呼之欲出,读来如在眼前。
考生的选材也颇为精心:5岁时奶奶给“我”织毛衣,8岁时爷爷接送“我”上学,14岁时爸爸为“我”熬鸡汤,中考当天妈妈叮嘱“我”考试要细心,四幅画面紧扣一个中心,犹如一粒粒珍珠,用考生“就这样慢慢长大”这根主线串联起来,思路清晰,层次井然。
2、就这样慢慢长大
繁花落尽,只留下子规哀啼;岁月匆匆,却留下半腹经纶。
【化用名句,展示丰厚的积淀,提升了文章的品味。
】曾几何时,总有一些莫名的问题萦绕着我那颗童稚的心。
王勃的滕王阁与李白的凤凰台究竟谁更富丽堂皇,谁更具艺术之美?范仲淹的岳阳楼与杜甫的祠堂,究竟谁更厚重地凝聚历史的伤感?志南和尚的杨柳风、杏花雨是否打动白乐天西子湖的早莺絮柳……一切的一切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是那样的新鲜。
少年的我试着去读一些唐诗宋词,便在自己的脑海里留下这一连串的疑问。
(紧承上文,炫示“半腹经纶”的深厚素养,表现考生广
博的阅读积累。
)
随着年龄的增加,爸爸书橱里的书被我读过的日渐增多,累积的知识之间相互碰撞,也让我慢慢地明白了一点:原来特别让自己苦恼的那些所谓问题只不过是自寻烦恼,它们之间何尝有过什么可比性?
曾百思不解“鸦有反哺之义,羊有跪乳之恩。
胡马依北风,越鸟朝南枝。
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的意思,因为懵懂的我根本不能读懂动物的情感世界。
渐渐地,生活和阅历的累积让我体会到了爱究竟是什么,其中阅读积累尤其功不可没。
从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我明白了深沉的父爱,原来父亲所有的行为都是因为那真挚的爱。
(这些诗文名句,看似信手拈来,实为精挑细选,表现了动物的情感世界。
)
曾费解毛泽东为何能写下气势磅礴的《沁园春·雪》。
为什么
说“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又为什么埋怨“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遨游在茫茫书海里,渐渐地,看清了戎马倥偬、豪情万丈的他。
“越千年,观世事纷纭沧海横流;展宏图,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有所思,唱江山如画志在千里”,毛泽东那博大的胸怀、过人的胆识、高瞻远瞩的目光让我折服,令我倾倒!
(“越千年”等三句,句式整齐,气势磅礴,高度概括了毛泽东豪情壮志及其丰功伟绩,让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
)
曾不知……
每每在历史间徜徉的我,静下心来想一想历史,倒也别有一番趣味。
人生就像一列快车,往返于不同车站的站台之间,即使路线没什么变化,可每天车窗外的景色却是新的,在人生的旅途上,欣赏自然,欣赏历史,欣赏文学,不都是一种成长吗?
光阴荏苒,岁月如歌,我就这样在阅读与思考中慢慢长大。
【结合主题与主体,巧妙收篇。
】
【咀嚼精华】: 底蕴深厚,思想深刻
考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将“慢慢长大”的背景定位于“书香的熏陶”中。
考生首先将历史文化名人王勃、李白、范仲淹、杜甫、志南和尚、白居易等组合到一起,全面展示了自己广泛的阅读面和知识积累。
接着考生又展示了一组体现动物情感的名句,让人惊艳不已。
最后解读一代伟人毛泽东,可谓气度不凡,令人折服。
另外,文章语言老到,思想深刻,如文章开篇“繁花落尽,只留下子规哀啼;岁月匆匆,却留下半腹经纶”,给人以出“首”不凡的第一印象。
主体部分写出了自己阅读与思考的结合,质疑与解读的交锋,思想成熟,境界高远。
最后的画龙点睛,短促有力。
无论是词语
的运用,还是语气的传达、情感的推演,还是言词的意蕴,都让人叹为观止,拍案叫好。
3、 就这样慢慢长大
爆米花物语:压力够了,玉米粒早晚有一天会长大开花的!
【以物语的形式提炼主旨,新颖别致,夺人眼球。
】
夏 无风 无云
望着教室门口班牌“七(1)班”,我心中不免有些怅然。
众所周知,三个年级的(1)班都是大家心照不宣的重点班,在这个重点班里,我显得那么微不足道。
第一次月考数学只考了94分,还好,总算保住班级前10名的位置。
【以数学“94”分的失利,父母的失望,表明了竞争的激烈与残酷。
】
回到家,随着试卷被风吹落,画面定格在父亲冷漠的面孔和母亲失望的眼神中。
我明白了自己要做什么,那次以后,我将悲愤化为力量,终于我没有食言,七年级,我几乎包揽了所有考试中的班级数学冠军。
夏 微雨 薄雾
班牌悄悄被换成了八(1)班。
我手中多了几本英语笔记,原因是英语老师的一句话:“再不在英语上花功夫,肯定会影响你的发展!”于是,英语资料替换了小说,我告诫自己,哪怕从英语老师口中吐出的单词再刺耳,也要把它当做最美的音乐。
最终,我的英语成绩开始在班上“冒尖”,这归功于英语老师的及时提醒啊。
夏 无雨 无雾
时间老人跑来告诉我,我已经变成九(1)班的学生了,不知不觉中,我戴上了一副眼镜。
面前的书也比原来增加了一倍。
每天晚睡早起,在知识的海洋中劈波斩浪,奋力前行。
有时真感到筋疲力尽,刚想合上书,闭上眼睛,突然想起同学录中:你是我的目标,我一定要超过你!于是困倦顿时消失,打起精神,“夜”里挑灯看“书”。
【戴上眼镜,书增一倍,晚睡早起等是面,“夜”里挑灯
看“书”是点,点面结合,再现了九年级紧张的学习生活。
】 夏,炎热,晴朗。
现如今,我胸有成竹地坐在考场里写作文,外面是艳阳高照。
我凝神揣摩作文题——《就这样慢慢长大》,不禁想起我的初中生活:在这三年里,我在学习的锅炉中,忍受着周围的一片黑暗,同时接受外面父母、老师、亲友施加的燃料。
这狭小黑暗的锅炉里温度越来越高,我闭着眼睛,坦然接受着这一切……突然,听到“嘭”的一声巨
响,恍惚间,似乎看到我从一颗毫不起眼的玉米粒儿,经过漫长的高温炙烤,慢慢长成一颗色香味俱全的爆米花了……
【把“我”比作玉米粒,“我”的学习环境与爆米花的锅炉何其相似,构思机智,虚实结合,呼应开篇,画龙点睛。
】
【咀嚼精华】:构思机智,首尾圆合
考生把自己比喻为一颗玉米粒,经初中三年的慢慢烘烤,成长为一颗色香味俱全的玉米花,这种比喻,生动形象,这种构思,巧妙贴切。
初中三年充实的学习生活,紧张而热烈,厚积而薄发,与玉米在封闭的锅炉中加热、加压、烘烤何其相似,这种标新立异的构思,让阅卷老师佩服不已。
考生以“爆米花物语”的形式开篇,表明玉米变成爆米花的必要条件,既浓缩主旨、开启下文,又凤头展彩、新颖别致;文末写考生在考场内写作文,由此忆起三年的初中生活,因而产生幻觉:自己似乎变成一颗一颗爆米花,既虚实结合、情景交融,叉首尾圆合,浑然一体。
4、就这样慢慢长大
春天,野外。
风柔柔地吹,柳条悠悠地闪。
明媚的春阳照在身上,暖在心里。
烂漫的春花,啁啾的小鸟,透着春的秀美,也透着春的活力。
枝头上的小鸟欢快地开着演唱会……
【一切景语皆情语,此处的景物描写渲染了一幅风和日丽、生机勃勃的明媚春光图,表现了父女俩轻松愉悦的心情。
】女儿高兴得又蹦又跳,指这指那,“爸爸,爸爸,你快看,柳条发芽了,小草也从土里钻出来了,还有小鸟,小鸟也飞回来
了……”爸爸指着天空说道:“孩子,你知道这些是什么吗?”女儿沉默了。
爸爸指着小鸟说道:“是生命!这些都是鲜活的生命!你瞧,它们多快乐啊,孩子,记住,生命的价值就是这种快乐。
”女儿眨着大眼睛。
夏天,野外。
艳阳高照,把大地烤得滚烫滚烫。
一阵南风吹过,小麦闪起了金色的浪花,知了在树上“知了——知了——”地叫着。
女儿兴奋地对爸爸说道:“爸爸,我听到知了在唱歌,你看树叶好绿好绿……”爸爸缓缓地说道:“孩子你知道这些是什么吗?”“是生命。
”女儿坚定地说。
“是啊,是生命,你瞧,天气这么热,大树仍挺拔地屹立在那儿,知了不断地练习着歌唱,它们多坚强,孩子,生命的意义在于坚强啊!”女儿挠了挠头。
【父亲发问环环相扣,女儿的回答紧承上文,睿智的父亲循循善诱,可爱的女儿若有所思。
】
秋天,野外。
树叶都变黄了,一片一片地飘落在地上,小鸟也飞走了,只留下满地落叶。
女儿失望地说道:“鸟儿飞走了,树叶也凋
落了。
”爸爸意味深长地说道:“孩子,你听过这样一句诗吗? 落红
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树叶落了,但它们并不就是躺在地
上。
它们把自己献给了树根,来年的春天,大树会更绿,花儿会更
红。
记住,生命是需要这种伟大的奉献精神的。
”女儿眼里闪着泪
光。
【女儿的失望与父亲的意味深长让人物形象更为丰满、真
实。
】
冬天,野外。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这片白茫茫的雪地上,飞
鸟尽,走兽藏,女儿无力地说道:“爸爸,你看,什么都没有
了。
”父亲看了看女儿说道:“孩子,你看这天,刚才还是旭日东
升,转眼间就快成了繁星满天,然而明天的清晨又会升起一轮金黄的
太阳,人们常说的春光易逝就是这个理。
记住,生命的意义在于永
恒。
”女儿使劲地点头。
【父亲的点拨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女儿的使劲点头说明父亲
引导的高明。
】
爸爸,女儿我想对你说:“你是我生命中的良师益友,是你让我
明白了生命的意义,是你浇灌了我那贫乏的思想,是你让我健康地成长……”寒来暑往,年复一年,我就是这样在你的引领下慢慢长大。
【顺势归纳,自然点题。
】
【咀嚼精华】:语言生动,形象典型
文章语言生动形象,对四季的描写传神到位:春的生机,夏的繁
茂,秋的萧条,冬的宁静,如写春天“风柔柔地吹,柳条悠悠地
闪……烂漫的眷花,啁啾的小鸟,透着春的秀美,也透着春的活力。
枝头上的小鸟欢快地开着演唱会……”,好一幅鸟语花香图;对人物
的描写亦是紧扣心理:如对春夏秋天四季景色,女孩的表现分别表现
为“高兴得又蹦又跳”“兴奋”“失望“无力”,推动了情节的发
展。
父亲是文章的一大亮点,父亲在文中就是一位博学、睿智的导
师,在父亲的引导下,考生从一年四季中解读世界、感悟成长:春
天,感受生命的快乐;夏天,感悟生命的坚强;秋天,认识生命需要
奉献;冬天,领会生命的永恒。
在考生的生花妙笔下,一位慈爱、开
明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5、就这样慢慢长大
那脚步声渐近渐响,却分明听得出鲜明的沧桑感。
我知道,是奶奶。
我即刻起身去开门,迎上奶奶还未来得及隐去的惊讶,在布满皱
纹的脸上慢慢演变成关切的笑容。
“哦,孙女!我是想来问问你晚上做作业会不会饿,要不要我帮你
拿些零食来。
”
“奶奶,没事,我不饿,你早些睡觉吧。
我只做一会儿,马上就去睡觉。
”
奶奶带着些许担心、些许欣慰转身走了。
坐下来,拿起笔,继续我未完成的作业……
写完最后一个字,收起文具,想再读一会儿政治书,才觉上下眼皮有点互相吸引的趋势。
于是,轻轻叹了一声,还是明天早上起来读吧。
熄了灯,走进卧室。
开灯的瞬间,看到柜子上齐整地摆着一堆面包、饼干之类的零食。
似乎还真有点饿,端起旁边的牛奶,又吃了个面包,终抵消了食欲,打算好好睡觉了。
躺在床上,正酝酿一份平静的心情来进入梦乡。
忽然隐隐约约中又听到一阵脚步声,很轻很轻,但还是被我捕捉到了。
脚步声渐近,却没有变响,只是那份沧桑感更明显了。
听得出来,走得很小心、很谨慎,像是生怕稍重的脚步声会打破这片水晶般澄清纯脆的安静。
停下了,转身了,脚步声又渐渐远去、最终让我不再捕捉得到了。
心中的安宁不再,思绪随着脚声的消失而飘远……
奶奶走得更轻了,是担心打扰我吧。
零食是奶奶准备的吧……
突然察觉到,奶奶的脚步声轻到让我不仔细捕捉都听不到了。
谁知道在我躺在床上之前,她悄悄来看过我几回,谁知道,在我进卧室之前,她把那杯温热的奶热过几回。
原来,我的思想太狭隘了,满心以为只要我认真学习,他们便一定都得到满足,他们是爱我的,他们希望我上进,但并不是爱我的认真学习,他们要我一切都好。
奶奶的脚步声,我尽力从记忆的声浪中回想。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是伴着奶奶的脚步声渐渐长大,如今奶奶的脚步声虽然没有小时候那般有力,但是一样让我感到温馨,感到亲切……
枕着深深的亲情,因为爱,我在人生的路上,行走、跌倒、站稳、成功,莞尔一笑,连睡梦中的呼吸都是甜蜜的……
梦里的脚步是轻盈的,也是沧桑的……但是就在这样的脚步声中,我慢慢长大了。
我也慢慢学会让奶奶的脚步声变得更轻了,是因为奶奶的身边多了我的搀扶……
【咀嚼精华】:构思精巧,语言优美
脚步的渐近,是爱的渐深;脚步声的渐轻,是亲情的渐浓。
脚步声诠释着奶奶的爱,若不是为关心、为爱所动,它又怎能牵
动“我”的心灵呢?就是伴着这样的脚步声,就是在这样的脚步声中,考生慢慢长大了。
构思精巧,语言优美,字里行间透露
出“我”与奶奶间的深厚亲情,由此可见作者一颗细腻而敏感的心,的确难得。
文章朴实自然,结构清晰,紧扣文题,洋溢着亲情之美,实属一篇难得的考场佳作。
【作业:第二次作文】 题目:就这样慢慢长大
500字
温馨提示:写到上面一行,你的作文才符合字数要求 66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