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研究
作者:李福玲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9年第03期
摘要:目的:对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一定的分析和研究。

方法:从我院接收检验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目标,对所有患者进行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并对这两种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经过血糖检验,60例患者检验结果显示血糖水平均在6.1mmol/L以上,检验准确率为100.0%,而采用尿糖检验,其检验的结果中表明,有4例患者属于阴性,56例患者为阳性,其检验准确率为93.3%。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血糖检验的检验准确率高于尿糖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血糖检验;尿糖检验;糖尿病患者;临床价值
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是由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缺陷引起的,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患者组织出现一定程度的损害,临床主要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等,且其合并症较多,其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脂代谢异常,病程较长,多发于中老年患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其发病率也在逐渐升高,为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应及早的进行诊断和治疗,在进行检验的过程中一旦检验方法不严谨、不科学就会影响治疗措施的实施,导致其在治疗中出现失误,因此采用科学的检验方法有利于对患者的病情及早的进行诊断治疗,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我院接受检验的糖尿病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目标,男45例,女15例,年龄36~74岁,平均(56.3±6.8)岁。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糖尿病患者的诊断标准;;(2)患者均自愿加入本次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者患有严重的心、肝、肾功能障碍等疾病;(2)患者患有精神疾病。

在统计学上,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等个人情况经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仪器与试剂入选
实验研究的所有患者均使用桂林优特利公司生产的型号为优特利-300尿液分析仪进行尿液标本的检验。

血液标本的检验使用上海科华卓越-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验,研究中所使用的试剂均为与之相配套的。

1.2.2 检验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次日清晨采集空腹肘静脉血3mL,将其作为空腹血糖检验标本,同时,采集患者尿液标本3mL,将其作为尿糖检验的标本。

其中,借助于葡萄糖氧化酶法完成对患者血糖的检测,而借助于优利特十一项试纸完成对患者尿糖的检测。

1.3 观察指标
对两种检验方式的准确率展开评估。

1.4 评价标准
尿糖结果评判标准:以试纸检验所得的颜色作为尿糖结果判定的主要依据,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种:-、±、+、2+、3+、4+,除了“-”示意为阴性外,其余结果均表示为阳性。

血糖结果评判标准:患者空腹血糖>6.1mmol/L以及餐后血糖>7.8mmol/L即可确诊患有糖尿病。

2 结果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尿糖与血糖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在60例糖尿病患者中经过血糖检验,其检验结果显示血糖水平均在6.1mmol/L以上,检验准确率为100.0%,而采用尿糖检验,其检验的结果中表明,有4例患者属于阴性,56例患者为阳性,其检验的93.3%。

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血糖检验的检验准确率高于尿糖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54,P
表1 糖尿病患者尿糖与血糖检验结果
3 讨论
糖尿病为终身疾病,患病率高达18.8%,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对患者健康具有严重影响。

该疾病还有较多的并发症,其次糖尿病并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也呈增高的趋势,导致该病治疗难度加大,且难以治愈。

所以早期诊断对控制及治疗该病的作用不容小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尿糖检测的方式为无创检查,该检测方法方便简单,通常情况下,葡萄糖浓度在血浆和肾小球滤过液中基本一致,葡萄糖在滤液经过人体肾小管及曲小管时易被血液吸收,甚至全部吸收,若滤液浓度过大以至于超过负荷量时(即肾小球所能接受的程度),未被吸收部分的葡萄糖易进入人体尿液中,使患者体内的尿糖水平持续增加,以致其检出率降低,这也证实了糖尿病患者的尿糖与血糖浓度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

血糖指的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健康成年人的血
糖浓度在3.9mmol/L-6.1mmol/L之间,血糖检验在临床诊断糖尿病中被一致认为是“金标准”,尤其是餐后2h血糖浓度,但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调节功能异常、胰岛功能异常的缘故,患者血糖水平易发生改变,哪怕只是餐后2h内,而正常个体在餐后2h内会恢复餐前水平,保持动态平衡,所以,餐后2h血糖水平能判断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缺陷。

作为常用的检验方式,血糖检查在操作方面具有诸多优势:(1)操作简便,诊断速度较快,取得血液样本的检测结果只需15min左右,能避免患者长时间焦急地等待;(2)价格低廉,经济成本较低,尤其是对于经济不理想的患者,可减少对患者家庭的经济压力同时又能保障诊断结果;(3)准确性高,不仅能明显降低误诊率,同时还能提高检出率,保障患者的信任度。

与尿糖检验方式相比,血糖检验能迅速反映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效率较高。

能否作为临床糖尿病患者初筛诊断的判断依据取决于检验结果是否能代表患者的即刻尿糖水平,显而易见,尿糖检验在速率方面就被淘汰,所以不能作为临床糖尿病患者的初筛诊断,血糖检验才是糖尿病患者后期治疗的有利依据,还能大大降低漏诊率和误诊率,明确患者结果,应该被广泛采用。

综上所述,血糖检验可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初筛诊断依据,但为确保准确性,应在检验过程中严格按照临床操作的规范性,也可同时进行尿糖检验,进一步提高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马炳芝.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中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3):144+152.
[2]吴晓霞,左阿芳,吴建义,宋迎香,孙丹琴.老年糖尿病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22):5122-5125.
[3]陶钧.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肾衰竭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32):142-144.
[4]谢建军,李明明,赵瑞宁,李肃宁,李培军,丁少云,马保云.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432例临床分析[J].宁夏医学杂志,2017,39(11):1012-10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