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的问题
①为什么小火苗被杯子罩住会熄灭? ②为什么小火苗没有被杯子罩住还是会熄灭? ③小火苗藏进了侧放的杯子里,安安发现了什么?
(火苗熄灭与空气和风有关)
23 整理ppt
教师的支持
● 提供宽松的、支持性的、鼓励 幼儿探索的环境,使幼儿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寻求答案;
● 悉心观察并理解幼儿的探究,不随意介入(善于观察、富 有洞察力)
4、幼儿探究的特点 ◆ 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 幼儿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者 ◆ 幼儿的探究借助于直接经验 — 借助动作、借助具体事物 ◆ 幼儿探究的方法具有试误性
好奇、好问、好探究是幼儿与生俱来的特点
——杜威
幼儿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这种与生俱 来的特点是探究事物的内驱力,是人生的一部分, 与呼吸、饮食一样重要。
5.初步感知常用科技产品与自己生活 的关系,知道科技产品有利也有弊。
1.能察觉到动植物的外形特征,习性 和生存环境的适应关系。
2.能发现常见物体的结构与功能之间 的关系。
3.能探索并发现常见的物理现象产生 的条件或影响因素,如影子、沉浮等。
4.感知并了解季节变化的周期性,知 道变化的顺序。
5.初步了解人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的 密切关系,知道尊重和珍惜生命,保 护环境。
(三条目标不能直接的用作幼儿园具体活动内容,要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制定有针对性的活动 目标,选择教育内容。同时要注重目标之间的相互渗透和整合,不能片面强调和追求在某一方面和 几个方面的发展。)
34 整理ppt
《指南》数学认知领域强调
1、让幼儿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数学学习,感 到数学的有用和有趣,获得真实的经验
《指南》科学领域的理解与实践
一、阅读《指南》中“科学”领域的引言,思考: 《指南》中“科学”领域体现了哪
些核心理念?
1、幼儿科学学习的特点 探究 解决问题 尝试发现
2、幼儿科学学习的价值追求
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 力。 形成终身受益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3、教与学的方式 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 做中学、生活中学、游戏中学
2、幼儿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建构的过程。 幼儿的数学学习是对具体事物不断抽象概 括实现的
3、幼儿的数学认知存在个体差异,不同的 孩子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
35 整理ppt
幼儿的几种思维方式
❖ 直觉行动思维:借助动作进行思维
— 0-3岁
❖ 具体形象思维:借助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
— 3-6岁
❖ 抽象逻辑思维:借助语词、概念进行思维
口腔探索
幼儿是积极主动的探索者,他们 像科学家一样,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观察、推
理、实验、沟通等。
28 整理ppt
观察探索:种子发芽
29 整理ppt
自 然 角
我们摘蚕豆啦
我给花儿浇浇水
把我的发现记录下来
种子发芽了
30 整理ppt







31 整理ppt
科学小游戏
32 整理ppt
19 整理ppt
案例3:《燃烧的小蜡烛》
王尧是中一班最小的男孩,今天他手里拿着一个半透明的色彩艳丽的 杯子。他凝神深思半刻,就把杯子罩到蜡烛的上面,神情专注地看着 他的心爱的小火苗。可是,小火苗就像生病了似的,越来越小了,最 后,竟熄灭了。尧尧急了,赶紧掀掉杯子,拿出小蜡烛,从旁桌的蜡 烛那里救活了小火苗。这回,他没有把杯子整个罩下去,而是悬在空 中,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烛光,他似乎发现了什么。小火苗扑闪扑闪 的,眨着眼睛朝他笑。尧尧终于明白了火苗不灭的原因,他的脸上露 出了笑容。过了一会儿,他把杯子朝上放,拿起小蜡烛,放进杯子里。 做成了一盏美丽的小烛灯!尧尧高兴的说着:“ 哦,真漂亮啊!我好 棒哦!”
幼儿的探索
● 幼儿的探索是自发的、积极主动的 ● 幼儿是在动态的操作中、在于材料 的互动中来建构自己的经验的 ● 幼儿在活动中经历了观察探索、获 取信息、得出结论等一系列探究的过程
幼儿的问题
①为什么面粉能沾到手上而盐不能? ②为什么往水里加面粉水会变粘?加入更多的面粉会有怎样的变
化? ③为什么手指湿的时候盐能沾到上面而干的时候不能? ④为什么沾到手指上的盐不能像面粉一样被吹掉? ⑤在水中加入盐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47 整理ppt
手套配对
比高矮
48 整理ppt
目标2、感知和理解数、量和数量关系
目标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是伴随性目标)
41 整理ppt
目标1 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3-4岁
4-5岁
5-6岁
1. 感知和发现周围物体的 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对不 同的形状感兴趣。
2. 体验和发现生活中很多 地方都用到数。
1. 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 事物可以用形状来描述。
2. 在指导下感知和体会有些 事物可以用数来描述的,对 环境中各种数字的含义有进 一步探究的兴趣。
2.常常动手动脑探索 物体和材料,并乐在 其中
1.对自己感兴趣的问 题总是刨根问底
2.能经常动手动脑寻 找问题的答案
3.探索中有所发现时 感到兴奋和满足。
目标一: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体现了对幼儿好奇心和探究兴趣的高度重视。(强调幼儿对科学活动 的兴趣) —好奇、好问、好探究
★明确“好奇心和兴趣”是科学探究中的首要目标。 ★自然的、幼儿身边的、熟悉的、生活中的事物是他们最感兴趣的。
“不积跬步,无以成千里” 日常生活中的 随机教育是“润物细声”的,但对幼儿的影响 却是长久而深远的。
科学教育不仅改变了孩子学习的方法,也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 式。
——法国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夏帕克
33 整理ppt
二、数学认知子领域的目标及核心价值
1、理解目标内涵
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目标2:感知和理解数、量和数量关系 目标3: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
(强调探究的对象应是幼儿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
科学目标2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3-4岁
4-5岁
5-6岁
1.对感兴趣的事物能仔细观 察,发现其明显特征
2.能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探 索物体,关注动作所产生的 结果。
1.能对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比 1.能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
较,发现其相同或不同
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
她低头仔细地看着轮子,不再推了,笑了起来。她拆下后面的方轮子,跑到轮子堆中选了两 个蛋形的轮子,迅速装在后面的轴上。她再推小车时,小车摇晃着向前滚动起来,她笑了起 来。她又把车拿到地板上滚动,热情地让小朋友来看她的车颠簸着滚动向前的样子。
▪ 幼儿的探究 ❖ 幼儿可以自主、主动学习; ❖ 幼儿的想法与成人不同; ❖ 教师的支持 ❖ 给孩子自由、自主的空间; ❖ 材料适宜,能引发幼儿探究
科学领域的目标
目标一: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目标二: 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目标三: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关键词:探究
科学目标1 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3-4岁
4-5岁
5-6岁
1.喜欢接触大自然, 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 现象感兴趣
2.经常问各种问题, 或好奇地摆弄物品。
1.喜欢接触新事物, 经常问一些与新事物 有关的问题
三个目标之间的关系:
目标1:亲近自然,喜欢探究 —是首要的、前提性、动机性目标;
目标2: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 —是重要的、核心性、关键性目标;
目标3: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是载体性、产生
阅读两个案例思考以下问题: ①幼儿是如何探究的? ②教师提供了哪些支持?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 6、7岁以后
36 整理ppt
幼儿阶段思维发展的特点
1、直觉行动思维发生变化 这种思维方式有两个特点 ● 一是:思维依赖于具体事物 ● 二是:思维依赖于动作
37 整理ppt
若剥夺孩子的动作就会影响孩 子思维的进程,思维的积极性就会 降低。
— 皮亚杰
38 整理ppt
2、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 摆脱动作和动作对象的依赖,凭借
—探究能力是“科学探究”领域的关键目标
探究过程
提出问题 观察探究 思考猜测 调查验证 收集信息 得出结论 合作交流
探究方法
观察比较 实验验证 调查测量等方法
科学目标3 在探究中认识周围事物和现象
3-4岁
4-5岁
5-6岁
1.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能注意 并发现周围的动植物是多种多 样的。
2.能感知和发现物体和材料的 软硬,光滑和粗糙等特性。
鲜明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现的联想进行 思考。
39 整理ppt
3、抽象逻辑思维开始萌芽
这一阶段的幼儿能够从语言上进行推 理,解决一些抽象的问题。
40 整理ppt
目标1: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是首要目标)
强调幼儿的兴趣和主动探究愿望的 培养,教师要把握数学教育的特点,采 用得当的教育方法和手段。
▲幼儿对事物和现象的认识都是在感知、体验、探究和发现的过程中 获得的,是探究过程的必然结果。
▲这些事物和现象涉及到 动植物、物质与材料、天气与季节、科技、 环境 等,是探究的载体,
幼儿乐于探究的态度和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
幼儿科学探究的目标包括三个维度
任何领域的教育活动 在制定教育目标时都 要从这三个维度考虑
案例1:《小汽车》
小朋友用橡皮泥做了各种不同大小和形状的轮子,放在窗台上,老师还在旁边放了一些纸板、 小棍和绳子等各种不同的材料。小莉看了一下自己的轮子还在,还发现了旁边的纸板等材料, 她拿起她的轮子,挑选了一些小棍和大小不同的纸板,坐到一张桌子旁,把那些纸板分类后, 挑选了一张小的告诉旁边的小朋友:“我要做一个好玩的小汽车。”小莉将小棍穿过纸板上 的洞,做成两个车轴,接着选了两个圆形轮子放在前面,两个方形轮子放在后面,她把手指 放在轮子后面轻轻推,小车在桌面上面滑动了。
1.能发现事物简单的排列规律, 并尝试创造新的排列规律。
2.能发现生活中许多问题都可以 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体验解决 问题的乐趣。
42 整理ppt
上下
43 整理ppt
❖左 右
左右
44 整理ppt
活动区材料分类摆放
45 整理ppt
生活中的数学
(形状、颜色、时间)
46 整理ppt
数学存在于生活之中 无处不在
案例2:
特特四岁,坐在桌子旁边看着装有面粉、盐、沙子、水和油的容器,他将手指 伸进面粉里,然后举起手指并对着手指吹气,当面粉从手指上被吹掉时,他笑 了起来,接着他又把手指伸进盐里,他看着它,发现上面没有沾到什么东西, 特特拿来一个装水的罐子,倒出一些在一个空碗里,他把碗里的水晃荡了几分 钟,接着舀了几勺面粉放到水里并用勺子快速的搅动,这个过程中他非常投入, 他举起几勺这种混合物,倾斜勺子,使它滴落到碗里。重复做了几次后,他又 把一只手放在往下滴的混合物的下面,混合物便滴落到他手里。他笑着用两手 摩擦这种混合物,还举起来给另一个孩子看,说:“看看这是粘的!”接着又 把手伸到碗里的液体中去。 特特加了更多的面粉,接着又加了一些水,他重复这种“倒----感觉”的过程。 过了一会,他在一大碗纯净水中把手洗净,接着把手伸到盐中,并观察沾了盐 的手指,他向手指吹气,这次发现没能把盐吹掉,接着他又把手指伸到水里。 最后,特特拿来另一个碗,并往碗里倒水,尔后他开始往水里加盐,每次添加 他都会把手伸到水里感觉一下。
3.能感知和体验天气对自己生 活和活动的影响。
4.初步了解和体会动植物对人 类的贡献。
1.能感知和发现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及 其基本条件。
2.能感知和发现常见材料的溶解,传 热等性质或用途。
3.能感知和发现简单物理现象,如物 体形态或位置变化等。
4.能感知和发现不同季节的特点,体 验季节对动植物和人的影响。
安安是个胆小的女孩,出乎意外的,她今天没有丝毫胆怯的情绪。 多次的操作,她第一个发现了蜡烛燃烧与空气的关系。为了保护她的 小火苗,她把蜡烛粘在了倒放杯子的底座上。可一阵风吹来,她的小 火苗还是灭了。原来火苗还与风有关!安安把她的小火苗藏进了侧放 的杯子里。同样也做成了一盏小烛灯。抬起头,安安才发现她的小伙 伴们都有了自己的发现,他们的身旁都有了一盏盏不灭的烛灯!
2.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问题, 事物前后的变化
并大胆猜测答案。
2.能用一定的方法验证自己的猜测。
3.能通过简单的调查收集信息。 3.在成人的帮助下能制定简单的调
4.能用图画或其他符号进行记 查计划并执行。
录。
4.能用数字、图画、图表或其他符
号记录。
5.探究中能与他人合作与交流。
什么是探究能力?
是幼儿在经历探究过程中,综合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 形成的发现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