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检测试题(带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检测试题(带
答案)
想要学好化学,必定要多做练习,以下所介绍的九年级
化学第九单元检测试题,主假如针对每一单元学过的知识来
稳固自己所学过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 (此题包含10 个小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切合题意)
1.(2019成都 )往常状况下,以下溶液的溶质为液体的是( )
A. 蔗糖溶液
B.酒精溶液
C.氯化钠溶液
D.澄清石灰水
2.(2019长沙 )以下相关溶液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
A.溶液中的溶剂只好是水
B.固体 NaOH 溶于水时,溶液温度高升
C.必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能够互相转变
D.溶液是均一、稳固的混淆物
3.(2019 山东济宁 ) 物质在水中溶解是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过程,常常陪伴着热量变化,所以,不一样物质溶于水所得溶液
的温度有所不一样。

以下物质溶于水,溶液温度显然降低的是( )
固体 B.NaOH 固体 C.NaCl 固体 D.浓
4.(2019 山东聊城 ) 以下清洗方式应用乳化作用的是()
A.用汽油除掉衣服上的油污
B.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C.用洗洁精冲洗餐具上的油污
D.用盐酸冲洗水壶的水垢
5.下表是天津市南开中学的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

溶质碘高锰酸钾
溶剂水汽油酒精水汽油
溶解性不溶易溶可溶易溶不溶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
A.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
B.同一物质在不一样溶剂中的溶解性不一样
C.水、汽油、酒精都能够作溶剂
D.溶液都是均一、稳固、无色的混淆物
6.(2019 陕西 )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渐渐冷却至室温,以下相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向的图像不正确的选项是( )
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以下图。

以下说法中正确
的是()
A.t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 ℃时还是饱和溶液
B.t1 ℃时,甲和乙各30 g 分别加入 100 g 水中,充足溶解,均形成饱和溶液
C.t2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100 g,其溶质的质量相等
D.t2 ℃时,在 100 g 水中加入 60 g 甲,充足溶解,形成不饱和溶液
8.欲配制 100 g 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

以下说法
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
A. 用托盘天平称取10.0 g 氢氧化钠
B.氢氧化钠易潮解,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
C.实验顶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量筒
D.将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塞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9.实验室用密度为 1.84 g/cm3、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和蒸馏水,配制500 g 质量分数
为 20% 的稀硫酸。

需要用多少 mL 的量筒量取多少 mL 的浓硫酸?()
A.100 mL 54.35 mL
B.100 mL 55.5 mL
C.250 mL 54.35 mL
D.250 mL 55.5 mL
10.用以下实验操作可达成两个实验。

甲实验为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乙实验为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的氯化钠溶液。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 甲实验的步骤是①④⑤ ,此中去除杂质的重点步骤是蒸发
B.甲实验各步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都是相同的
C.乙实验若依据②③①的步骤进行操作, 则配制的溶液浓度
偏大 (水 =1 g/cm3)
D.乙实验中,若①所用的烧杯内壁沾有水,对配制的溶液浓
度无影响
二、选择题 (此题包含 5 个小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2 个切合题意 )
11.溶液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以下对于溶液的说法或做法错误的选项是( )
A.夏季喝的汽水不是溶液
B.蛋汤太咸,加水稀释后口胃变淡
C.鱼塘中搁置喷水泵的作用是增添水中氧气的溶解量
D.凉茶水是均一、稳固的混淆物
12. 20 ℃时,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 g,分别加入到四个盛有50 g 水的烧杯中,充足溶解,其溶解状况以下表:
物质甲乙丙丁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溶液
B.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C.20 ℃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甲丁
D.四杯溶液中溶剂的质量大小为:丙溶液乙溶液甲溶液丁溶

13.必定温度下,若将必定质量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
溶液,则 ( )
A. 溶液的质量必定变小
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必定变大
C.
溶液的质量必定变大D.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不变14.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
示,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
A.t1 ℃时, 50 g 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解了10 g 的甲
B.将 t2 ℃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 ℃ (溶剂的量不变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t2 ℃时,要使靠近饱和的乙溶液达到饱和状态,可采纳蒸
发溶剂的方法
D.分别将 t2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降温至t1 ℃,必定都有晶体析出
15.有 100 g 10%的盐酸,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
采纳的方法是 ( )
A.把溶液的量倒掉一半
B.溶质的质量增大一倍
C.将 100 g 10% 的盐酸与 200 g 25% 的盐酸混淆
D.蒸发掉溶剂的质量是原溶液质量的一半
三、填空题 (本大题共 2 题,共 7 分 )
16.(4 分)下边的表格中列出了氯化铵在不一样温度下的溶解
度:
温度 /℃
溶解度
(1)从表中可获取的一条信息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 20 ℃时,向 100 g 水中加入 50 g 氯化铵,形成氯化铵
的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 )溶液,将其温度高升至 60 ℃时,溶液的质量为 ________g,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
比为 ______________。

17.(3 分)依据图片中的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此溶液中的溶质为____________。

(2)铜片上红磷不焚烧的原由是____ ________。

(3)用清洗剂去除油污是因为清洗剂拥有____________ 的功能。

四、简答题 (本大题共 4 题,共 21 分 )
18.(4 分)以下所示是利用海水提取粗盐的过程:
(1)依据海水晒盐的原理,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填字母 ) 。

A.海水进入贮水池,海水的成分基本不变
B.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氯化钠的质量渐渐增添
C.在蒸发池中,海水中水的质量渐渐增添
D.析出晶体后的母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2)工业上利用海水提取溴(Br2) ,其主要反响之一是在必定条
件下,将氯气通入浓缩的海水中,氯气与海水中的溴化钠反
应获取溴。

此反响的化学方程式为。

19.(7 分)溶液拥有宽泛的用途。

依据溶液相关知识,回答下
列问题:
(1)在 20 ℃时,向盛有40 g 氯化钠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0 g 水,充足搅拌后,仍有 4 g 固体未溶解。

①所得溶液是20 ℃时氯化钠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② 20 ℃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g。

(2)现用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 (密度约为 1.09 g/cm3) ,配制 20 g 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

①需要质量分数为12%的氯化钠溶液mL( 计算结果精准到
0.1),需要水mL( 水的密度为 1 g/cm3) 。

② 该溶液配制过程顶用到的仪器除了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

量取所需要的12%的氯化钠溶液时,应采纳(填
10 mL 或 20 mL 或 50 mL) 规格的量筒。

③把配制好的上述溶液装入(填广口瓶或细口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

20.(6 分)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联合该图
回答以下问题:
(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高升而降低的物质是(填甲或乙 )。

(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

(4)t2 ℃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 ℃,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溶液的溶质
质量分数。

(5)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 B 、C、D 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②向 B 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 g 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
所有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

你以为所有溶解
的原由是。

21.(4 分)农业上常常用16%的食盐溶液来选种,假如溶液太
浓或太稀都会使优种筛出。

小明准备配制500 g 这类食盐溶
液帮家里选种,他应当称量________g 食盐。

在用量筒量取
所需水的过程中,小明俯视读数,这样配得的溶液浓度会
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五、实验题 (本大题共 2 题,共 28 分 )
22.(14 分 )天津市实验中学的实验小组对不一样条件下的硝酸
钾的溶解状况进行了以下实验。

在甲、乙、丙三个烧杯中放入20.0 g 硝酸钾晶体,再分别加
入 50.0 g 冷水、热水与酒精,充足搅拌后 (保持各自温度不变) ,结果如右图所示。

(1)甲烧杯中溶液是(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2)由以上实验可得出结论:影响物质溶解性的要素有、。

(3)将乙烧杯中的溶液慢慢降温至t1 ℃时,溶液恰巧达到饱和
状态,则 t1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g/100 g 水。

再往乙烧
杯中加入 10 g 水,改变温度至t2 ℃时,溶液又恰巧达到饱
和状态,则t1 t2( 填或 =)。

(4)经实验测定,获取不一样温度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数据。

温度 (℃ )溶解度
(g/100 g 水)
2031.6
4063.9
50145
60110
70140
80169
剖析上述数据,某温度时的硝酸钾溶解度数据可能存在较大
的偏差,该温度是℃ 。

请依据表中数据,在座标图中描点、绘制切合硝酸钾溶解度
变化规律的曲线。

23.(14 分 )天津市新华中学的实验室需配制必定浓度的硝酸
钾溶液。

(1)查阅硝酸钾溶解性。

由右图可知,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g,在该温度下配制硝酸钾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为 %(计算结果保存整数)。

(2)计算。

配制40 g 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所需硝
酸钾的质量为g,所需蒸馏水的体积为mL( 水的密度近似看做 1 g/mL) 。

(3)称量。

分别在天平左右两盘放上纸片,调理均衡后,(填字母 )。

A.先挪动游码到所需地点,再增添硝酸钾直到天平均衡
B.先增添所需的硝酸钾,再挪动游码直到天平均衡
(4)量取。

量取所需蒸馏水要用到的仪器是( 填字母 )。

(5)溶解。

将称量好的硝酸钾和蒸馏水混淆溶解。

(6)稀释。

20 ℃时,将 20 mL 质量分数为10%的硝酸钾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4%的硝酸钾溶液。

从下表中找出需要用
到的数据:g/mL 。

硝酸钾溶液的密度(单位 g/mL)
温度 /℃
质量分数 /%204060
六、计算题 (本大题共 2 题,共 14 分 )
24.(6 分)硝酸铵 (NH4NO3) 是一种常有的氮肥,请经过计算回答:
(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硝酸铵中氮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某花卉基地需要配制 100 kg 10% 的硝酸铵溶液,基地的实验室中现有 200 kg 5% 的硝酸铵溶液和 50 kg 30% 的硝酸铵溶液,若采纳这两种溶液混淆配制,应当怎样进行?
25.(8 分)过氧化钠 (Na2O2) 与水发生反响,生成对应的碱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 4NaOH+O2 。

现将 78 g 过氧化钠放入338 g 水中,充足反响。

试计算:
(1)生成的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已知标准状况下
氧气的密度是 1.43g/L)
(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检测题参照答案
1.B 分析:所锻造的硬币一定不易变形、不易碎裂,所以所
用金属要有必定的硬度和强度;硬币一定耐腐化,要不易锈
蚀,所以所用金属化学性质要稳固,要有耐腐化性;金属价钱要与硬币面值相符合,所以可考虑的要素应包含 A 、C、D,而与金属的导热性无太大关系,故答案选B。

2.A
3.C 分析:因铁可与硫酸铜溶液发生置换反响,不可以向铁桶
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水配制农药, A 错误 ;菜刀是钢铁制品,同时与空气、水接触简单生锈, B 错误 ;不锈钢耐腐化,可用于制作外科手术刀, C 正确 ;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铁
可与醋酸发生反响,若用铁锅长久寄存姜醋,会使铁锅遇到
腐化, D 错误。

4.C 分析:依据 X 、 W 能够和稀盐酸反响, Y 、 Z 不与稀盐酸反响,说明 X 和 W 的金属活动性强于 Y 和 Z; 依据 Y 能把 Z 从 Z 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 Y 的金属活动性强于 Z; 依据 X 能把 W 从 W 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 X 的
金属活动性强于W;联合以上剖析获取四种金属的金属活动
性由强到弱的次序为XYZ 。

?
5.D 分析:由题目信息可知,反响前后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响
属于氧化复原反响。

A 选项中反响前氢气、氧气为单质,化
合价为 0 价,反响后氢元素化合价为+1 价、氧元素化合价为-2 价,选项 A 正确 ;B 选项中反响前铁元素为单质,化合价
为 0 价、铜元素化合价为+2 价,反响后铁元素化合价为+2价、铜元素化合价为0 价,选项 B 正确 ;选项 C 中反响前氧
元素化合价为 -1 价,反响后氧元素化合价为-2 价和 0 价,选项 C 正确 ;选项 D 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不属于氧化复原反
应。

6.C 分析:①错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很开朗;②错误,合金相同能发生化学反响,但合金的机械性能优于纯金属;③正确,因为铝与氧气反响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所
以铝的性质固然开朗,但不易被腐化。

7.C 分析:由题意可知,锰在金属活动性次序中的地点为:
钾钙钠镁铝锰,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Mn 在金属活动性次序中排在氢前方,Mn 能置换盐酸中的氢, A 反响能发生;Mg 的金属活动性比 Mn 强,B 反响能发生 ;Fe 的金属活动性比Mn 弱, C 反响不可以发生 ;Mn 的金属活动性比 Cu 强, D
反响能发生。

8.C 分析:铝元素在与其余元素化合时显+3 价,由题干中化学方程式可看出M 在化合物中显 +2 价,故 A 说法不正确 ;
在金属活动性次序中,位于前方的金属能够把位于后边的金
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M 能置换出Ag ,说明 M 比 Ag
开朗,故 B 说法不正确 ;反响前单质M 中元素化合价为0,生成物 M(NO3)2 中 M 的化合价为 +2,反响前后M 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故 C 说法正确 ;在金属活动性次序中,M 不一定排在氢前,如铜排在氢后,也能够与AgNO3 发生置换反应,故 D 说法不正确。

9.B
10.A 分析:铁与氧气和水充足接触时简单生锈,水和氧气
同时存在是铁生锈的必需条件,假如缺乏水或氧气,铁制品
就不简单生锈。

按期用湿布擦抹,使铁制品与水和氧气充足
接触,简单使铁制文物生锈,故 A 错误 ;观众手上有汗水,
触摸铁制品时能够促进铁制品生锈,故 B 正确 ;干燥的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低,铁制品不简单生锈,故C正确;在铁制品表面涂抹一层保护物质,能够使铁与氧气和水隔断,进而防备铁
制品生锈,故 D 正确。

11.C 分析:假如任意抛弃废旧电池,这些废旧电池中的铅、
汞等重金属元素的离子会污染土壤和水体,所以废旧电池应
回收利用, A 正确 ;金属铝拥有优秀的延展性, B 正确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响,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进而
阻挡铝进一步氧化,所以,只管铝比铁开朗,但铝的抗腐化
性能比铁强, C 错误 ;在铁制品表面刷漆或镀耐腐化金属,隔
绝空气又防水,能够防备铁制品锈蚀, D 正确。

12.AC 分析:向含有硝酸银和硝酸铜的废液中加入必定量的
铁粉,依据金属活动性次序,铁的活动性比银和铜都要强,
所以铁和硝酸银、硝酸铜都能反响,即2AgNO3+Fe 2Ag+ Fe(NO3)2 、Cu(NO3)2+Fe Cu+Fe(NO3)2, 可是硝酸银与铁的反应能力比硝酸铜强,所以依据先强后弱的原则,第一与铁反
响的是硝酸银,而后才是硝酸铜,硝酸铜与铁可否反响,这
决定于铁粉的多少。

此题中反响停止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
少许的稀盐酸,无积淀产生,说明滤液中没有Ag+(Ag+ 与盐酸中的 Cl- 联合会生成 AgCl 白色积淀 ),说明废液中的 AgNO3 已经反响完, Cu(NO3)2 能否参加反响不可以确立,故滤渣中必定含有银 (生成物 ),可能含有铜和铁,滤液中必定含有硝
酸亚铁 (生成物 ),必定没有硝酸银 (已经反响完 ),可能含有硝酸铜。

应选项 A 、 C 正确。

13.BC 分析:植物油用于隔断氧气和水, a 中的铁片没有锈蚀,而 b 中的铁片与空气、水蒸气接触,简单锈蚀,故 A 正确, B 错误 ;b 中铁片汲取氧气,右侧压强减小,U 形玻璃管两头的液面变成左低右高,故 C 错误, D 正确。

14.D 分析:由金属活动性次序可知,锌、铜、银三种金属
的活动性次序为锌银。

向含有AgNO3 、 Cu(NO3)2 的混淆液中加入必定量的锌粉,锌粉第一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待硝酸
银完整反响后持续与硝酸铜发生反响,直至反响完整,反响
的化学方程式为Zn+2AgNO3 Zn(NO3)2+2Ag和
Zn+Cu(NO3)2 Zn(NO3)2+Cu 。

据此判断滤液中必定含有
Zn(NO3)2 ,① 正确 ;滤渣中必定含有Ag ,可能含有 Cu 和 Zn,②正确 ;若滤液呈蓝色,则Cu(NO3)2 未反响完,滤渣中没有锌,故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无明展现象,③ 正确;向滤渣中加入盐酸有气体产生,则滤渣中必定含有锌,说明加入的锌粉
过度, AgNO3 和 Cu(NO3)2 都已反响完整,滤液中必定没有AgNO3 和 Cu(NO3)2 ,④正确。

四种说法都正确,应选 D 。

15.A 分析: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响会生成铁,而铁能与稀盐酸反响生成氢气,故 A 正确 ;氧化铁呈红色,铁粉呈黑色,
所以实验过程中的现象是红色粉末渐渐变成黑色,故B错误;氧化铁的主要成分为Fe2O3,而不是FeO,该实验发生反响
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 故 C 错误 ;实验过程中产生的尾气含有未反响的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
污染空气,故 D 错误。

16.(1)导电(2)氧气和水或空气和水或O2 和 H2O
(3)3CO+Fe2O3 2Fe+3CO2(4) 稀盐酸或稀硫酸或硫酸铜溶液
等(其余合理答案均可)
分析: (1)铜用作导线,是因为铜拥有优秀的导电性。

(2) 铁在与氧气和水蒸气同时接触时会生锈,在车体表面喷漆能够防
止铁与氧气、水蒸气接触而生锈。

(3)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响
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2Fe+3CO2 。

(4)要比较铝、铜的金属活动性次序,能够利用开朗金属与稀酸反响,也能够利
用在金属活动性次序中,排在前方的金属(K 、Ca、 Na 除外 )
能将排在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试剂能够
采纳稀硫酸或稀盐酸,也能够采纳硫酸铜溶液等。

17.(1)氧气和水蒸气(可填化学式 ) (2)4Al+3O2 2Al2O3
(3)AlCu Fe+CuSO4 FeSO4+Cu
分析: (1)铁制品锈蚀的过程,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蒸气
等发生化学反响的过程。

(2)铝的化学性质比较开朗,它可与
空气中的氧气反响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该变化中,
反响物是铝 (Al) 和氧气 (O2) ,生成物是氧化铝 (Al2O3) ,据此可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3)在金属活动性次序中,三种金属由前到后的摆列挨次是 Al 、Fe、Cu,所以其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次序为 AlCu 。

因小志领取的药品是氯化铝溶液、硫酸铜溶液,台灯可供给铁,将铁分别放到两种溶液中,铁与
氯化铝溶液不反响,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铁可与硫
酸铜溶液反响 (铁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说明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由此可达到实验目的,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响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据此可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18.(1)D (2)2CO2+6H2 C2H4+4H2O
(3)① Fe2O3+3CO 2Fe+3CO2
分析: (1)A 中使用节能灯可节俭能源, B 中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 中也可节俭能源,这些都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而达到低碳的目的。

D 中宽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会耗费更多
的木材,损坏丛林资源,减少了对二氧化碳的汲取,不可以达
到低碳的目的 ;塑料是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的,且生产过程也会耗费更多的能源,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宽泛使用一次性塑
料袋,也不可以达到低碳的目的。

(2)由题意知,反响物为CO2和 H2 ,生成物为C2H4 和 H2O ,反响条件是催化剂和加热,
据此可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3) 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FeS2,含有硫元素,在冶炼过程中可生成大气污染物二氧化
硫,而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不含硫元素,在冶炼过
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硫,所以应采纳的铁矿石为赤铁
矿;Fe2O3 与 CO 在高温条件下反响生成Fe 和 CO2,据此可写出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19.(1)3Fe+2O2 Fe3O4 早先在集气瓶中放入少许水或放入一
层细沙
(2)Fe+2HCl FeCl2+H2 Fe2+
(3)C+O2 CO2 CO2+C 2CO (4)AD
分析:(1) 铁丝在氧气中焚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Fe3O4;为防备集气瓶破碎,能够早先在集气瓶中放入少许水或放入
一层细沙。

(2)将生锈的铁钉放入盐酸中,发生反响的化学方
程式有: Fe2O3+6HCl 2FeCl3+3H2O 、Fe+2HCl FeCl2+H2 ,依据题意可知,铁还可以与氯化铁发生反响:Fe+2FeCl3
3FeCl2。

反响中属于置换反响的只有Fe+2HCl FeCl2+H2 由于充足反响后铁有节余,所以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只有
Fe2+。

(3)高炉炼铁中,焦炭的作用是焚烧供给热量:C+O2 CO2;还可以够供给复原剂一氧化碳:CO2+C 2CO 。

(4)将铁粉和铜粉的混淆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响发生的次序为
Fe+2AgNO3 Fe(NO3)2+2Ag 、 Cu+2AgNO3 Cu(NO3)2+2Ag ,所以反响后的节余固体中必定有反响生成的银,可能有过度
的铁和铜,而反响后的溶液中必定有第一生成的硝酸亚铁,
可能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20.(1)Zn+H2SO4 ZnSO4+H2置换(2)①③
分析: (2)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和稀硫酸反响比铁快,①正确 ;产生氢气的质量相等,可能是两种金属都过度,也可能是铁过度,锌和稀硫酸恰巧完整反响,②不正确,③正确;
因为铁和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不一样,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耗费
金属的质量不一样,④ 不正确。

21.(1)C( 或 H2) (2) 石灰水变污浊(3)焚烧剩余的CO(或除去CO 对空气的污染 ) (4) 在右端导气管口用排水法采集一试管
气体,移近火焰,若发出稍微的爆鸣声,证明空气已经排尽(5)促进反响更为强烈,并获取更多的热量
22.【实验研究】 (1)氢气 (或 H2) 假 (2)无明展现象 ( 或无现象或无变化均可 ) 强(或开朗或大均可 ) 银钯铂 (或 Ag Pd Pt 或
AgPt 或银铂均可 )
【废液办理】 (1)AgNO3+HCl AgCl+HNO3[或2AgNO3+PdCl2 2AgCl+Pd(NO3)2]
分析:【实验研究】 (1)在金属活动性次序里,金排在氢后边,不可以置换出酸中的氢,所以样品与盐酸反响产生气泡,说明
此样品为假黄金,产生的气体应为氢气。

(2)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

钯的活动
性比银弱,则钯不会与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响,即钯浸入硝酸
银溶液中无明展现象;而把铂浸入氯化钯溶液中无明展现象,说明铂不与氯化钯溶液反响,则钯的活动性比铂强。

【废液办理】 (1) 因用到的试剂有盐酸、硝酸银溶液、氯化钯溶液,
硝酸银溶液可与盐酸及可溶性的盐酸盐反响产生氯化银白
色积淀,据此可写出相关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23.(1)① A 、B、C ②性质 (2)没控制相同的条件,金属的表面积不一样
(3)铜减小
分析: (1) ①试管 A 中铁钉和空气和水都接触,试管 B 中铁钉只和水接触,试管 C 中铁钉只和空气接触,只有综合察看
试管 A 、 B、 C 中的现象才能得出结论;②合金比纯金属耐腐蚀,合金的性质发生了变化,物质构成和构造的改变能惹起
性质的变化。

(2) 粉末状固体和粒状固体与其余物质反响时接
触面积不一样,影响反响速率。

(3)金属活动性锌铜,铁粉必定能置换出溶液中的铜,故固体物质中必定含有铜;铜的相对原子质量大于铁,铜离子被铁离子替代,则溶液质量减小。

24.C+O2 CO2 、CO2+C 2CO 【猜想与假定】CO C
【实验研究】 (1)CO2 、 CO 干燥气体
(2)
实验方法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果
物理方法取少许黑色粉末B,用磁铁吸引部分黑色粉末被吸
引上来
化学方法部分黑色粉末溶解,产生气泡
Fe+2HCl FeCl2+H2
【沟通反省】没有进行尾气办理
分析:炼铁时,把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一同加入高炉,碳
焚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在高温下与碳反响生成一氧化
碳,再利用一氧化碳把铁从铁矿石中复原出来,据此可写出
产生一氧化碳的两步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猜想与假定】根据炼铁原理可推知,无色气体 A 中可能有CO2,也可能有CO。

黑色粉末 B 中可能含有铁、碳或二者的混淆物。

【实验研究】 (1) Ⅰ中澄清石灰水变污浊,说明无色气体 A 中含有CO2;Ⅲ中灼热的氧化铜变红,说明无色气体 A 中含有 CO。

浓硫酸拥有吸水性,起干燥作用。

(2)因铁可被磁铁吸引,而碳不可以被磁铁吸引,所以物理方法可用磁铁查验;铁可与稀盐酸反响产生气泡,而碳不可以与稀盐酸反响,用稀盐酸可进行
查验。

铁与盐酸反响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据此可写出反响
的化学方程式。

【沟通反省】甲组实验中没有办理尾气,尾
气中含有未反响完的一氧化碳气体,一氧化碳气体有毒,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