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质量检测过关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甘肃省天水市2024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人教版质量检测过关卷
学校:_______ 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总分栏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
得分
评卷人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说苑·正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这段话所反映的食物链是( )
A.蝉→螳螂→黄雀B.树→蝉→螳螂→黄雀
C.黄雀→螳螂→树D.黄雀→螳螂→蝉→树
2.
下列能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农田里的水稻B.一座山上的所有石头和土壤
C.一条河流里的鱼虾D.一片森林
3.
跳舞草受到声波的刺激会随之连续不断地上下摆动,犹如飞行中轻舞双翅的蝴蝶,观赏价值高。
这说明生物能()A.新陈代谢B.生长发育,繁殖后代
C.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D.获取营养,排出体内的废物
4.
在生物圈水循环中,“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的是( )
A.海洋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D.湿地生态系统
5.
春天麦苗迎风生长,生机勃勃,夏天麦浪滚滚,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A.鸟语花香B.青蛙鸣叫
C.蜻蜓点水D.阳光灿烂
6.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骆驼尿液非常少B.东北虎产下白色虎仔
C.秋天到了树木纷纷落叶D.羚羊遭遇敌害时能快速奔跑
7.
自然界中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下列属于影响鲫鱼生活的生物因素是( )
A.水藻B.阳光C.水分D.空气
8.
一个生态系统的四种生物构成了一条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它们体内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表示生产者的是丙
B.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甲→丁→乙
C.该生态系统中只有甲乙丙丁四种生物
D.如果丁的数量增加,短时间内,甲的数量增加
9.
下列农谚不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山上多种树,胜似修水库B.麦怕清明霜,谷要秋来旱
C.花生缺雨不扎针,玉米遇旱穗难伸D.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10.
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错误的是()
A.沙暖睡鸳鸯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
B.稻田里的水稻和杂草是竞争关系
C.蚯蚓松土体现了生物能影响环境
D.北方秋天落叶是树木不适应环境的体现
11.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
爱护生物、保护生物圈是现代公民的基本素养和行为准则。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决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
下列措施不符合此理念的是()
A.开展退耕还林、还草行动,为生物构建更多更好的生存环境
B.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
C.加快经济发展,将生活污水和工业生产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D.建立各种类型自然保护区,对濒临灭绝及珍稀动植物进行就地保护
12.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食物网中一共有九条食物链B.最长的食物链中共有五个营养级
C.食物网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鹰D.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食物网中的生物外还缺少细
菌、真菌等分解者
13.
自然界中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互相影响、相互依存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蚁巢的工蚁是竞争关系B.根瘤菌与豆科植物是共生关系
C.草原上的马和草是竞争关系D.草原上的狼和虎是合作关系
14.
下面的诗句中,体现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C.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D.草木摇落露为霜,群燕辞归雁南翔
15.
“稻田养鸭”目的是实现稻鸭双丰收,鸭子在这个过程中起着“杀虫禽”的作用,下列关于此食物链写法正确的是()A.农作物→蝗虫→鸭子B.太阳→农作物→蝗虫→鸭子
C.农作物←蝗虫←鸭子D.农作物→蝗虫→鸭子→细菌
16.
航天员在太空遥望地球,美丽的地球呈现蓝色、绿色和白色,它们分别代表生物圈的哪个圈层( )
A.水圈、大气圈、岩石圈B.岩石圈、水圈、大气圈
C.水圈、岩石圈、大气圈D.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17.
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组成应包括( )
A.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B.阳光、空气、水
C.动物、植物、细菌和真菌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18.
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春天杨柳发芽B.智能机器人吟诗作画
C.蝴蝶翩翩起舞D.游人观赏盛开的牡丹花
19.
下列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肺”的是()
A.草原生态系统B.淡水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D.海洋生态系统
20.
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
下列生物和环境的关系,与之相似的是( )
A.蚯蚓能疏松土壤B.骆驼尿液非常少
C.枯叶蝶酷似枯叶D.骆驼刺根系发达
21.
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B.池塘生态系统
C.草原生态系统D.生物圈
22.
以下描述的内容中,不包含生物的呼吸现象的是()
A.海里的鲸喷出雾状水柱B.用酸奶机制作酸奶
C.大雨后,蚯蚓钻出地面D.一只音乐兔故事机正在讲故事
23.
以下成语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分析错误的是()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具有遗传的特点
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间的竞争关系
C.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D.一叶知秋——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24.
阳春三月,长江两岸柳枝开始发芽,海南岛上到处盛开着鲜花,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A.温度B.阳光C.水分D.土壤
25.
生物圈是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圈指的是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B.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C.生物圈的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D.排放核污水不会影响生物圈的稳定
26.
很多古诗词不仅寄托了人们的情思,还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
下列诗词或俗语中体现生物之间竞争关系的是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大树之下无丰草,有草之田无壮苗
27.
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A.往复循环,总量不变
B.双向流动,逐级损耗
C.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D.往复循环,逐级递减
28.
人可以出汗、呼出气体和排尿,这些特点所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A.有遗传和变异现象B.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D.能生长和繁殖
29.
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对其修改不正确的是()
位置鼠妇泥土光线温度
纸盒的左半侧10只湿土明亮20℃
纸盒的右半侧10只湿土阴暗30℃
A.左右两侧应分别为干土和湿土B.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20℃
C.左右两侧都应该保持阴暗环境D.左右两侧的鼠妇数量可以不同
30.
下列四个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草→兔→鹰B.蝉→螳螂→黄雀C.阳光→草→兔→狼D.草→虫→青蛙→细菌
评卷人得分
二、非选择题(除标注外,每空2分,共40分)
1.
下图示草原生态系统中各生物之间的关系.请分析:
(1)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___________________.
(2)从组成生态系统的成分看,图中未出是________和________
(3)该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通过营养关系构成食物链.图中食物链共有____条,请写出最长的一
条:__________________.
(4)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逐级_______________.根据这一特点,图中总能量最少的一种生物
是_________________.
(5)在该生态系统中,如果有人大量捕捉麻雀,则在短时间内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是,蝗虫的数量将迅速______(填“减少”或“增加”)。
2.
下列现象反映了生物的什么特征,请将相对应的内容配对:
A.动物的取食;
B.葵花朵朵向太阳;
C.植物的开花结果;
D.人长跑后大汗淋漓;E、.蘑菇由小长大
①应激性;②生长;③营养;④繁殖;⑤排泄
A—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 ;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__
3.
某学校生物社团的同学到武陵山国家森林公园研学时,通过实地考察后,绘制了部分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武陵山植被丰茂,种类繁多,素有“森林氧吧”、“绿色水库”之称。
这体现了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____着环境。
(2)武陵山生态系统中,各种成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成为一个统的整体,充分发挥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功能。
在此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除图所示成分外,还有分解者和____部分。
(3)图中,若蝗虫数量增多,对草造成了危害,图中能体现生物防治(主要指以虫治虫、以鸟治虫等)的食物链有_________(只写出其中一条即可),这也说明了武陵山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_
(4)武陵山生态系统与地球上其他所有生态系统共同构成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这就是____。
4.
我国古代有很多文人墨客虽不是生态学专家,但他们早已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并以隽永的诗篇描绘了生物圈中栩栩如生的自然之美。
阅读下列诗句,回答其中蕴含的生物学问题:
晋·陶渊明《归园田居》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
南北朝·佚名《敕勒歌》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
唐·李绅《悯农》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宋·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
清·龚自珍《己亥杂诗》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1)“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一句中体现了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__________部分组成。
(2)“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场景中,如果还有害虫的话,请依据以上信息写出一条食物链:水稻→_______。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落红”化作“春泥”的过程中,指的是是有机物被分解成无机物,这是生态系统中
的_______(填“生产者”、“消费者”或“分解者”)在发挥作用。
(4)“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反映了农作物和杂草之间的_______关系,因此,农田生态系统在栽培和管理中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5)“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通常情况下,各种生物的数量和__________都是相对稳定的,形成一种动态平衡。
如果过度放牧,会造成此草原生态系统的退化,说明生态系统的_______能力是有限的。
5.
下图中,图一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是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
请据图回答∶
(1)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一生态系统所示食物网共有________条食物链,从生态系统的组成看,图一中的各种动物属于____________。
写出该生态系统中鹰获得能量最少的食物链_________________
(3)图二甲对应图一中的哪个生物_____________,鹰与此生物的关系是____________。
6.
科学的推测需要有确凿的_______,还需要有严密的_______,也需要丰富的___________。
7.
如图是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个农田生态系统做调查之后,所绘制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该生态系统中共有______条食物链。
(2)若此生态系统受到某种不能分解的有害物质的污染,在一段时间后,体内有害物质含量最高的生物是______。
(3)收获季节,有不少农民在田里焚烧农作物的秸秆,造成大气污染,针对这一现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向有关部门建议建造沼气池,利用秸秆产生沼气。
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分解秸秆产生沼气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______。
(4)通过调查,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认识到,如果人们为了一时的经济利益,大量捕捉农田生态系统中的蛇、蛙、鸟,就会造成______的大量繁殖,从而导致粮食大量减产。
(5)用以下词语,写一段与生物学有关的小短文。
(字数没有要求,但所给的词语都要用上)鹰、温度、草、雨、阳光、蚱蜢、青蛙、风。
______。
8.
自然界中,凡是有________的物体都叫生物。
生物具有一些基本特征,这些生物特征包括:______、生长
、______和______等。
9.
阅读资料,回答问题。
某实验牧场准备生产一批优良的人工种植牧草的种子,但在种植过程中发现,经常有鸟来吃种子,于是决定用网将牧草种植区罩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后发现,加网的牧草种植区的草叶几乎被虫子吃光了,而在没有加网的天然牧区,牧草却长势良好。
(1)上述材料中所提及的生物,属于消费者的是__________,属于生产者的是__________。
(2)天然牧区的牧草没有被吃光的原因很多,但有一条食物链具有一定的作用,请写出这条食物
链: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牧草种植区被网罩起来后,上述食物链变成了__________________,食物链被破坏,虫子的数量大大增加,说明动物在维持__________________方面起重要作用。
10.
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的_____是该生态系统中最关键的生物成分,图中未表示出的生物成分是_____。
(2)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由_____条食物链构成,其中同时属于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有_____。
(3)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_____;若图中猫头鹰要增加100克体重,则最少需要消耗生产者_____克。
(4)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