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模拟卷: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卷一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涡虫
1.生活习性
2.形态
3.结构和生理
4.再生
A.图示式
B.图文式
C.提纲式
D.综合式
25.下列关于中学生物学实验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
A.能培养学生生物学实验操作的一些基本技能
B.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
C.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D.中学生物学实验基本都是验证性实验,无需开展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共 15 分,共 30 分)
D.测定果酒、果醋的产生和亚硝酸盐的含量均可用品尝法
20.下列关于“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叙述,错误的是( )。
3
A.酵母和菜花均可作为提取 DNA 的材料
B.DNA 既溶于 2mol/LNaCl 溶液也溶于蒸馏水
C.向鸡血细胞液中加蒸馏水搅拌,可见玻棒上有白色絮状物
D.DNA 溶液加入二苯胺试剂沸水浴加热,冷却后变蓝
B.该基因活化后其细胞周期缩短
C.该细胞一定是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
D.细胞发生凋亡是有积极意义的
9.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的永久纵切片时,视野中的细胞很小,排列紧密,细胞壁薄,细胞核大,细胞
质浓。此部位属于( )。
A.根冠
B.分生区
C.伸长区
D.成熟区
10.果实成熟时由硬变软的主要原因是( )。
A.单宁分解
C.若图乙中 y 表示正常人肾单位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则 AB 段表示肾小管
D.若图乙中 y 表示消化道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则 AB 段表示小肠
3.细胞内的生物膜系统是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在活细胞中,生物膜的组成成
分可以发生转移的有( )。
A.高尔基体膜、内质网膜、核糖体膜
B.核膜、高尔基体膜、线粒体膜
7
D.细胞内储存有大量 ATP,以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6.如图表示在不同光照强度下,某植物的氧气释放量。该植物在 2000lx 光照强度下,每小时光合作
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毫升)是( )。
1
A.17
B.11
C.23
7.下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图像,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D.18
A.甲、乙、丙细胞均具有同源染色体
A.B 细胞只能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
B.浆细胞通过增殖产生更多的浆细胞并分泌更多的抗体
C.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并吞噬抗原
D.浆细胞与记忆细胞相比,其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较为发达
18.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衣层,同时林下
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
2019 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统考模拟卷:
初中《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一台显微镜有两种目镜(10×,20×),有两种物镜(4×,10×)。当我们在使用 10×的目镜
和 10×的物镜观察时,可以观察到视野中有 6 个细胞;此时如果调换成 20×的目镜和 10×的物镜来进
B.有机酸转变为糖
C.淀粉转变为可溶性糖
D.果胶质转变为可溶性果胶
11.体循环与肺循环的共同途径是( )。
A.心房→动脉→组织器官处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B.心室→动脉→组织器官处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C.心室→静脉→组织器官处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D.心房→静脉→组织器官处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12.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的组成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2)结合材料,你认为该教师媒体运用的优点是什么?
6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 1 小题,共 30 分) 30.“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是人教版《生物学》第三单元第三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教材从生活 出发,通过演示实验“烘烤种子”,说明水是植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接着进一步给出植物的生活需要 水的另外两个原因,阐明了水是绿色植物生存的必需条件。随后通过资料分析引导学生了解水影响植物 的分布,并有技能训练培养学生解读实验数据的方法。 (1)请根据上述教材分析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设计教学过程,过程中有活动环节。
A.物种组成及比例
B.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19.关于发酵过程产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果汁发酵是否产生进行了无氧呼吸,可观察是否产生气泡来检验
B.检验醋酸产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是品尝或用 pH 试纸鉴定
C.当缺少氧气和糖源时,醋酸菌可以将糖分解为醋酸
(2)本材料中涉及到了探究性学习策略,结合材料谈谈探究性学习的步骤。
29.材料: 在“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一节课中,教师先展示肺的解剖图,引导学生认识胸廓。并让学生手 按胸部,体会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然后通过自制道具演示胸廓变化与呼吸的关系,最后多媒体动 画展示生活中实例:轮胎放气等,引导学生理解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原理。 问题:(1)上述材料中,教师使用了哪些教学媒体?
A.脊椎动物从简单到复杂包括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B.鲫鱼用鳔调节身体的比重,用胸鳍掌控方向
C.两栖动物是由水生到陆生过度的一个类群
D.爬行动物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15.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个体,其中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26%,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
占 68%,基因型为 aa 的个体占 6%,则 A 和 a 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
A.26%、74%
B.52%、48%
C.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40%
D.88%、l2%
16.萝卜和甘蓝杂交,能得到的种子一般是不育的,但偶然发现个别种子种下去后可能产生能育的后
代,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基因自由组合
B.基因突变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加倍
17.免疫是人体的一项重要调节机制,下列关于免疫应答中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21.教材中“细胞的化学元素饼状图”属于( )模型。
A.数学模型
B.概念模型
C.物理模型
D.方法模型
22.某位教师计划用 1 课时在自己所教的班级 1 班、2 班(两个班水平相当)分别采用“教师演示实
验”、“学生实验”进行教学,课程结束前用相同的试题测试,结果用统计学 T 检验。该研究具有较高
的( )。
C.内质网膜、核膜、高尔基体膜
D.细胞膜、内质网膜、高尔基体膜
4.蓝藻和水绵在细胞结构上最明显的区别是( )。
A.有无细胞膜
B.有无细胞质
C.有无核膜
D.有无细胞壁
5.下列对人体细胞内 ATP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ATP 主要在线粒体中产生
B.它含有三个高能磷酸键
C.组成 ATP 分子的化学元素只有 C、H、O
5
(问题提出来以后,学生议论纷纷,有的学生建议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受精过程;有的学生提出用实 验来探究。师生在综合比较了两种方法的优劣后,决定采用实验法进行探究。)
师:精子我们肉眼是看不见的,那整个实验怎样操作呢? 生 1 提议:老师,在八年级上册我们曾经用气球、吸管、硬塑料片模拟探究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那我们同样可用其他材料代替精子和卵子啊! 师:太棒了!下面我们一起来模拟探究生男生女的几率。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 ppt 上的问题展 开讨论,并且确定本次探究活动的内容。 (学生热烈讨论之后,确定本次探究活动的内容如下。) (1)材料:每小组准备围棋棋子和两个不透光的容器。 (2)实验装置:把棋子分装在两个不透光的容器中,其中一个容器内的棋子代表精子(黑白子的 比例应为 1∶1),另一个容器内的棋子表示卵子(里面盛的都是黑子)。 (教师听取学生实验操作过程的设计后,给予了赞扬并指出不足。最后,教师通过 Flash 片段向学 生强调整个实验操作过程。学生明白实验操作过程及注意事项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实验,并在探究表 格上认真记录实验数据。最后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师生共同得出结论。) 根据材料回答: (1)分析该教师在此环节使用了哪些教学方法?
行观察,在视野中可能看到的细胞数目为( )。
A.3 个细胞
B.4 个细胞
C.5 个细胞
D.7 个细胞
2.下列对两幅曲线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若图甲中曲线表示南瓜雌花中子房发育随时间的变化,子房体积出现 bc 段变化可能是没有完成
传粉受精
B.若图甲曲线表示人体在平静呼吸时肺容积的变化,bc 段肋间肌和膈肌处于舒张状态
A.信度
B.难度
C.区分度
D.效度
23.教师在“花的结构”教学前,对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经常看到什么
花?你见到的花都是什么样子的?花的结构到底是怎样的呢?”接下来我们就学习《花的结构》。该导
入方式属于( )。
A.直接导入
B.设疑导入
C.故事导入
D.直观导入
24.下面板书属于( )。
B.图中甲细胞的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此时细胞中有 8 条染色体
C.染色体 P 和 Q 上的基因,在亲子代传递中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D.丁细胞代表次级精母细胞,如果 P 为 X 染色体,则正常情况下 Q 不可能是 Y 染色体
8.人体细胞某基因活化后能导致细胞凋亡,相关推测最合理的是( )。
A.该基因是原癌基因或者抑癌基因
(1)图中反应过程①的场所是________,反应过程④的场所是________。 (2)叶肉细胞在③④⑤过程中,产生能量最多的过程是________。此过程产生的 ATP 能否用于暗 反应________(能/不能)。 (3)小麦灌浆期若遇阴雨天则会减产,其原因是反应过程________(序号)受阻。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小题,每小题 20 分,共 40 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28.材料: 以下材料为某校教师对“人的性别遗传”教学设计的新授课片段。 师:同学们,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这个细胞指什么呢? 生:这个细胞指的是受精卵,而受精卵又是由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的。 师:对!但我刚提到:男性生殖细胞精子有 2 种,一种是含有 X 染色体的,一种是含有 Y 染色体 的;女性生殖细胞卵子只有 1 种,含有 X 染色体的。精子和卵子的结合会影响着人的性别。那么,生男 生女究竟由谁来决定呢?
26.如图为正常人受到寒冷刺激的部分调节过程。A、B、C 表示调节物质,a、b、c、d 表示调节效
应。请据图分析回答:([ ]内填物质编号)
4
(1)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________。在寒冷环境中,C 分泌量增加的同时,________(激素)的 分泌量也增加,二者共同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2)正常机体血液中 C 对 A、B 的分泌起________调节作用,a~d 中调节效应相同的是________。 (3)B 物质作为甲状腺细胞的信号,与甲状腺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________(物质)有关。 27.如图表示一个水稻叶肉细胞内发生的部分代谢简图。图中①~⑤表示反应过程,A~L 表示细胞 代谢过程中的相关物质,a、b、c 表示细胞的相应结构。请据图作答:
2
A.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脑和脊髓组成
B.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做神经末梢
C.神经集结成束外面包有膜,就构成了神经纤维
D.各个神经元的突起末端都与多个神经元的突起相连接
13.人眼球结构中,分别相当于照相机镜头和光圈的是( )。
A.巩膜和虹膜
B.玻璃体和瞳孔
C.角膜和视网膜
D.晶状体和瞳孔
14.下列关于脊椎动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