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应康;周丽娜;胡震;王继伟;郭良云
【摘要】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arly changes and clinical value of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PIH) by 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 Methods 32 PIH patients and 40 healthy control subjects were included. left ventricular global peak longitudinal strain (LVGLS) ,left ventricular global peak radial strain(LVGRS),left ventricular global peak circumferential strain(LVGCS),left ventricular global peak area strain(LVGAS) and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were measured by 3D-STI,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LVGLS decreased in observational group (P<0.05),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LVGRS,LVGCS,LVGAS and LVEF among the two groups. Conclusions 3D-STI technique can sensitively reflect the change of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PIH by assessing global response of left ventricle. PIH patients may have systolic function change with normal LVEF. 3D-STI technique provides a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and efficacy evaluation.%目的:运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3D-STI)评价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探讨其早期改变及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32例PIH患者和40例健康孕妇作为观察和对照组,使用3D-STI测量观察及对照组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VGLS)、左心室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VGRS)、左心室整体环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VGCS)、左心室整体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LVGAS)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并做比
较。

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LVGLS减低(P<0.05),LVGRS、LVGCS、LVGAS、LVEF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3D-STI技术通过评估PIH 患者左心室的三维整体应变,可敏感反映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改变。

PIH患者在LVEF正常时已发生收缩功能改变,为临床早期治疗及疗效的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名称】《江西医药》
【年(卷),期】2016(051)009
【总页数】3页(P871-872,886)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左心室;收缩功能
【作者】应康;周丽娜;胡震;王继伟;郭良云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南昌 330006;江西武警总队医院超声科,南昌 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南昌 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南昌 330006;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超声科,南昌 330006【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14.246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PIH)简称妊高征,是当前孕产妇和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

PIH常累及机体多个脏器的损害,其中妊高征性心脏病发病凶险且隐匿,极易延误诊治,导致急性左心衰竭,严重威胁孕产妇及围产儿的生命。

评价妊高征孕妇心脏功能对临床评估病情和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应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imaging,3D-STI)评价妊高征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

1.1 研究对象2015年1月-2016年5月于我院产科收治的妊高征产妇32例作
为观察组,年龄23-37岁,平均(28.3±4.5)岁,孕龄28-39周。

选取同期于我院产科入院的健康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年龄22-37岁,平均(28.1±4.7)岁,孕龄28-39周。

上述两组受试者均经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心电图及心脏彩超检
查排除心脏器质性疾病、慢性高血压、贫血及慢性肾炎等疾病。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Philips iE33超声诊断仪,X5-1(频率1-5 MHz),三维应变分析软件(TomTec 4D LVAnalysis 3.0)。

1.2.2 图像采集受检者取平卧位,平静呼吸,同步记录心电图,使用X5-1探头,取心尖四腔观,进入3D模式,图像转换成心尖四腔观和两腔观实时双幅显示,调节图像质量,使心内膜边界显示清晰,微调探头位置和方向,待图像满意后,嘱受检者屏住呼吸,启动Full Volum键,采集4个心动周期左室全容积动态图像并存储备脱机分析。

1.2.3 图像处理将储存图像导入TomTec工作站,选取图像清晰、心律稳定的连
续4个心动期心尖四腔三维全容积图像,软件自动将图像分隔为心尖二腔、三腔、四腔观,手动将顶点分别置于上述切面心尖及二尖瓣环中点,图像自动定帧于R
波顶点附近,手动调节上述切面及各短轴切面心内膜边缘,图像再自动定帧于T
波顶点附近,调节心内膜边缘,软件自动将左室分为16节段,记录左心室整体纵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VGLS)、左心室整体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VGRS)、左
心室整体环向收缩期峰值应变(LVGCS)、左心室整体面积收缩期峰值应变(LVGAS)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以(±s)表示,统计处理采用配对资料的t检验,当P值<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LVGLS减低(P<0.05),LVGRS、LVGCS、LVGAS、LVEF无明显变化(P>0.05)。

左心室的收缩功能是通过纵向和环形走行的心肌交合协同作用实现,心内膜下的右手螺旋心肌及心外膜下的左手螺旋心肌主要产生纵向的收缩功能;中层的环形走行心肌主要决定心肌短轴方向的环形运动;径向应变表示心脏短轴方向的运动,主要反映室壁收缩的增厚程度。

心肌功能受损与不同走向的心肌受损一致,因此,分别测量纵向、径向、圆周收缩期应变有助于更好地评价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1,2]。

近年来超声评价心肌功能主要包括组织多普勒技术、应变率成像技术等,但因其固有的角度依赖性而不能准确反映心肌形变。

2D-STI技术逐帧追踪心动周期中运动组织中的声学斑点,无角度依赖性,大量运用于临床评价心肌缺血,不同步及心脏的收缩、舒张功能,但2D-STI只是在二维平面内追踪斑点,只能评价心脏二维运动,不能准确反映心脏三维空间内一系列旋转、扭转、缩短和增厚所构成的复杂运动,而新近推出的3D-STI可以从三维空间上实时追踪和测量心肌回声斑点,可以定量分析心肌的运动,理论上能更准确、全面分析心肌功能[3-5]。

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左心室整体纵向应变减低,而整体径向应变、整体圆周应变、整体面积应变及左心室射血分数无明显改变。

纵向应变首先减低,可能是压力超负荷状态下,左心室心内膜下心肌所受应力最大,最易发生微血管功能障碍、心肌纤维化等变化,心内膜下的心肌纤维主要是纵向心肌,当心脏负荷增加时纵向心肌最容易受心肌缺血的影响,因此纵向应变首先减低。

左心室中层心肌较少受累,其主要作用是左心室短轴圆周方向的收缩,因此左心室圆周应变无显著变化。

径向应变反映的局部心肌在短轴方向上的增厚程度,而室壁增厚程度是心肌不同板层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妊高征患者各层心肌的损害并不足以导致左心室径向应变发生改变。

左室射血分数作为评价左室整体收缩功能的最常用指标,受到后负荷及心率的影响,也并未发生明显的改变。

3D-STI技术通过评估妊高症患者左心室三维整体应变,可敏感地反映左心室整体
收缩功能的变化,为临床干预治疗及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只能得出初步结论,需进一步增加样本量来验证,以便得出更准确的结论。

本次研究只对妊高症患者产前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进行评估,对其产后心功能的恢复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目前三维超声心动图的空间及时间分辨力还不高,随着技术发展,更高分辨力的三维超声心动仪器的研发使用,真正达到时间与空间一致,成为临床无创、准确评价心肌功能的新方法。

【相关文献】
[1]刘晓,邓又斌,熊莉,等.超声斑点追踪二维应变与组织速度成像评价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同步性的对比研究.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8,17(10):837-839.
[2]Eldadah ZA,Rosen B,Hay Ilan,et al.The benefit of upgrading chronically right ventricle-paced heart failure patients to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demonstrated by strain rate imaging. Heart Rhythm,2006,3(4):435-442.
[3]刘昕,王建华,梁惠青,等.实时三维斑点追踪成像评价冠心病患者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的临床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3,22(4):282-285.
[4]刘红云,邓又斌,刘琨,等.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斑点追踪技术评价移植心脏左心室收缩功能[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3,22(6):475-479.
[5]Urbano-Moral JA,Patel AR,Maron SM,et al.Three-dimensional speckle tracking echocardiography:methodological aspects and clinical potential[J].Echocardiography,2012,29(8):997-1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