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处理技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处理技术改造
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前言1
1总则1
1.1项目名称1
XXX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改造项目1 1.2组织者1
1.3项目规模1
1.4项目工地2
1.5编译单元2
1.6可行性研究结论2
2.1编译依据3
2.2编译范围4
2.3编译原则4
3环境概述5
3.1城市概况5
3.1.1地理位置5
3.1.2城市性质与规模5
3.2自然剖面5
3.2.1地形地貌地质5
3.1.2水文5
3.2.4气象水文5
4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5
4.1背景情况5
4.1.1国内垃圾渗滤液处理厂概况5
4.1.2垃圾渗滤液生产5
4.1.3现有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概况6 4.1.4基础设施条件7
4.2项目建议书7
4.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
4.3.1符合国家和省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政策8
4.3.2改善环境质量推进聊城生态城建设的需要8
4.3.4结论8
5技改工程规模及出水水质的确定9
5.1项目规模9
5.2设计进水水质9
5.3设计出水水质9
5.4污染物去除率10
6废水处理工艺的确定10
6.1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工艺10
6.1.1主要工艺选择10
6.2.2工艺流程16
7.1施工现场17
7.2工程设计参数17
7.2.1液压负载17
7.2.2主要污染负荷17
7.3工程设计17
7.3.1超滤系统17
7.3.2反渗透系统21
7.3.3精矿补给系统25
7.3.4计量系统26
7.3.5气动控制系统27
8电气设计30
8.1设计范围30
8.2载荷计算30
8.3无功补偿30
8.4设备选型和电机控制30
9自动控制仪表设计31
9.1设计依据31
9.2设计范围31
9.3设计内容31
10建筑、结构和其他设计34
10.1建筑设计34
10.2结构设计34
10.3暖通空调设计34
10.4通信设计34
11主要结构和设备34
11.1主要结构34
11.2主要工艺设备35
12环保、安全卫生及消防44
12.1环境保护44
12.1.1项目建设期对环境的影响44
12.1.2建筑垃圾管理44
12.1.3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44
12.1.3.1气味对环境的影响44
12.1.3.2污泥对环境的影响45
12.1.3.3噪声对环境的影响45 12.2安全生产与卫生45
12.2.1安全生产45
12.2.2卫生46
12.3防火、抗震46
12.3.1防火设计46
12.3.2抗震设计46
13节能分析47
13.1设计依据47
13.2能源消耗分析47
13.3能源供应分析48
13.4节能措施48
14项目实施计划49
14.1实施原则和步骤49
14.2管理、组织和分工49
14.3项目实施单位的选择50
14.4人员配备51
14.5项目实施进度表51
14.6调试和调试51
15招标投标方案52
15.1投标依据52
15.2寄送方式52
15.3招标内容52
15.4招标组织形式52
15.5招标方式53
15.6投标基本情况55
16项目投资估算与筹资57
16.1编制投资估算的说明57
16.1.1项目内容概述57
16.1.2编译基础57
16.1.3项目总投资及年度投资计划57 17结论和建议58
17.1结论58
17.2建议58
前言
XX生活垃圾处理厂作为XX市重要的环卫设施已建成投产,但其配套的XX市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处理项目仍无法达标排放。

为更好地控制垃圾渗滤液的污染,减少其对周边环境和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市政府决定对原有渗滤液处理设施、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进行技术改造。

XX市工厂将进行改造。

滤液达到环保部门规定的设计出水指标后,可进行有效处理排放或综合利用。

为充分论证XX市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处理技术改造项目的可行性,受XXXX委托,XXXXXXX承担了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

垃圾场。

我院接受委托后,通过现场勘查、数据收集、分析论证,形成了这份可行性研究报告。

由于水平和基本条件的限制,设计文件中难免存在错误和遗漏。

在审阅过程中,请各位专家和领导批评指正,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1 总则
1.1 项目名称
XXX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改造项目
1.2 主办方
XXXXXX
1.3 项目规模
设计尺度120m3/d。

1.4 项目建设现场
1.5 编译单元
1.6 可行性研究结论
➢项目规模:技改工程,设计规模120m3/d。

➢选址:位于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场地的东南部。

➢设计水质:根据原处理系统目前的出水情况,本次设计采用的进水水质数据如下:
根据项目建设要求,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表2的出水要求。

具体标准见下表。

➢处理工艺:本项目采用超滤(UF)+反渗透(RO)处理工艺
➢建设工期:6个月
➢项目投融资方案:本项目总投资1万元,全部为自筹。

➢效益分析:本项目的效益主要体现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上。

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由此产生的社会效益是不可估量的。

2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2.1 编译依据
编制本可行性研究的主要依据包括:
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处理工程建设标准》
➢《城市环境卫生现行产业政策实施办法》
➢《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深规》
标准规格类: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
➢垃圾填埋场” GB16889-2008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工业企业界线噪声标准》(GB12348-90)
➢《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GBJ68-84)
➢《工业建筑防腐设计规范》(GBJ46-8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建筑物电气设计技术规范》(JGJ16-83)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建筑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2.2 准备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分析论证了生活垃圾场渗滤液处理技术改造项目的建设方案,确定了项目建设规模,分析了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论证比较了渗滤液处理工艺,优化了拟建工艺。

以及施工、结构、电气、自动控制、投资估算等专业设计方案。

2.3 编译原则
➢严格执行各项环保规定,渗滤液经处理后必须达到当地环保部门规定的排放要求;
➢充分考虑现有项目的实际情况,与现有项目紧密结合,积极稳妥地采用可靠先进的技术,使项目的设计、施工和运营管理达到预期效果。

➢工程设计充分利用国内外质量稳定、性能可靠的技术装备。

➢根据现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污水处理工程的自动化程度。

3 环境概述
3.1城市概况
3.1.1地理位置
3.1.2城市的性质和规模
3.2 自然概述
3.2.1地形、地貌、地质
3.1.2水文学
3.2.4气象水文
4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4.1 背景情况
4.1.1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厂概况
4.1.2垃圾渗滤液生产
一、垃圾渗滤液的来源
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受多种因素影响,水质和水量变化较大,且变化不规律。

主要来自:
1)填埋场的降雨和径流渗入填埋场,形成大量渗滤液;
2)垃圾本身所含的水分;
3)垃圾填埋后,垃圾中的有机物通过微生物降解转化为气态产物和水。

2 垃圾渗滤液性质及影响渗滤液成分的因素
垃圾渗滤液是高浓度有机废水,BOD和COD浓度高,金属含量高,氨氮含量高,有毒有害物质多,水质和水量变化大,且变化不规律,化学性质不稳定,微生物营养不均衡比率。

渗滤液的水质随填埋时间的不同而变化。

卫生填埋是垃圾堆积、压实、覆土的反复循环过程。

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渗滤液的水质变化很大。

总则来说,新型垃圾渗滤液的BOD/COD值较高,生物降解性较好。

旧垃圾渗滤液的BOD/COD值较好。

COD值低,生物降解性差,渗滤液中养分比(C:N:P)普遍严重失衡,其突出表现是高氮低磷。

由于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多为混合收集处理,餐厨垃圾、工业垃圾甚至有毒有害物质混杂在一起,增加了渗滤液化学成分的复杂性和危害性。

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的特点
垃圾渗滤液废水的化学成分比较复杂。

除了总则污水的特性外,还含有铜、锌、铅、镉等重金属离子,以及氨氮等其他生物抑制物质。

水质和水量具有以下特点:
(1)排水不均匀,受当地降雨影响较大。

总则来说,聊城地区年降雨量多集中在7、8月份,此时垃圾渗滤液量最大;
(2)水质成分复杂,其水质取决于垃圾成分、气候、填埋方式、填埋时间等多种因素。

(3)垃圾渗滤液以有机污染为主,废水中氨氮含量较高;
5 、SS等污染物浓度高,含有重金属等有毒化学物质。

4、垃圾渗滤液数量及水质
根据现场提供的数据和同类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的数据,该项目垃圾渗滤液处理能力为120m3/d,渗滤液中主要污染物为:COD Cr 12000mg/L、BOD 5 6000mg/L、SS 500mg/L,氨氮2000mg/L。

4.1.3现有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概览
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厂于2006年建成,其处理流程如下:
泵泵
渗滤液收集井水解酸化池氨吹塔固定化微生物 A/O 生化池
污泥回流
垃圾填埋场污泥浓缩池二沉池

外排中间池
由于渗滤液是高难度有机污水和高氨氮污水,目前仅采用生物处
理工艺处理该废水。

现有生物处理装置虽然可以有效去除大部分BOD COD、SS、NH 3 -H等污染物,但现有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稳定,无法保证渗滤液处理站出水符合《生活垃5 、
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 )二级标准,即: COD c r
,BOD 5≤20mg /L,悬浮物≤30mg / L ,氨氮≤15毫克/升。

因≤100mg / L
此,必须对原项目进行技术改造,确保垃圾渗滤液处理达标排放。

4.1.4基础设施条件
一、现场条件
场地面积形状比较规整,场地平坦,土地充足,适合技改项目的建设。

2. 供电
目前,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厂已接入10kV线路,项目现场有专线供电设施,供电有保障。

3. 供水
供水利用现场原有的供水设施,完全可以满足项目技术改造的需要。

4.2 项目建议书
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场现有废水处理设施不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 GB16889-2008 )二级标准,严重影响垃圾填埋
场周边水环境;建设和环境保护,改善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声誉,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因此提出了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技术改造的建设项目。

4.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3.1符合国家和省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政策
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版)》第一类鼓励类第三十二条环保类第十八条:城镇垃圾等固体废物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该项目从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加强环境保护、“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和水资源保护入手,符合国家和省级环保政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

赔偿。

4.3.2改善环境质量推进聊城生态城建设
生活垃圾不仅含有病原微生物,而且在堆放和腐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酸性和碱性有机物,溶解垃圾中的有机物。

是有机物、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三位一体的污染源。

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会流入周围地表水体或渗入土壤,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

为实现生活垃圾无害化,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设施的技术改造建设势在必行。

项目的建设将大大改善环境质量,提升城市美誉度,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生态城市建设。

4.3.4综上所述
综上所述,在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厂现有处理设施无法稳定运行达标的情况下,建设渗滤液深度处理技术改造项目不仅符合国家和当地的环保政策,也可以在项目实施后得到有效实施。

改善流域生态环
境,提升城市美誉度,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加快经济发展,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因此,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5技改工程规模及出水水质的确定
5.1 项目规模
生活垃圾场原渗滤液处理设施处理能力为120m3/d;本次技改工程为原工程的深度处理工程,建设规模仍为120m3/d。

5.2 设计进水水质
根据现有原处理系统的实际出水情况,本次技改工程设计采用的水质数据如下:
工程技改深度处理进水水质表
5.3 设计出水水质
本设计采用的出水水质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中表2的出水要求。

具体标准见下表:
项目技改深度处理出水水质表
5.4 污染物去除率
根据废水深度处理后达到的出水水质,污染物去除率见下表:
进出水水质及污染物去除率(单位:mg/l)
6废水处理工艺的确定
6.1 垃圾渗滤液深度处理工艺
6.1.1主要工艺选择
根据原项目和技改后的出水水质要求,可采用的工艺有MBR+反渗透(RO)工艺和超滤(UF)+反渗透(RO)工艺。

下面对两种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比较。

1. 方案一:膜生物反应器(MBR) +反渗透(RO)工艺
(1) MBR的工作原理
本次再生水项目决定采用膜生物反应器(MBR)作为核心处理工艺。

MBR是将传统生化工艺与膜分离工艺相结合的废水处理领域的
新工艺,但这一工艺并不是前两者的简单叠加,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MBR是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方法的有效结合。

它的起源是用膜分离技术代替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进行固液分离。

它的工作原理仍然是利用微生物的降解作用来去除有机污染物,但由于膜的优异截留性能,活性污泥(MLSS)可以完全截留在反应器中,从而大大增强了这种微生物的降解作用。

影响。

来自膜的透析流出物由低压抽吸泵抽出。

该工艺不仅有效地达到了泥水分离的目的,而且具有传统三级污水处理工艺无法比拟的优势:
高效进行固液分离,分离效果远优于传统沉淀池。

出水水质好,出水悬浮物和浊度接近于零。

对于部分污水,处理后可直接回用。

膜的高效滞留作用使微生物完全滞留在生物反应器中,实现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污泥龄(SRT)的完全分离,运行控制灵活稳定.
由于MBR将传统污水处理曝气池和二沉池合二为一,取代了三级处理的全部工艺设施,可大大减少占地面积,节省土建投资。

有利于硝化菌的滞留和繁殖,系统硝化效率高。

还可以通过改变操作方式,具有脱氨、除磷功能。

由于泥龄可以很长,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大大提高。

反应器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和长污泥龄下运行,剩余污泥产量极低。

由于污泥龄可以无限长,理论上可以实现零污泥排放。

系统实现PLC控制,操作管理方便。

(二)本项目的实用性
由于原渗滤液经过生化处理后,实际排水指标仍较高,但仍具有一定的生物降解性,采用好氧MBR可对排水进行进一步处理。

好氧MBR通过在高污泥浓度条件下运行,提高生物降解效果,实现中水回用指标。

由于膜的滞留性能,泥龄SRT和污泥的水力滞留时间HRT可以分别独立控制。

在泥龄长的环境中,硝化菌和蓄磷菌等长生菌可以生长繁殖,从而提高了对NH 3 -N和总磷的去除效率。

膜生物反应器(MBR)的缺点:
A.设备很贵
B.运营成本高
C.使用寿命短,需要定期清洁和更换
D.对运营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

(3) 反渗透(RO)
反渗透是 196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膜分离技术。

它依靠反渗透膜在压力下分离溶液中的溶剂和溶质。

反渗透是通过具有足够压力的反渗透膜(半透膜)分离溶液中的溶剂(通常是水)。

,净化和浓缩溶液。

利用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盐、胶体、细菌、病毒、细菌内毒素和大部分有机物等杂质。

反渗透膜的主要分离对象是溶液中的离子范围,无需化学药剂即可有效去除水中的盐分,系统的除盐率总则在98%以上。

因此,反渗透是最先进、节能、环保的海水淡化方法,也成为了主流的预海水淡化工艺。

反渗透技术特点:●反渗透(RO)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技术。

它依靠压力来分离水和离子以进行纯化和浓缩。

●该工艺无相变,总则不需要加热,能耗低,运行成本低,无污染,运行方便可靠,出水水质高。

●系统过滤精度高,出水水质稳定,出水水质可根据客户要求满足各级使用标准;
●设备集成度高,安装维护工作量小;外形美观,制造精密;
●系统过滤通量大,生产稳定,抗污染能力强,操作维护简单;
●系统参数精确控制,完善的自动控制设计,可根据客户要求实现完全自动控制;
反渗透技术的应用:(1)苦咸水和海水淡化; (2)去除水中的有机物、细菌和胶体以及溶解在水中的其他杂质;(3)废水深度处理回用; (4)作为一种浓缩方法,可以回收溶解在溶液中的有价值的成分。

2. 方案二:超滤(UF)+反渗透(RO)工艺
(1) 超滤 (UF)
超滤是一种膜分离技术。

其主要成分是超滤膜,用于溶液中大分子的分离。

超滤过程由膜两侧的压差驱动,并基于机械筛分原理。

这种溶液分离工艺,操作压力通常为0.1Mpa-0.25Mpa ,分离孔径为
1μm-0.1μm ,截留分子量约为500-1000000。

超滤不同于所有常规过滤和微孔过滤(两者都是静态过滤)。

一是超滤分离直径小,几乎
可以拦截溶液中的所有细菌、病毒和胶体颗粒、蛋白质和大分子有机物。

其次,整个过滤过程是动态进行的,溶剂只是部分分离。

进入超滤组件的原料液,在膜两侧压差的驱动下,部分透过膜成为超滤液,其余部分作为浓缩液不断流出,使膜表面的不透水物质仅有限的积累。

过滤速率在稳定状态下达到平衡值,无需连续衰减,整个过程可持续较长时间。

超滤常用于工业废水和市政废水处理、饮用水生产和高纯水制备。

它通常用作给水和废水处理中反渗透和离子交换的预处理。

超滤(UF)装置特点:
●占地面积小,膜面积大,设备结构紧凑;
●安装维护简单,能耗低,性能稳定;
●工作压力低,通常≤0.35Mpa;
●根据进水水质,可采用错流、全容积过滤;
●耐酸碱性能好,清洗的内容pH为PH= 2-13 ;
●抗氧化性好,进水和反洗水中可加氯或次氯酸钠;
●对来水适应性强,最大内容水浊度200NTU,最高温度45℃;
●占地面积小,自动化程度高;
●酸碱废液基本无排放。

(2) 反渗透(RO)
反渗透是 1960 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膜分离技术。

它依靠反渗透膜在压力下分离溶液中的溶剂和溶质。

反渗透是通过具有足够压力的反渗透膜(半透膜)分离溶液中的溶剂(通常是水)。

,净化和浓缩溶液。

利用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溶解盐、胶体、细菌、病毒、细菌内毒素和大部分有机物等杂质。

反渗透膜的主要分离对象是溶液中离子的范围。

它不需要化学药品,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盐分。

系统除盐率总则在98%以上。

因此,反渗透是最先进、节能、环保的海水淡化方法,也成为了主流的预海水淡化工艺。

反渗透技术特点:●反渗透(RO)技术是一种高效节能的技术。

它依靠压力来分离水和离子以进行纯化和浓缩。

●该工艺无相变,总则不需要加热,能耗低,运行成本低,无污染,运行方便可靠,出水水质高。

●系统过滤精度高,出水水质稳定,出水水质可根据客户要求满足各级使用标准;
●设备集成度高,安装维护工作量小;外形美观,制造精密;
●系统过滤通量大,生产稳定,抗污染能力强,操作维护简单;
●系统参数精确控制,完善的自动控制设计,可根据客户要求实现完全自动控制;
反渗透技术的应用:(1)苦咸水和海水淡化; (2)去除水中的有机物、细菌和胶体以及溶解在水中的其他杂质;(3)废水深度处理回用; (4)作为一种浓缩方法,可以回收溶解在溶液中的有价值的成分。

3.主要工艺对比
为了充分说明处理过程的合理性,将方案一和方案二对比如下。

工艺计划对照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第一种方案(MBR+反渗透(RO))自动化程度高,管理简单,但与第二种方案(超滤(UF)+反渗透(RO)相比) ),方案一投资较大,运行成本高,维护管理工作量大,大规模连续运行要求高。

此外,本项目废水量随季节变化较大。

为满足排放要求,需要按最大出水量设计规模,造成设备严重浪费。

方案2比方案1投资少,运行成本低,运维少,更适合项目的实际要求。

因此,确定本次技改项目主要工艺采用超滤(UF)+反渗透(RO)工艺。

6.2.2工艺流程
垃圾渗滤液技术改造工程深度处理工艺流程:
原渗滤液处理设施处理后的废水进入中间池,中间池废水由泵抽入超滤膜组件,超滤出水进入反渗透组件,反渗透出水流入出水储罐本身。

流出。

超滤反洗水和反渗透浓缩液进入原污泥浓缩池,对前次生化处理产生的污泥进行浓缩后回灌到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理。

上清液返回原收集孔
污泥
将填埋场反冲洗和浓缩水补给原污泥浓缩池

中水池超滤膜组件反渗透膜组件出水储水箱清水箱反洗反洗
标准排
7 工艺设计方案7.1施工现场
该项目建在现有污水处理站的东南侧。

7.2 工程设计参数
7.2.1液压负载
设计流程:Q= 120m3/d
7.2.2主要污染负荷
主要污染物清单
7.3 工程设计
7.3.1超滤系统
1)超滤进口泵数量:2台
型号:DFWH80-20
Q= 50m3/h, H= 20m, P=5.5KW
叶轮材质:SUS304
额定转速:2900r/min
电机防护等级:IP54
电机绝缘等级:E级
介质PH:5~9
气蚀余量:2.5 m
2)袋式过滤器数量:1
型号:D300×H1200mm
最大流量: 50m3/h
进出口尺寸:DN80
工作压力:≤1.0Mpa
过滤精度:0.8mm
过流部分材质:SUS304
3)超滤进水流量计数量:1
型号:DN80
范围:0~ 180m3/h
里料材质:聚氨酯
过程连接:CL.150ANSIB 16.5 A105法兰4)超滤循环泵数量:1台
型号:DFWH200-32
Q= 300m3/h,H= 32m,N=37kw
叶轮材质:SUS304
额定转速:2900r/min
电机防护等级:IP54
电机绝缘等级:E级
介质PH:5~9
气蚀余量:3.6m
5)超滤膜组件数量:5个
型号:63G我8G
规格:ф160×3000mm
单膜面积:17.5m2
污水膜通量: 70L/m2h
膜孔径:0.02µm
最大工作压力: 0.8Mpa
最高工作温度:60℃
中等PH:2-10
耐氯性:250,000ppm.h
膜管直径:8mm
亲水性
制造商:进口
6)压力变送器数量:1
型号:YZD-1
范围:0-0.7Mpa
扩散硅
输出信号:4-20mA(两线制)结构材料:1Cr18Ni9Ti
基本误差:±0.5%FS
返回误差:±0.4%FS
工作温度范围:-10~+70℃
温度补偿范围:0~+70℃
储存温度范围:-25~+125℃零温效应:±0.02%FS/℃
7)UF循环电磁流量计数量:1台
型号:DN125
范围:0~300m 3 /h
里料材质:聚氨酯
过程连接:CL.150ANSIB 16.5 A105法兰电极材质:1.4435/316L
校准; 0.5%,三点校准
防护等级:IP67
8)超滤清洗槽数量:1个
型号:G-1500
规格:ф1500×3000mm
主体材质:PE
中等PH:1-12
使用寿命:≥10年
耐压: 0.2Mpa
9)超滤液罐数量:1个
型号:G-2000
规格:ф2000×3000mm
主体材质:PE
中等PH:1-12
使用寿命:≥10年
耐压: 0.2Mpa
10)超滤清洗泵数量:1台
型号:DFW80-12。

5/2/5.5
Q= 50m3/h, H= 20m, P=5.5KW
叶轮材质:铸铁
额定转速:2900r/min
电机防护等级:IP54
电机绝缘等级:E级
介质PH:5~9
气蚀余量:2.5 m
11)UF清洗电磁流量计数量:1 选型同UF进水电磁流量计12) 潜水液位计数量:2
型号:BP8001
范围:0~4m
压力:-0.3-3Bar
准确度:0.5~1%
输出:4-20mA,
继电器输出 RS458、HART 13)超滤液回流泵数量:1台
型号:DFG20 -12.5A/2/1.1
Q= 11m3/h, H= 16m, P=1.1KW
叶轮材质:铸铁
额定转速:2900r/min
电机防护等级:IP54
电机绝缘等级:E级
介质PH:5~9
气蚀余量:2 m
7.3.2反渗透系统
1)反渗透进水泵数量:1台
Q= 8m3/h, H= 38m, N=1.5kw
叶轮材质:SUS304
额定转速:2900r/min
电机防护等级:IP55
电机绝缘等级:F级
介质PH:5~9
效率等级:EFF1
最大内容工作压力:16bar
液体温度范围:-20~+120℃
2)RO进水流量计数量:1
型号:DN50
范围:0~10m3/h
里料材质:聚氨酯
过程连接:CL.150ANSIB 16.5 A105法兰3)压力变送器数量:4
型号:YZD-2
范围:0-4.0Mpa扩散硅
输出信号:4-20mA(两线制)
结构材料:1Cr18Ni9Ti
基本误差:±0.5%FS
返回误差:±0.4%FS
工作温度范围:-10~+70℃
温度补偿范围:0~+70℃
储存温度范围:-25~+125℃
零温效应:±0.02%FS/℃
输出温度影响:±0.03%FS/℃
励磁电压:12~36V
绝缘电阻: 1000MΩ/100VDC
安全过载率:200%FS
4)安全过滤器数量:1套
型号:YS7-40
设计压力: 0.7Mpa
滤芯数量:7
过滤器长度:40英寸
参考流量: 14m3/h
尺寸:ф230×1200mm
进出水口:DN50
5)反渗透高压泵数量:1台
型号:CDL
Q= 6m3/h, H= 203m, N=7.5kw 叶轮材质:SUS304
额定转速:2900r/min
电机防护等级:IP54
电机绝缘等级:F级中PH:5~9 效率等级:EFF2
最大内容工作压力:25bar
液体温度范围:-20~+120℃
6)反渗透循环泵数量:2台
型号:CDL
Q= 6m3/h, H= 50m, N=2.2kw
叶轮材质:SUS304
额定转速:2900r/min
电机防护等级:IP54
电机绝缘等级:F级
介质PH:5~9
效率等级:EFF2
最大内容工作压力:25bar 液体温度范围:-20~+120℃7)反渗透清洗泵数量:1台
型号:CRN10-5
Q= 6m3/h, H= 50m, N=2.2kw
叶轮材质:SUS304
额定转速:2900r/min
电机防护等级:IP54
电机绝缘等级:F级
介质PH:5~9
效率等级:EFF2
最大内容工作压力:25bar
液体温度范围:-20~+120℃
8)反渗透膜组件数量:10
型号:BW30-365
规格:ф218×1000mm
单膜面积:27m2
污水膜通量: 20L/m 2 h
膜孔径:0.1nm
最大工作压力: 4.1Mpa
最高工作温度:50℃
中等PH:2-11
清洗PH:1.0~11.5
耐氯性:1,000ppm.h
重量:14.53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