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李秀华;孙传恕;赵金波;张阳
【摘要】[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应用培美曲塞500 mg/m2联合顺铂75 mg/m2方案治疗3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结果]总有效率达38.2%,其中初治纽有效率为43.7%,复治组有效率为33.3%.主要毒副反应为骨髓抑制、恶心呕吐、便秘及口腔黏膜炎等.[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and side - effect of pemetrexed combined of cisplatin in the treat of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 [Methods] A total of 34 cases of advanced non - small cell lung cancer were involved. Pemetrexed was given at a dose of 500 mg/m2 .followed by cisplatin at a dose of 75 mg/m2. [Results] Total efficacy was 38.2% , A-mong them the efficacy of the patients with current advanced non - small cell lung cancer was 43.7% , but the efficacy of recurrent patients was 33. 3%. The main toxicities included bone marrow suppression, nausea and vomiting, constipation, etc. [Conclusion] Pemetrexed plus cisplatin is an effective regiment for advanced NSCLC with tolerable side - effect.
【期刊名称】《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2(034)003
【总页数】3页(P284-286)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培美曲塞;顺铂
【作者】李秀华;孙传恕;赵金波;张阳
【作者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辽宁大连116027;大连医科大学
附属第二医院影像科,辽宁大连116027;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辽宁大
连116027;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科,辽宁大连11602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5;R73-36
目前,中国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男性恶性肿瘤中居首位;在女性恶性肿瘤中肺
癌的发病率居第二位,死亡率居第一位。
其中80%的患者为非小细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1],而2/3的NSCLC病人在确诊时已失去
手术机会。
以铂类化合物为基础的联合化疗方案在晚期NSCLC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研究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34例晚期NSCLC,疗效较好,报告如下。
所有病例均来自2008年9月—2010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患者,且经病理组织学或细胞学证实为肺癌,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35~70岁,中位年龄53岁。
其中腺癌25例,鳞癌6例,腺鳞癌2例,大细胞癌1例;初治16例,复治18例;ⅢB期8例,Ⅳ期26例。
Ⅳ期病例肿瘤分布情况:肺内原
发灶、纵隔淋巴结、浅表淋巴结、肺脏、胸膜、骨、肝脏转移,其中只有1个脏
器病灶转移者12例,2个脏器病灶转移者9例,3个以上部位转移者5例。
复治
病例既往治疗情况:化疗方案主要是吉西他滨、长春瑞滨、紫杉醇、多西紫杉醇与顺铂的联合治疗,其中GP方案8例,NP方案2例,TP方案5例,DP方案3例。
治疗前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正常,白细胞计数≥4.0×109/L,血小板计数
≥100×109/L,KPS评分≥60分,预计生存期均>3个月。
培美曲塞500 mg/m2溶于生理盐水100 mL中,第1天静脉滴注1 h,顺铂总量
75 mg/m2分3天静滴,每21 d为1周期,每例至少化疗2周期。
培美曲塞的
应用注意事项:(1)所有患者在应用培美曲塞前给予叶酸、维生素B12及地塞米松预处理。
(2)培美曲塞首剂应用前1周,每天口服金施尔康1片(补充叶酸400μg),持续至培美曲塞末次剂量给予后3周。
首剂培美曲塞应用前1周肌肉注射VitB12 1000μg,以后每9周肌注1次,直至治疗终止。
用培美曲塞前1天开始口服地塞米松4 mg,2次/d,连续服用3 d。
(3)化疗前予5-HT3受体拮抗剂等预防呕吐处理。
(4)化疗后白细胞计数下降至2.0×109/L以下或中性粒细胞计数降至
1.0×109/L以下时应用G-CSF治疗。
疗效评价按RECIST标准评定,分为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进展(PD),以(CR+PR)为有效率(RR),(CR+PR+SD)为临床获益率。
化疗不良反应
参照CTCAE3.0的毒性标准进行评价。
体格检查,每周检查血常规至少1次,每疗程前后检查肝、肾功能,每疗程前检
查心电图及腹部彩超1次,化疗后详细记录毒副反应情况,治疗前行胸部CT检查,治疗2周期后复查胸部CT。
34例患者均有可评价病灶,且完成2周期以上化疗,其中PR 13例,SD 16例,PD 5例,总有效率38.2% ,临床获益率(CR+PR+SD)为85.3%;其中初治16例,有效率 43.7%,复治 18例,有效率33.3%,两组有效率经χ2检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见表1。
所有病例应用培美曲塞后未发生过敏反应,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是其主要的毒性反应,白细胞下降率82.4%,其次为口腔黏膜炎及皮疹,而肝、肾功能损害则少见,具体见表2。
所有病例未见严重的危及生命的毒副反应。
目前,中国肺癌病死率在城市已居死亡首位,尤其青年和女性人群发病率和死亡率迅速增长。
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80%以上,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属晚期,一般
生存期仅8~10个月,5年存活率仅10%~15%。
以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失败后,
再次化疗的一般生存期仅5~7个月[2]。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近年发展相当迅速,随着一批新型的抗肿瘤药物出现,如长春瑞滨、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滨、伊立替康和培美曲塞等,大大改变了过去肺癌化疗疗效低、副作用大的缺点。
目前已有多个大宗随机对照研究证明上述新药+铂类化合物为基础的化疗方案(第三代方案)优于其他含铂类的方案(第二代方案),有效率在30% ~40%之间,一年生存率为40%左右[3]。
培美曲塞不论是作为一线药物还是二线药物都有较好的疗效。
培美曲塞是一种包含吡咯吡啶核心的新型多靶点抗叶酸药物,通过干扰细胞复制所必需的叶酸依赖性代谢途径来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体内研究表明,它可抑制胸苷合成酶(TS),从而抑制dUMP向dTMP转化,使尿嘧啶合成减少;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DHFR),使四氢叶酸(FH4)不能合成;抑制甘油酰胺核苷酸转甲酰酶(GARFT)影响嘌呤的起始合成,以及抑制所有体内叶酸依赖性胸苷和嘌呤核苷生物合成酶[4-5]。
临床研究显示,对非小细胞肺癌、乳腺癌、胃癌、胰腺癌及恶性胸膜间皮瘤等多种肿瘤均有抑制作用,目前已成为晚期恶性胸膜间皮瘤的标准治疗药物。
培美曲塞上市后一直作为二线治疗NSCLC的药物,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08年9月30日批准培美曲塞与顺铂联用作为治疗非鳞癌NSCLC 的一线治疗方案[6-7]。
JMDB 研究显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组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组RR分别为 27.1% 和 24.7%,DCR 分别为 77.2% 和79.5%[8]。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 NSCLC34例患者,总有效率38.2%,临床获益率为85.3%;其中初治16例,有效率43.7%,复治18例,有效率33.3%,较文献结果略高,考虑可能与选择肺腺癌患者相对较多有关。
有文献报道,培美曲塞对腺癌疗效优于鳞癌,是因为鳞癌中胸苷酸合成酶(TS)的基因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而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的过分表达会导致培美曲塞耐药[9-10]。
对于晚期 NSCLC,不管是一线治疗还是二线治疗,目前培美曲塞联合顺铂都是最有效的化疗方案之一。
骨髓抑制是培美曲塞的主要剂量限制性毒性,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较少见,一般在用药后8~10 d发生,15~21 d恢复。
应用G-CSF支持治疗后,血象均能恢复正常,病人可以耐受。
皮疹是培美曲塞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在本研究中于培美曲塞用药前均经口服叶酸、地塞米松及肌注维生素B12等预处理,效果满意,仅有少数病例出现轻度皮疹,经对症处理后缓解。
此外,还有恶心呕吐(58.8%),口腔黏膜炎(17.6%),肝、肾功能损害较少见。
综上所述,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疗效较好,毒副反应可耐受,提倡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关文献】
[1]范江,姜格宁.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进展[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8,2(1):11 -14.
[2]李龙芸.肺癌化学进展.见:孙燕,赵平主编.临床肿瘤学进展[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出版社,2005.256-274.
[3]张力.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新进展.见:宋恕平,梁军,苗志敏主编.中国临床肿瘤学教育专
辑(2005)[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5.111.
[4]何声秀,于爱珍,包兴才.多靶向抗叶酸药ALIMTA[J].国外医学肿瘤分册,2003,30(4):296 -298.
[5]Clarke SJ,Abratt R,Goedhals L,et al.Phase trial of pemetrexed disodium in chemotherapy-naiv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 - small - cell lung cancer[J].Ann Oncol,2002,13(5):737 -741.
[6]Rollins KD,Lindley C.Pemetrexed:amultitargeted antifolate[J].Clin Ther,2005,27(9):1343 -1382.
[7]母连军.培美曲塞获准作为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药[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08,
29(6):285 -286.
[8]ScagliottiGV,Parikh P,Von PJ,et al.Phase Ⅲ study comparing cisplatin plus gemcitabine with cisplatin plus pemetrexed in chemotherapy naiv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stage 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J].J Clin Oncol,2008,26(21):3543-3551. [9]Giovannetti E,Mey V,Nannizzi S,et al.Cellular and pharmacogenetics foundation of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of pemetrexed and gemcitabine in huma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ells[J].Mol Pharmacol,2005,68:110.
[10]Huang C,Liu D,Nakano J,et al.E2F - 1 overexpression associated with TS and surviving gene expressions in non - small cell lung cancer[J].JClin Oncol,2007,
25(Suppl):42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