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甄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优选.
《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负责人:曹文忠所在单位:恒口镇中心校
课题参与人员:何爱明、张先勇、张为民、李荣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1、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需要。
《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开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促使教师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探究有效的教学准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来促使学生学习和全面发展。
2、初三化学教学现状的需要。
初三化学教学内容涉及“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一级主题,十九个二级主题,教材内容有十二个单元,内容庞杂,学完教材内容需要近80学时,而初三学生面临中考,各科学习、复习任务繁重。
再加之我区大部分学校地处农村,学生学习基础差,厌学氛围浓厚,学校实验条件简陋,好多实验无法做,有的教师干脆不做实验。
所以只有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探索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打造化学高效课堂,才能让学生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完成“提高科学素养、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学习目标。
3、教育发展现状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学实施能力中,要求教师能恰当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必须进行有效教学,优化课堂结构。
目前,市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在积极倡导教学改革,探讨如何落实“高效课堂”,这给本课题的研究留下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也使得研究本课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意义:
1.通过开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对我区初中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帮助化学教师走出误区。
2,通过课题研究,能带动我区初中化学教师更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及理念,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系统地梳理与提升,明确其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及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
3.通过在教学实践中边教边研,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有较大的转变,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创造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有序的新型课堂,使学生乐于学习,全面发展,促进我区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4. 通过开展本课题研究,在教学实践中边教边研,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使教师的专业水准得到全面提升。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1.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化学》上下册。
2.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时的第一课堂,即以教室、实验室为教学场所,以班集体为教学单位的,以45分钟为一个教学时段的课堂教学。
选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从课堂教学准备(有效备课)、课堂教学行为(导入、师生活动、作业设计、评价检测)、有效练习巩固等环节入手,通过调查初中化学教学实际情况,归纳梳理现实中教学低效的原因,探索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途径及方法。
调研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学习化学的现状。
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
研究如何优化课堂结构,设计有效而合适的师生活动、生生活动方案。
探讨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让学生学得轻松快乐。
3.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有提高。
具体而言是指使学生在认知上,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使学生在情感上,由不喜欢到喜欢,由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学习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即关注学生在三维目标领域上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和提升。
4,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三维目标,根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1、研究准备和启动阶段(2013年五月)
成立课题组;学习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课题组成员短期培训、交流,收集资料;研究文献综述;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
制定总的课题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负责人:曹文忠,张先勇
2、实施研究阶段(201305~201401)
第一阶段:(2013年六月)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完成开题报告,启动课题研究。
(2)通过走访,听课等形式调查了解当前我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具体负责人:曹文忠,何爱明,李荣,张先勇。
(3)设计调查问卷,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化学的现状及其成因,将问卷进行统计分类,撰写调查报告。
具体负责人:张为明,何爱明,张先勇
第二阶段:(2013.7~2013.11)
根据研究方案,开展好各子课题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反思再学
习,实践,总结出研究过程的心得体会,及时撰写教学反思和经验文章。
依据研究内容,子课题如下:
子课题1、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负责人:曹文忠)
子课题2、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有效的师生活动,生生活动方案,让课堂有效率(负责人:何爱明,张为民)
子课题3、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负责人:张先勇)
子课题4,如何编写高效的教学设计,开展有效备课的研究(负责人:李荣)
具体措施有:
(1)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请专家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辅导。
(2)以学校教研组为依托,开展“如何有效导入——即情境创设”、“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如何优化作业设计”集体备课研究、课堂教学观摩研讨;
(3) 借助各种类型的公开课,进行有效教学实践研究,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4)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第三阶段:(2013.11~2014.2)
结合学生特点,按照编写好的教学设计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探讨出是课堂教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开展如何优化作业设计的研究,具体措施如下:
(1)组织全校范围内观摩课、示范课教学研讨活动,开展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优质课评比活动,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并请专家指导。
(2)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根据研究进度,及时调整实施方案。
(3)整理材料,撰写教学案例、论文、阶段小结。
负责人:曹文忠,李荣,何爱明,张为民,张先勇
3、研究总结阶段(2014.02~2014.04)
(1)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梳理并展示研究成果,组织现场展示活动。
(2)申请结题验收,出成果集,含论文、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课例光盘等。
撰写研究报告
负责人:曹文忠,李荣
四、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各种课堂实践活动的记录资料、文字材料
2、调查报告
3、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
4、完成《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的结题报告
5、
6、
7、
8、感谢您使用本店文档您的满意是我们永恒的追求!(本句可删)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