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1章热学5章末过关检测十一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最新】精选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11章热学5章
末过关检测十一新人教版
(时间:60分钟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每小题至少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018·江苏六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打气筒给自行车充气,越打越费劲,说明气体分子之间有斥力
B.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组成固体颗粒分子的无规则性
C.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D.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绝对湿度一定较大
解析:选C.用打气筒给自行车充气,越打越费劲,说明气体压强增大,选项A错误;布朗运动的无规则性反映液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不能反映组成固体颗粒分子的无规则性,选项B错误;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选项C正确;当人们感到潮湿时,空气的相对湿度一定较大,绝对湿度不一定较大,选项D错误.2.(2018·××市高三调研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减小
B.气体压强的大小仅与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有关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D.当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液晶表现出光学各向异性
解析:选CD.气体压强的大小与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和分子运动快慢有关,选项B错误;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的减
小而增大,选项C正确,A错误;当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液晶表现出光学各向异性,选项D正确.
3.
用密封性好、充满气体的塑料袋包裹易碎品,如图所示,充气袋四周被挤压时,假设袋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则袋内气体( ) A.体积减小,内能增大
B.体积减小,压强减小
C.对外界做负功,内能增大
D.对外界做正功,压强减小
解析:选AC.实际气体在温度不太低、压强不太大时可看做理想气体.充气袋被挤压,气体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正功,则W>0,即气体对外界做负功,由于袋内气体与外界无热交换,即Q=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知,内能增大,温度升高,选项A、C 正确;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C可判断压强一定增大,选项B、D 错误.
4.关于固体、液体和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可以分为晶体和非晶体两类,非晶体和多晶体都没有确定的几何形状
B.液晶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而其光学性质与某些多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同性
C.在围绕地球运行的“天宫一号”中,自由飘浮的水滴呈球形,这是表面张力作用的结果
D.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水蒸气的压强越接近同一温度时水的饱和汽压
解析:选ACD.非晶体与多晶体没有规则的几何形状,选项A正
确;液晶既有晶体的特性,具有各向异性,又有液体的流动性,选项B错误;在完全失重时,由于表面张力作用,水滴呈球形,选项C正确;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空气中的水蒸气越接近饱和状态,选项D 正确.
5.
如图所示,用一绝热的活塞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密封在绝热的汽缸内(活塞与汽缸壁之间无摩擦),现通过汽缸内一电阻丝对气体加热,则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气体的压强p、体积V和温度T之间关系的是( )
解析:选B.气体做等压变化,只B中表示的是等压变化,故只有B正确.
6.
如图所示,在一个带活塞的容器底部有一定量的水,现保持温度不变,上提活塞,平衡后底部仍有部分水,则( )
A.液面上方的水蒸气从饱和变成未饱和
B.液面上方水蒸气的质量增加,密度减小
C.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密度不变
D.液面上方水蒸气的压强不变
解析:选CD.达到平衡后,仍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汽,水蒸气的压强、密度均不变,水蒸气分子平均速率不变,故A、B错,C、D对.7.
如图所示是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体积V和摄氏温度变化关系的V-t图象,气体由状态A变化到状态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气体的内能增大B.气体的内能不变
C.气体的压强减小D.气体的压强不变
解析:选AC.由状态A到状态B,温度升高,内能增大,A正确、B错误;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由状态A到状态B,压强减小,C 正确、D错误.
8.(2018·无锡天一中学检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r0(平衡位置)时,分子势能最小
B.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小颗粒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体积为V,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面积为S,则油酸分子的直径d=V
S
D.温度、压力、电磁作用等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
解析:选AD.当两个分子间的距离为r0(平衡位置)时,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故A对;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不是花粉小颗粒内部分子的运动,故B错;体积V应为纯油酸的体积,并不是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故C错;温度、压力、电磁作用等可以改变液晶的光学性质,故D对.
9.
(2018·江苏六校联考)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分别在T1、T2温度下发生等温变化,相应的两条等温线如图所示,T2对应的图线上有A、B两点,表示气体的两个状态.则( )
A.温度为T1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比T2时大
B.A到B的过程中,气体内能增加
C.A到B的过程中,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
D.A到B的过程中,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碰撞次数减少
解析:选CD.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C,由题图知V相同时,
p1<p2,故T1<T2,则温度为T1时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比T2时小,选项A错误;A到B的过程是等温变化的过程,所以气体的温度不变,内能不变,选项B错误;A到B的过程中,气体的体积增大,对外做功而内能不变,由热力学第一定律ΔE=W+Q可得,气体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选项C正确;A到B的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则分子运动的激烈程度不变,气体的体积增大,分子密度减小,所以气体分子单位时间内对器壁单位面积上的碰撞次数减少,选项D正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0.(10分)在“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有下列实验步骤:
①往边长约为40 cm的浅盘里倒入约2 cm深的水,待水面稳定后将适量的痱子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
②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滴一滴在水面上,待薄膜形状稳定.
③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平放在坐标纸上,计算出油膜的面积,根据油酸的体积和面积计算出油酸分子直径的大小.
④用注射器将事先配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一滴地滴入量筒中,记下量筒内每增加一定体积时的滴数,由此计算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
⑤将玻璃板放在浅盘上,然后将油膜的形状用彩笔描绘在玻璃板上.
完成下列填空:
(1)上述步骤中,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选填步骤前面的数字)
(2)将1 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300 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测得50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1 cm3.现取一滴该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测得所形成的油膜的面积是0.13 m2.由此估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__m.(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解析:(1)在实验前需先测量配置好的油酸酒精溶液一滴的体积,再将痱子粉均匀撒在盛有水的浅盘内,待痱子粉稳定后将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撒有痱子粉的水面上.等到散开的区域稳定后标示区域的面积.把玻璃板放在方格纸上计算油酸面积,根据溶液浓度和体积计算分子直径,故本实验的顺序是④①②⑤③.
(2)一滴油酸酒精溶液中油酸的体积为
V=××10-6 m3=6.7×10-11 m3
油酸的分子直径d== m=5×10-10 m.
答案:(1)④①②⑤③(2)5×10-10
11.(14分)(2018·××市高三调研测试)在“油膜法测分子直径”实验中,已知油酸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实验中选用的正方形浅盘面积为S,胶头滴管滴取n滴溶液体积为V.求:
(1)油酸分子的直径d;
(2)配制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最大为多少.
解析:(1)由πd3=解得d=.
(2)由d=解得η==.
答案:见解析
12.
(15分)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等压过程到状态B.此过程中,气体压强p=2.0×105 Pa,放出的热量Q=300
J.求气体在:
(1)状态B时的体积;
(2)此过程中内能的变化量.
解析:(1)由盖-吕萨克定律得=TB
TA
解得VB=6×10-3m3.
(2)外界对气体做的功W=p(VA-VB)
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ΔU=W-Q=500 J.
答案:见解析
13.
(16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被活塞封闭在汽缸内,如图所示水平放置.活塞的质量m=20 kg,横截面积S=100 cm2,活塞可沿汽缸壁无摩擦滑动但不漏气,开始时汽缸水平放置,活塞与汽缸底的距离L1=12 cm,离汽缸口的距离L2=3 cm.外界气温为27 ℃,大气压强为1.0×105 Pa,将汽缸缓慢地转到开口向上的竖直位置,待稳定后对缸内气体逐渐加热,使活塞上表面刚好与汽缸口相平,已知g=10 m/s2,求:
(1)此时气体的温度为多少?
(2)在对缸内气体加热的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同时吸收Q=370 J的热量,则气体增加的内能ΔU多大?
解析:(1)当汽缸水平放置时,p0=1.0×105 Pa,
V0=L1S,T0=(273+27) K
当汽缸口朝上时,缸内气体的压强为:p1=p0+= Pa=1.2×105 Pa.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p1(L1+L2)S
T1
则T1=T0=
1.2×105×15×10-2
×300 K=450 K.
1.0×105×12×10-2
(2)当汽缸口向上,未加热稳定时:由玻意耳定律得p0L1S=p1LS
则L== cm=10 cm
加热后,气体做等压变化,外界对气体做功为
W=-p0(L1+L2-L)S-mg(L1+L2-L)=-60 J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ΔU=W+Q得ΔU=310 J.
答案:(1)450 K (2)310 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