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及其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需评估市场价值, 避免了因评估失真带来的会计信息失
真。
二、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与国际会计 准 则 的 差 异 造 成 的 影
响分析
由前面的差异分析不难看出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与国际
会计准则的根本分歧在于我国是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并用,
而IFRS3仅允许使用购买法。然而从实证看同 一 合 并 案 例 采
用权益结合法和购买法, 其合并结果相去甚远, 见下例:
产- 商誉
总负债
102.00 36.60 102.00 102.00 0.00
股东权益
19.55 7.27 48.35 62.43 - 14.08
其中: 实收资 15.92 1.88 25.86 25.86 0.00
本/股本
资本公积
0.05 2.38 17.84 32.98 - 15.14
未分配利润 2.80 2.45 3.86 2.80 1.06
关键词: 以房养老 住房反向抵押 贷款 社会保障
以房养老是指拥有房产的老人将自 己的房屋产权抵押给相应的保险公司或 金融机构, 通过保险公司或金融机构对 房屋的价值、未来的增值及折损情况进 行综合评估, 根据评估值和老人的平均 寿命进行计算之后, 按月或按年支付现 金给投保的老人, 这种固定的按期付款 一直延续到老人去逝, 而老人在享用这 笔收入的同时, 仍然免费享有居住权。 保险公司或相应的金融机构在老人辞世 之后, 可获得房屋的产权, 将房屋出租 或者销售甚至拍卖。目前国外在开展该 项业务的同时也规定, 一旦投保人与保
我国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已经走向市场各企业之间类似交易的会计信息的可比性对这些企业来说比企业购并前后会计信息的可比性更具有用性因为它更有利于帮助合并双方达成合并事件的共赢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与跨国大公司会计信息的可比但还应注意购买法将公允价值体现在被并方的账户和合并后的资产负债表中当被并方原单独账上记录的资产和负债按公允价值记录时购买方原单独账上的资产和负债却以历史成本记录合并后的财务报告便成为一个新旧价格混杂的产物削弱了企业购并前后会计信息的纵向可比性
可以看出, 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对企 业有重大影响的几个方面的差异分别是:
( 一) 准则适用范畴不同 我国企业合并准则将企业合并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 合 并 和 非 同 一 控 制 下 的 企 业 合 并 。而 《IFRS第 3号 — — — 企 业 合 并》将涉及同一控制下主体或业务的企业合 并 排 除 在 准 则 适 用范围之外。出现这方面差异主要是由我国 特 定 的 经 济 、政 治、文化等社会环境所决定的。我国企业合 并 准 则 的 选 择 是 从我国资本市场的现状和市场经济发育的实际出发, 遵循市 场经济发展客观条件的结果。因为我国市场经济起步较晚, 至今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合并是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 这 类合并往往不是纯粹的企业行为, 而是各利益方协调的结 果: 比如大量国有企业间的兼并, 其实质都是由政府一方控 制下的企业合并。如果这类合并不能在会计准则中单独规 范, 而与已经市场化的非统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混为一谈, 势必会造成会计信息真假混杂的局面, 给企业发展带来诸多
74
问题。 ( 二) 会计处理方法不同 我国企业合并准则对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权益
结合法;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采用购 买 法 。 而 《IFRS第3 号— ——企业合并》不涉及同一控制下 的 企 业 合 并 , 规 定 “所 有 企 业 合 并 都 应 该 采 用 购 买 法 ”。
这方面我国没有完全趋同国际会计准则, 而对同一控制 下的企业合并使用权益结合方法, 主要是考虑到: 其一, 我国 证券市场还不够活跃, 许多功能还被政府控制不能完全发挥 其作用, 实践证明在这种环境下使用权益结合法并没有多大 空间操纵合并当年的利润, 也并不会使企业当年的财务状况 大幅改变。其二, 我国资本市场发展滞后, 企业间的产权交易 还不成熟, 现有的很大一部分不是企业之间独立完成的合 并, 往往产权关系复杂, 不易辨认购买方, 对这部分企业合并 采用购买法不切实际, 况且这部分合并案例多数不是合并双 方出于完全自愿的交易行为, 合并对价不是双方讨价还价的 结果, 不代表公允价值, 采用购买法只会削弱会计信息与现 实的相关性。
75
他 山 之 石 CKYJ











国 际 借 鉴
摘 要: 以房养老, 也称为住房反 向抵押贷款, 起源于荷兰, 发展最成 熟、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美国。在我国推 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实现以房养老, 是 对现有养老方式的有力补充, 为国家、 社会和家庭解决养老保障问题开拓一条 有益可行的道路。
他 山 之 石 CKYJ
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 差异及其影响
■ /邹琳琳
摘 要: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迅速发展, 会计准则尽快与 国际会计准则接轨已成为我国企业合并准则改革普遍认同
的思路。基于此, 对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 异及影响进行分析。
关键词: 企业合并 国际会计准则 差异 影响 一 、我 国 企 业 合 并 准 则 与 国 际 会 计 准 则 的 差 异 《会计准则第20号— ——企业合 并 》与IFRS3结 构 图 可 以 看 出 尽 管 我 国 《会 计 准 则 第20号— ——企 业 合 并 》借 鉴 了 国 际 会 计准则IFRS3的一些做法, 但与国际会计准则 之 间 仍 存 有 差 异, 这通过分析表1可以详细说明。
表1: 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比较
会计准则第 20 号— —— 企业合并
IFRS 第 3 号— 企业合并
1. 适用 范围
同一控制下 主体的企业
合并
非同一控制下 未纳入同一控制
主体的企业合 下主体或业务的

企业合并
2. 会计 方法
3. 计量 基础
权益结合法 账面价值
购买法 公允价值
仅允许购买法 公允价值
我国企业合并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差异造成的影响:
( 2007 年第 8 期) 财会研究
(一 )企 业 合 并 报 表 的 数 据 可 能 相 去 甚 远 通常情况下评估的资产公允价值整体偏高, 使用权益结 合法将磨灭这些增值, 不体现在账面上, 不计算合并产生的 商 誉 。 正 如 本 例 中 TCL集 团 由 于 使 用 权 益 结 合 法 没 有 计 算 合 并产生的14.08亿元的商誉, 其 净 资 产 比 购 买 法 下 减 少14.08 亿元, 导致TCL集团权益结合法下的成本或费用要低于购买 法下的成本费用。 此外, 因为权益结合法包括了被合并企业合并前的留存 收益, 所以TCL集团使用权益法处理合并业务, 使它的留存收 益 大 于 购 买 法 下 报 表 中 的 收 益 和 留 存 收 益 数 额 。再 加 上 免 去 了 确 认 、计 量 和 报 告 原 单 独 账 上 未 确 认 的 资 产 和 负 债 , 及 其 公允价值的费用和购买法下以现金或债务方式收购被合并 方负担的利息, 使得TCL集团最终因使用权益结合法产生较 少的净资产和较多的企业合并后利润, 进而产生较高的净 资产回报率。但如果出现负商誊或公允价值则结果正好相 反。 以上两点正揭示了企业偏爱权益结合法的原因, 权益结 合法下的报表信息看起来很好, 可以鼓励企业通过合并壮大 自己, 这是我国企业深化改革所需要的。 (二 )会 计 信 息 的 相 关 性 可 能 被 削 弱 购买法根植于实际公平交易和交换价值, 合并方获得的 所有资产和负债以公允价值计量, 提供的信息与现实市场更 具有相关性; 而使用权益结合法时如果合并前公司合并资产 的账面价值比公允价值低, 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比公允价值 高, 则合并报告披露的信息可能与事实相反: 低估企业净资 产将导致被并企业资产流失, 高估企业价值又会损害投资者 权益, 影响信息的可靠性, 削弱了相关性。但是, 如果使用购 买法, 而公允价值并不能准确代表企业的真实价值, 就会产 生不真实的合并会计数据, 给人为调节利润留下很大的空 间 。则 此 时 采 用 权 益 结 合 法 以 历 史 成 本 为 基 础 信 息 的 可 靠 性 较高, 会计信息更具有相关性。我国保留权益结合法正是出 于这方面的考虑。 (三 )会 计 信 息 的 可 比 性 可 能 下 降 购买法中的合并信息与在国际流行会计模式下取得资 产和负债所采用的的会计处理方法是一致的, 能增强各企业 之 间 类 似 交 易 的 会 计 信 息 的 横 向 可 比 性 。我 国 非 同 一 控 制 下 的企业合并已经走向市场, 各企业之间类似交易的会计信息 的可比性对这些企业来说比企业购并前后会计信息的可比 性更具有用性, 因为它更有利于帮助合并双方达成合并事件 的共赢, 有利于增强我国企业与跨国大公司会计信息的可比 性。 但还应注意, 购买法将公允价值体现在被并方的账户和 合并后的资产负债表中, 当被并方原单独账上记录的资产和 负债按公允价值记录时, 购买方原单独账上的资产和负债却 以历史成本记录, 合并后的财务报告便成为一个新旧价格混 杂的产物, 削弱了企业购并前后会计信息的纵向可比性; 而 权益结合法保留了被并方合并前资产和负债的账面价值, 不
( 2007 年第 8 期) 财会研究
CKYJ 他 山 之 石
公允价值确认, 而实质却人为干扰了公允价值的实现, 则所
谓的评估价值并不能代表真实的公允价值, 正如我国股票价
格泡沫导致的在换股合并中, 合并方换出的股票被错误的市
场估价高估的现象, 此时购买法会让被高估的部分计入合
并商誉, 会计信息也就难免失真。而以账面价值为计量基础
( 三) 计量基础不同 我 国 《会 计 准 则 第20号— ——企 业 合 并 》中 同 一 控 制 下 的 企业合并, 合并方在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和负债应当按照 合并日被合并方的账面价值计量;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 并 , 购 买 方 在 购 买 日 对 作 为 企 业 合 并 对 价 付 出 的 资 产 、发 生 或承担的负债应按照公允价值计量。 而IFRS3统 一 所 有 企 业 合并均以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 没有全面引入公允价值一方面是考虑到我国上市公司 的 股 票 中 仍 存 有 大 量 占 绝 对 控 股 地 位 的 非 流 动 国 有 股 。而 通 常证券市场(特别是A股)只对流通股有市场价值, 而非流通股 不定价。这就意味着在合并中, 被并公司的非流通股难以计 量, 同样主并公司换出的非流通股也难以计价, 造成被并企 业的公允价值难以确定。在这种情况下, 采用较易取得的账 面价值即可保证企业合并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另一方面, 我 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尚不完善, 法律制度不够健全, 缺乏充 分 和 公 开 的 市 场 竞 争 。应 用 购 买 法 的 关 键 在 于 被 并 公 司 评 估 净资产的公允价值, 而我国的资产评估业起步较晚, 评估机 构建立时间较短, 执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虽有一定 发展, 但与国际水准仍有相当差距, 获取和使用真正意义上 的 公 允 价 值 存 在 难 度 。假 若 合 并 对 价 形 式 上 是 按 双 方 确 认 的
2004年1月30日TCL集 团 以 换 股 合 并 的 方 式 并 购 “TCL通
讯 ”实 现 整 体 上 市 。此 次 合 并 中 TCL集 团 取 得 TCL通 讯 的 流 通
股0.814528亿 股 , 占TCL通 讯 总 股 本 的43.3%, 每 股 市 价 为
21.15元, 账面价3.15元。有资料显示, 由于TCL集团使用权益
再剔除IPO的因素, 两种会计方法下净资产收益 率 的 差 异 就
更加明显了, 权益结合法下比购买法下高出96.43%。
为证实企业合并分别采用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对企业
造成的影响, 笔者拟分析权益结合法与购买法下合并基准日
(2003年6月30日), TCL集团模拟财务报表的主要TCL集团
法 处 理 合 并 业 务 , 其 净 资 产 比 购 买 法 下 减 少 14.08亿 元 , 占
TCL集团净资产比例的22.55%。同时, 净利润比购买法下多
0.63亿元。加上其他因素的共同作用, 使得权益结合法下TCL
集 团2003年 上 半 年 净 资 产 收 益 率 较 购 买 法 高 出 58.09%。如 果
模拟财务报表的主要项目比较
2003年6月30日%%%%
单位: 亿元
项目
合并后的公司 TCL 集 TCL 通
团( 1) 讯( 2) 权益法 购买法
( 3)
( 4)
差额 ( 5) ( 3- 4)
总资产
147.90 55.59 172.44 186.52 - 14.08
其中: 无形资 0.00 0.00 0.00 14.08 - 14.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