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的有效性分析
【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预防尿路感染
的有效性。
方法:选取我院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74例(2019年5月至2020
年12月),随机分为综合护理的观察组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观察患者尿路感
染发生率、恢复时间。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恢复时
间短,P<0.05。
结论:给予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综合护理,能降低尿路感
染发生率,加快身体康复速度,值得借鉴。
【关键词】综合护理;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尿路感染;效果
在泌尿外科疾病治疗中,大部分患者需要留置导尿管,是一种常见的操作,其能
帮助患者排尿,进而避免出现尿失禁、尿潴留等情况[1]。
留置导尿管是一种侵入
性操作,患者比较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进而引发尿路感染。
患者发生尿路
感染后会表现出发烧、血尿等症状,对其治疗效果影响较大,还会使其住院时间
延长,因此,必须加强护理干预,积极预防感染的发生[2]。
本研究选取我院泌尿
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74例,观察综合护理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选取我院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74例,随
机分为2组,各37例。
对照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21至69(45.81±4.81)岁,观察组男19例,女18例,年龄22至68(44.57±4.63)岁。
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监测生命体征,给予饮食指导等。
观察组:①护理人员进行各项操作前需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进行洗手,在佩戴无菌手套后才能够接触尿管,并且在床位悬挂快速免洗手剂,指导家属及患者做好手消毒工作。
②选择合适的导尿管,置管时应保持温柔的动作,防止对患者尿道黏膜造成损伤,进而降低感染风险。
置管后还需进行有效固定,避免出现脱落、折曲等情况,尿袋应低于膀胱水平,标注好患者姓名、更换日期等。
③长时间留置尿管者需进行尿道口消毒,使用0.5%碘伏,1天2次。
叮嘱患者便后需进行会阴清洗,特别是女性,避免对尿管、尿道口造成污染。
④严格掌握尿管留置适应证,在尿潴留得以改善的情况下,先夹闭尿管,每4h开放1次,并不需要对其尿量进行准确的记录,并且及时拔管。
如果患者需长时间留置尿管,并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尽可能早拔管,能降低尿路感染风险。
⑤控制好尿袋更换时间,每3天1次,不能频繁更换,否则容易导致细菌入侵导致尿路感染。
同时叮嘱患者每天饮水量2000ml以上,对尿路进行有效冲洗,避免感染发生。
减少不必要的膀胱冲洗,避免逆行感染。
⑥加强患者及家属教育,使其能详细的了解留置尿管的护理要点,并且叮嘱需要主要的内容,尽可能减少不规范的行为,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
1.3观察指标
尿路感染发生率;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n,%,检验,SPSS20.0,计量资料表示:
()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尿路感染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尿路感染发生率对比
组别发生(n)发生率(%)对照组(n=37)718.92
观察组(n=37)1 2.70
- 5.0455
P-0.0246
2.2恢复时间对比
观察组导尿管留置时间(6.63±2.17)d,住院时间(8.27±1.27)d,均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恢复时间对比(d)
组别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对照组(n=37) 5.18±1.8410.83±1.74
观察组(n=37) 6.63±2.178.27±1.27
t 3.10007.2286
P0.00280.0000 3讨论
留置导尿管在泌尿外科应用频率较高,但是在此期间常由于护理操作不规范、尿管留置时间过长等而导致尿路感染的发生,对患者身体康复影响较大[3]。
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积极预防及控制尿路感染,促进身体康复。
近年来,
临床护理模式等各方面有了较大变化,护理内容也有了一定改变,开始注重以患
者为中心的护理,发挥促进身体康复的作用[4]。
本研究结果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尿路感染发生率低,恢复时间短,P
<0.05。
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留置导尿管患者出现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如未遵
守无菌操作、导尿管不合适、导尿管留置时间过长、不必要的膀胱冲洗等,因此,需对以上危险因素引起重视,进行积极的干预[5]。
综合护理是一种全新护理模式,其更加注重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发展,而且在整个护理过程中,更加重视患者主
观能动性的调动,考虑到其具体情况进行护理,使其身心保持良好的状态。
将其
应用于泌尿外科留置尿管患者护理中,考虑到各种会引起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
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干预,干预期间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做好洗手及消毒工作,进
而降低尿路感染风险。
选择合适的导尿管,操作期间严格遵守置管操作流程,避
免损伤尿道黏膜,也能降低不良风险,避免尿路感染的发生。
密切观察患者身体
恢复情况,尽可能减少导尿管留置时间及膀胱冲洗次数,也能降低尿路感染发生
风险。
同时,加强患者及家属指导,使其准确识别危险因素,在尿路感染预防中
也具有积极意义。
所以,给予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综合护理,能降低尿路感染发生率,加
快身体康复速度,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杨丽,陈玉烛,车良菊,等.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泌尿外科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4):610-613.
[2]张江容,田德美,朱承燕,等.循证干预措施对泌尿外科留置导尿患者尿路感染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8,28(4):606-609.
[3]刘敏,吴路遥.留置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及预防护理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8):121-124.
[4]吕馥菱,王园园,陈秋弟,等.清水清洁式会阴部护理对预防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9,35(18):1397-1399.
[5]彭晓琼,钱玮,王政平,等.风险预警护理预防留置导尿患者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J].护理学杂志,2018,33(17):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