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资料与方法
2004年7月以来,本院急诊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0例,符合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按入院顺序,分为降纤酶组及对照组各20例。

降纤酶组:男14例,女6例;年龄50~78岁,平均63岁,伴高血压病15例,糖尿病6例,冠心病6例。

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2~76岁,平均62岁,伴高血压病17例,糖尿病7例,冠心病5例,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比例、既往史、伴发病及初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

入选标准:①发病24小时内的初次脑梗死;②头颅CT检查排出脑出血;
③瘫痪肢体肌力≤3级;④年龄2及t检验。

结果
实验室监测:治疗前平均水平 3.80g/L,治疗后平均水平 1.53g/L,实数差值1.27g/L,降纤酶组除纤维蛋白原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1)外,PT、APT及血小板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变化。

临床疗效:两组治疗结果见表1。

两组治愈率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降纤酶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70%,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连续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纤酶组治疗24小时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即显著降低,至14天更明显,对照组一般于治疗后714天才开始降低,见表2。

降纤酶组治疗前后比较P<0.01,与对照组比较P<0.01。

讨论
血浆纤维蛋白原是参与血栓形成的主要因素,高纤维蛋白血症是脑血管动脉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且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升高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不良预后有关,因此降低纤维白原是脑血管病治疗的一个重要方面。

降纤酶并不是真正的溶栓药,但它能使纤维蛋白原水平降低,加之诱发t—PA释放以及减少纤维蛋白
原弓l起的继发性血小板起激活而起到溶栓作用。

动物试验表明,降纤酶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提高血沉速度,起到改善微循环的作用。

降纤酶由于能消耗血栓形成需要的底物而引起抗凝作用。

研究表明,在脑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致炎细胞因子TNF-a、IL-1参与了缺血区的细胞累积和激活,对再灌注的短暂性缺血损伤的影响十分重要,降纤酶可降低TNF-a、IL-1的表达,而炎症反应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是随着再灌注的时间延长而增加的,使用降纤酶治疗使炎症反应减弱。

实验证明,降纤酶具有降低脑缺血后脑水肿、抗自由基、抗兴奋性氨基酸、降低脑缺后损伤因子和增加一些保护性因子及减少细胞凋亡等作用。

另外,降纤酶对局灶脑缺血后神经病理学有明显的神经保护作用并能增强神经胶质细胞对神经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之,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不仅起到预防血栓再形成和溶栓的作用,还有脑保护的作用,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