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形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菱形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我们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并知道了它们之间有许多共同点。
接着让学生猜测菱形的特征,并用尺子进行画图验证。
最后学习几何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是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并掌握了它们的基本特征,初步学会从平面上认识物体,了解立体图形的特征。
这一课主要讲菱形的特征,以及运用菱形的性质去求出三角形的底和高。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已有经验来帮助学生理解新概念;引导学生借助观察、比较、操作等活动,激发探究欲望;重视对知识的实际应用,通过观察、思考等途径自己得出结论,培养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棱柱和菱形特征的过程,获得初步的空间观念。
2.体会菱形具有的稳定性,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能够在方格纸上把正
方形转化为菱形,会根据方法完成任务。
4.经历观察、分析、讨论、交流的过程,获得解决简单问题的经验。
5.尝试探索菱形的特征,
获得研究平面图形的乐趣。
6.感受事件可以化繁为简。
7.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与人合作的快乐。
8.经历由实物向抽象的
转变,发展推理能力。
9.树立“数学源于生活”的意识,体会数学
就在身边。
10.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初步形成综合地看待事物的思维模式。
11.体会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
12.掌握必需的数学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13.关注现实世界中数学的应用,体会数学在
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14.了解有关数学的历史和人类数学文化的丰富内涵,激发民族自豪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15.学习数学的基础是观察、实验、猜想和证明。
16.尊重事实,勤于思考,有主见,勇于创新。
17.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感受数学的价值。
18.珍爱生命,健康成长。
19.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
教学重难点:1.知识技能方面:(1)通过直观演示,探索和归纳出棱柱和菱形的特征,经历空间想像,进一步理解菱形的特征,并能应用性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巩固、扩展所学的菱形的相关知识,在此基础上学习应用新知。
(3)经历对数学问题的表达、解释与评价,发展数学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