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题2019年(11)_真题-无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
拟题2019年(11)
(总分150,考试时间120分钟)
选择题
1. 唐朝贞观年间,魏征等人“直言敢谏”,唐太宗“从谏如流”,成为古代君臣关系的一段佳话。
魏征进谏200余事,向太宗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等建议。
这不能说明( )。
A. 朝臣进谏有利于统治者及时改进自己的行为
B. 统治者必须采取谏臣的所有谏言
C. “贞观之治”的形成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唐太宗的注意纳谏
D. 贞观年间的朝臣直谏、太宗纳谏对后来中国政治文化领域影响极为深远
2. 天竺的熬糖法在唐代传入中国,改进了中国的制糖技术。
唐代高僧玄奘在天竺期间,把老子的《道德经》译成梵文,在该地流传。
这最能体现( )。
A. 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十分频繁
B. 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技术、思想等方面的进步和传播
C. 唐朝时有许多国家都与中国进行贸易往来
D. 唐朝与天竺的关系十分友好
3. 两税法与租庸调制的相同点在于( )。
A. 是以均田制为基础的赋役制度
B. 均按丁缴纳定额的租税并服一定的徭役
C. 以土地、财产多少作为征税依据
D. 实行前期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
4. 唐文宗在开成五年(840年)曾下诏:“京夜市,宜令禁断。
”杜牧曾说:“凡江淮草市,尽近水际,富室大户,多居其间。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唐朝时期坊市界限被拆除
B. 当时长安已经出现了夜市
C. 当时乡村已经出现了“草市”
D. “夜市”“草市”体现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5. 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实质是( )。
A. 儒家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活跃
B. 宋明理学的深化和发展
C. 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复兴
D. 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兴起
6. 齐国原是姜氏的封国。
公元前481年后,齐国的大夫田常及其后人逐渐控制国政,以至于自立为国君,并由周安王册命为齐侯,姜齐遂变为田齐,史称“田氏代齐”。
这一现象反映
出( )。
A. 分封制度被废除
B. 新的社会制度确立
C. 等级制度被破坏
D. 贵族特权被废除
7. 某著作写道:“……有的土官绝嗣,后继无人,或宗族争袭,就派流官接任;土官之间互相仇杀,被平定后,即派流官接任;有的土官犯罪,或反王朝被镇压后,以罪革职,改由流官充任;有的在土民向封建王朝申请‘改土归流’时,王朝以所谓从民之意,革除土官世袭,改为流官。
”与材料所述相关的有( )。
①流官接任方式未被固定化
②边疆政策的灵活性
③加强了对蒙藏地区的统治
④流官大规模出现于雍正年间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8. 结合下表中的相关信息,这些战役发生在抗日战争的( )。
A. 战略防御阶段
B. 战略相持阶段
C. 战略反攻阶段
D. 战略胜利阶段
9. 陈独秀于i9i5年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一文中指出:“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也。
个人之自由权利,载诸宪章,国法不得而剥夺之,所谓人权是也。
”陈独秀的观点反映出当时新文化运动参与者( )。
A. 提倡社会成员人人平等
B. 以在中国建立西方资产阶级的法治国家为奋斗目标
C. 要求政府切实保障公民权利
D. 痛斥当时社会不公,法律黑暗
10. 八幡制铁所是日本近代历史上第一个大型钢铁企业,建于1897年,生产设备是花费巨资全套从德国引进。
当时日本财政经费紧张,其建设资金最可能来自( )。
A. 本国的海关收入
B. 黄金的大量出口
C. 《马关条约》规定的中国赔款
D. 日俄战争中的俄国赔款
11. 近代中国铁路的设计或修筑都由外国人控制,20世纪初有一位杰出的铁路工程师,在他的主持下,中国人自己设计并修筑了第一条铁路干线,他是( )。
A. 魏源
B. 左宗棠
C. 詹天佑
D. 茅以升
12. 1936年,沈钧儒等人发表《团结御侮的几个基本条件与最低要求》,强调“中国共产党于去年……主张停止内战,联合各党各派,共同抗日救国”。
该“主张”最早见于( )。
A. “八一宣言”
B. 《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 “国共合作宣言”
D. 《论联合政府》
13. 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后,理论界开展了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这场讨论的历史作用是( )。
A. 打破了长期以来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B. 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C. 平反了一批重大冤假错案
D. 正确评价了党和国家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
14.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初期文化繁荣的方针,但在贯彻过程中曾历经曲折,主要原因是( )。
A. “百花齐放”使大部分文艺作品偏离了主题
B. “百家争鸣”仅仅局限在科学上的不同派别
C. 这一方针否认了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的社会现实
D. 将学术问题看成政治问题,将学术争论看成是阶级斗争
15. 被誉为“罗马法的渊源和罗马的基本法”的是( )。
A. 《汉谟拉比法典》
B. 《十二铜表法》
C. 《民法典》
D. 《查士丁尼法典》
16. “它认为社会的改良和人的生命价值的实现,完全是人类自己的事情,并不是神的恩典。
人需要通过自我能力的展现来完成历史。
”这段话适用于解说( )。
A. 文艺复兴
B. 新航路开辟
C. 资产阶级革命
D. 工业革命
17. 下列宪法中,赋予议会制约政府的权力最小的是( )。
A. 美国《1787年宪法》
B.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
C.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8. 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 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 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 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 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19. “从1932年3月1日起,根据本法规定,一切输入联合王国的商品,除条文中规定的免除课税的商品外,一律课以相当于商品价值10%的关税。
”对英国《进口税法》的颁布,理解错误的是( )。
A. 目的是保护国内市场,抵御外国商品的竞争
B. 为了应付危机,解决危机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政策
C. 表明英国自由放任、自由贸易政策的失败
D. 客观上调解了英国与别国的贸易纠纷,推动了英国经济的发展
20. 马歇尔计划于1947年7月正式启动,西欧各国接受了美国援助合计130亿美元。
有人赞颂美国人的大方慷慨,但也有人认为对美国来说,马歇尔计划是“一本万利”的生意。
这里的“一本万利”是指( )。
①稳定西欧经济
②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
③有助于美国商品的输出
④把受援国纳入美国全球称霸的战略轨道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1. 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前主席布莱德雷曾说日本“这个曾是敌国的国家,对我国来说不仅是太平洋上最强大的堡垒,而且作为太平洋战争胜利的果实,是留在我们手中唯一有价值的地方。
”“二战”后日本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
A. 成为美国的最大商品市场
B. 成为遏制苏联、中国的前哨
C. 为美国提供廉价劳动力
D. 提供反面教材,警示战争
22. “二战”后,德国和朝鲜形成分裂局面的相同原因是( )。
A. 国内民族矛盾的激化
B. 美国和苏联的相互对抗
C.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演变
D. 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推行
23. 美国历史学家( )对世界历史的新体系做新的探索,提出“世界体系理论”。
A. 伊曼纽尔.沃勒斯坦
B. 科恩
C. 瓦尔贾维克
D. 瓦格纳
24. 编年体史书《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的作者是( )。
A. 希罗多德
B. 波里比阿
C. 狄奥尼修斯
D. 修昔底德
25. 历史教学中的图文示意法( )。
A. 能辅助任何知识类型的学习
B. 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抵牾
C. 不利于体现概念的逻辑关系
D. 只能呈现具体的历史信息
简答题
26. 简述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27. 简述中学历史教师如何提高自己的讲授能力。
28. 简述历史教师在备课中应注意的问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为无为,则无不治。
——《老子》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问题:
29. 根据材料,总结两则材料的主要观点。
30. 结合材料及相关史实,分析这两种观点产生的历史背景。
材料:
某中学历史教师在讲授“三国鼎立”时,将授课的主要内容整理成下面的板书形式:
三国鼎立
三分天下:
200年:官渡之战,曹操战胜袁绍,基本统一北方
208年:赤壁之战,曹操败于孙刘联军转为巩固北方,东昊和蜀汉获得发展
地区开发:
魏国:蜀汉:东吴:
北方:曹操屯田西南:诸葛亮屯田收服西南少数民族等东南:孙权屯田
作用:军粮流民作用:发展经济民族融合开发西南作用:发展南方经济问题:
31. 请问该教师所用的板书形式是什么?这种板书在教学中能起到哪些作用?
32. 除这种板书外,请列举两种教学中常见的板书形式。
材料:
某教师在课堂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具体表现都会做出详细的记录。
例如,对教学过程中的小组讨论,教师就会按参与小组讨论的情况、材料收集数量的情况、资料形式总数的状况以及资料搜集途径的情况做详尽的评价量表,对其表现进行记录测评;对学生课堂中归纳、整理资料的情况,教师会分素材整理归类情况、协作学习能力状况进行记录测评。
问题:
33. 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的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属于哪一种评价类型,其特点是什么?
34. 进行这种评价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教学设计题
35.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材料二:
课文摘录:
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原镇守太原的隋朝官僚李渊趁机起兵反隋。
隋炀帝被杀后,618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随后消灭各支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平定了全国。
626年,李世民即位,次年改年号为“贞观”,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唐太宗。
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他吸取隋朝速亡的历史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
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
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当时朝中人才济济,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
贞观时期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
在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职权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查各级官吏的政绩。
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唐初,突厥控制了漠北和西域的广大地区,经常对唐朝进行骚扰。
贞观年间,唐太宗发兵反击,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
要求:
根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和课文内容,设计出相关的教学过程,包括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和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