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亲妈妈再婚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亲妈妈再婚难
郑芸,第一次婚姻在发现丈夫有外遇时宣告瓦解,两年前带着女儿再婚,对方也离过婚,带有一个女儿。

她一向习惯要求女儿帮忙做家事,嫁到夫家后,对两个女儿一样分配家事。

郑芸,第一次婚姻在发现丈夫有外遇时宣告瓦解,两年前带着女儿再婚,对方也离过婚,带有一个女儿。

她一向习惯要求女儿帮忙做家事,嫁到夫家后,对两个女儿一样分配家事。

可是,先生的女儿觉得新妈妈来了,规矩变多了,而婆婆也有不满之言。

现在她大多只叫自己的女儿洗碗、倒垃圾。

对于女儿问起为什么姐姐不用做家事时,她的回答是:“姐姐是中学生,功课很多,没时间帮忙,而你做家事时也可以多和妈妈聊天啊。


观念中,家是属于每一个人的,大家都应该分担家中的事,郑芸并不满意这样的答案,不过这是她目前所能想出的最好说词。

江敏任教于中学,第一次婚姻因丈夫车祸去世而结束,她有两个儿子,两年前再婚。

她的先生离过婚,带有3个女儿。

再踏入婚姻生活,她立意当个好母亲,买什么东西都等分5份,而她的先生却常常只买3份,5个孩子放学了,全到她的妈妈家做功课,吃点心,不分彼此。

可是,先生只知道照顾自己的女儿,好吃的菜全端在女儿面前;带女儿去买新衣,还说不要给江敏知道;只带女儿去游泳、郊游,完全
忽略儿子的感受。

因为他总认为两个儿子有江敏的全心照顾。

这些生活点滴让江敏心中很不舒服。

有一次,她忍无可忍,对先生说:“你如何对待我的孩子,我也如何对待你的孩子。

”她想让对方体会婚姻是两人共同经营的事,但是先生总是易于忽略,于是一场婚姻大战显然将一触即发。

陈丽华,因为受不了前夫一再出轨,加上3个孩子也长大,厌倦与先生天天吵吵打打的日子,8年前离婚,孩子的监护权归丈夫。

如今再婚3年,近年来两个孩子陆续搬来和她住。

每次她和孩子在楼上聊天时,她的先生就会酸溜溜地说:“你们母子团圆,我不加入。

”有时她和女儿去逛街,先生甚至会故意不吃饭。

令她不能平衡的是,先生有意无意地质疑钱都花到哪里去了,一副唯恐她把钱花在别人孩子身上去的样子。

先生怨她较疼自己的孩子,女儿也住得不舒坦。

陈丽华说,再婚妇女处在丈夫和子女之间,简直是左右不讨好的夹心饼。

和每个未婚女子一样,带着孩子的单亲妈妈也有权利追求婚姻生活。

只是世俗眼光对失婚女人再婚多少还带着异样色彩,离两性平等的理念还差一大截,所以单亲妈妈再婚的路往往走得比男人辛苦多了。

当然,任何一桩婚姻都不可能是公主与王子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第一次婚姻中会出现的争执与问题,第二次婚姻也可能会发生。

不同的是,二度婚姻中的男女各自带着第一次婚姻的影响,加上“你的孩子”、“我的孩子”或是“我们的孩子”等复杂的多角关系,常使得婚姻更难经营。

妇女再婚,带或不带孩子都会是一道难题,基于母性,世间少有母亲不希望把孩子带在身边的,除非是争取不到孩子的监护权。

令郑芸不解的是,一对经济独立的男女共同组成一个家,为什么男方可以要求女方放弃自己的孩子?而在实际的婚姻生活中,女人和男人一样外出工作,拼搏,独当一面,早已没有“谁依靠谁”或“拖油瓶”的观念,为什么女人还必须受制于传统理念的束缚?她一再自问:“两性在婚姻待遇上为什么还有这么大的差别?”
也是一心期待丈夫接纳自己孩子的陈丽华,早已看清妇女如果想把两性平等的观念放在婚姻生活中,只是自讨苦吃。

所以她尽力为夫家付出,希望为自己的儿女在新家换取一点尊严。

人格特质和生活习惯都不相同的孩子要生活在一起,必然会有摩擦。

江敏说:“真的组成家庭之后,家中大至经济问题,小至浴室毛巾的挂法、牙膏的挤法、5个孩子的洗澡顺序……,都有得
吵。

”而她一向喜欢整洁,看到散乱的衣服、文具、书本、玩具,收也收不完。

更是难以忍受。

有一段时间大家似乎难以和平相处时,江敏的大儿子对她说:“你和‘爸爸’在婚前彼此相识,订婚后又先出国玩了一趟,相互了解才决定结婚,可是我们5个孩子没有充分认识,并没有想到要共同生活,难道你们大人相爱、结婚,小孩就一定要住在一起吗?”
后来,大女儿提议搬出去住。

所以她和先生在婚后共处8个月后,各自带着自己的孩子分开居住。

江敏一直认为自己拥有雅量接受先生和前妻的孩子,但结果一度令她觉得受挫。

后来,她慢慢体会孩子的那番话——“大人相爱,孩子不见得一定要住在一起。

”先生也说,两个人就各自安心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玩,不必有所歉疚。

许多时候,再婚妈妈为了不让别人批评有后娘心,总是对自己的孩子要求多一点;有的家庭形成先生和太太分别管自己的孩子,而两套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孩子价值观的混淆,并非长久之计。

两年多的婚姻生活,郑芸时时感受到女儿那种“在另一种屋檐下,没有归属感”的心情。

她常觉得孩子是无助的,父母离婚,家庭散了;母亲再婚,她必须跟着去适应陌生环境。

看在她这个做母亲的眼里,无奈而不忍。

她说,这时候一定要让孩子感觉到母亲永远是最爱她的,
绝对不会因为有了新爸爸而改变。

令郑芸不能忍受的是,丈夫对女儿像个客人。

她自问,一直有心好好地维系这个家,却常常感觉不到先生的回应。

她说:“再婚是先天不足,是否后天失调,很需要技巧。

谁付出较多、较少都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彼此有诚意,如果婚姻生活中连这点心意都没有,还有什么意义?”
二度婚姻中,“你的孩子”和“我的孩子”的问题已经难以摆平,如果再加上“我们的孩子”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