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讥时咏史散曲二首 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讥时咏史散曲二首学案
元曲一经崛起,便迅速传唱大江南北,因为它深深扎根于群众的泥土之中,有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崭新的艺术形式。

元曲,无论是散曲还是杂剧,内容深刻,题材广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

散曲,无论是一诗一曲的小令,还是同一宫调多词多曲的联组套曲,都是一种新声新词的新诗体,是词与各民族民间俚曲相结合的演化物;杂剧,更是一种融说唱表演于一体的新型戏剧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浓重的乡土气息,成为一种成熟的戏剧,一直流传到今。

入元的赵宋宗室书画家赵孟
【课内挖掘】
精忠报国
岳飞小时候,他的母亲就在他的背上用针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字。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

”金人攻打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岳飞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他领导的“岳家军”,让敌人闻风丧胆。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

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

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岁。

金兵未灭,何以为家?
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岳飞,在金人入侵的动乱年代里,立下了“还我河山”的壮志,他一生征战沙场,死而后已。

当岳飞率领军队屡败金兵,建有大功的时候,有人赠送美女以示慰劳,岳飞说:“金兵未灭,难道是大将安乐的时候吗?”宋高宗要为他建宅第、立家室,以褒奖他的赫赫战功,他又辞谢道:“金兵未灭,何以为家?”岳飞一生矢志不渝,留下了千古美名。

【课外运用】
文段一
当风波亭上的月华失去了光泽,当你用含泪的眼看着一旁的儿子,也看着即将离别的山河,你,一个失去了士兵的将军,面对一杯毒酒,选择了吞咽!有谁知道那一刻你的内心所涌动的情感,有谁知道你壮志未酬英年早逝的悲痛心情?假如时光能够倒流,我想握住你的手,我想对你说:你,岳飞将军,虽然你死于一场政治斗争,可是你早已成了民族魂!为了收复失地,你写下了“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誓言,谁能忘记你背上刻着“精忠报国”的字样啊!你的死,对忠奸二字做了最淋漓尽致的注解,在忠与奸之间筑起了一道分明的墙!
文段二
抗金名将岳飞,一生精忠报国。

你一生坎坷,一生挫折,却永远保持着一身浩然正气,永不忘本。

你生于汤阴,死于“风波”,一世英明抵不过一个“莫须有”的罪名;你忙于布阵,忙于厮杀,你醉心于把战表化作一个个捷报,但你不曾注意金銮殿上不露声色的檐角下已勾勒出风波亭案的雏形,龙案后昏庸的半径量得出世间黑暗的周长。

然而,面对这一切,你仍然坚持自己做人的根本,仍然坚守母亲教导的精忠报国,将之化成情真意切、壮怀激烈的《满江红》。

岳元帅,你名字的背面是历史的创伤,你名字的正面是历史的勋章。

这是你一生的坚守,留给后人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闪杀人望旌节中原士夫
..士夫:指人民
B.老天只恁
..忒心偏只恁:只怨
C.折挫
..英雄折挫:磨折、挫折
D.误杀人弃丘陵南渡銮舆
..銮舆:天子的车驾,代指天子
解析:B项,只恁:如此,这样。

答案:B
2.下列对周德清《【中吕·满庭芳】看岳王传》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曲为元人散曲中歌颂宋代名将岳飞的名篇,开头三句对岳飞做概括性的评价,称他文武双全,为民族中兴建功立业,足以流芳百世。

B.第四、五句追述被诬身亡的悲剧,一个“却”字,饱含悲愤、痛惜。

“闪杀人”两句揭示由此产生的后果:丢弃宗庙南逃,收复失地无望。

C.最后三句落笔于岳坟。

那“愁风怨雨”所凝聚的,正是千古不灭的民族正气,为忠臣的冤魂长掬一腔热泪。

D.全曲叙事同时又借景抒情,一气呵成,动人心魂。

解析:全曲没有借景抒情。

答案:D
3.下列关于《【中吕·满庭芳】看岳王传》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本曲前半部分以叙事为主,后半部分转入抒情,两部分既层次分明,又一气呵成。

B.本曲用词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却”字的陡转,“妒”“奸”两字的使用,都可见作者爱憎分明。

C.诗人于对比中刻画了英雄的形象,写出了百姓的苦难,也揭示了南宋王朝灭亡的原因。

D.诗人以西湖上风雨不断作结,以朦胧衬托伤感,使愁怨显得更深广绵长。

答案:C
4.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建中兴庙宇,载青史图书。

B.折挫英雄,消磨良善。

C.志高如鲁连,德过如闵骞。

D.不读书有权,不识字有钱,不晓事倒有人夸荐。

解析:D项,排比;A、B、C三项均为对偶。

答案:D
二、迁移发散
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1)~(3)题。

【双调·殿前欢】观音山眠松①
徐再思
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②。

岁寒心不肯为梁栋,翠蜿蜒俯仰相从。

秦皇旧日封③,靖节何年种④,丁固当时梦⑤?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注释】①观音山:指今扬州的观音山。

②避乖:与世迕离,避离世乱。

乖,抵触。

③秦皇旧日封:秦始皇曾登泰山,在松下避雨,封其树为五大夫。

④靖节:指陶渊明,私谥“靖节”。

其《归去来兮辞》有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⑤丁固:三国吴人,任尚书时曾梦到松树生其腹上,后封大司徒。

(1)这首元曲采用____________的手法,赞颂隐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和淡泊情怀。

(2)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
A.题目中的“眠松”,指作者在观音山的松间倒卧而眠,表现其自在之态。

B.曲中“高卧”,既紧扣“眠松”之卧态,又切合蛰龙冬卧之特征,以龙喻松,复以松拟人,修辞堪称警策。

C.结尾二句,写作者要与明月清风为伴,超尘拔俗,婆娑潇洒。

D.“秦皇旧日封……当时梦”三句是说这是一棵秦皇所封、靖节所种、丁固所梦的松树。

(3)末句“一枕清风”的“枕”字用得很特别,请联系全曲,说说这个“枕”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答案: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2)解析:A项错,“眠松”,指倒卧横生的松树,非作者在松间倒卧而眠;C项错,是卧松与明月清风为伴,非作者;D项错,是疑问,不是肯定,表明卧松之历史悠久,阅尽人世沧桑。

答案:B
(3)答案:用一个“枕”字可以突出“眠松”形象,照应题目,这株苍松,眠卧山间,看明月,听清风,超尘拔俗,婆娑潇洒;再者,用“一枕”,很容易和“梦”联系起来,清风徐徐入梦,反映出诗人置身此境,心凝神释,与万化冥合,物我融一的境界。

6.阅读下面这首散曲,回答问题。

【正宫·醉太平】堂堂大元
无名氏
堂堂大元,奸佞专权。

开河变钞祸根源,惹红巾万千。

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哀哉可怜!
这支曲子是元代社会的真实写照,曲成之后,“自京师至江南,人人能道之”。

从曲子的内容来看,写出了哪些社会现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奸佞专权:“官法滥,刑法重,黎民怨”“人吃人,钞买钞,何曾见”“贼做官,官做贼,混愚贤”。

7.阅读下面这首小令,回答问题。

【正宫·醉太平】讥贪小利者
无名氏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

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

亏老先生下手!
高度的夸张手法是本小令的主要特点,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是一首表达强烈讽刺意义的小令精品。

起首三句,在三个分述和一个总括中,无一字言“贪”,而贪者形象自然跃然纸上。

五、六、七句用三个逐步深入的意象,继续挖掘贪者之心:对一切可以捞一把的事物,从不轻易放过。

鹌鹑吞到嗉里的豌豆,他要掏出;鹭鸶长腿上,他要劈下精肉;蚊子小肚内,他要刮出脂油。

这一系列艺术的夸张和形象的比喻,鲜明地突出了“贪小利者”的本质。

结句精辟,抨击有力,所谓“老先生”者,实指元代的各级官吏。

全曲寓庄于谐,嬉笑怒骂,皆成妙文,体现出元曲爽朗、幽默、风趣的特色。

三、创新语用
8.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句子,使其与所在段落的其他句子组成排比句。

你如果是一块鹅卵石,就不要抱怨不能成为一块美玉;你如果是一泓清泉,就不要抱怨不能拥有大海的壮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然,假如你是一匹骏马,就绝不能满足于蜗牛的步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你如果是月亮就不要抱怨不能发出太阳的光辉
假如你是一只鲲鹏就绝不能满足于燕雀的志趣
假如你是一尊金佛就绝不能满足于门神的位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