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亚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21题;共43分)
1. (2分) (2019高三上·牡丹江期中) 《本草纲目》中“石碱”一条记载:石碱出山东济宁诸处,彼人采篙寥之属,晒干烧灰,以水淋汁,久则凝淀如石,洗衣发面,亦去垢发面。
这里的“石碱”是指()
A . KOH
B . KAl (SO4)2
C . KHCO3
D . K2CO3
2. (2分)灭火时往可燃物上喷大量水的主要作用是()
A . 隔绝空气
B . 降低温度
C . 使水分解
D . 使水变成水蒸气以挥发
3. (2分) (2016高一下·绥化期中) 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溶液20mL,其中含有硫酸的浓度为2mol/L,含硝酸的浓度是1mol/L,现向其中加入0.96g铜粉,充分反应后(假设只生成NO气体),最多可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的体积为()
A . 89.6mL
B . 112mL
C . 168mL
D . 224mL
4. (2分) (2018高一上·合肥期中) 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B .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有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化学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C . 电解质是溶于水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溶于水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D . 中和反应有盐和水生成,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5. (2分) (2018高一下·江苏期末) 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等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煤的液化、石油的裂化和油脂的皂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B . 糖、油脂和蛋白质都是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
C . 静电除尘、燃煤固硫和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
D . 将秸秆就地充分燃烧,可避免秸秆腐烂造成环境污染
6. (2分) (2019高一上·萧山期末) 下列实验方法或操作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7. (2分) (2019高一上·江阴期中) 人们常用“84”消毒液对环境进行消毒。
该消毒液无色,对某些有色
物质有漂白作用,对该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呈黄色。
你认为它可能的有效成分是()
A . NaOH
B . NaClO
C . KMnO4
D . Na2CO3
8. (2分) (2018高一下·南宁期中) 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 B C D
氧化铁
带玻璃塞的试剂瓶铁罐车铝制饭盒
可用作红色颜料
可用于盛放
氢氧化钠溶液
可用于运输浓硫酸
不宜长时间存放酸性或碱性
的食物
A . A
B . B
C . C
D . D
9. (2分) (2018高一上·鹤岗期中) 用足量的CO还原8 g铁的氧化物,把生成的CO2全部通入到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得到的沉淀干燥后质量为15g,则此铁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A . Fe2O3
B . FeO
C . Fe3O4
D . Fe3O4和FeO的混合物
10. (2分) (2016高一上·沽源期中) 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g•mol﹣1 ,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
A . Mg
B . g
C . g
D . g
11. (2分)分别将下列各组物质同时加到水中,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A . FeCl3 NaOH KCl
B . KCl Na2CO3 Na2SO4
C . BaCl2 NaCl Na2SO4
D . NaCl AgNO3 KCl
12. (2分) (2017高一上·惠来期中)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氧化镁与稀盐酸混合:O2﹣+2 H+═H2O
B . 碳酸钠溶液和石灰乳反应:CO32﹣+Ca2+═CaCO3↓
C . 稀硫酸与锌反应:2 H++Zn═Zn2++H2↑
D . 向沸水中滴加FeCl3溶液制备Fe(OH)3胶体:Fe3++3H2O Fe(OH)3↓+3H+
13. (2分) (2017高一上·昌平期末) 有两个无标签的试剂瓶,分别装有Na2CO3和NaHCO3固体,有4位同学为鉴别它们采用了以下不同的方法,其中不可行的是()
A . 分别配成溶液,再加入澄清石灰水
B . 分别取固体样品,滴加同浓度盐酸,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
C . 分别加热,再检验是否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D . 在两只试管中分别加入各约1 g的两种固体和10 mL水,振荡后分别滴入2滴酚酞
14. (2分) (2020高二下·潮州期末)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4OH-=AlO +2H2O
B . 二氧化硫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5SO2+2H2O+2MnO =2Mn2++5SO +4H+
C . Na2S2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S2O +6H+=2S↓+3H2O
D . 硫酸铜溶液中加少量的铁粉:3Cu2++2Fe=2Fe3++3Cu
15. (2分)(2020·昌平模拟) 潜艇中氧气来源之一的反应是:2Na2O2+2H2O=4NaOH+O2↑。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22.4LO2含2NA个O原子
B . 1.8gH2O含有的质子数为NA
C . 1molNa2O2含共价键的总数为2NA
D . 上述反应,每生成1molO2转移4mol电子
16. (2分) (2018高三上·盐城期中) 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A 向K2MnO4溶液(墨绿色)中加入醋酸,溶液逐渐变
为紫色且有黑色沉淀
醋酸具有氧化性
B 向Fe(NO3)2溶液中滴入HI和淀粉混合溶液,溶液
变蓝
氧化性:Fe2+>I2
C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CO2 ,溶液变浑浊
结合H+能力:
C6H5O->CO32- >HCO3-
D
将K2CrO4滴入AgNO3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再滴加
相同浓度的Na2S溶液,沉淀由红棕色转化为黑色
Ksp(Ag2CrO4)>Ksp(Ag2S)
A . A
B . B
C . C
D . D
17. (2分) (2018高一上·中山月考) 烧杯中盛有含 Cu2+、Al3+、Fe3+、SO42-、Fe2+、Cl-六种离子的溶液,若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Na2O2 搅拌,充分反应后再向该烧杯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此时上述离子物质的量保持不变的有()
A . 1 种
B . 2 种
C . 3种
D . 4 种
18. (2分) (2019高三上·临渭月考) 向Na2CO3、 NaHCO3 ,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生成气体的量随盐酸加入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
则下列离子组在对应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 a点对应的溶液中:Na+、OH-、SO42-、NO3-
B . b点对应的溶液中:Al3+、Fe3+、MnO4-、Cl-
C . c点对应的溶液中:Na+、Ca2+、NO3-、Cl-
D . d点对应的溶液中:F-、NO3-、Fe2+、Ag+
19. (2分) (2016高二下·济南期中) 下列有关电解质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某化合物溶于水导电,则该化合物为电解质
B . NaCl溶液在电流作用下电离成Na+和Cl﹣
C .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非金属单质一定是氧化剂
D . 元素由化合态变成游离态时,它可能被氧化,也可能被还原
20. (2分) (2018高一下·上海期中) 氮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
有关说法中不正确是()
A . 氮气分子很稳定
B . 氨气易液化
C . 尿素属于铵态氮肥
D . 闪电实现了大气固氮
21. (3分) (2018高一上·曲沃期末) 常温常压下,将NO2和O2的混合气体20mL充入一试管,将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内还剩余5mL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NO2与O2的体积比为()
A . 2:3
B . 3:2
C . 1:19
D . 19:1
二、填空题 (共2题;共7分)
22. (3分) (2019高二下·新宁模拟) 浓硫酸具有的重要性质有:酸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请把下列现象中浓硫酸表现出来的性质填写在对应的空白处:
(1)把浓硫酸滴在白纸上,白纸变黑,则浓硫酸表现出:________;
(2)整有浓硫酸的烧杯敞口放置一段时间,质量增加,则浓硫酸表现出________;
(3)旅硫酸与碳共热时发生反应2H2SO4(浓)+C CO2↑+2SO2↑+2H2O,在该反应中,浓硫酸表现出
________。
23. (4分) (2018高一上·太原期末) 现代生活中,人们使用各种含硅元素的物质美化自己的生活.
(1)现代化的生活小仅中安装有太阳能路灯,其中太阳能电池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2)人们常常选用雕花玻璃装饰房间.在玻璃上雕花时发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家庭装饰的石材表面常涂有一层硅酸钠溶液,硅酸钠溶液可以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硅酸沉淀以保护石材,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
(4)许多人喜欢佩戴玉石饰品.玉石的主要成分基本都属于硅酸盐,列入和田玉(Ca2Mg5H2Si8O24)可表示
为复杂氧化物形式2CaO•5MgO•8SiO2•H2O,则南阳玉(CaAl2Si2O8)表示为复杂氧化物形式是________.
三、推断题 (共1题;共8分)
24. (8分) (2018高一下·平顶山期末) 为研究铜与浓硫酸的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
(1)实验I:反应产物的定性探究,按如图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进行实验
A装置的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F装置的烧杯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B装置中的现象是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能证明浓硫酸中硫元素的氧化性强于氢元素的现象是________ 。
(3)实验结束时,撤去所有酒精灯之前必须完成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
(4)实验结束后,证明A装置试管中反应所得产物是否含有铜离子,需将溶液稀释,操作方法是________。
(5)实验Ⅱ:反应产物的定量探究
在铜与浓硫酸反应的过程中,发现有黑色物质出现,且黑色物质为Cu2S。
产生Cu2S的反应为aCu+bH2SO4 cCu2S+dCuSO4+e H2O,则a:b=________。
(6)为测定硫酸铜的产率,将该反应所得溶液中和后配制成250.00mL溶液,取该溶液25.00mL加入足量KI 溶液中振荡,生成的I2恰好与20.00mL 0.30mol•L﹣1的Na2S2O3溶液反应,若反应消耗铜的质量为6.4g,则硫酸铜的产率为________。
(已知2Cu2++4I﹣=2CuI+I2 , 2S2O32﹣+I2=S4O62﹣+2I﹣)【注:硫酸铜的产率指的是硫酸铜的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
四、实验题 (共2题;共12分)
25. (3分)用实验确定某酸HA是弱电解质.两同学的方案是:
甲:①称取一定质量的HA配制0.1mol•L﹣1的溶液100mL;
②用pH试纸测出该溶液的pH,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
乙:①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HA溶液、盐酸,分别配制pH=1的两种酸溶液各100mL;
②分别取这两种溶液各10mL,加水稀释为100mL;
③各取相同体积的两种稀释液装入两个试管,同时加入纯度相同的锌粒,观察现象,即可证明HA是弱电解质.
(1)在两个方案的第①步中,都要用到定量仪器是________.
(2)甲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理由是测得溶液的pH________1(选填“>”、“<”、“=”).乙方案中,说明HA是弱电解质的现象是________.
a.装HCl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
b.装HA溶液的试管中放出H2的速率快;
c.两个试管中产生气体速率一样快.
26. (9分) (2019高一上·温州期中) 按要求填空:
(1)写出新制氯水中含量最多的微粒的化学式________(水分子除外)
(2)写出漂白粉中有效成分的名称________
(3)描述检验溶液中K+离子的实验操作过程________
(4)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________)Cu+(________)HNO3(稀)=(________)Cu(NO3)2+(________)NO↑+(________)H2O (5)按照物质的分类,次磷酸(H3PO2)属于二元酸,其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五、计算题 (共1题;共15分)
27. (15分) (2018高一上·石家庄期中) 常温下,将20.0 g质量分数为14.0%的KNO3溶液与30.0 g质量分数为24.0%的KNO3溶液混合,得到的密度为1.15 g/cm3的混合溶液。
计算(写出计算步骤):(1)混合后溶液的质量分数。
(2)混合后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下同)。
(3)在1 000 g水中需溶解多少摩尔KNO3才能使其浓度恰好与上述混合后溶液的浓度相等?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1题;共43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考点:
解析:
答案:5-1、考点:
解析:
答案:6-1、考点:
解析:
答案:7-1、考点:
解析:
答案:8-1、考点:
解析:
答案:9-1、考点:
解析:
答案:10-1、考点:
解析: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答案:12-1、考点:
解析:
答案:13-1、考点:
解析:
答案:14-1、考点:
解析:
答案:15-1、考点:
解析:
答案:16-1、考点:
解析:
答案:17-1、考点:
解析:
答案:18-1、考点:
解析:
答案:19-1、考点:
解析:
答案:20-1、考点:
解析:
答案:21-1、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2题;共7分)答案:22-1、
答案:22-2、
答案:22-3、
考点:
解析:
答案:23-1、
答案:23-2、
答案:23-3、
答案:23-4、
考点:
解析:
三、推断题 (共1题;共8分)
答案:24-1、
答案:24-2、
答案:24-3、
答案:24-4、
答案:24-5、
答案:24-6、
考点:
解析:
四、实验题 (共2题;共12分)答案:25-1、
答案:25-2、
考点:
解析:
答案:26-1、答案:26-2、答案:26-3、
答案:26-4、答案:26-5、考点:
解析:
五、计算题 (共1题;共15分)答案:27-1、
答案:27-2、
答案:27-3、
考点: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