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地理地图试题答案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地理地图试题答案及解析
1.下列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的分析中,说法正确的是()
A.C点位于D点的西北方向
B.小溪大体的流向是从东南流向西北
C.B处非常适合攀岩运动,因为B点海拔最高
D.要登上A点,选择从西面上山比从南面上山要省力一些
【答案】A
【解析】试题解析:
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有的地图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向,
但图中标的箭头指向北方.使用这种地图,要根据指向标来确定方向.可以判定C点位于D点的
西北方向,故A正确。

水由高向低处流,可判定小溪大体的流向是从西北流向东南,故B错误。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B陡崖,适合攀岩运动,但海拔最高点在山,故C错误。

.等高线越(西面)密集,表示坡度越陡(费力),等高线越(南面)稀疏,表示的坡度越
缓(省力),故D错误。

故选:A。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7分)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部分的地形名称: A , B 。

甲地海拔为米,甲、乙两地的相
对高度约米。

甲地在乙地的方向。

(2)如果在图示地区建造一座水库,最适合修建拦水大坝的地点是字母_____处;
(3)最合适进行攀岩运动的地点是字母_______处。

【答案】(1)山顶鞍部 250 100 西北
(2)E
(3)D
【解析】(1)从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看出,A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为山顶,
B处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甲地海拔为250米,乙地海拔150米,甲、乙两地
的相对高度约100米;地图上的方向有不同的表示方式,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确定方向,故可判定甲地在乙地的西北方向。

(2)如果要在图示地区建造一座水库,最适合修建拦水大坝的地点是图中字母E处,该处地处
盆地的出口处,工程量较小,易于施工。

(3)从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看出,D处是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适合做攀岩运动。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3.请你判断图1是根据下列哪幅等高线地形图绘成的
【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图形出现了两个山顶,海拔在1200以上和600米以上,此图等高距为200米;两山峰从400米以上就没有连接点了;结合选项,B最合适,故选B.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4.读右图,回答第下列各题。

【1】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组织登山活动,目标是图中某地区的山峰,计划分四个小组沿图中的
①②③④虚线方向进行攀登,其中一组想沿坡度较陡的山谷攀登,其路线应是()A.①B.②C.③D.④
【答案】B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
示坡缓。

读图可知,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最密集的是路线②,故本题选B。

【2】图中的①②③④四条登山路线中,坡度最缓的是()
A.①B.②C.③D.④
【答案】D
【解析】等高线稀疏处坡度缓,密集处坡度大,所以①②③④四条登山路线中,坡度最缓的线路
是④,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5.下面四图地形与名称顺序相符的是:
A.鞍部、陡崖、盆地、山峰B.山峰、鞍部、陡崖、盆地
C.盆地、陡崖、山峰、鞍部D.山峰、盆地、鞍部、陡崖
【答案】D
【解析】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内小外大的是盆地,相反的则是山顶;等高线相互重合的地方是陡崖;等高线向大数弯曲凸出的地方是山谷,相反则是山脊,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6.下面四幅图中,按A在B的方向排序,正确的说法是()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B.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C.东南、正西、西南、东北D.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答案】C
【解析】
第一幅地图为俯视图,要根据地球的自西向东运动来判断,根据地球顺时针运动,可判断为南半球,A点在B点的东南方向;第二幅地图A、B在同一纬线上,A点在B点的正西方向;第三幅
地图根据指向标判断方向,可得A点在B点的西南方向;第四幅地图,要根据经纬线的指示方向
来判断,经线指示东西,纬线指示南北,A点在B点的东北方向,故本题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7.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1】在图上量得C地到D地的直线距离为5.2厘米,那么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
A.5.2千米B.52千米C.520千米D.5200千米
【答案】A
【解析】比例尺,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示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则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比例尺的倒数)。

图上距离为5.2厘米,比例尺为
1:100000,所以实际距离=5.2×100000=5200000厘米=5200米,故本题选A。

【2】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E点爬到山顶A比从C点爬到山顶A更容易
B.B地为陡崖,适合攀岩运动
C.C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300米
D.小溪的大致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流
【答案】A
【解析】E点到山顶A之间的等高线密集,所以坡度较陡,攀爬困难,A错误;B处等高线相交,
为陡崖,适合攀岩运动;A海拔为670米,D海拔为100米,所以两者相对高度为570米;小溪由高处流向低处,根据图中指向标,判断小溪的大致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流故本题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8.读以下A、B、C三幅图,回答相关问题。

(14分)
(1)A、B、C三幅图的比例尺最小的是(填字母)。

内容最详细的是(填字母)。

(2)在C图上能找到北京动物园吗?(能或不能),那么在北京市区旅游应选用(字母)图最合适。

(3)在图A上,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米。

(4)读B图,"国家图书馆"在"动物园"的方向,假如这两地方图上距离为0.5厘米,那么实地距离为千米。

【答案】(1)C A
(2)不能 B
(3)720
(4)西北 1.35
【解析】
(1)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范围和内容详略的关系是: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反之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2)C图的比例尺太小,表示的内容太简单,北京动物园在此图中可忽略,表示不出来,B图的比例尺较合适,并且表示的都是北京的旅游景点,在北京旅游选此图合适.
(3)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比例尺主要有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读图可知,在此图中,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720米.
(4)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一般有三种:①一般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判断;②是根据指向标判方向,③是经纬网定向,此图应该用一般方法判定方向,读图可知,国家图书馆在动物园的西北方向,此图的比例尺是1:270000,故0.5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35千米.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阅读.
9.华北平原某中学晓霞班的同学在学校附近地区组织春游。

阅读“春游日记”和春游地区地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春游日记:从学校所在地白镇出发,一直沿公路行进,直达一个古朴的村落,然后,越过一条清清的小河,来到碧波荡漾的尼湖湖畔,向东南眺望我们家乡美丽的田园,白河蜿蜒入海,河流两岸麦田片片,春风吹过,泛起连绵的绿色……
(1)仔细阅读“春游日记”,在图上用清晰的线条画出“春游路线”。

(1分)
(2)简要概括图示地区地形和地势的主要特点。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历史上白河弯弯曲曲,为了泄洪和排涝,人们把河道改直了许多。

白河的洪涝灾害多发生
在一年中的_________(月份)。

(1分)
(4)在公路和白河的交界处,原来建有一个乡镇工厂(后搬迁),每到冬季,工厂排放的烟尘
常会飘散到白镇。

而到了夏季,这种现象基本不会发生。

你认为其原因是什么?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白镇经济的发展,请从耕地、河湖、海洋中任意选择一处,谈谈你的建议和设想。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2)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3)7-8月份
(4)该地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
(5)耕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河湖以发展水产养殖业,如风光好还可发展观光旅游业等
【解析】
(1)根据春游日记的描述和区域平面图画出春游路线。

(2)从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看出该区域地形以平原为主,图中的白河自西北蜿蜒向东南入海,
可见该区域地势是西北高东南低。

(3)由于该区域是华北平原,降水集中在7、8月份,因此白河的洪涝灾害多发生在一年中的7、8月份。

(4)该地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吹西北风,夏季吹东南风,所以原来在在公路和白河交界处
的乡镇工厂,每到冬季工厂排放的烟尘常会飘散到白镇,而到了夏季这种现象基本不会发生。

(5)对于白镇经济的发展,耕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河湖以发展水产养殖业,如风光好还可发
展观光旅游业。

【考点】本题考查在地图上表示方向的基本方法及应用;土地的利用类型。

点评:在地图上辨别方向应该有三个步骤:①有指向标的,根据指向标判断。

②有经纬网的,经
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③无指向标,无经纬网,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判断。

季风气候的风向随季节改变而发生改变。

10.图为我国东部季风区内某山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分
(1)地形部位名称:①②(2分)
(2)图中甲村位于乙村方向,c山顶海拔高度大约是米。

(2分)
(3)一般情况下丙地降水多于甲地,原因是。

(2分)
(4)当地规划修建一座水库,水坝位置应选在a、b中的处最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若修建该水坝,村镇可能需要搬迁。

(2分)
(5)如果在丙、丁两村之间修一条公路,③、④两条路线哪一条合理?并说出理由。

(3分)
(6)图中乙村计划从河流中引水,⑤、⑥两条引水路线哪一条合理?并说出理由。

(3分)
【答案】(1)山脊山谷(2)西北 600~650 (3)丙地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甲地在盆地内部。

(4)b 位于盆地出口处,有利于集水,此处狭窄,便于建水坝,同时节省投资甲(5)④坡度缓和(6)⑥水库中水量大,并且从高处向地处引水,水能自流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图的相关知识。

(1)地形部位名称:①山脊,等高线向低处凸,
②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2)图中甲村位于乙村西北方向,c山顶海拔高度大约是600~650米;(3)一般情况下丙地降水多于甲地,原因是丙地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甲地在盆地内部;(4)当地规划修建一座水库,水坝位置应选在a、b中的b处最合理,理由是位于盆地出口处,
有利于集水,此处狭窄,便于建水坝,同时节省投资,若修建该水坝,甲村镇可能需要搬迁;(5)④路线合理,理由是等高线稀疏,坡度缓和;(6)⑥引水路线合理,理由是水库中水量大,并且从高处向地处引水,水能自流。

11.某城镇周围的农民要发展小麦、果林、乳牛、渔业、蔬菜等农业生产,请在下图中A、B、C、
D、E处合理安排,并说出你的理由。

(20分)
(1)A处宜发展生产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处宜发展生产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处宜发展生产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处宜发展生产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处宜发展生产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共20分
(1)乳牛(2分)地形平坦,牧草丰富。

(2分)
(2)小麦(2分)地形平坦,土肥水丰。

(2分)
(3)果林(2分)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

(2分)
(4)渔业(2分)地势低凹,河湖较多。

(2分)
(5)蔬菜(2分)挨近城镇,便于运输和销售。

(2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地图的相关知识。

(1)A处宜发展生产乳牛;理由是地形平坦,牧草丰富;(2)B处宜发展生产小麦;理由是地形平坦,土肥水丰;(3)C处宜发展生产果林;理
由是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4)D处宜发展生产渔业;理由是地势低凹,河湖较多;(5)
E处宜发展生产蔬菜;理由是挨近城镇,便于运输和销售。

12.下列四个比例尺最大的是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B.1/300
C.三千万分之一D.1:3000000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

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
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把选项中的四个比例尺改换为数字式:
A为1/3000000,B为1/300,C为1/30000000,D为1/3000000。

因为数字式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分子为1,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所以比例尺最大的是1/300。

故选项B符合题意。

所以本
题选择B选项。

13.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颜色的地区表示的地形类型一般是
A.高原B.平原C.盆地D.丘陵
【答案】B
【解析】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

14.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1:5000000B.图上一厘米代表实地50千米
C.五万分之一D.1:20000000
【答案】C
【解析】比例尺大小比较中,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小,表示的比例尺越大,四个选项中,分母最小的是C,故选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大小的比较。

15.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A.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千米
B.
C.一千万分之一
D.1:1000
【答案】D
【解析】比例尺有三种基本表示形式:数字式、文字式和线段式比例尺,不同形式的比例尺比较
大小,需要把它们转化为同一形式的比例尺,一般转化为数字式比例尺,再进行大小比较;比例
尺就是个分数,我们把所有的比例尺都写成分数的形式,在分子相同的情况下,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也就是比例尺越小;反之,分母越小分数越大,也就是比例尺就越大,题干中四个比例尺统
一写成数字式比例尺是:A.1:1000000;B.1:5000000;C.1:10000000;D.1:1000,最大
的是D,故D符合题意。

【考点】地图上的比例尺应用。

16.河流一般发育在()
A.陡崖处B.山脊上
C.山谷中D.山坡上
【答案】C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山谷是孕育河流的地方。

【考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7.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所代表的地形是()
A.山地B.盆地
C.缓坡D.陡崖
【答案】D
【解析】在等高线图上,等高线重合在一起的地形是陡崖,山地、盆地、缓坡的等高线都不会重
合在一起的,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认识.
18.当你朋友要来大理州旅游,请你帮他选择下列哪一种地图作为导游图( )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
C.云南省地图D.大理州地图
【答案】D
【解析】要在大理州旅游,那就要选择大理州的地图,世界地图和中国地图范围太大,用不上,
云南省的地图也不能具体、详细的标记出大理的所有景点,只有大理州的地图才更详细,故选D.【考点】本题考查地图的运用.
19.如右图所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图中示坡线(虚线)表示山谷,若在山谷中突然发生
泥石流,你认为哪条线路成功逃生的几率最大?()
A.甲B.乙C.丙D.丁
【答案】A
【解析】山谷发生泥石流,要沿着和泥石流垂直的方向向上逃生,四条路线中,能够成功逃生的
路线是甲路线。

【考点】自然灾害
20.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4分)
(1)在右图中小清河流向是;
(2)大青山主峰和小青山主峰的相对高度是米;
(3)AB一线和E处的地形分别是: AB ,E (山脊、山谷、山峰、鞍部);
【答案】(1)由北向南
(2)17
(3)山脊鞍部
【解析】
(1)根据图中的指向标可判断图中小清河的流向是自北向南。

(2)相对高度是指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大青山海拔535米,小青山海拔是518米,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535米-518米=17米。

(3)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AB一线位于等高线弯曲且向低处凸出的地方,是山脊;E位于两
个山顶之间是鞍部。

【考点】该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21.一幅残破地图,比例尺已失去,但知地面上A.B两地相距120千米,图上两地相距为12厘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为()
A.1∶10 000
B.1/100 000
C.1:1 000
D.1/1 000 000
【答案】 D
【解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即12÷12000000="1/1" 000 000。

故答案为D。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

22.下图中甲、乙、丙、丁四条河流的绘法,正确的是( )
A.甲B.乙
C.丙D.丁
【答案】A
【解析】通过读上图,我们发现,甲处地形是山谷,出现河流向低处流是正确的;乙处也是山谷,但河流不会按图示方向流;丙处也是山谷,但河水不能向高处流;丁处是山脊不会出现河流。

所以,只有甲处河流绘制正确。

故答案为A。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

23.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6分)
(1)甲山顶可能的海拔高度是()
A.700米B.1200米
C.850米D.1050米
(2)丙丁处表示的地形形态分别是、。

(3)两支登山队同时出发,分别沿EF、GH登山,最先到达乙山顶的可能是 ,理由
是。

有可能产生河流的是。

【答案】(1) C
(2)鞍部陡崖
(3) GH GH等高线稀疏表示缓坡 EH
【解析】
(1)根据上图可知,图中的等高距是200米,所以,甲山顶可能的海拔高度是850米,故选C。

(2)丙处位于甲乙两个山顶之间,地形属于鞍部;丁处等高线重叠,地形属于陡崖。

(3)两支登山队同时出发,分别沿EF、GH登山,最先到达乙山顶的可能是GH,理由是GH等
高线稀疏表示缓坡。

有可能产生河流的是EF,因为此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

【考点】本题考查地图。

24.暑假时,北京的小明约了5位同学登山游玩。

下图是他们要去的山地等高线图。

据此回答下
列问题。

【1】陡崖位于图中的
A.甲处B.D处C.A处D.B处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图中的陡崖处是位于图中的B处,该处由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故选D.
【2】从山顶下来的时候,遭遇大雨。

老师讲过山谷地区会有山洪发生,为了安全,他们要避山谷地区。

图中,位于山谷地区的是
A.甲处B.乙处C.D处D.F处
【答案】D
【解析】老师讲山谷地区会有山洪发生,为了安全,要避开山谷,图中位于山谷地区的是F处,甲、乙两处是山峰,D处是山脊地形,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地形图的判断.
25.当你在我国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应当选择的导游图是
A.比例尺尽可能小的该城市地图B.世界地图
C.中国地图D.比例尺尽可能大的该城市地图
【答案】D
【解析】
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各种各样的地图。

一般来说,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

因此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当你在我国一个陌生的城市旅游时,你应当选择的导游图是比例尺尽可能大的该城市地图,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26.把下列四幅地图画在图幅相同的纸上,选用比例尺最大的是
A.世界地图B.中国地图
C.福建省地图D.三明市地图
【答案】D
【解析】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在图幅相同的条件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据选项可知:三明市地图表示的实际范围最小,则其比例尺最大,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27.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某处等高线呈弯曲状,若曲线向高处方向凸出时,该处的地形部位应是下列的()
A.鞍部B.山脊C.陡崖D.山谷
【答案】D
【解析】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
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为陡崖,故本题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28.如图为山区的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各小题。

【1】图中M、N两点之间的实际水平距离约为()
A.1000米B.10千米
C.250米D.20千米
【答案】A
【解析】图中比例尺为1:25000,即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为0.25千米,故图中4厘米代表了实地距离为4×0.25千米=1千米。

故选择A。

【2】若图中有一瀑布(一般发育在陡崖处),则瀑布及最佳观赏的位置分别位于:()
A.甲和乙B.乙和丙
C.甲和丙D.乙和丁
【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乙地和甲地都为陡崖,但只有乙地为山谷,有河流发育,故也只有乙地有瀑布;丁地与丙地相比,丁地的海拔相对较低,故在瀑布顶层观赏瀑布效果最佳。

【考点】地图
29.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8分)
(1)判断甲处地形部位是。

(2)图中A点的海拔是米。

(3)沿AB线路爬到山项和沿CD线路爬到山项,坡度较陡的线路是(AB或CD)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将图中直线水平比例尺改用文字式表示,。

(5) 如果测得CD间距离为2厘米,则连地间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千米。

【答案】(1)陡崖;
(2)300;
(3)AB;AB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
(4)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了实地距离800米;
(5)1.6千米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形图的判读。

(1)甲处等高线重叠,故其为陡崖;(2)等高线上的点海拔相等,故A点海拔为300米;(3)AB等高线比较密集,故坡度陡,CD等高线稀疏,故其坡度较缓;(4)根据图中直线比例尺分析,图上距离1厘米代表了实地距离为800米;(5)图上距离2厘米,实地距离为2×800米=1600米=1.6千米。

【考点】地形图的判读
30.(8分)读下图“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在部位的地形名称:
A ;
B ;
C ;
D 。

(2)山顶甲与山顶乙的相对高度是米。

(3)如果甲、乙两个山顶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那么它们的实地距离为米。

(4)山顶甲在山顶乙的方向。

(5)图中小河E的流向是。

【答案】(1)鞍部、陡崖、山谷、山脊
(2)58
(3)1500
(4)东北
(5)西北向东南
【解析】
(1)由图可知,A处是位于两座山的低洼处,是鞍部地形;B是多条等高线重合在一起,是陡崖地形;C是位于等高线凹向高处,是山谷地形;D是等高线凸向低处,是山脊地形。

(2)由图可知,山顶甲的海拔是620米,乙的海拔是678米,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是58米。

(3)如果甲、乙两个山顶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那么根据图中1:50000的比例尺可知,它们的实际距离是1500米。

(4)由图可知,山顶甲在山顶乙的东北方向。

(5)由图可知,图中的小河E的流向是自西北向东南,西北部海拔更高。

【考点】本题考查地形图的有关知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