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事自己干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己的事自己干导学案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自己的事自己干导学案
自己的事自己干导学案(精选2篇)
自己的事自己干导学案篇1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
2、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意义。
3、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明确在法治社会里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知识目标
1、懂得自立的含义
2、了解自立的表现
能力目标:
初步形成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自立的含义、表现、意义。
教学难点:在实践中培养自立品质
三、教学方法:活动、讨论法
四、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五、知识链接
1、美国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的。
父母从孩子小时侯就采取种种方法,让他们认识到劳动的价值,比如让孩子自己动手装配自行车,修理小家电,做简易木工,到外边参加义务劳动等。
即使是富有的父母,也十分注重对孩子进行自谋生路的能力教育。
2、在原联邦德国的法律条文中,有一个有趣的规定。
条文内容是:6岁之前可以只玩耍,不必做家务。
6~10岁偶然帮助父母洗碗,扫地,买东西。
10~14岁要剪草坪,洗碗扫地,给全家人擦皮鞋。
14~16要洗汽车,整理花园。
16~18如父母上班,要每周给家里大扫除一次,对于不愿做家务的孩子,父母有权利向法院申诉,以求法律督促孩子履行法律。
3、日本教育孩子有句名言:除了空气和阳光是大自然的赐予,其余一切都要通过劳动才能获得。
父母在教育孩子学好功课的同时,要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到外面打工挣钱。
孩子还很小时,父母们就要给他们灌输一种思想:“不要给别人添麻烦。
”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孩子,都要无一例外地背上一个小背包。
4、1993年7月,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震撼全国,该文记录了1992年8月,中日少年在内蒙古举行的一次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中充分暴露出中国孩子在生存能力方面和中国青少年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救救教育”“救救孩子”的呼声此起彼伏,全国教育大讨论由此掀起。
1992年8月,77名日本孩子来到我国内蒙古,
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举行了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活动。
①中日两国孩子人人负重10多公斤,匆匆前进着。
正值当地遭受罕见的高温天气,整个行程十分艰苦。
日本少年个个身背巨大的行囊,做足了准备,把野外生存条件的艰难想到了极尽,当地随行的人员想要帮他们时,立即遭到严辞拒绝,日本小孩觉得受到了侮辱。
中国孩子叫苦不迭,队伍中手机铃声不断,全部都是中国孩子在向家长诉苦。
日本孩子却不声不响地前进。
②同样是生病,中国孩子被送回大本营,而日本孩子却怎么也不肯。
中方家长对待生病的孩子的态度和日方家长对待生病孩子的态度也截然不同。
中方的家长把生病的孩子接走,而日方家长则要求把孩子留下锻炼。
③晚上宿营,中国孩子只会生起篝火,而日本孩子却会做饭做菜。
④当夏令营宣告闭营时,日方队长大声问日本孩子:“草原美不美?”77个日本孩子大声吼道:“美!”“天蓝不蓝?”“蓝!”“你们来不来?”“还要来!”这几声怒吼震撼了在场的每个中国人。
日本的孩子对当地独特的蒙古族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加赞赏,而中国的孩子却不以为然,只盼望早点回家。
天啊,这就是大和民族的精神吗?日本人满面笑容的离开中国,但留给中国人的思考却是沉重的。
教师分析:中国孩子的娇生惯养,早已有目共睹。
不仅手不能提,肩不能扛,有不少孩子因为上学放学车接车送,甚至连脚也快不能走了。
草原探险夏令营里中国孩子的表现令人失望,有其必然性。
平常吃不得一点苦,耐不得半点劳,难道到了探险夏令营里就会吃苦耐劳了么?就象吃苦耐劳要在天长日久中养成一样,娇生惯养也是潜移默
化的。
中国的孩子并非天生的吃不得一点苦,耐不得半点劳,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是因为平时家长不愿孩子吃一点苦、耐半点劳。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个“瓜豆效应”讲的并非只是种庄稼。
5、小蜗牛问妈妈:“为什么我们从生下来就背负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回禀我们的身体没有骨骼的支撑,只能爬,又爬不快,所以需要这个壳的保护。
小蜗牛:毛虫姐姐没有骨头也爬不快,为什么她却不用这壳的保护?妈妈:因为毛虫姐姐能变成蝴蝶,天空会保护她啊。
小蜗牛:可是蚯蚓弟弟也没有骨头,爬也爬不快,也会会变成蝴蝶,他不背这个又硬又重的壳呢?妈妈:因为蚯蚓弟弟会钻土,大地会保护他啊。
小蜗牛哭了起来:我们好可怜,天空不保护,大地也不保护。
蜗牛妈妈安慰:所以我们有壳啊!我们不依靠天,也不依靠地,我们靠自己。
六、分组讨论探究
1、组织学生看看课本第34页的插图故事,讨论:小曦的东西自己拿,盟盟的东西却要自己的大人们拿,你赞同谁的做法?为什么?在你的身边有没有类似的现象?
2、讨论:原联邦德国为什么要用法律条文规定孩子必须帮父母做家务?
3、什么是自立?谈谈你对自立的理解?
4、自立的表现有哪些?
5、做家务对你各个方面的成长有什么好处?
6、学生讨论:自立的意义(重要性和必要性)
七、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和讨论了:
(1)自立的含义: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2)自立的表现:①独立地科学的安排自己的生活,解决自己生活中的问题。
②自主地科学的安排自己的学习,处理自己学习中的问题。
③自主处理自己所遇到的社会问题,靠自己开创自己的事业(3)自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人不可能一辈子依赖他人,必须依靠自己
八、中考链接
1、刚考进重点中学的一名学生,在父母陪同下到学校报到注册,妈妈为他挂上蚊帐,铺好床单,买好饭菜票。
妈妈要走了,他拉着妈妈的手怎么也不肯放,做妈妈的千交代、万叮嘱,一百个不放心。
果然,妈妈刚离校,麻烦事就来了。
学校要求起床要拆蚊帐,可他不会拆、更不会挂,急得在床上哭。
吃饭又要排队,衣服又要自己洗,于是他很苦恼,时时有退学的念头。
亲爱的同学们,你可以帮助他吗?
2、续编故事:有位学生考上了浙江某大学,父母把他送到大学,帮他登记报到,买好饭菜票,在宿舍帮他挂好蚊帐,铺好被子,整理好柜子。
临走时,父母千叮嘱,万交代,孩子拉着妈妈的手哭了。
傍晚,他要去洗澡了……将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九、课后作业
1、以“假如爸妈今天不在家”为题,完成一篇课后感悟。
2、“今天我当家”。
当家要求:①收拾房间②买菜烧饭(任选
一件)记录自己当家后的感受,记录父母对你的评价。
自己的事自己干导学案篇2
第三课第一框《自己的事自己干》
一、课前导学
(一)认清目标,明确要求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懂得自立的含义,了解自立的表现,知道人生需要自立。
初步形成自己管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为将来走向自立人生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运用材料、活动、案例,联系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体验践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自立的生活态度。
在实践中体验自立的意义。
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学习重点和难点:
(1)自立的含义、表现
(2)自立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二)自主学习,认真准备
1.认真看书,预习课文;
2.预习自我检测:
①什么是自立吗?
②自立有哪些的表现?
③培养自立的品质,需要具备哪些能力呢?
④人生为什么需要自立?
3.美国人的内心世界──不息进取是美国人最希望传给子女的品质
激烈的竞争、为越来越高的生活水平进行不懈奋斗以及由此带来的紧张和压力,这些才是一个成年美国人正常的心理背景。
那些操心的父母必须这样培育孩子,否则孩子长大后也是一个无用之人。
我住在华盛顿大学教授史蒂夫的家里,他那宽敞的两层楼房里只住着两个人:史蒂夫和他的妻子。
让我惊奇的是,他们唯一的女儿、华盛顿大学的学生,是另外单独住的:同她的一位女友在学生公寓附近租了一套居室。
从史蒂夫的家到大学大约20分钟的车程,他们在3年前就给女儿买了一部汽车。
那么,她为什么不住在家里呢?史蒂夫教授和他妻子解释说:女儿已经17岁了,应该学会一个人独立生活,否则进入成年人生活的时期就会拖长,而这将会威胁到她将来的社会发展,产生幼稚病
有天晚上,我在二楼自己的房间里听到下面客厅传来比较激烈而且非常刺耳的谈话声。
女儿回家好像有什么事请求父母帮助,可是父母坚决拒绝了女儿的请求。
女儿离去后,激动不已的父母向我道出了他们的想法。
自女儿搬出去住以后,父母每月给她一些钱,主要用于饮食和买书。
至于所租房屋的房租,则由她和同室女友从打工所得中支付,她们晚上在餐馆里当服务生。
可今天早晨,房东提高了租金,所以女儿回来向父母求助。
可是,他们并没有给她钱。
为什么?“那样的话,她一个人在外
单独居住还有什么意义?”史蒂夫的妻子说,“这是她生活中碰到的第一个障碍,应该让她自己去考虑如何对付。
”
①看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②在你的学习、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自己解决?
二、课堂助学
(一)预习交流展示
(二)解疑释疑(记录本课不理解的地方)
质疑:
解答:
(三)课堂活动
活动一、以身心发育为标准,国际社会把18周岁作为分水岭,年满18周岁的人就是有完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这意味着他(她)从此具有法律规定的行为能力,也包括独立生活的能力。
美国中学生的口号是:“要花钱,自己挣!”在德国,法律明文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
在瑞士,父母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培养其自立精神,如在孩子十六七岁时,就把他/她送到有教养的人家做佣人,上午做家务,下午学习。
在日本,家长常给小孩灌输一种思想———“不给别人添麻烦”。
全家人外出旅行,不论多么小的小孩,都无一例外地要背一个包。
要问为什么,父母就说:“这是他们要用的东西,应该由他们自己来背。
”
①这告诉我们什么呢?
②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培养自己的自理能力呢?
活动二、教材p36案例,有人认为父母应该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有人认为父母不应该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
你赞成哪一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
三、巩固与反思
(一)自我检测
1、以下行为是自立表现的是()
①自己的衣服自己洗、房间自己整理②自己的作业自己独立完成
③自己去书店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籍④父母不在,我能够自己做饭吃
a.②③④
b.③④
c.④
d.①②③④
2、“靠山山会倒,靠水水会流,靠自己永远不倒.所以18岁的我要自立要靠自己”。
这段话说明()
a.要自爱
b.要自立
c.要自尊
d.要自信
3、下列在日常生活中属于缺乏自立的表现的是()
a.每天打扫卫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b.当父母生病时,能自觉地体贴、照顾他们
c.接受父母的一切安排,做个听话的孩子
d.按时完成家庭作业,不需要父母的督促
4、下面是七年级(1)班虫虫同学一天的生活片断:
今天是星期一、早上6:30,闹铃响了,虫虫一翻身关掉闹铃,又睡着了。
妈妈见虫虫没起床,赶紧叫虫虫,并为他准备好了早餐,
收拾好了书包。
虫虫匆忙吃了点儿面包,便急匆匆地向学校赶去。
赶到学校,晨读已经开始了。
虫虫偷偷从后门溜进去,但还是被班长发现了。
班长要他交昨天的作业,虫虫打开书包,忽然想起昨天晚上因为听音乐,作业没有完成。
虫虫向班长求情,班长让他下午补上。
虫虫想:“都怪妈妈没有督促我!”英语课上,老师让虫虫和同桌表演口语对话,同桌表达非常流利,但是虫虫感到很难堪,心想:“都怪爸爸昨天晚上没有教我读单词!”放学回到家中,虫虫开始抱怨爸爸、妈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说出你的看法:
①请你指出虫虫同学这一天的生活片断中缺乏自立的表现。
②培养自立能力对虫虫有什么好处?
(二)知识体系
新课标第一网
(三)交流收获
1、通过学习我获得了什么知识?
2、通过学习我增强了什么能力?
3、我对本节课的学习经历有何感受?
3.1活动二、从培养自立能力和法律的角度来讲,父母不应支付子女上大学的费用,从文化背景和社会道德的角度来讲,绝大多数子女上大学还需要父母支付费用。
答案1、d 2、b 3、c4、①虫虫缺乏自立的表现:起床需要父母叫、生活不能自立、学习上需要父母的帮助等。
②自立作为成长的过程,是我们生活能力的锻炼过程,也是我们
心理和道德品质的锻炼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完善自己,学会自尊,增强自信,提高法律意识;逐步学会理解和尊重他人,善于与他人交往和沟通,和谐相处;积极融入社会,关爱社会,奉献社会,成为一个对自己、对社会负责的能够自立自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