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府逐瘀汤治失眠,治胸闷、头疼、恶心呕吐、心悸、心慌、失眠多梦、情绪烦躁、烦躁易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府逐瘀汤治失眠,治胸闷、头疼、恶心呕吐、心悸、心慌、
失眠多梦、情绪烦躁、烦躁易怒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
【配方组成】桃仁四钱(12克),红花三钱(9克),当归三钱(9克),生地黄三钱(9克),川芎一钱半(5克),赤芍二钱(6克),牛膝三钱(9克),桔梗一钱半(5克),柴胡一钱(3克),枳壳二钱(6克),甘草一钱(3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
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效】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胸中血瘀证。
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或心悸失眠,烦躁易怒,或人暮潮热,唇暗或两目暗黑,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
【方解】血府逐瘀汤证为瘀血内阻胸中,气机郁滞,瘀久化热所致。
即王清任所称“胸中血府血瘀”之证。
胸中为气之宗,血之聚,肝经循行之分野。
胸中瘀血阻滞,气机不畅,清阳不升,故胸痛、头痛,痛如针刺而有定处;瘀血日久,肝失条达,故急躁易怒;肝气犯胃,胃失和降则上逆,或呃逆日久不止;血瘀日久化热,则内热烦闷,人暮潮热;热扰心神,则心悸失眠;瘀血阻滞,新血不生,肌肤失养,故唇暗或两目黯黑;舌质暗红,有瘀斑或瘀点,脉涩或弦紧,均为血瘀之征。
治宜活血化瘀为主,兼以行气、凉血、清热。
方中桃仁破血行滞而润燥,红花活血化瘀以止痛,共为君药。
赤芍、川芎助君药活血化瘀;牛膝长于祛瘀通脉,引瘀血下行,共为臣药。
当归养血活血,祛瘀生新;生地黄凉血清热除瘀热,与当归养血润燥,使祛瘀不伤正;枳壳疏畅胸中气滞;桔梗宣肺利气,与枳壳配伍,一升一降,开胸行气,使气行血行;柴胡疏肝理气,为佐药。
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本方为活血祛瘀药、行气药、养血药合用,活血而又行气,祛瘀而又生新,可作为通治一切血瘀气滞的基础方。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血府逐瘀汤为治胸中血瘀证的代表方,以胸痛,痛有定处,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为辨证要点。
2.现代应用:血府逐瘀汤常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胸部挫伤、肋软骨炎、脑震荡后遗症等属血瘀气滞者。
3.使用注意:方中活血祛瘀药较多,故孕妇慎用。
【功用鉴别】《医林改错》创制的五个逐瘀汤均能活血祛瘀止痛,用治血瘀证。
均以当归、川芎、桃仁、红花、赤芍为基础药,但五方所治各不相同。
血府逐瘀汤则配伍行气开胸的枳壳、桔梗、柴胡,以及引血下行的牛膝等,故宣通胸胁气滞,引血下行之力较好,主治胸中血瘀证;通窍活血汤则配伍通阳开窍的麝香、老葱、生姜等,故辛香通窍作用较好,主治头面血瘀证;膈下逐瘀汤则配伍疏肝理气止痛药香附、延胡索、乌药、枳壳,故行气止痛作用较好,主治膈下血瘀证;少腹逐瘀汤则配伍温里祛寒之小茴香、官桂、干姜等,故温经止痛作用较好,主治少腹血瘀证;身痛逐瘀汤则配伍通络宣痹止痛之秦艽、羌活、地龙等,故宣痹止痛作用较好,主治瘀血闭阻经络证。
【方歌】血府桃红四物汤,柴枳梗牛甘草襄,活血化瘀兼行气,血瘀胸中第一方。
【知识拓展】血府逐瘀汤为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诸活血化瘀方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首古方。
是由桃红四物汤、四逆散加牛膝、桔梗而成。
主治“胸中血府血瘀”证。
其主治证恰符合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之胸中血瘀证的病理变化。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能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舒张血管,增加缺血器官的血流量,明显减轻心肌缺血的程度,缩小心肌缺血范围和梗死面积,缓解心绞痛。
血府逐瘀汤治失眠
【原方配方组成】当归9克,生地9克,桃仁12克,红花9克,枳壳6克,赤芍6克,柴胡3克,甘草6克,桔梗5克,川芎5克,牛膝9克。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症状。
其发生率很高。
失眠是指持续相当长时间的睡眠的质和量的不如意状态,失眠包括人睡困难,睡眠不深,易惊醒,自觉梦多,早醒,醒后不易人睡,醒后感到疲乏或缺乏清醒
感,白天嗜睡等。
失眠不仅影响夜间睡眠,还会影响白天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甚至引起交通、机械等多种事故的发生。
当躯体存在某种疾病时,失眠也可影响疾病的康复。
长期失眠还易使人产生焦虑、烦躁、抑郁等精神症状。
引起失眠的原因很多,最常见的是精神紧张、焦虑、恐惧、担心失眠所致,此外还有环境因素、生物制剂因素、躯体因素,某些神经、精神疾病及个性特征、遗传因素、白天生活影响等多种原因引起精神刺激是一个重要因素。
临床特征为有效睡眠量的减少。
在诊断时须排除各种躯体疾病或其他精神疾病所伴发的症状,抑郁症常为顽固性早醒,焦虑症常为人睡困难,失眠不与精神疾病或躯体疾病相联系则为原发性失眠。
失眠属于中医学“不寐”的范畴,临床辨证分型分为:邪热内扰型,气血两虚型,阴虚火旺型,气滞血瘀型,肝郁气滞型,心肾不交型,痰热阻滞型。
血府逐瘀汤主要适用于久病成瘀的气滞血瘀型失眠。
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0克,桃仁10克,生地15克,川芎6克,赤芍10克,柴胡12克,枳壳10克,川牛膝12克,红花10克,酸枣仁15克,生龙骨30克,生龙齿15克,甘草6克。
若头眩目痛者,重用生龙齿30克;若寐而不实者,加夜交藤30克,远志10克;若心脾两虚者,加太子参15克,合欢花10克,白术10克;若易怒烦躁者,加龙胆草15克,黄连6克;若痰盛者,加半夏10克;若肝郁气滞者,加郁金10克。
(1)根据《新医学杂志》,1977,(11)。
32,岳美中报道: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顽固性失眠1例,共服23剂后痊愈。
处方:生地12克,当归10克,赤芍6克,川芎5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柴胡5克,枳壳6克,桔梗5克,牛膝5克,甘草3克,磁石18克。
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2)根据《山东中医杂志》,1997,(10):449,解荣报道: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治疗顽固性失眠16例,其中病程最长的7年,用西药镇静剂疗效不满意。
用本方平均10~14剂,全部患者的睡眠时间均达到5小时以上,随访3~6个月,仅有5例偶有失眠。
处方:当归15克,川芎9克,赤芍15克,生地24克,桃仁9克,红花9克,牛膝9克,
柴胡9克,枳壳9克,桔梗9克,甘草3克。
加减:若口干口苦者,加黄芩、麦冬;若彻夜难眠者,加酸枣仁、灵磁石;大便干结者,加柏子仁。
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
服药期间停用西药。
忌食生、冷、酸、辣等刺激性食物。
(3)根据《湖北中医杂志》,1986,(2):35,赵庆林报道: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气滞血瘀型失眠取得满意疗效。
处方:血府逐瘀汤原方。
加减:头痛重者,重用川芎;头外伤早期者,加乳香、没药、血竭;口干口苦、心烦易怒者,加菊花、栀子、夏枯草、丹皮;血压偏高者,加钩藤、槐花。
每日1剂,水煎,分早、晚2次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