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二轮评估【专题12】城乡规划(1)聚落的形成与发展(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1. (2018·南通市第一次模拟)下图为“百万人口规模的城市总体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 该城市空间形态属于。
试阐述这种城市空间形态的优点、缺点。
(2) 在甲处规划建设一大型汽车交易中心,其有利条件主要有哪些?
(3) 你认为,调控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途径有哪些?
2. (2018·江苏省百校大联考试题)下图为“长江中下游某城市位置和功能分区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城市的布局形式是。
中心医院的主要区位条件是。
(2) 为了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应将石化、化肥等重污染工厂搬迁到A、B、C、D区域中的
区。
在C区,街道多呈东南—西北走向,其最有可能考虑的因素是。
①节约用地和投资费用
②合理布局城市主干道,方便出行
③平行于夏季主导风向
④适应当地地形地势
(3) 试分析该市发展石化工业的区位优势。
3.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是衡量城市化的最重要指标,我国目前的城市化水平约为36%,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根据城市化水平辨别图中表示发达国家的是曲线,表示发展中国家的是
曲线。
(2)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
是: , , , 。
(3)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是。
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4) 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基本反映了其的发展水平。
4. 读我国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分析A处聚落形态及形成的条件。
(2) 据图分析,与A处相比,B处聚落密度较,大致呈状分布,分析A、B、C、D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
说出理由。
(3) 在上述该地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环境污染问题主要有。
5.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 从t1至t4的发展过程中体现了一种地理现象。
(2) 从t1至t4的发展过程中城市的变化特征有哪些?
(3) 此过程可能给社会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
有、、、。
(4) 解决城市化过程中问题的措施是。
6. (2018·南通一调)下图为长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长江三角洲形成了由不同等级、不同职能城市组成的城市体系。
该体系的形成
受、等因素影响。
(2) 从城市规划角度看,大中小城市协调,规模分布,发挥高等级城市
作用,是实现区域城镇合理布局的主要途径。
(3) 在城市发展中,为了保护特色景观和传统文化,可采取的措施
有、、。
(4) 长江三角洲是我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科学的城乡规划尤为重要,它的意义主要在于、。
第一讲聚落的形成与发展
1. (1) 组团式优点:亲近自然,可相对减少市内的绿地建设用地;较容易处理城市近期和远期发展间的关系。
缺点:城市的建设投资及经营管理费用相对较高。
(2) 邻近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铁路(交通便利);分布在郊区,有宽阔的空间可利用;地价便宜。
(3) ①合理规划和控制大城市用地规模;②引导城市向多方向扩展;③培育新开发区和卫星城镇。
2. (1) 集中紧凑式位于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密集,交通便利(2) D ③(3) 地处长江三角洲,人口、城市密集,市场广阔;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3. (1) ③①(2) 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3) 城市化速度过快,城市发展不合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少数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聚集于少数大城市(4) 社会经济
4. (1) 条带状河流沿岸,水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河漫滩地形相对平坦。
(2) 大团块 C 水运便利;水源丰富;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地形平坦开阔。
(3) 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5. (1) 城市化(2) 城市数目增多;城市用地面积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形成城市群。
(3) 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就业困难居住条件差(4) 依据法律法规,加强对城市的综合管理;依靠科学技术,完善城市的环境设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
6. (1) 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基础、交通运输) (2) 数量比例有序辐射带动(3) 依法保护新旧城协调、同步发展分类,分区保护合理利用历史建筑物,协调配置新老建筑,注意保存文化遗产(任答三点) (4) 保证城乡土地的合理利用各种建设协调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