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日文化交流史PPT学习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日本,关于弥生文化有各种论点,弥生文化被看作是日本历 史上充满神秘的文化。首先,对它的产生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有人说是大陆来日的渡来人创造的,有的说是日本列岛先民创 造的。更有的人说,是徐福他们创造的。理由是,公元4世纪 左右,徐福带领3000童男童女和百工东渡日本并在日本定居 下来,创造了辉煌的弥生文化。但这毕竟是传说,是美好的神 话故事,事实有待今后的考证。但是,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 在很短的时间里,一种前所未有的、充满异国情调的文化突然 降临到当时还处于相对落后的文化中,并且很快得到人们的认 可,并在很短的时间不断发扬、壮大,成为漫长历史中的一部 分。弥生文化充满了大陆文化的色彩,从这一点看,可以说弥 生文化是大陆文化的扩展和延伸,是一种外来文化。
细石器时代: 以细小的打制石器为主要特征的石器时代。以渔猎、畜牧经济 为主。以石髓、玛瑙、燧石等为石器原料,有多角锥状石核、 细长石片(或称石叶)、小石片等,器形有刮削器、圆状刮削 器、短削器、尖状器及石钻石簇等。细石器文化繁盛于旧 石 器时代晚期到中石器时代,可一直延续到新石器时代,甚至到 铜石并用时代。在日本国内,一般被划分为旧石器时代后期, 但在欧洲等地,被定为旧石器时代以及新石器时代的过渡期的 中石器时代。 以下是在日本出土的细石器图片。
个初步的了解,同时对中日两国的将来有所展望,对我们今 后走向社会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都会有所帮助,真可谓有 百利而无一弊。中日友好符合大势所趋,对于亚洲和平乃至 世界和平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年轻的一代应该向老一辈学 习,为中日世世代代友好下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古代篇
第一章 绳文文化和大陆文化 第1节 “陆桥”和大陆之间的联系 洪积世: 距今250万年——15000年之前叫做洪积世,洪积世又分为冰 河期和融冰期。其间经历了4次冰河期的轮回。在最后一个 冰河期来临时,日本列岛的北端和南段和中国大陆是相连的。 这位人类的迁徙带来了可能性。
前言
中日两国是邻邦,自古以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有着密切的交往。从古代开始一直到近代之前,日本从中国 吸收了大量的文化要素,以此创造和丰富本国的文化。而进 入近代以后,由于日本全面学习西方,特别是经过明治维新 变革,日本国力得到了迅猛的提高,一跃成为亚洲最强大的 资本主义国家。从此中国开始向日本学习。综观中日3千多 年的文化交流史,反映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 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现象。今天,我们学习和了解中日文 化交流史导论这门课程,能够对中日两国的历史和文化有一
细石器
细石器被看作是一万年前的晚冰河期至后冰河期期间遍布世 界各地具有很高普遍性的石器,所以日本的细石器工具被看 作是和大陆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这个时期已经相当发达的稻作农耕技 术通过朝鲜半岛传到了日本。
绳文火焰土器
绳文火焰土器是一种代表代表时代中期的绳文式土器,因为 形状与燃烧的火焰相似,故起名绳文火焰土器。也叫做火焰式 土器。在所有装饰用绳文土器中,是最具有装饰效果的土器。 以下是绳文火焰土器的图片:
新石器时代:
绳文时期,日本人的主要生产工具仍以石器为主,金属器尚未 出现。在绳文早期多见打制的石斧、石镞、石拖等。“擦截石 斧”在北海道和东北地方开始出现。绳文时代前期还是打制石 器占多数,至绳文时代中期磨制石器逐渐增多。关东、中部地 区在绳文前期和中期流行棒状磨制石斧;绳文后期和晚期盛行 磨制的“定角石斧”。
但是,日本和中国不一样,青铜器和铁器几乎是同时传入并 使用的,这在日本文化发展史上可以说是一个很大的特点。 青铜器从公元前16世纪开始到公元前11世纪,当时中国处 于商代,那时的青铜器最发达。 以下是各种青铜器制品的图片:
各种青铜器产品
日本出土的古代铁器
日本出土的古代铁器(水壶)
青铜器主要用于武器、兵器,一小部分用于农业生产;在日 本青铜器还用作祭祀器具。
日本的水稻种植技术是由大陆的“渡来人”传到日本的。日 本九州地区的佐贺县至今一直就是日本的粮仓,这和这一地 区有着悠久的种植水稻的传统有着密切的关系。 亚洲圈的水稻农耕文化是以中国为中心,然后向周边国家推 广、普及的。 以下是水稻技术的传播图片:
水稻的传播
第2节 青铜器和铁器的传入
进入弥生时代后,大陆移民将铸铁技术和水稻种植技术等先 进技术带入日本,使得日本在很短的时间里(200-300年) 就掌握了一般需要花上500-600年时间才能掌握的铸铁术, 这些客观条件使得日本比其他国家少花几百年时间就从农耕 文化一跃跨入金属文化,使农业有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日本出土的绳文土器上均刻有绳文图案,因此这个时代叫做 绳文时代。绳文时代因为是日本石器时代后期,约一万年以前 到公元前一世纪前后的时期。日本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 代。考古发掘说明,这一时期遗迹特别多,从千岛群岛到冲绳 岛遗迹遍布日本全国。
例如:三内丸山遗迹(青森县、全日本最大的绳文时代村落集 散地)。
从这件事情来看,弥生时代的西日本(现九州地区和本洲岛 南部的山口县)不断有大陆移民涌入。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水稻的发源地在哪里呢?有下列几种说法: 1、中国长江下游地区; 2、南亚的越南; 3、南洋诸国(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 4、印度
上述4种说法中比较可靠的是第1种。理由是,在中国浙江余 姚县的河姆渡遗迹中发现了水稻种植遗迹。
1884年,在位于现东京大学校园内的本乡弥生町发现了形状 迥异于绳文土器的土器。后来按照地名给此种土器起名为“弥 生式土器”。 弥生式土器有缸、壶、高脚杯等3种基本形状。以下是它们的 图片:
日本出土的弥生时代的碗碟
日本出土的弥生时代的瓮
日本出土的弥生时代的高脚杯
日本出土的弥生时代的水罐
● 小贴士
第一章 练习问题
1、日本最古老的文化叫做什么文化? 2、“陆桥”是什么东西,请简单地描述一下。 3、岩宿遗迹是谁首先发现的? 4、绳文文化的特征是什么? 5、渡来人是一些什么人?他们给日本带去了什么?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的进步,日本也跨入一个新时代,即 弥生时代,同时也标志着日本社会由愚昧、落后、野蛮的原 始社会,逐步进入一个相对文明、发达、稳定的农耕社会, 逐渐由过去以捕捞、采集、狩猎为主的营生向以种植水稻等 农作物为主的营生转变,生产力得到很大提高,生产资料也 得到很大改善。
岩宿遗迹位于群马县笠悬村,在被发现之前,绳文文化 被认为是日本最古老的文化,且属于新石器文化。但是,由 于岩宿遗迹的发现,从前认为绳文文化以前日本没有人类生 活痕迹,即没有文化的学说在考古界被颠覆了。
即,日本列岛和大陆连在一起的时候,在日本列岛上原 始人类早已经生活于此。
日本人的祖先: 关于日本人的祖先到底是谁这个问题,几百年来一直争论不 休,见仁见智,没有定论。岩以宿遗下迹是几种主要观点:
在日本出土的绳文火焰土器
日本出土的绳文土器
绳文文化的特点:
绳文文化早期以狩猎、采集等自然经济为主,已存在石褪、石 斧、石刀、石链等种类繁多的打磨石器,中后期向农耕经济过 渡,开始出现石、木、兽骨等制做的生产生活用器。绳文人住 宅以半地穴式为主,并形成村落,拥有共同的墓地以及祭祀场 所,从现在已发现的非实用性的石棒和乳房、脸部夸张的女性 陶偶来看,当时已经产生了基于农耕文化的自然信仰活动。
第二章 弥生文化和大陆文明(公元前300年~3世纪后期) 第1节 开始种植水稻 弥生文化: 绳纹时代末与弥生时代(前300年一300年)初,日本受到中国 内地文化的强烈影响,主要是稻作农耕技术,大约在公元前10 世纪,从中国长江流域传人日本。其后,中国的铁器和青铜器 文明东传日本,促使日本文化由原来属于新石器时代的、以渔 猎采集的自然经济为主的绳纹文化,跨进了以金石并用、经营 水稻栽培与畜牧并重的生产经济为主的弥生时代。从此,日本 列岛开始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此时正值中国的秦汉之际。
1、从俄罗斯、库页岛、北海道漂泊来到日本的北部并定居下 来的人,基本上可以认为是阿伊努人。 2、从中国的华北、东北地区穿越朝鲜半岛到达现在的九州北 部地区。基本上可以认定指历史上的“渡来人”。 3、目前生活在中国云南省的少数民族。坚持这种说法的人是 少数人。不太可靠。
从上述3种说法中可以看出,日本民族并非土生土长的民族, 而是从外界迁徙到日本,然后定居下来的民族。日本人大部 分人也持有同样的观点。即日本大和民族是几万年来,从世 界各地迁徙到日本的各个民族的杂交而成的。在日本有“杂 种”一说,很好地证明了上述论点。笔者也比较赞同上述论 点。
从日本发掘出的古象类化石也可以佐证。
从日本列岛各地出土的古象类化石断片中可以发现,洪积世 时代,日本列岛和亚洲大陆因为冰河的缘故互相是连接在一 起的。原来这些古象类栖息于大陆。因为人类的不断追逐, 古象渐渐向如今的日本列岛迁徙,于是,人们为了捕猎它们, 不断地从大陆迁徙到了日本列岛。可以说,当时的古象是人 们赖以生存的不可或缺的珍贵物品。 从上述观点看,佐证了日本人的祖先是从大陆迁徙去的大陆 移民。 以下是日本大和民族的起源图
旧石器时代:
进入洪积世,人类出现了,也出现了人类生活的痕迹,也能 够制造一些打制石器、即所谓的原始石器了。因此,洪积世 也叫做旧石器时代。 旧石器的特征是:没有经过磨制,将石头取来直接使用,是 极其粗糙的工具。
以下是日本出土的旧石器的图片。
岩宿遗迹:
1946年日本人相泽忠洋从关东红土层中发现了岩宿遗迹, 因为从中发掘了诸多石器,所以被确认为西南约3公里处,位于八 甲田山系向东舌状延伸的平缓丘陵的前端,北面青森湾,标高 约20米,分布面积约为35公顷。目前为止的调查结果为:遗址 内有半地穴式房址约580栋,柱洞建筑址约100栋,成人墓址约 100个,儿童墓址约880个,出土绳文陶器、石器、陶偶、木制 品、骨角器、动物遗骸、植物遗存等遗物多达4万余纸箱。
大和民族的起源图
日本大和民族的起源
在日本有“港川人”一说,据说是生活在日本列岛最古老的 民族。日语叫做(みなとがわじん),生活在距今17000年前。 以下是图片。
第2节 绳文文化和大陆文化 冲积世: 到了洪积世最后的大冰河融化时期,气候条件也和今天的差 不多了。此时就进入了冲积世时代了。 此时,日本列岛和中国大陆之间就露出了海洋,之前的“陆 桥”就消失殆尽了。 从此,日本逐步跨入绳文时代。此时正值中国的上古时期。
洪积世的地表层状况图(地处加拿大)
陆桥(日语叫做:りっきょう;りくきょう):
根据日语词典介绍,意思为:1,架设于道路和铁路线上的 桥梁。2,因为地壳变化和海平面下沉使得大陆和日本列岛 相连,产生了生物可以移动的狭长地带。更新世的冰河期里 存在于阿拉斯加・西伯利亚之间的白令海峡等就是。 从上可以发现,洪积世时代里冰河期更替时,日本列岛和中 国大陆是连在一起的。
铁器主要用于农业生产。由于大陆移民,日本人很容易的就 用上了铁器。 上述功能和中国一样。
注:进入弥生时代后期,青铜器逐步被铁器取代。
第3节 徐福的传说 徐福,即徐巿,字君房,齐地琅琊(今江苏赣榆)人,秦著名 方士。他博学多才,通晓医学、天文、航海等知识,且同情 百姓,乐于助人,故在沿海一带民众中名望颇高。 徐福是鬼谷子先生的关门弟子。学辟谷、气功、修仙,兼通 武术。他出山的时候,是秦始皇登基前后,李斯的时代。后 来被秦始皇派遣,出海采仙药,一去不返。乡亲们为纪念这 位好心的名医,把他出生的村庄改为“徐福村”,并在村北 建了一座“徐福庙”。后来,有徐福在日本的平原、广泽为 王之说。
绳文时代晚期到弥生时代初期,日本已经开始了水稻种植。其 证据是,80年代在佐贺县唐津市菜田遗迹和福冈市博多区板 付遗迹发掘出了稻田遗迹。
弥生时代结束了绳文时代的采集、渔捞、狩猎的原始生活模式, 日本开始进入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农耕社会,在人类史上达到了 一个新的高度。
弥生时代和大陆的交流
战后,从佐贺县和山口县出土的弥生人骨来看,这些人骨近似 于对马海峡的一部分,以及朝鲜半岛的现代人的骨骼,但身高 比后者略高。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认为,那些人很有可能就是 历史上所说的“渡来人”,即就是创造弥生文化的大陆移民们, 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徐福。他们穿越东海、也许是穿越对马海 峡、或者是日本海(当然是借助于海流和季风的作用),来到 日本九州一带居住下来,开始了新的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