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物质的检验》习题练习(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全国卷高考化学总复习《物质的检验》习题练习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根据下列实验内容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2.下列鉴别方法可行的是()
A.用氨水鉴别Al3+、Mg2+和A g+
B.用Ba(NO3)2溶液鉴别Cl-、SO2
4-和CO2
3
-
C.用核磁共振氢谱鉴别1-溴丙烷和2-溴丙烷
D.用K M n O4酸性溶液鉴别CH3CH=CHCH2OH和C H3CH2CH2CHO
3.检验用硫酸亚铁制得的硫酸铁中是否含有硫酸亚铁,可选用的试剂是() A.NaOH B.KMnO4
C.KSCN D.苯酚
4.向四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不同的无色溶液进行如下操作,结论正确的是()
5.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6.下列各组气体或溶液用括号内试剂加以鉴别,其中不合理的是()
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品红试液)
B.氯化钠、硝酸银、碳酸钠(稀盐酸)
C.酒精、醋酸、醋酸钠(石蕊试液)
D.硫酸、硝酸钡、氯化钾(碳酸钠溶液)
7.下列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符的是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
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干燥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在火焰上灼烧,若火焰呈黄色,证明不含K+
B.向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和CCl4,振荡、静置,若上层溶液呈橙红色,证明含有Br-C.向溶液中先加入新制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若溶液呈血红色,证明含有Fe2+D.向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若立即产生红褐色沉淀,证明含有Fe3+
9.下列实验操作与预期实验目的或所得实验结论一致的是()
A.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甲苯和己烯
B.用水鉴别苯和四氯化碳
C.用饱和碳酸钠溶液鉴别乙酸和乙酸乙酯
D.用新制的氢氧化铜鉴别乙醛和乙醇
【答案与解析】
1.D
【解析】A项,只要是碱性溶液均可;B项,只要是氧化性气体均可,如NO2、Br2蒸气;C项,HCO3-也可能;D项正确。
2. C
【解析】Al3+和Mg2+与氨水反应都只生成沉淀,不溶解,无法鉴别,故A错;SO42-和CO32-与Ba(NO3)2反应都生成白色沉淀,无法鉴别,故B错;1—溴丙烷有三种等效氢,其核磁共振谱有三个峰,而2—溴丙烷有两种等效氢原子,其核磁共振谱有两个峰,故可鉴别,C正确;碳碳双键、醛基都能被酸性KMnO4氧化,KMnO4溶液都褪色,故无法鉴别。
命题立意:考查阴阳离子和有机物的鉴别,通过鉴别,考查离子或有机物的化学性质。
3.B
【解析】高锰酸钾有强氧化性,将高锰酸钾溶液滴入溶液中,若溶液中有硫酸亚铁,则可与硫酸亚铁反应,从而高锰酸钾由紫色变为无色,而NaOH、KSCN以及苯酚都会与Fe3+反应,故选B。
4. B
【解析】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除了SO42-以外,还可以是SO32-、CO32-、以及Ag+等,因此选项A不正确;CCl4的密度大于水的,而单质碘易溶在有机溶剂中,溶液显紫色说明有单质碘生成,所以只能是原溶液中的I-被氯水氧化成单质碘的,即选项B正确;因为在观察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时,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滤去黄光,而在实验中并没有通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所以不能排除K+,选项C不正确;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如果铵盐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且不加热时,产生的氨气不会挥发出来,红色石蕊试纸就不会变蓝色,所以选项D也不正确。
5. D
【解析】在酸性溶液中NO3-具有氧化性,被Fe2+还原成NO气体,NO气体在管口遇空气氧化成NO2;没有加碱中和酸,不能说明是否水解;无水乙醇中加入浓H2SO4加热时有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所以不一定是乙烯。
6.A
【解析】A选项中,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别通入品红试液时,品红试液均无明显变化,二氧化硫通入品红试液时,品红褪色,即用品红试液不能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中,将稀盐酸分别滴入三种溶液时,氯化钠溶液无明显变化,硝酸银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碳酸钠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酒精遇石蕊无明显变化,醋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醋酸钠属强碱弱酸盐,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而显碱性,能使紫色石蕊变蓝色,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D选项中硫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CO2气体,硝酸钡与碳酸钠反应产生BaCO3沉淀,氯化钾与碳酸钠不反应,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7.B
【解析】A项,乙醇不可以作为萃取剂,A错;B项,石蕊变蓝,则肯定为碱性,B正确。
C项,若原溶液中含有SO32-,生成BaSO3,再加入HCl,则与溶液的NO3-结合,相当于HNO3,则可以氧化BaSO3至BaSO4,沉淀不溶解,C错;D项,加热时,FeCl3会水解,D错。
8.D
【解析】A项火焰呈黄色,不一定不含K+,必须用蓝色钴玻璃过滤掉黄色观察是否呈紫色,才能确定是否含有K+,故错误;B项橙红色应在下层,故错误;C项若原溶液含有Fe3+也会出现同样的现象,故错误。
9.B
【解析】A项,该钾盐也可能为K HCO3,A项错误;B项,FeCl3溶液可与Mg(OH)2反应生成MgCl2和Fe(OH)3,B项正确;C项,K SP(BaCO3)>K SP(BaSO4),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少量BaSO4粉末有BaCO3生成是由于CO32-浓度太大,C项错;D项,气体中可能含有SO2,SO2也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D项错。
本题以物质除杂、检验、推断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实验和推理能力,涉及沉淀转化和溶度积。
牢记常见物质和离子的检验方法,注意排除可能含有的杂质。
10.D
11.C
【解析】某无色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白色沉淀可能是硫酸钡或氯化银,故C错。
12.A
【解析】根据被鉴别的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判断所选鉴别试剂是否正确。
甲苯和己烯均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KMnO4溶液褪色,A项不合理;苯的密度比水小,四氯化碳的密度比水大,因此可用水鉴别二者,B项合理;乙酸与Na2CO3溶液反应产生气体,乙酸
乙酯与Na2CO3溶液不反应,二者混合后分层,C项合理;乙醛与新制的氢氧化铜加热时产生红色沉淀,而乙醇无此现象,因此D项也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