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川县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陆川县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
班级__________ 座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 室温下,将1molNa 2CO 3·10H 2O (s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H 1,将1molNa 2CO 3(s )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H 2;Na 2CO 3·
10H 2O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Na 2CO 3·10H 2O (s ) Na 2CO 3(s )+10H 2O (l ),热效应为△H 3。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H 2<△H 3 B. △H 1>△H 3 C. △H 1+△H 3=△H 2 D. △H 1+△H 2>△H 3 2. 中科大陈乾旺教授等人发明RTX 合成金刚石的新方法,化学原理为:

223Na+CO C()+C()+Na CO −−−−→一定条件
金刚石石墨(未配平) 该方法比1955年人工首次制得金刚石的旧方法容易得多。


10
1800C 1.210Pa C()C()︒⨯−−−−−−→石墨金刚石。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A .反应①中既有旧化学键的断裂又有新化学键的形成 B .新方法利用的是物理变化,旧方法利用的是化学变化 C .在反应①中每生成12g 金刚石需要消耗23g 金属钠 D .反应①和反应②中所得的金刚石都是还原产物
3. 已知:(1) Zn (s )+ O 2(g )=ZnO (s ) △H=-348.3 kJ·mol -1 (2)2Ag (s )+ O 2(g )=Ag 2O (s )△H=-31.0kJ·
mol -1 则Zn (s )+Ag 2O (s )=ZnO (s )+2Ag (s )的△H 等于( ) A. -379.3 kJ·mol -1 B. -317.3 kJ·mol -1 C. -332.8 kJ·mol -1 D. +317.3 kJ·mol -1
4. 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钢铁在弱碱性条件下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正极反应式是O 2+2H 2O+4e -=4OH -
B. 当镀锌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C. 在海轮外壳上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 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5. 实现下列转化的反应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H 2SO 3→H 2SO 4: H 2SO 3+H 2O 2=H 2SO 4+H 2O B .Fe→Fe 3+: 2Fe +6H +=2Fe 3++3H 2↑ C .Brˉ→Br 2: 2Brˉ+I 2=Br 2+2Iˉ
D .Cu→CuSO 4: Cu +2H 2SO 4(稀)=CuSO 4+SO 2↑+2H 2O
6. 常温下,有甲、乙两份体积均为1L 、浓度均为0.1mol·L -1的醋酸溶液,其pH 为3,①甲用蒸馏水稀释到
100L 时,溶液的pH 变为x ;②乙与等体积、浓度为0.2mol·L -1的NaOH 溶液混合,在混合液中:n (CH 3COO -)
+n (OH -)-(H +)=y mol 。

x 、y 的正确答案组合为
A. 3<x<5、0.2
B. 3<x<5、0.1
C. 3、0.1
D. 5、0.2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2的H2SO4与pH=1的硝酸溶液中c(H+)之比为1∶10
B.0.2 mol·L-1与0.1 mol·L-1醋酸中c(H+)之比为2∶1
C.100 ℃时,纯水的pH=6,显酸性
D.100 mL pH=3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与足量锌反应后,所得H2的质量相等
8.下列关于SO2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可用于漂白纸浆、草帽等
C.遇石蕊溶液先变红,后褪色D.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发生反应
9.在恒温恒容容器中,不能说明反应:C(s)+CO2(g)2CO(g)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每消耗1 mol CO2的同时生成2 mol CO
B.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
C.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
D.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10.根据合成氨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N2(g)+3H2(g)=2NH3(g)△H=-2(a-b)kJ·mol-1
B.断裂0.5moIN2(g)和1.5molH2(g)中所有的化学键释放aKJ 热量
C.2NH3(l)= N2(g)+3H2(g)△H=2(b+c-a)kJ·mol-1
D.若合成氨反应使用催化剂,反应放出的热量增多
11.11.2g铁粉与2.2g硫粉均匀混合,在密闭容器中加热,冷却后加入足量盐酸,在标况下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是
A.11.2L B.5.6L C.4.48L D.2.24L
12.某温度时,水的离子积常数K W=10−13,将此温度下pH=11的Ba(OH)2溶液a L与pH=1的H2SO4溶液b L 混合(设混合溶液体积为两者之和,固体体积忽略不计)。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则a∶b=1∶1
B.若所得混合溶液为中性,则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为0.05b mol
C.若a∶b=9∶2,则所得溶液pH等于2
D.若a∶b=9∶2,则该混合溶液最多能够溶解铁粉0.28(a+b) g
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13.下列事实不能
..
A. 实验室常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
B. 在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铁粉以防止氧化
C. 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的程度较为完全
D. 氨水应密闭保存,放置低温处
14.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
B.
C.
D.
加水稀释,经实验测定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15.一定温度下,将一定质量的纯醋酸
...
的是
A. a、b、c三点溶液的pH:
B. a、b、c三点醋酸的电离程度:
C. 若用湿润的pH试纸测量a处的pH,测量结果偏小
D. 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a、b、c三点的溶液各,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体积:
16.250℃和时,,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
A. 是吸热反应
B. 是放热反应
C. 是熵减少的反应
D. 熵增大效应大于焓效应
17.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A.配制FeCl3溶液时加入少量的浓盐酸
B.常温下,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7mol/L
C.AgCl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在饱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
D.工业上SO2转化为SO3用五氧化二钒作为催化剂
1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2O与D2O互为同位素B.纤维素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
C.干冰和冰为同一种物质D.甲烷和十六烷互为同系物
二、填空题
19.现有下列物质:
①100℃纯水②25℃ 0.1 mol·L−1 HCl溶液
③25℃ 0.1 mol·L−1 KOH溶液④25℃ 0.1 mol·L−1 Ba(OH)2溶液。

(1)这些物质与25℃纯水相比,能促进水的电离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能抑制水的电离的是______,水电离的c(OH−)等于溶液中c(H+)的是___________。

(2)由②和③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等,可推出的结论是:同一温度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水的电离程度相等。

20.已知25℃、101kPa时,一些物质的燃烧热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条件下CH3OH(l)完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盖斯定律完成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CO(g)+2H2(g)CH3OH(l)△H=__________。

(3)工业上利用水煤气合成甲醇的主要反应可表示为CO(g)+H2(g)CH3OH(g)△H=-45.4kJ·mol-1向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0molH2和0.05molCO,在一定温度下发生上述反应,10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放出热量3.632kJ。

①相同温度条件下,上述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

②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增加CH3OH产率的是___________ (填标号)。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从体系中分离
c.充入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再充入0.10molH2和0.05molCO
e.加入催化剂
③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衡将___________ (填“逆向”“正向”或“不”)移动,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④温度、容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密闭容器,若甲中加入1molCO和2molH2,乙中加入lmolCH3OH(g),反应达到平衡时甲放出的热量为Q1kJ,乙吸收的热量为Q2kJ,甲中CO的转化率为a1,乙中CH3OH的转化率为a2,则Q1+Q2=___________,a1+a2=___________。

陆川县高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化学模拟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9.(1)①②③④③④
(2)酸溶液中的c(H+)等于碱溶液中的c(OH−)
20.(1). CH3OH(l)+ O2(g)=CO2(g)+2H2O(l)△H=-726.5kJ·mol-l(2). -128.1kJ·mol-1(3). 100 (4). bd (5). 正向(6). 不变(7). 90.8 (8).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