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最新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9 夜色 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L精品
教育用书板块
9夜色说课稿
一、说教材
《夜色》是一首儿歌,采用第一人称,写“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很怕黑。

后来“我”和爸爸出去散步,发现夜晚也像白天一样美好,从此不再怕黑了。

儿歌分两个自然小节。

整篇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充满童趣。

二、说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根据课堂练习,我设计了以下目标:
1、认识“胆、敢、外、勇、事、窗、原、此、再、睡、觉”11个生字。

会写“再、事、讲、拉、外、此、故、步”8个字。

学习2个新部首:“提手旁”、“夕字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三、说重点
识字和正确、流利的朗诵课文。

通过朗诵课文,使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勇敢品质。

四、说教法
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圆满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时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整体感知,个个击破”。

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发散性思维进行自主学习。

五、说流程
1、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新大纲也指出: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我紧抓导入这个环节,课前我与学生进行一个小调查“你晚上怕黑吗?”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板书:13《夜色》
2、整体感知,认识生字。

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通过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自主学习。

然后在全班集体交流识字方法,并通过“开火车”、“我送字宝宝到夜空”等游戏巩固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最后送生字回课文,再次整体感知课文,并提出要求:你知道了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板书:害怕——不害怕
3、细读课文,体会内容。

在这个环节中,我采用“整体感知,个个击破”的方法让学生逐句细读课文,加上恰当的体态语正确理解小作者的心理。

具体做法如下:
(1)学生从文中找出小作者害怕的句子,试读出小作者的害怕。

我在这里设置了两个提问,一个情景,让学生通过阅读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

提问一,怎样让老师知道你的胆子很小很小?提问二,怎样让大家听出来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情景设置:假如这时你一个人在一个黑漆漆的屋子里,你会害怕吗?通过提问和情景设置引起学生共鸣,教师这时加以范读和恰当的体态语给学生以节奏上的提示。

然后通过个别读——学生自评——自由读——个别读——集体朗诵,最后达到正确流利的朗诵、背诵。

(2)以“黑夜真的就这么可怕吗?”结束第一自然小结。

(3)让学生在欢快的《数星星》音乐中找答案。

原来黑夜并不可怕,那么小作者也这样认为吗?很自然的进入第二小节,学生自由读。

(4)提问:小作者感觉怎么样?让学生在书中画出来。

“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这时,我在这里设置了两个基础训练,让学生放飞想象的翅膀。

“夜晚除了花草还有什么也像白天一样微笑?”原来——也像白天一样微笑。

小作者在这样美好的夜晚仿佛还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发散学生的思维,这是你仿佛也看见了什么也在月光下睡觉?我也能看见——在月光下睡觉。

(5)以赛读的形式朗诵第二小节。

(6)总结性提问:现在你还觉得黑夜可怕吗?
(7)集体表演儿歌。

(8)教师做课堂总结:其实黑夜并不可怕,只要我们用平常心看待它,它像白天一样温馨可爱。

六、总之,整节课的设计,我始终以体现教师“启发性提问”的主导作用,促使学生的自主发展。

小学语文教技巧
教学是老师一生从事的工作,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成败,也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所以老师要经常学习,不断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力争做到适应各阶段的学生,让学生在快乐中成长。

同时,教师的讲解既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又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教师讲课的艺术、方法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知识的吸收。

本人在近十年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有得有失,总结出以下教学方法,愿与同仁共同交流。

一、教学过程中要合理安排
过去的语文教学是生搬硬套的教学方法,只要求完成教学任务,不管学生在学习中是否了解,也不管学生是否能够接受这繁杂的内容。

我试着在中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淡化课文间的严格界限,采用单元整体教学法。

每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因为有着某些方面的共同点才组织到一块的,教师就可以利用这些共同点集中训练语言。

教学时,把一个单元看成一篇课文,从整体入手,先由学生自由读通每篇课文,然后由学生初步读懂自己所喜爱的课文内容,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疑义,再结合本单元的训练重点组织教学,进行词语的组块、
句子的组块、段落的组块及写法的组块,让学生在各种组块中求同存异,得到内化与积累。

这样,就提高了教学速度和效率。

二、教学要联系现实生活
当我上到《钓鱼的启示》一课时,我要求他们谈谈捐款的“启示”。

因为学校有位学生家里失火,大家刚刚向他捐过款。

学生积极举手,畅谈自己的想法。

通过讨论,大家理解了“爱”的含义。

活动是让学生亲身体验、感悟,如课本剧表演、辩论会、对抗赛等。

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折腾”,一定会碰撞出许多“求新”的火花。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求真、求新”,需要每位教师实实在在地去学习、实践、提高,才能为大家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采用新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表演、游戏等活动,入情入景地感悟、识记和品味语言,使情景的设置与语言的训练有机结合,融为一体。

在教学过程中随意捕捉或有意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在无意中学会运用语言。

一次春游活动中,我和五年级的全班学生在河边玩,无意中看到一条蛇正在吃一只青蛙。

学生们都惊叫起来,都跑出几十米开外。

当我们都镇定下来后,才稳下心来。

当蛇跑后,我向学生讲有关物尽天择、适者生存的道理。

通过这件事,学生懂得不少的知识。

经过实践证明,学生的思维活动和情感参与紧密相连。

当学生的情绪处于一个积极振奋的状态时,学生的思维才不会压抑,一个个奇思妙想才会如泉喷涌。

在课堂上,学生有时会再现一些奇特甚至有点荒诞的想法或回答,此时,教师应保护、鼓励学生这种创新意识,
切不可将其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培养学生有大胆能说的习惯,在自由言论中进行语言实践。

四、注重学生学习方式转变
上课中发现,自主、合作学习的形式多,实效少。

不少教师僵化地理解合作学习,片面地追求所谓小组学习的形式。

有的教师把问题提出后没有让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直接进行合作讨论;有的问题则只需要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可以解决也去让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有的合作讨论的目标方向不明确或范围太空太大,学生不知道该去合作什么,讨论什么;有的小组学习,几个学生各自将答案一对便完事了,根本没有了合作,没有了讨论,结果你还是你,我还是我;有的小组学习中,有发言权的依然是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习成绩差的则只是旁听;有的小组合作因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而变成了学生说笑或玩耍的机会。

组织小组式的合作学习要遵循合作学习的原则。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要点
一、创造良好的合作学习氛围
心理学认为,只有课堂上师生心理相容,学生的学习='..' ='_'兴趣才会高涨。

我的做法是:首先,课前了解&;学情&;,接纳学生='..' ='_'自学后的建议。

如讲&;瀑布&;一课开始时,我对陌生的学生主动推销自我,让学生在答问中认识我,熟悉我,接纳我,这本身就是为融洽课堂气氛,在&;预备感情&;中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悉心呵护学生的问或答的积极性。

如提问后的热情期待,给予相应的思考时间、必要的提示和宽慰与信心,进行目光交流,回答后点头示意,并作感情化的简短评价等等。

这种由&;言情&;到&;传情&;的情感交流过程,='..' ='_'自然拉近了学生和教材、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距离。

教学的过程是作者、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过程,而是主动参与的过程。

语文教学有两个层面:一是字词句段篇的感性教学,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基本技能和基本技巧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知识,达到听说读写的一定能力,这是语文教学最起码的要求。

这是浅层次的,还不能说是一种境界,它只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学的入门,是语文教学中&;情&;的贯穿,&;悟&;的培养。

&;情&;与&;悟&;交相辉映,互为因果,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升华,一种有意为之的拔高,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灵魂所在。

这是深层次的。

语文教师一定要有这种&;情&;结,有这种&;悟&;性。

这也是为了更好地在美育上培养学生的能力。

而形象化的美育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小学语文学科兼具实用性和审美性两重特点,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审美素质的良好途径。

语文='..' ='_'教育的实施,就是要以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为基础,认识到是小学语文审美教育实施中的重要问题。

二、培养学生='..' ='_'健康的情感
要抓住语文教学情感教育的特点,或析文引导、或让学生读书陶冶、或写文抒情,把情感教育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

如朱自清的散文《匆匆》,文章以细腻而独特的笔触,写出日子来去匆匆,稍纵即逝。

为帮助学生具体地领悟&;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这一='..' ='_'句子,我让几个学生去做一件具体的事来感受时间的流逝。

学生们选择了&;洗手&;。

于是记时开始,几个学生打水、洗手、擦手、倒水,整个过程下来,将近五分钟的时间过去了,有的同学甚至连擦手、挂毛巾用了几秒都记录得一清二楚。

事后让学生们谈自己的感受,学生们谈了很多:&;洗手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没人把洗手这件事专门列入日程安排中,但它的确占用了我们每天的许多时间。

&;&;从洗手这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情让我明白了,生活中有许许多多这样不起眼的小事,比如上课走神,做小动作,毫无节制地疯玩等。

做这些事情时,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过去,正像作者所说的:时间像针尖上的一滴水,滴在大海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洗手,这一生活情境的真实体验使学生读懂了这个重点句,我相机提出:&;生活就是由许多必要或不必要的事情组成,那么我们应如何去做才能让生命显得更有意义?&;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要珍惜时间,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让生命变得充实而不空洞,丰富而不虚无,从而达到了
教学预期的效果。

作为母语教育的语文课程,与生活有着天然的联系。

三、重视对笔记的习惯培养
学生课上要边听边记,以听为主。

记录时善用符号,简洁明了,迅速整齐,可有自己的批语,重点处用重彩或着重符标明。

课堂上的合作探究是多方面的,包括同桌互相帮助、小组共同讨论、师生共同探讨研究合作等。

关键在于如何才能做得认真,做得有效。

在教学课堂中,任何教学方法都与教学任务相关联,与教学目标的制约与支配。

课堂教学中,有时候需要教师的讲解或示范,有时需要学生练习或讨论。

并不是什么问题都要拿来让学生集体讨论,集体讨论的问题一定要有价值。

培育学生的语文素养,重在不断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能力。

通过教学,要让学生逐步掌握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不断提高看、想、研、做等学习技能。

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指导、帮助,但最重要的还是学生的主动吸收和自觉运用,能融会贯通。

因此,教学归根究底都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勇于探索的思维与习惯,要鼓励他们不断改进='..' ='_'学习方法,通过多方学习和应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质疑解疑、合作探究、勇于探索和求异创新的习惯。

='..' ='_'语文学习的五大原则
、循序渐进。

语文学习应注重基础,不能急于求成。

每天制定好计划,哪怕只做一点儿但只要坚持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

每天可以认真的练几个字,每周背几首诗能认真的练几十个字,每周能熟练的背几首诗,看几篇文章,每学期读一本名著。

、熟读精思。

把记忆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

&;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精思&;,要善于质疑问难,最终解决问题。

、自求自得。

端正读书的态度,就是不要为读书而读书,应当把所学的知识加以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读写结合。

、博研结合。

一是要广泛阅读,二是精读,二者不能缺一,又要有机结合。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

DL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DL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