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物理题库研究:声现象(考点真题研练+真题能力提高+中考真题模拟测试)-1.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考点真题研练
第二章:声现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考点1:声音产生
1.(2013•无锡)下列实验与实例,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A.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使泡沫屑会不停地跳动
B.美妙的歌声使人心情愉快,发动机的噪声使人心烦
C.邮局电话亭用玻璃制成,隔音效果比较好
D.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
考点2:声音的传播
2.(2013•柳州)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时间
D.敲鼓时,听到鼓声,鼓面不振动
3(2012•荆州)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
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考点3:声速
4.(2013•包头)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C.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考点1:音调
5.(2013•龙岩)2013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青年歌手大奖赛中,歌手们美妙的“高音”、“低音”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中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
考点2:响度
6.(2013•泰安)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
7.(2013•潍坊)小红同学喜欢利用复读机进行英语听力训练,在音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让复读机先正常播放一段录音,然后再快速播放同一段录音,则发出的录音()A.响度增大,音调不变B.响度减小,音调不变
C.响度不变,音调升高D.响度不变,音调降低
考点3:音色
8.(2013•玉林)人能分辨出分别用二胡和小提琴演奏的乐曲《二泉映月》,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A.响度不同B.音色不同C.音调不同D.节奏不同
9.(2013•南昌)端午节举行龙舟赛时,运动员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地同时划桨.下列有关现象说法不正确的是()
A.鼓声是通过空气传到岸上观众耳朵中的
B.鼓声是由鼓槌振动产生的
C.运动员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响度越大
D.岸上观众是通过音色分辨出鼓声、号子声的
10.(2012•海南)老牛叫声和蚊子叫声相比,老牛叫声的响度___________(选填“大”或
“小”),音调__________ (选填“高”或“低”).
三:声的利用
考点1:声与信息声与能量
11.(2013•绥化)下列实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A.利用B超检查身体
B.利用声呐探测海洋深度
C.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疾病
12.(2013•西宁)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发声体的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C.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D.人们利用超声波能够测出海底的深度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3.(2013•滨州)如图所示,是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其中与声现象有关的是()
14.(2013•威海)通常人们会从噪声的产生、传播及接收三个环节控制噪声.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
A.临街的房屋安装隔音玻璃
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
C.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戴耳罩
D.在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15.(2013•十堰)控制噪声污染应从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传播和防止噪声进入人耳三个方面着手,下列事例中属于阻断噪声传播的是()
A.中考期间考场周边工地停止施工
B.飞机场附近居民采用双层真空窗
C.工人工作时戴防噪声耳罩
D.汽车驶入市区禁止鸣喇叭
16(2013•娄底)“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产生,又没有阻断声音的__________ ,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
耳朵
参考答案第一节: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A
2.B
3.D
4.B
第二节:声音的特性
5.A
6.B
7.C
8.B
9.B
10 大低
三:声的利用
11.C
12.C
第四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3.C
14.B
15.B
16.传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