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科学期末试卷综合测试卷(word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在操场上,小明在小红的东方向2米处,那小红在小明的()。

A.东方向2米处B.西方向2米处C.西方向4米
2.一共有()个方向可以用来描述物体运动方向。

A.4 B.6 C.8
3.银行在学校的()方向。

A.西南B.东南C.东北
4.指尖陀螺的运动形式是()。

A.摆动B.转动C.滚动
5.下列和汽车的雨刷运动方式不一样的是()。

A.荡秋千B.旋转的木马C.吊钟的钟摆
6.小球分别从两个长度相同的斜面最上端向下滚动,以下两种情况的小球到达底端时速度不同,速度不同的原因是()。

A.斜面的宽度B.斜面的坡度大小C.小球的放置方式
7.将一个正方体放在斜面上,它的运动形式是()。

A.一定滑动。

B.一定滚动C.可能静止或滑动
8.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来衡量。

A.时间B.距离C.速度
9.动物王国进行赛跑,请根据图表,将动物按照运动的快慢排列名次。

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A.大象、黑熊、兔子、斑马、羚羊、猎豹
B.猎豹、羚羊、斑马、兔子、黑熊、大象
C.羚羊、猎豹、兔子、斑马、黑熊、大象
10.龟兔赛跑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距离一定的情况下,所用时间越(),速度越快。

A.短B.长C.无法确定
11.蚕卵若呈白色,上面还有小孔,说明()。

A.是刚产下的卵
B.马上要孵出蚁蚕
C.是已经孵化出蚁蚕的卵壳
12.自然环境中,蚕宝宝一般在()左右出生。

A.12月份B.4月份C.8月份
13.开学初,老师把学具袋里的蚕卵收集起来,说要放进冰箱冷藏室,老师这么做的目的主要是()。

A.防止蚕卵提早孵化B.蚕宝宝喜欢待在冰箱C.促进蚕卵孵化
14.下列关于养蚕的方法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刚孵出的小蚕用镊子夹取放到桑叶上
B.蚁蚕吃的桑叶要切碎
C.蚕宝宝要在封闭的盒子里饲养,防止被虫咬
15.蚕卵将要孵化时,它的特点是()。

A.白色,半透明的,5毫米大小的圆球形
B.黄绿如玉的1毫米大小的鸡蛋形
C.紫黑色,1毫米大小,顶部有下陷的饼形
16.鸡蛋中发育成小鸡的是()。

A.胚盘B.卵白C.卵黄
17.鸡卵里的气室为胚胎发育提供了()。

A.水分B.养料C.氧气
18.下面动物的卵外有硬壳的是()。

A.蛇卵B.蚂蚁卵C.青蛙卵
19.鸡蛋中卵黄的作用是()。

A.提供氧气B.保护胚C.提供养料
20.鸡卵中能发育成新个体的是()。

A.卵黄B.卵白C.胚胎
21.关于养蚕的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蚕卵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孵化
B.可以将蚁蚕吃的桑叶剪成碎片或条状
C.为防止蚕宝宝被蚊子叮咬,可以在蚕宝宝的周围点上蚊香
22.蚕身体两侧有些黑色的小点,那些是蚕的()。

A.鼻孔B.气门C.花纹
23.观察蚕的生长变化,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简图和图示记录蚕的生长变化B.用拍照的方法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C.仔细观察但可以不用记录D.可写观察日记记录蚕的生长变化
24.蚕的一生蜕皮的次数总共有()。

A.4次B.5次C.6次
25.幼虫阶段的蚕,它的运动方式是()。

A.飞行B.奔跑C.爬行
26.和蚕相比,蛹的外形是()。

A.身体呈圆柱形,黑色
B.身体呈纺锤形,深褐色
C.身体呈圆筒形,深褐色
27.蚕茧是由()蚕丝组成的。

A.一根B.两根C.无数根
28.蚕吐丝时()食物。

A.不吃B.吃
29.以下关于蚕丝的获取,说法对的的是()。

A.获取蚕丝时需要用到剪刀
B.小蚕在吐丝前不吃不喝
C.每个小蚕能为我们提供好多根蚕丝
30.蚕宝宝会吐丝的部分在()。

A.尾部下方B.口器下方C.头部顶端
31.通过圆纸筒观察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时,大圆纸片移动到( )时,看上去和小圆纸片大小差不多。

A.比小圆纸片更远的距离B.和小圆纸片一样远的距离
C.比小圆纸片更近的距离
32.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方向的变化规律是()。

A.西—南—东B.东—北—西C.西—北—东
33.阳光下,物体的影子越长,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高度)()。

A.越高B.越低C.没有变化
34.关于一天中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规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清晨和傍晚影子最长,正午影子最短
B.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C.正午影子在正南方向
35.古代人们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规律制作的计时工具是()。

A.指南针B.时钟C.日晷
36.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夜晚可能出现的月相是()。

A.B.C.
37.地球上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的最主要原因是由于()的作用形成的。

A.太阳的引力B.月球的引力C.地球自身的引力38.直接影响地球上潮汐现象的()。

A.月球对地球的引力B.太阳光的照射
C.月球月相的变化
39.我们在做环形山的模拟实验时,发现()。

A.其他条件相同,体积小的球撞击形成的环形山小
B.其他条件相同,体积大的球撞击形成的环形山小
C.其他条件相同,高处的球撞击形成的环形山深
D.其他条件相同,低处的球撞击形成的环形山浅
40.下图的模拟实验中,当船模在球面上行驶,李华()。

A.先看到船身,再看到帆顶
B.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
C.同时看到船身和帆顶
41.从太空俯瞰地球,地球表面最多且呈蓝色部分的是()。

A.陆地B.高山、草原C.海洋
42.下列星球中,()属于行星。

A.太阳B.月球C.地球
43.月食时,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是()的。

A.方形B.圆形C.三角形
44.关于地球主题海报的制作,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难题,可以向老师或家长求助
B.在制作前需要明确资料的来源
C.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随意编撰地球的知识
45.下列关于太阳、地球和月球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从地球上看太阳和月球的大小是差不多的
B.太阳和月球的实际大小是差不多的
C.太阳、月球和地球上都有水
46.设计“过山车”时,()。

A.应只有直线轨道B.应只有曲线轨道C.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47.下面方法可以让“过山车”上的小球运动得更快的是()。

A.轨道坡度再大一点
B.终点设计得再高一点
C.轨道设计得再宽一点
48.小朵、小明、小强100米赛跑的成绩如下表,其中跑的最快的是()。

参赛者小朵小明小强
成绩14秒16秒18秒
A.小朵B.小明C.小强
49.“过山车”在检测小车的运动情况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秒表记录运动的时间
B.可以用卷尺测量运动的距离
C.制作好后的“过山车”不能调整
50.下列描述“过山车”上小球的运动路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从高处滚落,经历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B.小球从高处滑落,经历了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C.小球从高处滚落,只经历了曲线运动
二、实验探究题
51.下面是君君的养蚕记录,请结合你的养蚕经验帮君君完善他的记录。

(1)下面是君君记录的蚕的各个时期,请帮他选填各时期的名称。

(选填卵、幼虫、蛹、蚕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君发现蚕在生长过程中,会渐渐停止吃桑叶,身体变得发黄发亮,这表明蚕要开始()。

A.交尾B.死亡C.吐丝
(3)君君发现蚕的生长过程与蝴蝶的生长过程有相同特征,请你帮君君参照蚕的生长过程正确排列蝴蝶的生长过程。

(填序号)
(4)君君在总结蚕的一生时,做了如下记录:“身体呈圆筒形,有环节,从黑褐色逐渐变为白色,运动方式为爬行。

”根据记录,你认为君君记录的是蚕的哪个生长阶段?
()
A.卵B.成虫C.幼虫
(5)我们的生命也有自己的周期,我们正处在()这一年龄阶段。

A.婴儿期B.儿童期C.老年期
52.观察的内容:蚕幼虫的变化。

观察方法:用刻度测量身长变化、绘制生长表(记录日期、身长、体重、温度、给食等情况)、用肉眼观察蜕皮等情况。

发现:
(1)刚出生的蚕是(_________),像(______)一样,叫(______)。

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变白、变大了。

(2)蚕的幼虫身体呈(______),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口器和单眼,有8对足,身体两侧有(______),是蚕的呼吸器官。

(3)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_________),还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4)(______)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蚕在(________)会蜕(______)皮,还有(______)在(______)(茧内),一生共蜕皮
(______)。

(5)蚕在(__________)的环境中生长得好。

(6)蚕蜕皮四次后变成(________),即将吐丝的蚕身体缩短,发黄而透明。

53.关于环形山的形成,其中比较公认的解释为陨石撞击说。

为了模拟制造环形山,周周和俊俊两人一起利用托盘、细沙和大小不同的球进行了探究实验。

实验步骤:
①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
②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
③试着撞击出大小不重叠的“环形山”。

(1)为了研究留在细沙中沙坑的大小与球的质量是否有关,他们应该()。

A.选择大小相同、质量不同的小球从同一个高度丢下
B.选择大小不同、质量相同的小球从同一个高度丢下
C.选择大小相同、质量相同的小球从不同的高度丢下
(2)经过不断地测试,周周和俊俊发现不同________、________、高度、________的小球留在细沙中的沙坑大小不同。

(3)判断下列操作的正误。

①在模拟实验时,要控制小球撞击出的“环形山”不重叠。

(______)
②在模拟实验时,撞击出一个沙坑后,要立马填平。

(______)
③在模拟实验后,应该将撞击出的沙坑与月球上的环形山进行对比,看看有无相同之处,猜测环形山形成的原因。

(______)
54.小军同学通过高倍望远镜观察月球,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

这是由于流星在太空中运行到靠近月球时,在月球的引力作用下坠落到月球表面,与月球表面发生碰撞而形成的坑洞,叫做月坑。

小军同学猜想月坑的深度可能与流星的质量、体积及下落高度有关。

于是,他设计了一个用一只铺满厚厚的细沙的盘子和几个不同的小球及刻度尺进行探究月坑深度的模拟实验,
如图所示。

经过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实验序号质量m/a体积V/cm3下落高度h/cm坑的深度d/cm
①207.550 2.6
②207.560 3.5
③207.570 5.0
④20 2.57011.3
⑤20 1.87012.4
⑥607.57014.6
⑦857.57015.9
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①②③三组数据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___________三组数据可得:“月坑”的深度与流星的质量有关。

(3)通过③④⑤三组数据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5.在探究乒乓球的运动路线的试验中,用手将乒乓球沿桌面推出,观察并记录乒乓球的
运动路线。

(1)在图中用“” 或“”画出乒乓球的运动轨迹。

(2)请把你的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①当乒乓球在桌面上滚动时,它的运动路线是(______)。

②当乒乓球冲出桌面后,落在地面前它的运动路线是(______)。

56.在研究“不同的物体在斜面上的运动”的实验中,小明用了a、b、c、d四个坡度不同
的斜面(如下图),把小立方体、小六棱柱、小球分别放在每一个斜面上端,它们会怎样
运动?回答下面的问题。

(1)把小立方体放在任意一个斜面上,如能运动,运动方式都是()。

A.滚动B.滑动
(2)把小六棱柱的一条棱放在a斜面上,最有可能产生的运动方式是()。

A.滑动B.滚动
(3)把小球分别放在a、b、c、d四个坡度不同的斜面上,我们发现它在______斜面上运动最慢,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详解】
我们可以用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自己的位置。

生活中,可以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在操场上,小明在小红的东方向2米处,那小红在小明的西方向2米处,所以B符合题意。

2.C
解析:C
【详解】
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3.C
解析:C
【详解】
在生活中,我们利用方向与距离来描述两个物体之间得位置关系。

在生活中,我们一般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来描述方向。

银行在学校的东北方向,所以C符合题意。

4.B
解析:B
【详解】
物体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平动、振动、转动、滚动和摆动等。

转动:也叫旋转运动,就是围绕着一个中心点做圆周运动,整体不发生位置的变化。

比如:小风车、钟表指针、陀螺、齿轮等。

指尖陀螺的运动形式是转动,所以B符合题意。

5.B
解析:B
【详解】
物体运动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平动、振动、转动、滚动和摆动等,各种运动形式之间互相联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

摆动:一个物体来回摇摆时做的运动。

汽车的雨刷器、
钟摆、秋千的运动方式是摆动。

一个复杂的运动方式可能包含着多种简单的运动方式。

旋转木马在做上下平动的同时,在水平方向转动,所以B符合题意。

6.B
解析:B
【详解】
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

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小球在斜面上的运动是滚动,由于斜面的坡度大小不同,所以小球到达底端时速度不同。

7.C
解析:C
【详解】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与滚动两种运动方式。

物体在斜面的运动情况包括滑动和滚动。

像木块等这种方形的物体会在斜面上滑动。

像乒乓球、六棱柱铅笔等这种球形或圆柱形的物体会在斜面上滚动。

将一个正方体放在斜面上,它的运动形式是可能静止或滑动,所以C符合题意。

8.C
解析:C
【详解】
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叫做速度;在相同时间内,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9.B
解析:B
【详解】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是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时间越少速度越快,5秒<6秒<8秒<9秒<10秒<12秒,所以由快到慢的顺序为猎豹、羚羊、斑马、兔子、黑熊、大象。

10.A
解析:A
【详解】
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我们在比较两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时是在相同距离的情况下比较时间的多少,在相同时间的情况下比较距离的长短。

龟兔赛跑的故事告诉我们:在距离一定的情况下,所用时间越短,速度越快。

11.C
解析:C
【详解】
刚产下的卵是淡黄色或黄色,经1到2天,变成淡红色或浅褐色,再经3到4天变成绿色或紫黑色,要孵化时变成紫黑色,刚孵出的小蚕叫蚁蚕,身体颜色是褐色或黑褐色的,极细小,长约2—3毫米,样子有点像蚂蚁,叫蚁蚕。

蚕卵若呈白色,上面还有小孔,说明是已经孵化出蚁
12.B
解析:B
【详解】
蚕宝宝出生需要温暖的环境,蚕宝宝一般在4月份出生。

故选:B
【点睛】
考查蚕的孵化,蚕一般在4月份孵化。

13.A
解析:A
【详解】
蚕卵是蚕生命的开始,也是有生命的,因而需要合适的环境:适宜的温度、适量的水分、空气,条件符合蚕卵就会孵化,所以把蚕卵放进冰箱冷藏室是保存蚕卵,防止蚕卵提早孵化,A符合题意。

故选:A
14.B
解析:B
【详解】
A刚孵出的小蚕用镊子夹取放到桑叶上,错误;小蚕刚从卵里孵出来时,要特别小心对它,用比较嫩的桑叶喂它,换桑叶的时候用很软的毛笔来移动它,要注意力量;不能用太干燥的桑叶喂养小蚕。

B蚁蚕吃的桑叶要切碎,正确;
C蚕宝宝要在封闭的盒子里饲养,防止被虫咬,错误;蚕宝宝要生活在空气流通的地方。

15.C
解析:C
【详解】
蚕卵是生命的开始,刚出生的蚕卵是淡黄色,形状是略扁的圆形,蚕卵很细小,直径约1毫米,蚕卵快孵化时颜色逐渐变成紫黑色,顶部有下陷的饼形。

16.A
解析:A
【详解】
鸡蛋的内部有卵壳、卵白、卵黄、卵壳膜、胚胎和气室。

鸡蛋的最外面是卵壳,里面有一层薄薄的卵壳膜,相当于穿了保护外套。

卵壳坚硬有小孔,对胚胎有保护作用,保证胚胎发育时可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卵白是补充胚胎发育所需水分;卵黄是提供营养;卵黄表面中央有一盘状小白点,称为胚盘,里面含有细胞核。

胚胎能发育成小鸡;卵壳膜保护蛋白,防止营养流失;气室提供氧气。

17.C
解析:C
鸡蛋各部分:蛋壳、蛋白、蛋黄、气室。

蛋黄上有胚。

气室的作用为胚胎提供氧气,蛋壳上的小孔可以透气。

18.A
解析:A
【详解】
动物的繁殖方式常见的有卵生和胎生。

靠卵繁殖后代的动物叫卵生动物。

昆虫、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都是卵生动物。

青蛙属于两栖动物,卵外都无卵壳保护,蚂蚁卵无硬壳,蛇属于爬行动物,卵外有硬壳。

19.C
解析:C
【详解】

20.C
解析:C
【详解】

21.B
解析:B
【详解】
A.蚕的生命是从卵开始的,一个蚕卵就是一个生命。

蚕卵的孵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错误;B.蚕喜欢吃桑叶,养蚕的桑叶要新鲜、干净,洗过的桑叶要吸干水分晾干。

可以将蚁蚕吃的桑叶剪成碎片或条状,正确;C.蚕宝宝怕蚂蚁、蟑螂、老鼠等,要把蚕宝宝放在安全的地方。

不能喷杀虫剂或者上蚊香,这样会对蚕宝宝身体不好,错误;所以B符合题意。

22.B
解析:B
【详解】
蚕宝宝的外形:长圆筒形,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青白色。

头部:较小,呈扁圆形。

胸部:有三个环节组成。

胸部有三对胸足。

身体两侧的小黑点是气门,是蚕的呼吸器官,所以B符合题意。

23.C
解析:C
【详解】
为了观察蚕的一生可选用的方法有:填写记录表、写观察日记、拍照、画图和摄像,用视频、照片、图画或文字等记录蚕的生长变化情况,所以C符合题意。

24.C
解析:C
蚕宝宝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我国的蚕一生共蜕六次皮,其中在蚕茧内蜕皮二次,所以C符合题意。

【点睛】
本题考查蜕皮,要求学生掌握蚕的一生蜕皮的次数总共有6次。

25.C
解析:C
【详解】
桑蚕是完全变态昆虫,一生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

幼虫阶段的蚕,也就是蚕宝宝,运动方式是爬行。

26.B
解析:B
【详解】
卵、蚕、蚕蛹、蚕蛾是蚕的一生要经历的四个形态;蚕的生命周期中,蚕是幼虫,蚕蛾是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死亡。

蚕蛹的体形像一个纺棰,颜色变成了深褐色,分头、胸、腹三个体段。

头部很小,长有复眼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部长有9个体节。

27.A
解析:A
【详解】
蚕、卵、蚕蛹、蚕蛾是蚕的一生要经历的四个形态;蚕的生命周期中,蚕是幼虫,蚕蛾是成虫,蚕蛾交配繁殖后死亡;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死亡四个阶段。

蚕茧是椭圆形,长约20毫米,是白色的,蚕蛹是蚕吐丝做茧后在茧中变成的蛹虫。

蚕茧呈椭圆形,起到保护蛹的作用,由一根蚕丝组成,长度一般为900~1500米。

28.A
解析:A
【详解】
蚕宝宝吐丝前不再吃桑叶了,躯体发黄发亮,吐丝时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吐丝后身体变小,潜伏在内。

所以蚕宝宝吐丝时是不吃东西的。

29.B
解析:B
【详解】
蚕丝是最长的天然动物性蛋白纤维,如果不断的话,一根蚕丝的长度可达3000米。

当蚕开始不怎么吃叶子了,身体发黄发亮了,就说明蚕准备要吐丝了,B正确;A蚕丝获取时不能用剪刀;C每个小蚕能为我们提供好一根蚕丝。

30.B
解析:B
【详解】
蚕有一定的生理周期,可能到了蜕皮结茧的时候了,这时候,蚕宝宝是不吃不喝,逐渐停止取食,蚕体收缩,这种情况下,一般蚕宝宝身体会慢慢呈现出透明色,就是有点像成熟了的颜色,头不停地摆动,开始寻找合适的位置。

吐丝的部分在口器下方,找到合适的位置,让吐出的丝粘结在鞋盒的角落。

吐的丝越来越多,结的茧厚实起来,将自己包裹在茧里面,所以B符合题意。

31.A
解析:A
【详解】
大纸片距离较远时,看起来和小纸片一样大。

这个实验可以解释太阳和月球看起来差不多大的原因。

故选:A
32.C
解析:C
【详解】
一天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早上的时候太阳从东方升起,影子在西;随着中午的到来太阳逐渐到了南方,影子朝向北方;到了下午太阳西下,影子朝向东。

33.B
解析:B
【详解】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是早晨和傍晚影子长,中午影子短,所以影子的长短变化规律是长-短-长。

34.C
解析:C
【详解】
A.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早晨和傍晚影子比较长,中午影子比较短,正确;B.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和太阳的方向相反,影子总在背光的一侧,正确;C.中午太阳在正南方,影子在北方,错误;所以C符合题意。

35.C
解析:C
【详解】
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机器。

其原理就是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并划分时刻。

古代人们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规律制作的计时工具是日晷,所以C符合题意。

36.A
解析:A
【详解】
月球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

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瞧到得月球被太阳照亮得部分。

月相规律:上半月变化规律,由亏到圆,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增大,直至满月,亮面在月球的右侧,下半月,人们看到亮面面积逐渐减小,直至朔月,亮面在月球的左侧。

根据月相变化规律,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端午节夜晚可能出现的月相是上弦月,所以A符合题意。

37.B
解析:B
【详解】
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它自西向东围绕地球公转。

月球与地球之间也有引力作用。

月球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绕地球运动,月球对地球也有引力作用,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平面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

38.A
解析:A
【详解】
月球与地球之间也有引力作用。

月球受到地球的引力作用绕地球运动,月球对地球也有引力作用,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可以使地球上的海平面升高或下降,形成有规律的涨潮和退潮。

39.A
解析:ACD
【分析】
月球地形的最大特征就是分布着许多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环形山大多是圆形的,其分布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

【详解】
在模拟月球环形山形成的实验中,大小不同的石子或玻璃球模拟的是陨石,盘子里的沙子模拟的是月球表面。

从相同的高度往沙盘里丢下大小不同的石子,环形山大小不一样。

其他条件相同,高处的球撞击形成的环形山深,其他条件相同,低处的球撞击形成的环形山浅;其他条件相同,体积小的球撞击形成的环形山小,其他条件相同,体积大的球撞击形成的环形山大。

40.B
解析:B
【详解】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从原来的猜测到实际证明,再到人造地球拍摄的地球照片,人们的认识越来越精确了。

在海边看到远方驶来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证明地球是球体。

41.C
解析:C
【详解】
我们生活的地球,从太空看到的地球是一个蔚蓝的星球。

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相互穿插分割,海洋占71%,陆地占29%,因此人们称地球是一个“水球”,地球表面最多且呈蓝色部分的是海洋。

42.C
解析:C
【详解】
地球是行星,所谓的行星一般指的就是星体自身不会发光,并且还会围绕恒星公转与自转的天体,而地球本身是不发光的,它围绕着太阳这颗恒星在做公转运动的同时,也会进行自转运动,地球属于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所以C符合题意。

43.B
解析:B
【详解】
月食的发生是因为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地球挡住了太阳的光线,月面上的阴影就是地球的影子,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影子应该是圆形的。

44.C
解析:C
【详解】
关于地球主题海报的制作,我们要确定资料的来源。

资料可以来源于科学书籍、正规的网络资源,还可以是家长或者学生自己拍摄的照片。

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难题,可以向老师或家长求助。

不可以按照自己的想象随意编撰地球的知识,所以C符合题意。

45.A
解析:A
【详解】
月球的半径是1738公里,距离地球384400千米;太阳的半径是696300公里,距离地球约1.5亿千米。

太阳比月球大400倍,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是月亮和地球距离的400倍。

所以站在地球上,我们看到的太阳和月亮是差不多大的;太阳、月球上都没有水,只有地球上有水。

46.C
解析:C
【详解】
过山车又称云霄飞车,是游乐园中一种富有刺激性的娱乐工具,令不少人着迷。

它常利用重力和惯性使小列车沿蜿蜒的轨道行进,有爬升、滑落、旋转等过程。

“过山车”的设计要求:(1)轨道的总长应在2米以上;(2)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3)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4)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5)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47.A
解析:A
【详解】
根据“过山车”设计要求,坡度要有变化。

想要让“过山车”上的小球运动得更快,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