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栖幽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栖幽事
[明]陈继儒
【作者资料】
陈继儒(1556——1639),字仲醇,号眉公,又号麋公,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
年轻时即有才名。
自命隐士,先居住小昆山,后筑室东畲山,而又周旋官绅间,时人颇有讥评。
工诗善文,短翰小词,皆极风致,兼能书画。
著述宏富,有《陈眉公全集》传世。
所辑《宝颜堂秘籍》六集,保存小说杂记甚多。
【凤麟按:《明史》卷二九八:“陈继
儒,字仲醇,松江华亭人。
幼颖异,能文章,同郡徐阶特器重之。
长为诸生,与董其昌齐名。
太仓王锡爵招与子衡读书支硎山。
王世贞亦雅重继儒,三吴名下士争欲得为师友。
继儒通明高迈,年甫二十九,取儒衣冠焚弃之,隐居昆山之阳,构庙祀二陆,草堂数椽,焚香晏坐,意豁如也。
时锡山顾宪成讲学东林,招之,谢弗往。
亲亡,葬神山麓,遂筑室东佘山,杜门著述,有终焉之志。
工诗善文,短翰小词,皆极风致,兼能绘事。
又博文强识,经史诸子、术伎稗官与二氏家言,靡不较核。
或刺取琐言僻事,诠次成书,远近竞相购写,征请诗文者无虚日。
性喜奖掖士类,屦常满户外,片言酬应,莫不当意去。
暇则与黄冠老衲穷峰泖之胜,吟啸忘返,足迹罕入城市。
其昌为筑来仲楼招之至。
黄道周疏称‘志尚高雅,博学多通,不如继儒’,其推重如此。
侍郎沈演及御史、给事中诸朝贵,先后论荐,谓继儒‘道高齿茂,宜如聘吴与弼故事’。
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
卒年八十二,自为遗令,纤悉毕具。
”】
自序
吾家於陵【凤麟按:陈仲子,亦名於陵仲子。
《孟子·滕文公下》:“匡章曰:‘陈仲子岂不诚廉士哉?居於陵,三日不食,耳无闻,目无见也。
井上有李,螬食实者过半矣,匍匐往,将食之,三咽,然后耳有闻,目有见。
’”】及华山处士【凤麟按:宋人陈抟也。
眉公尊二人为祖,故曰“吾家”。
】,世有隐德。
余辈胶黏五浊,羁锁一生,每忆少年青松白石之盟,何止浩叹。
岁丁酉,始得筑婉娈草堂于二陆遗址,故有“长者为营栽竹地,中年方惬住山心”之句。
然山中亦不能如道家保炼吐纳,以嗇馀年。
即佛藏六千卷,随读随辍。
惟喜与邻翁院僧谈接花艺果,种术劚苓之
法,其馀一味安稳本色而已。
暇时集其语为《岩栖幽事》,藏之土室。
嘻,此非伊吕契稷之业也,世有所谓大人先生者,其勿哂诸!
◎多读两句书,少说一句话。
【凤麟按:陈眉公《小窗幽记》卷一:“多读两句书,少说一句话;读得两行书,说得几句话。
”又卷二云:“少言语以当贵,多著述以当富,载清名以当车,咀英华以当肉。
”○《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多读书,少说话,即是养性远祸之道,古今同然。
】
◎香令人幽,酒令人远,石令人隽,琴令人寂,茶令人爽,竹令人冷,月令人孤,棋令人闲,杖令人轻,水令人空,雪令人旷,剑令人悲,蒲团令人枯,美人令人怜,僧人令人淡,花令人韵,金石令人古。
【凤麟按:亦见《小窗幽记》卷七。
○卷七云:“怪石为实友,名琴为和友,好书为益友,奇画为
观友,法帖为范友,良砚为砺友,宝镜为明友,净几为方友,古磁为虚友,旧炉为熏友,纸帐为素友,拂麈为静友。
”】
◎凡山具,设经籍机杼,以善族训家;备药饵方书,以辟邪卫疾;储佳笔名茧,以点绘赋诗;留清醪杂蔬,以供宾独酌;补破纳旧笠,以犯雪当风;畜绮石厅墨,古玉异书,以排闲永日;制柳絮枕,芦花被,以连床夜话;狎黄面老僧,白头渔父,以遣老忘机。
◎客过草堂,叩余岩栖之事,余倦于酬答,但拈古人诗句以应之。
问:是何感慨而甘栖遁?曰:得闲多事外,知足少年中。
问:是何功课而能遣日?曰:种花春扫雪,看箓夜焚香。
问:是何利养而获终老?曰:砚田无恶岁,酒国有长春。
问:是何往还而破寂寥?曰:有客来相访,通名是伏羲。
【凤麟按:《小窗幽记》卷五:“客过草堂问:‘何感慨而甘栖遯?’余
倦于对,但拈古句答曰:‘得闲多事外,知足少年中。
’问:‘是何功课?’曰:‘种花春扫雪,看箓夜焚香。
’问:‘是何利养?’曰:‘砚田无恶岁,酒国有长春。
’问:‘是何还往?’曰:‘有客来相访,
通名是伏羲。
’”又曰:“眉公居山中,有客问山中何景最奇,曰:‘雨后露前,花朝雪夜。
’又问何事最奇,曰:‘钓因鹤守,果遣猿收。
’”又曰:“茅屋三间,木榻一枕,烧高香,啜苦茗,读数行书,懒倦便高卧松梧之下,或科头行吟。
日常以苦茗代肉食,以松石代珍奇,以琴书代益友,以著述代功业,此亦乐事。
”】
◎余喜赏雪,每戏云:“古今一钝汉:袁安闭门,子猷返棹。
底是避寒作许题目。
”【凤麟按:《汝南先贤传》曰:“时大雪积地丈余,洛阳令身出案行,见
人家皆除雪出,有乞食者。
至袁安门,无有行路,谓安己死,令人除雪入户,见安僵卧。
问:‘何以不出?’安曰:‘大雪,人皆饿,不宜干人。
’令以为贤,举为孝廉。
”(《后汉书》卷四五《袁安传》注引)《世说·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
四望皎然,因起仿偟,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
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
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人有一字不识而多诗意,一偈不参而多禅意,一勺不濡而多酒意,一石不晓而多画意:淡宕故也。
【凤麟按:亦见《小窗幽记》卷四。
】◎《多少箴》,不知何人所作,其词云:“少饮酒,多啜粥;多茹菜,少食肉;少开口,多闭目;多梳头,少洗浴;少群居,多独宿;多收书,少积玉;少取名,多忍辱;多行善,少干禄;便宜勿再往,好事不如无。
”
◎山居胜于城市,盖有八德:不责苛礼,不见生客,不混酒肉,不竞田宅,不闻炎凉,不闹曲直,不征文逋,不谈仕籍。
如反此者,是饭侩牛店,贩马驿也。
【凤麟按:《小窗幽记》卷五:“山居胜于城市,盖有八德:不责
苛礼,不见生客,不混酒肉,不竞田产,不闻炎凉,不闹曲直,不征文逋,不谈士籍。
”又曰:“山中有三乐:薜荔可衣,不羡绣裳;蕨薇可食,不贪粱肉;箕踞散发,可以逍遥。
”又曰:“闲居之趣,快活有五:不与交接,免拜送之礼,一也;终日可观书鼓琴,二也;睡起随意,无有拘碍,三也;不闻炎凉嚣杂,四也;能课子耕读,五也。
”】
◎陶弘景借人书,随误改定。
米襄阳借书画,亲为临摹题跋,印记装潢,往往乱真,后并以真赝本同送归之。
虽游戏翰墨,而雅有隐德。
◎山鸟每至五更,喧起五次,谓之“报更”。
盖山中真率漏声也。
余忆曩居小昆山下,时梅雨初霁,座客飞觞,适闻庭蛙,请以节饮。
因题联云:“花枝送客蛙催鼓,竹籁喧林鸟报更。
”可谓山史实录。
◎东坡《琴诗》云:“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与君指上听?”此一卷《楞严经》也。
东坡可谓以琴说法。
【凤麟按:《小窗幽记》卷四:“对棋不若观棋,观棋不若弹瑟,弹瑟不若听琴。
古云:‘但
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斯言信然。
”】
◎裒访古帖,置之几上,其益有五:消永日,汰俗情,一益也。
分别六书宗派,二益也。
多识古文奇字,三益也。
先贤风流韵态,如在笔端,且可以搜其遗行逸籍,交游宅墓,四益也。
不必钩搨,日与聚首,如熏修法,自然得解,五益也。
◎山谷赋苦笋去:“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活国;多而不害,如举士而能得贤。
”可谓得笋三昧。
“汹汹乎如涧松之发清吹,浩浩乎如春空之行白云。
”可谓得煎茶三昧。
【凤麟按:黄庭坚《苦笋赋》:“余酷嗜苦笋,
谏者至十人,戏作苦笋赋。
其词曰:僰道苦笋,冠冕两川,甘脆惬当,小苦而及成味,温润稹密,多啖而不疾人。
盖苦而有味,如忠谏之可活国;多而不害,如举士而皆得贤。
是其钟江山之秀气,故能深雨露而避风烟,食肴以之开道,酒客为之流涎,彼桂玫之与梦汞,又安得与之同年。
蜀人曰:苦笋不可食,食之动痼疾,使人萎而瘠。
予亦未当与之下。
盖上士不谈而喻;中士进则若信,退则眩焉,下士信耳,而不信目,其顽不可裯。
李太白曰:但得醉中趣,勿为醒者传。
”又其《煎茶赋》云:“汹汹乎如涧松之发清吹,皓皓乎如春空之行白云。
宾主欲眠而同味,水茗相投而不浑。
苦口利病,解醪涤昏,未尝一日不放箸。
而策茗椀之勋者也。
”】
◎真人面前莫弄假,痴人面前莫说梦。
◎寤言空谷,跫然客至,方相与计松桂,湎云烟,而负才之士,辄欲拈题阄韵,豪咏苦吟。
幽人当此,真如清流之着落叶,深林之沸鸣蝉也。
所谓“诗人不在,大家省得三五十首唱酬,亦非细事”。
【凤
麟按:苏轼《与周开祖》:“某忝命皆出奖借,寻自杭至吴兴见公择,而元素、子野、孝叔、令举皆在湖,燕集甚盛,深以开祖不在坐为恨。
别后,每到佳山水处,未尝不怀想谈笑。
出京北去,风俗既椎鲁,而游従诗酒如开祖者,岂可复得。
乃知向者之乐,不可得而继也。
令举特来钱塘相别,遂见送至湖,久在吴中,别去,真作数日恶。
然诗人不在,大家省得三五十首唱酬,亦非细事。
”】
◎苏子由云:多疾病,则学道宜;多忧患,则学佛宜。
以肉食无公卿福,以血食无圣贤德,然则何居而后可?曰:随常而已。
【凤麟按:平常即道。
平常心最难得。
】
◎余每欲藏万卷异书,袭以异锦,熏以异香,茅屋芦帘,纸窗土壁,而终身布衣,啸咏其中。
客笑曰:“此亦天壤一异人。
”
◎洪崖跨白驴,驴名积雪。
其诗云:“下调无人采,高心又被嗔,不知时俗意,教我若为人。
”黄山谷自题象云:“前身寒山子,后身黄鲁直。
颇遭时人恼,思欲入石壁。
”余谓:“有古语云:‘上士闭心,中士闭口,下士闭门。
’我操中下法,庶几免乎?”【凤麟按:宋王应麟《困学纪闻》卷十:“龚氏注《中说》,引古语云:‘上士闭心,中士闭口,下士闭门。
’”】◎瓶花置案头,亦各有相宜者。
梅芬傲雪,偏绕吟魂;杏蕊娇春,最怜妆镜;梨花带雨,青闺断肠;荷气临风,红颜露齿;海棠桃李,争艳绮席;牡丹芍药,乍迎歌扇;芳桂一枝,足开笑语;幽兰盈把,堪仳离。
以此引类连情,境趣多合。
◎牡丹须着以翠楼金屋,玉砌雕廊,白鼻猧儿,紫丝步障,丹青团扇,绀绿鼎彝。
才子书素练以飞觞,美人拭红绡而度曲。
不然乃措大赏花而已。
◎古隐者多躬耕,余筋骨薄,一不能;多弋钓,余禁杀,二不能;多有二顷田,八百桑,余贫瘠,三不能;多酌水带索,余不耐苦饥,四不能。
乃可能者,唯嘿处啖饭著述而已。
然著述家切弗批驳先贤。
但当拈己之是,不必证人之非。
◎海味不咸,蜜饯不甜,处士不傲,高僧不禅,皆是至德。
◎有儿事足,一把茅遮屋。
若使薄田不熟,添个新生黄犊。
闲来也教儿孙,读书不为功名。
种竹浇花酿酒,世学闭户先生。
——右调《清平乐》,余醉中付儿曹,以为家券。
◎东坡投荒时,答程天侔云:“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夏无寒泉,大率皆无耳。
”余拥山居,公所无者尽有之。
不省何德而享此,唯日拈一瓣香,向古佛罪耳。
【凤麟按:苏轼《答程天侔三首》
(之一):“去岁僧舍屡会,当时不知为乐,今者海外无复梦见。
聚散忧乐,如反覆手,幸而此身尚健。
得来讯,喜侍奉清安,知有爱子之戚。
襁褓泡幻,不须深留恋也。
仆离惠州后,大儿房下亦失一男孙,悲怆久之,今则已矣。
此间食无肉,病无药,居无室,出无友,冬无炭,夏无寒泉,然亦未易悉数,大率皆无耳。
惟有一幸,无甚瘴也。
近与小儿子结茅数椽居之,仅庇风雨,然劳费已不赀矣。
赖十数学生助工作,躬泥水之役,愧之不可言也。
尚有此身,付与造物,听其运转,流行坎止,无不可者。
故人知之,免忧。
夏热,万万自爱。
”】
◎以蹊径之奇怪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不如画。
◎小儿发愿云:“愿明月长圆,终日如昼。
”余曰:“善哉!虽然,使人终无息肩期矣!于邺诗不云乎:‘白日若不落,红尘应更深。
’”
◎宣和时,酒店壁间有诗云:是非不到钓鱼处,荣辱常随骑马人。
【凤麟按:《古今诗话》:“宣和时,酒店壁间有诗云:‘是非不到钓鱼处,荣辱常随骑马人。
’”(亦见《小窗幽记》卷一)】
◎李北海书,当时便多法之。
北海笑云:“学我者拙,似我者死。
”
◎黄山谷尝云:“士大夫三日不读书,自觉语言无味,对镜亦面目可憎。
”米元章亦云:“一日不读书,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觉思涩。
”想古人未尝片时废书也。
◎四时之景,莫如初夏。
余尝夜饮归,作增字《浣溪纱》云:“梓树花香月半明,棹歌归去蟪蛄鸣。
曲曲柳弯茅屋矮,挂鱼罾。
笑指吾庐何处是,一池荷叶小桥横,灯火纸窗修竹里,读书声。
”
◎余尝爱《夷坚支乙序》云:“老矣不复关心,犹独爱奇,气习犹与壮等,耳力未减,客话尚能欣听,心力未歇,忆所闻不遗忘,笔力未遽衰,触事大略能述。
”此洪适语也。
◎人无意,意便无穷。
◎陆平翁《燕居日课》云:“以书史不园林,以歌咏为鼓吹,以理义为膏梁,以著述为文绣,以诵读为菑畬,以记问为居积,以前言往行为师友,以忠信笃敬为修持,以作善降祥为因果,以乐天知命为西方。
【凤麟按:亦见《小窗幽记》卷一。
】
◎以金石鼎彝竹简之古文,可以正六书;以六书之字画,尚可正六经之讹字。
◎韩退之诗云:“居间食不足,多官力难任,两事皆害性,一生常苦心。
”【凤麟按:韩愈《从仕》:“居闲食不足,从仕力难任。
两事皆害性,一生恒苦心。
黄昏归私室,惆怅起叹音。
弃置人间世,古来非独今。
”】子瞻诗云:“家居妻儿号,出仕猿鹤怨。
未能逐十一,安敢抟九万。
”【凤麟按:苏轼《和穆父新凉》:“家居妻儿
号,出仕猿鹤怨。
未能逐什一,安敢抟九万。
常恐樗栎身,坐缠冠盖蔓。
受恩如负债,粗报乃焚券。
但知眠牛衣,宁免刺虎圈。
清风来既雨,新稻香可饭。
紫螯应已肥,白酒谁能劝。
君今崔蔡手,政比张赵健。
三公行可致,一语先自献。
幸推江湖心,适我鱼鸟愿。
”】二公犹不能徘徊于进退之间。
其后退之迷雪于衡山,子瞻望日于儋海,回视阖户拥衾,簟瓢藜藿,不在天上乎?故《考盘》诗云:“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
◎雪景莫若山,山雪莫若月下。
余尝目击而赋四言诗云:“夜月
岩牖,淡而无风,月值松际,鸡鸣雪中。
”盖实景也。
◎箕居于斑竹林中,徙倚于青石几上,所有道笈梵书,或校雠四
五字,或参讽一两章。
茶不甚精,壶亦不燥;香不甚良,灰亦不死;
短琴无曲而有弦,长讴无腔而有音;激气发于林樾,好风送之水涯。
若非羲皇以上,定亦嵇阮之间。
【凤麟按:亦见《小窗幽记》卷四。
】◎李之彦云:“尝玩钱字旁,上着一戈字,下着一戈字,真杀人之物不悟也。
”然则而两戈争贝,岂非贱乎!
◎吴子彦所述书室中修行法:“心闲手懒,则观法帖,以其可逐
字放置也;手闲心懒,则治迂事,以其可作可止也;心手俱闲,则写
字作诗文,以其可以兼济也;心手俱懒,则坐睡,以其不强役于神也;心不定,宜看诗及杂短故事,以其易于见意,不滞于久也;心闲无事,宜看长篇文字,或经注,或史传,或古人文集,此又甚宜于风雨之际及寒夜也。
”又曰:“手冗心闲,则思;心冗手闲,则卧;心手俱闲,则著书作字;心手俱冗,则思早毕其事,以宁吾神。
”【凤麟按:吴子彦述
书室中修行法曰:“心闲手懒,则观法帖,以其可逐字放也;手闲心懒,则治迂事,以其可作可止也。
心手俱闲,则写字、作诗文,以其可兼济也;心手俱懒,则坐、睡,以其不强役于神。
”(明吴应箕《读书止观录》卷三)此条亦见《小窗幽记》卷五。
】
◎小儿辈不可以世事分读书,当令以读书通世事。
【凤麟按:陈眉公《小窗幽记》卷一:“士人不当以世事分读书,当以读书通世事。
”】
◎辛弃疾言: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故以稼轩。
◎名妓翻经,老僧酿酒,将军翔文章之府,书生践戎马之场,虽
乏本色,故自有致。
◎古人以书画为柔翰、弱翰,故开卷张册,从容为上。
【凤麟按:《小窗幽记》卷一:“书画为柔翰,故开卷张册,贵于从容;文酒为欢场,故对酒论文,忌于寂寞。
”】
◎经史子集,以辞相传,而碑刻则并古人手迹以存,故好古尚友之士,相与共访而传之。
◎着棋不若抄书。
谈人过,不若述古人佳言行。
【凤麟按:《小窗幽记》卷五:“但看花开落,不言人是非。
”】
◎画与字各有门庭,字可生,画不可熟。
字须熟后生,画须熟外熟。
◎读史要耐讹字,正如登山耐仄路,踏雪耐危桥,闲居耐俗汉,看花耐恶酒,此方得力。
【凤麟按:亦见《小窗幽记》卷四。
】
◎僧要真,不要高。
◎洞庭张山人云:山顶泉,轻而清;山下泉,清而重;石中泉,清而甘;沙中泉,清而冽;土中泉,清而厚。
流动者长于安静,负阴者胜于向阳。
山削者泉寡;山秀者有神。
真源无味,真水无香。
◎“吾乡荇菜,烂煮之其味如蜜,名曰荇酥。
郡志不载,遂为渔从野夫妨食。
”此见于《农田余话》。
俟秋明水清时,载菊泛泖,脍鲈擣橙,并试前法,同与莼丝荐酒。
◎余山中,徐德夫送一鹤至,已受所,张公复送一鹤配之,每欲作诗咏其事,偶读皇甫湜《鹤处群鸡赋》,遂不配笔。
其中有句云:“同李陵之入胡,满目异类;似屈原之在楚,众人皆醉。
惨淡无色,低回不平,每戒比之匪人,常耻独为君子。
”
◎与其结新知,不若敦旧好;与其施新恩,不若还旧债。
◎三月茶笋初肥,梅花未困;九月莼鲈正美,秫酒新香。
胜客睛窗,出古人法书名画,焚香评赏,无过此事。
门生包鸣甫云:“淳化帖,苍颉字,尚带卦体。
”此言得字之本。
【凤麟按:《小窗幽记》卷五:“三月茶笋初肥,梅风未困;九月莼鲈正美,秫酒新香;胜友晴窗,出古人法书名画,焚香评赏,无过此时。
”】
◎住山须一小舟,朱栏碧幄,明棂短帆,舟中杂置图史鼎彝,酒浆荈脯。
近则峰泖而止,远则北至京口,南至钱塘而止。
风利道便,移访故人,有见留者,不妨一夜话、十日饮。
遇佳山水处,或高僧野人之庐,竹树蒙茸,草花映带,幅巾杖履,相对夷然。
至于风光淡淡,水月空清,铁笛一声,素鸥欲舞。
斯也避喧谢客之一策也。
◎邵尧夫云:“但看花开落,不言人是非。
”
◎王辰玉《香山记》云:大约西山之胜,仿佛武林之西湖,逶迤不如,而蒨润或过之。
因与二三子作妄想,若斩荻芦,开陂阳隰以尽田荷花,至山膝而止,使十五小儿,锦衣画舸,唱江南采莲词,出没于白鸥碧浪之间。
所在室诉衷情庐,必竹门板扉,与金碧相间出。
而后结远道人,为香山社主;乞青莲居士,为玉泉酒家翁。
吾老此可矣。
◎古云鹤笠鹭蓑,鹿裘鹊冠,鱼枕杯,猿臂笛,与画图之屋庐,诗意之山水,皆可遇而不可求,即可求而不可常。
余唯纸窗竹屋,夏葛冬裘,饭后黑甜,日中白醉。
【凤麟按:《小窗幽记》卷五:“饭后黑甜,日中薄醉,别是洞天;茶铛酒臼,轻案绳床,寻常福地。
”】
◎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名施茶。
◎嵩山僧赠余木瘿炉,余铭之云:“形固可使如槁木乎?心故可使如死灰乎?唯我与尔有是夫。
”【凤麟按:《庄子·齐物论》:“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又有天台僧寄余藤杖,余答以诗云:“僧寄天台杖,
支余独上台。
借它时点缀,不是老相催。
打果惊黄鸟,疏泉破碧苔。
秋声满松壑,并与夕阳来。
”
◎余尝过一山邻,而老嗜花,红紫映户,弄孙负日,使人不复知有城居车马之闹,况京都滚滚尘邪?余赠以诗云:有个小门松下开,堂前明月绕畦栽。
老翁抱孙不抱甕,恰欲灌花山雨来。
◎焚香倚枕,人事都尽,梦境未来,仆于此时,可名“卧隐”,便觉凿坏住山为烦。
◎余得古书,校过付抄,抄后复佼,校过复刻,刻后复校,校过即印,印后复校,然鲁鱼帝虎,百有二三。
夫眼眼相对尚然,况以耳传耳,其是非毁誉,宁有真乎?
◎掩户焚香,清福己具;如无福者,定生他想。
更有福者辅以读书。
【凤麟按:《小窗幽记》卷一:“人生有书可读,有暇得读,有资能读,又涵养之,如不识字人,是谓善读书者。
享世间清福,未有过于此也。
”】
◎世人但爱秋月,而不知秋日之妙,白云碧汉,大胜平时,桂落庭闲,乃契斯语。
◎仇山村诗云:“艰危颇得文章力,嫁娶各随男女缘。
”又云:“无求莫问朝庭事,有耻难交市井人。
”
◎居山有四法:树无行次,石无位置,屋无宏肆,心无机事。
【凤麟按:亦见《小窗幽记》卷六。
○卷七云:“机息便有月到,风来不必苦海。
人世心远,自无车尘马迹,何须痼疾丘山?”】
◎东坡有诗曰:“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作诗必此诗,定此非诗人。
”余曰:此元画也。
晁以道诗云:“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
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
”余曰:此宋画也。
◎不能卜居名山,即于岗阜回复及林水幽翳处辟地数亩,筑室数楹,插槿作篱,编茅为亭,以一亩荫竹树,一亩栽花果,二亩种瓜菜,四壁清旷,空诸所有,畜山童灌园薙草,置二三胡床着林下,挟书砚以伴孤寂,携琴弈以迟良友,凌晨杖策,抵暮言旋。
此亦可以娱老矣。
【凤麟按:《小窗幽记》卷六:“良辰美景,春暖秋凉。
负杖蹑履,逍遥自乐。
临池观鱼,披林听鸟;酌酒一杯,弹琴一曲;求数刻之乐,庶几居常以待终。
筑室数楹,编槿为篱,结茅为亭。
以三亩荫竹树栽花果,二亩种蔬菜,四壁清旷,空诸所有,蓄山童灌园剃草,置二三胡床着亭下,挟书剑以伴孤寂,携琴弈以迟良友,此亦可以娱老。
”】
◎东坡《乙帖》云:“仆行年五十始知作活,大要是悭耳。
而文以美名,谓之俭素,然侪为之。
则不类俗人。
”真可谓淡而有味者。
《诗》云:“不戢不难,受福不那。
”口体之欲,何穷之有,每加节俭,亦是惜延福寿之道,住京师宜用此策也。
余以为山林人,此策尤不可少。
◎有客谓山居眷属难,山邻难,山友难,山仆难。
余谓如此则山堂前草深一太矣。
不如愸断家事,择二三童子自随,其强干者以备烹爨树艺,文弱者以备洒扫抄写。
子孙能相体者,则送供养,宾朋能相念者,则通餽问,舍此以外,靡知其它。
不然,东坡所谓“老稚纷纷口,众食贫孤寂”,未必不佳也。
◎傅大士云:宽着肚皮须忍辱,放开眉眼任从它。
◎读书当如斗草,遇一样采一样,多一样斗一样。
◎莫言婚嫁早,婚嫁后,事不少;莫言僧道好,僧道后,心不了。
唯有知足人,鼾鼾直到晓;唯有偷闲人,憨憨直到老。
◎韦应物、欧阳修,皆作滁州太守,而游琅琊山,则曰:“鸣驺响幽涧,前旌耀崇岗。
”永叔《游石子涧》则曰:“使君厌其从,车马留山前,行歌招野叟,共步青林间。
”山游如是,乃不犯李义山“松间喝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