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_高专院校茶艺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优质的商品和服务吸引茶客 , 而这才是提升茶艺馆社会效益和
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这样的发展需要有茶艺馆专业人才作坚
强的后盾 。
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是培养德 、 智 、 体 、 美等 全面发展 , 适应生产 、 建设 、 管理 、 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专
握休闲氛围基础上营造艺术
术 、 装饰 设计 艺术 、 服饰艺 术 、 水 果拼 盘艺 术 、 茶 汤艺 术 、
语言艺术 、 造型艺术 、 茶器具组合艺术 、 管理艺术 、 服务艺
术 、 茶水沏泡艺术等 。具体体现在物体排列 、 位置 、 顺序 、
组合 , 以及审美角度上的色彩 、 质地 、 形状的和谐统一 。茶 艺馆的休闲氛围内容十分丰富 , 不但有装饰点 、 线 、 面的布 , 还有整个立体空间感觉的设计 , 不但有静态的布景 , 还
〔」 张健 高 等职业 教育课程模式的选择与建构 〔
一
职业技术教育 ,
口」 徐永辉 当 前我国高 校教学存在的问 题和改革热点探析日」教育
探索 , , 一
产品后获得最大的成功感 。学生显然对能获得具体结果的完整
工作过程更感兴趣 。
' 粕家胜 现 代教育 技术对高 校机电 类课租教学的影响 〕 教育与
其中的原因之一是茶艺馆缺乏大 专业职业技能人才和综合性
人才 。有了人才 , 才能形成和开展高层次的竞争 , 在茶艺馆经 营管理 、 茶艺服务 、 品茗艺术 、 环境艺术 、 休闲氛围 、 茶艺馆
与顾客的亲和力等方面进行竞争 , 在给予顾客更多的精神享受
上开展竞争 。高层次的竞争是我们所期望的 , 也是茶艺馆发展 的必由之路 。
和职业道德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培养 。茶艺院校可以与茶馆茶庄 多沟通 , 互相支持 , 优势互补 。
茶企业对茶艺人才的份求
茶艺馆所需人才技能类型与特点
茶艺馆较之旧式茶馆的重要区别是把单纯的饮茶活动提升
为富含文化艺术的品茗活动 。每一次品茗过程都是精神与物质 的双重享受 。茶艺师的专业与职业技能主要体现在 有丰富的 茶叶基础知识和茶文化知识 、 娴熟的茶叶冲泡操作技能 、 丰富
品味的职业 。茶艺业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 , 很多大专院校
开设了茶艺课程或设置茶艺专业及提供茶艺师职业培训项 目 ,
甚至设立茶学 系 。 一名合 格的茶艺师应当具备以下技能 能够
按茶艺冲泡技艺要求 , 冲泡不同品类茶饮 组织茶艺表演 设 计各种规格的茶宴 、 茶会等 。 其技术等级分初 、 中 、 高 个等 级 。工作适用场所主要为茶馆 坊 、 茶艺馆 、 茶艺表演团体 等 。茶艺师是孺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职业 , 培养一名高级茶艺 师 , 不仅要靠国家支持和单位的大力培养 , 还需要其自身的努
, 公一 , 竺 梦言 ` 、 亥奋 也 吕 、 奋丫 ·
少浅 一 伪 绷 加 一 雌料明
巾 分扔号抽 畜
该琳 峥
六 澡二
兀 凡石 八 , ” 边 卿 碗朋 `
一范 叭 兜 石 叨 ` 如刀 剧男仪 刃
肋 。
甲
。衍山 。
罗, 咧 】
。 。
司
,
回
叫 户妇
。 钾,
傲
。 。山。` 目
。目
。 。
【
】。
六 以
职 、 高专各专 业的人才 培养模 式 。在 这样 的培养模 式下 , 高 职 、 高 专茶艺专业 应 以 “培养 德智体 全面发展 , 适应 社会需 求 , 具有 创新精神和 良好职业道德及实践能力强的技术应用性
景的气氛 , 大环境体现出精心的构思 , 表现在茶艺馆建筑形
式 、 装饰格调类型 、 陈设布
。 “而
。
背景
茶是中华 民族的 国饮 , 如今 已成 为风靡世界 的三大非酒精
星级宾 馆 、 大型企业 公关部输 送学员 , 负责茶会 策划 、 统筹 、
外事接待及公关策划等项 目 。
口口 目 前 , 茶艺从业人员还 没有 制定与 国际接轨的统一检测标
饮料之一 、
世纪的饮料大王 。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
社会服务的方向 , 只有构建科学 、 合理的课程体系 , 才能实现 人才培养的目 标 。 因此 , 一个专业要办出特色 , 必须先完成对 培养 目 标和就业岗位 群 的研究 , 为课程体系的建立奠定基 础 。高职茶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应适应本区域茶业经济 发展的需要 。 对此 , 茶艺专业应按照构建课程体系的操作程 序 , 经过充分调研 、 论证 , 并经过不断的优化 , 形成较科学合 理 、 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
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高职高专茶艺专业应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及实践能力强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指导培养具有茶叶专业理论知识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掌握茶叶生产加工知识与技能了解茶叶消费者需求掌握现代茶叶营销技巧能从事茶艺服务和茶叶加工与营销管理具有较高创新思维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适应茶艺茶叶行业发展需要的技术管理应用型人才
是茶叶 、 文化艺术 、 餐饮管理等 , 从我国茶艺馆
年的发展
历程可以得到印证 , 有的茶艺馆源于茶业 、 有的源于文化艺
术 、 有 的源于棍饮 管理行 业 。 丰富 的茶 叶基 础知 识和茶 文化
知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茶栽培 、 茶加工 、 茶贸易知识 , 还体 现在茶采购 、 茶贮藏 、 茶艺沏泡技能 、 茶水饮料调配方面 。 另外 , 茶艺文化艺术在茶艺馆的体现是多方面的 , 如园林艺
才 的缺失 日 益成 为制约茶产业发 展壮大的瓶 颈 , 从而影响整个 行业的服务质量 。
在我国 , 茶艺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正 日 渐走俏 。茶艺师是 茶文化的传播者 、 茶叶流通的 “ 加速器 ” , 是一种温馨且富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茶艺人才培养的需求
, 茶艺人才培养的目标
茶艺专业是 世纪 年代后出现的新专业 , 在茶艺专业
实践革新
旧
企业科技与发展
印 ,
年第
期总 第
坡
期
魔
高职 、 高专院校茶艺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黎晓霞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学院 , 广西 南宁
喊峨 引针 对 目 谕 耘 会 对 赫亚 人 才 如君 求 峙 二, 丈 章 给 合 高 取 二 校 洛 私才 的 实 际, 探 索 一 种 叶合 布
职、 高专院 挽特恙 又 透应企亚样 艺 人才球合材 共米的培养学生的方法。 、
营销 、 茶 文化 与旅游 、 茶叶连锁管理等 为核心 的高水平专业教 育 , 通过 “ 学 习一 实践一 提高 ” 的过程来完成对学生职业技能
平等 , 成为茶叶流通链 中的重要一环 。 大力 培养茶 艺师特别是 中 、 高级茶艺师 已是社会各界 的迫切需要 。 中 、 高级茶 艺师的 职业前 景相 当广 阔 , 比如 在茶 叶 行业 内从事各 类茶 楼 、 茶 为各 家涉外 坊 、 茶叶店 、 茶艺馆 的经营管理及高级技术 指导
茶艺馆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复合型人 才
茶 艺馆 提供 的环境 艺术 、 休 闲氛 围 、 优 质服 务的层 次不
断提高 , 需要具有专业职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 目前 , 大多
数茶 艺馆 都 是 中小型 茶艺 馆 , 既没 有 大型 茶馆 的规 模效 益 ,
构建与职业资格相融合 、 课证 触通的课程体系
为了能体现高职 、 高专院校的课程特点 , 并能与中等职业
学校有所 区别 , 同时适应 国家职业资格的要求 , 南宁职业技术
转第 页
又没有简陋茶馆的低成本优势 , 同类型的茶馆数量多 , 经营
内容相似 , 格调相仿 , 竞争十分激烈 。 这些 中小型茶艺厂家
业所需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实践证明 , 学生经过综合实训的强 化训练后 , 其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 在将来的就
力和刻苦钻研 。 如今对茶 艺师 的要求 不仅仅 是能为客人冲泡好 一杯茶 , 更需要具备 丰富的茶文 化知识 、 对 美和艺术的鉴赏能 力 、 对不同茶类 的识别和 冲泡技 能 , 甚 至要求具 备专业 外语水
教学方 面大部 分院校还 没有 完整 的教 材 , 教学 仍处 于摸索 阶 段 。 近年来 , 我 国茶叶行业得到 了飞速 的发展 , 茶 叶的经 济价
【 作者简介 】 黎晓盆
培训 。
的培训 , 让学生轻松通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茶艺相关职业资格
考试 , 获取相关 资格 证书 。 同时 , 该学 院多方位 开展与茶农 、
茶商 、 成功企业 、 营销专家等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重点培养和
一 , 女 , 广西平南人 , 研究生学历 ,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讲师 , 茶艺高级技师 研究方向 茶丈化研究与茶艺师
探讨的一个问题 。 以往的单一课程实训方法 , 相当于让学生零
参
【 吴志峰
一
考
文
伙
碎地进行学习 , 学生难以体验到每一个项 目 课程工作任务的终
极意义 , 这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 。而采用
对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评价的思考 「〕 职业教育研究
综合课程实训 , 既可以使学生在完成每一个项 目 课程时获得专 项实训的训练 , 又可以使学生把整个机械设计与加工过程的各 项目 课程联系起来 , 了解各个环节之间必然联系 , 在完成最终
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 在顶岗实习中能很快地适应生产环
有利于提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现代教育模式下 , 学生学习感知对象具有多样性和生动 性的特点阁。 因此 , 在教学过程中 , 如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
境 , 使得企业对学生的综合评价都比较高 。口
识的 “ 配角 ” 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的 “ 主角 ” 是值得高职院校
能根据需要适时调整茶艺馆环
境 还具备相关服务行业的管理经验与技巧 , 具备面向顾客的
较好的亲和力 , 能提升茶馆的社会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 从上述内容分析 , 茶艺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次序
门人才 。据此 , 在具体专业层面 , 必须依据行业特点和实践要 求 , 建立科学 、 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 。实现专业培养 目 标的基 本保障是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为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 对茶叶的需求量 日 益增大 , 而茶叶 消费量从 年前的人均每年 增至现在的每年 , 同
时茶消费结 构不断升级 , 特别在近几年尤为 突出 。
准 , 不少从业人员不专业 , 流动性较强 , 缺乏相应的文化知 识 , 不会鉴别茶叶优劣 , 不懂茶艺及冲泡技巧 , 而高级茶艺人
、 景观营造 、 茶器具配置 、 茶
艺技能运用 、 优质服务 、 服饰设计等方面 。 由此可见 , 茶艺
馆所 斋人才技能类 型具 有多样性的特点 。
人才 ” 的培养 目 标为指导 , 培养具有茶叶专业理论知识 , 有深 厚的茶文化底蕴 , 掌握茶叶生产加工知识与技能 , 了解茶叶消
费者需求 , 掌握现代茶 叶营销技巧 , 能从事茶艺服务和茶 叶加 工与营销管理 , 具有较高创新思维和较强的实践 能力 , 能适应 茶艺 、 茶叶行业发展需要 的技术管理应用型人才 。
塑造女学生 , 让她们为传统艺术代言 , 而将男学生培养为生产 技术 、 经营管理 、 市场营销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 实现学历教 育 、 技能培训 、 强力实践的无缝对接 , 共同促进茶产业的发 展 , 提升茶行业的整体水平 , 使中国茶叶产业全面走向世界 ,
走向辉煌 。茶艺专业是培养茶馆 、 茶庄服务型人才和茶产品营
有动态 的 、 变化的 、 虚化 的景观 景象 , 以及休 闲 、 品茶 、 观
,
校企共建 、 工学结合下的人才培养 目标
随着全国高职 、 高专示范建设的不断深入 , 人才培养目 标
和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 ,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培养 目 标 应运而生 。校企为共建 、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
值 、 文化价值及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 随着茶叶连锁
店 、 中小型茶艺馆 、 茶楼在全国各地 的蓬勃兴起 , 茶行业人才 的大量短缺严重 地制约 中国茶 业进一 步走 向现代 化和 国际化 。 南 宁 职业技 术 学院 引进 “学 历 十技 能 营 销 ” 的教 育 模式 ,
以茶 叶种植 、 加工 、 科研 , 产品的包装设计 、 茶 园管理 、 市场
销型人才的专业 , 教学内容一定要适应市场需求 。因此 , 教师 应注意在服务应变技能 、 促销技能 , 以及口才 、 心理承受能力
相互之间比试的是谁的茶价更低 , 茶室 、 茶点哪个更丰富 , 导
致局部茶馆经济效益不佳的现象 。没有形成健康的 、 积极向上
的竞争氛围 , 而是在低层次 价格和物质享受 上进行比拼 ,
的调配茶水饮料技能和经验 除具有造型 、 拼盘 、 烹饪技艺之 外 , 还具备适时满足顾客求新求异心理的经验 能在了解和掌
在当今茶艺馆风格趋同 、 个性 日 趋减少的状况下 , 茶艺馆
应吸收 、 培养专业人才 , 发挥专业人才的优势和特长 , 在提供 的商品和服务中开拓创新 , 形成茶艺馆独有的特色和风格 , 用
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这样的发展需要有茶艺馆专业人才作坚
强的后盾 。
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总体目标是培养德 、 智 、 体 、 美等 全面发展 , 适应生产 、 建设 、 管理 、 服务第一线的高技能型专
握休闲氛围基础上营造艺术
术 、 装饰 设计 艺术 、 服饰艺 术 、 水 果拼 盘艺 术 、 茶 汤艺 术 、
语言艺术 、 造型艺术 、 茶器具组合艺术 、 管理艺术 、 服务艺
术 、 茶水沏泡艺术等 。具体体现在物体排列 、 位置 、 顺序 、
组合 , 以及审美角度上的色彩 、 质地 、 形状的和谐统一 。茶 艺馆的休闲氛围内容十分丰富 , 不但有装饰点 、 线 、 面的布 , 还有整个立体空间感觉的设计 , 不但有静态的布景 , 还
〔」 张健 高 等职业 教育课程模式的选择与建构 〔
一
职业技术教育 ,
口」 徐永辉 当 前我国高 校教学存在的问 题和改革热点探析日」教育
探索 , , 一
产品后获得最大的成功感 。学生显然对能获得具体结果的完整
工作过程更感兴趣 。
' 粕家胜 现 代教育 技术对高 校机电 类课租教学的影响 〕 教育与
其中的原因之一是茶艺馆缺乏大 专业职业技能人才和综合性
人才 。有了人才 , 才能形成和开展高层次的竞争 , 在茶艺馆经 营管理 、 茶艺服务 、 品茗艺术 、 环境艺术 、 休闲氛围 、 茶艺馆
与顾客的亲和力等方面进行竞争 , 在给予顾客更多的精神享受
上开展竞争 。高层次的竞争是我们所期望的 , 也是茶艺馆发展 的必由之路 。
和职业道德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培养 。茶艺院校可以与茶馆茶庄 多沟通 , 互相支持 , 优势互补 。
茶企业对茶艺人才的份求
茶艺馆所需人才技能类型与特点
茶艺馆较之旧式茶馆的重要区别是把单纯的饮茶活动提升
为富含文化艺术的品茗活动 。每一次品茗过程都是精神与物质 的双重享受 。茶艺师的专业与职业技能主要体现在 有丰富的 茶叶基础知识和茶文化知识 、 娴熟的茶叶冲泡操作技能 、 丰富
品味的职业 。茶艺业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 , 很多大专院校
开设了茶艺课程或设置茶艺专业及提供茶艺师职业培训项 目 ,
甚至设立茶学 系 。 一名合 格的茶艺师应当具备以下技能 能够
按茶艺冲泡技艺要求 , 冲泡不同品类茶饮 组织茶艺表演 设 计各种规格的茶宴 、 茶会等 。 其技术等级分初 、 中 、 高 个等 级 。工作适用场所主要为茶馆 坊 、 茶艺馆 、 茶艺表演团体 等 。茶艺师是孺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职业 , 培养一名高级茶艺 师 , 不仅要靠国家支持和单位的大力培养 , 还需要其自身的努
, 公一 , 竺 梦言 ` 、 亥奋 也 吕 、 奋丫 ·
少浅 一 伪 绷 加 一 雌料明
巾 分扔号抽 畜
该琳 峥
六 澡二
兀 凡石 八 , ” 边 卿 碗朋 `
一范 叭 兜 石 叨 ` 如刀 剧男仪 刃
肋 。
甲
。衍山 。
罗, 咧 】
。 。
司
,
回
叫 户妇
。 钾,
傲
。 。山。` 目
。目
。 。
【
】。
六 以
职 、 高专各专 业的人才 培养模 式 。在 这样 的培养模 式下 , 高 职 、 高 专茶艺专业 应 以 “培养 德智体 全面发展 , 适应 社会需 求 , 具有 创新精神和 良好职业道德及实践能力强的技术应用性
景的气氛 , 大环境体现出精心的构思 , 表现在茶艺馆建筑形
式 、 装饰格调类型 、 陈设布
。 “而
。
背景
茶是中华 民族的 国饮 , 如今 已成 为风靡世界 的三大非酒精
星级宾 馆 、 大型企业 公关部输 送学员 , 负责茶会 策划 、 统筹 、
外事接待及公关策划等项 目 。
口口 目 前 , 茶艺从业人员还 没有 制定与 国际接轨的统一检测标
饮料之一 、
世纪的饮料大王 。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
社会服务的方向 , 只有构建科学 、 合理的课程体系 , 才能实现 人才培养的目 标 。 因此 , 一个专业要办出特色 , 必须先完成对 培养 目 标和就业岗位 群 的研究 , 为课程体系的建立奠定基 础 。高职茶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应适应本区域茶业经济 发展的需要 。 对此 , 茶艺专业应按照构建课程体系的操作程 序 , 经过充分调研 、 论证 , 并经过不断的优化 , 形成较科学合 理 、 有特色的课程体系 。
在这样的培养模式下高职高专茶艺专业应以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及实践能力强的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目标为指导培养具有茶叶专业理论知识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掌握茶叶生产加工知识与技能了解茶叶消费者需求掌握现代茶叶营销技巧能从事茶艺服务和茶叶加工与营销管理具有较高创新思维和较强的实践能力能适应茶艺茶叶行业发展需要的技术管理应用型人才
是茶叶 、 文化艺术 、 餐饮管理等 , 从我国茶艺馆
年的发展
历程可以得到印证 , 有的茶艺馆源于茶业 、 有的源于文化艺
术 、 有 的源于棍饮 管理行 业 。 丰富 的茶 叶基 础知 识和茶 文化
知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茶栽培 、 茶加工 、 茶贸易知识 , 还体 现在茶采购 、 茶贮藏 、 茶艺沏泡技能 、 茶水饮料调配方面 。 另外 , 茶艺文化艺术在茶艺馆的体现是多方面的 , 如园林艺
才 的缺失 日 益成 为制约茶产业发 展壮大的瓶 颈 , 从而影响整个 行业的服务质量 。
在我国 , 茶艺师作为一种新兴职业正 日 渐走俏 。茶艺师是 茶文化的传播者 、 茶叶流通的 “ 加速器 ” , 是一种温馨且富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茶艺人才培养的需求
, 茶艺人才培养的目标
茶艺专业是 世纪 年代后出现的新专业 , 在茶艺专业
实践革新
旧
企业科技与发展
印 ,
年第
期总 第
坡
期
魔
高职 、 高专院校茶艺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
黎晓霞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旅游学院 , 广西 南宁
喊峨 引针 对 目 谕 耘 会 对 赫亚 人 才 如君 求 峙 二, 丈 章 给 合 高 取 二 校 洛 私才 的 实 际, 探 索 一 种 叶合 布
职、 高专院 挽特恙 又 透应企亚样 艺 人才球合材 共米的培养学生的方法。 、
营销 、 茶 文化 与旅游 、 茶叶连锁管理等 为核心 的高水平专业教 育 , 通过 “ 学 习一 实践一 提高 ” 的过程来完成对学生职业技能
平等 , 成为茶叶流通链 中的重要一环 。 大力 培养茶 艺师特别是 中 、 高级茶艺师 已是社会各界 的迫切需要 。 中 、 高级茶 艺师的 职业前 景相 当广 阔 , 比如 在茶 叶 行业 内从事各 类茶 楼 、 茶 为各 家涉外 坊 、 茶叶店 、 茶艺馆 的经营管理及高级技术 指导
茶艺馆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复合型人 才
茶 艺馆 提供 的环境 艺术 、 休 闲氛 围 、 优 质服 务的层 次不
断提高 , 需要具有专业职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 目前 , 大多
数茶 艺馆 都 是 中小型 茶艺 馆 , 既没 有 大型 茶馆 的规 模效 益 ,
构建与职业资格相融合 、 课证 触通的课程体系
为了能体现高职 、 高专院校的课程特点 , 并能与中等职业
学校有所 区别 , 同时适应 国家职业资格的要求 , 南宁职业技术
转第 页
又没有简陋茶馆的低成本优势 , 同类型的茶馆数量多 , 经营
内容相似 , 格调相仿 , 竞争十分激烈 。 这些 中小型茶艺厂家
业所需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标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实践证明 , 学生经过综合实训的强 化训练后 , 其综合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高 , 在将来的就
力和刻苦钻研 。 如今对茶 艺师 的要求 不仅仅 是能为客人冲泡好 一杯茶 , 更需要具备 丰富的茶文 化知识 、 对 美和艺术的鉴赏能 力 、 对不同茶类 的识别和 冲泡技 能 , 甚 至要求具 备专业 外语水
教学方 面大部 分院校还 没有 完整 的教 材 , 教学 仍处 于摸索 阶 段 。 近年来 , 我 国茶叶行业得到 了飞速 的发展 , 茶 叶的经 济价
【 作者简介 】 黎晓盆
培训 。
的培训 , 让学生轻松通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茶艺相关职业资格
考试 , 获取相关 资格 证书 。 同时 , 该学 院多方位 开展与茶农 、
茶商 、 成功企业 、 营销专家等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 重点培养和
一 , 女 , 广西平南人 , 研究生学历 ,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旅游学院讲师 , 茶艺高级技师 研究方向 茶丈化研究与茶艺师
探讨的一个问题 。 以往的单一课程实训方法 , 相当于让学生零
参
【 吴志峰
一
考
文
伙
碎地进行学习 , 学生难以体验到每一个项 目 课程工作任务的终
极意义 , 这会严重影响到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 。而采用
对高职院校毕业设计评价的思考 「〕 职业教育研究
综合课程实训 , 既可以使学生在完成每一个项 目 课程时获得专 项实训的训练 , 又可以使学生把整个机械设计与加工过程的各 项目 课程联系起来 , 了解各个环节之间必然联系 , 在完成最终
业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 在顶岗实习中能很快地适应生产环
有利于提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现代教育模式下 , 学生学习感知对象具有多样性和生动 性的特点阁。 因此 , 在教学过程中 , 如何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
境 , 使得企业对学生的综合评价都比较高 。口
识的 “ 配角 ” 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的 “ 主角 ” 是值得高职院校
能根据需要适时调整茶艺馆环
境 还具备相关服务行业的管理经验与技巧 , 具备面向顾客的
较好的亲和力 , 能提升茶馆的社会知名度和经济效益 。 从上述内容分析 , 茶艺馆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次序
门人才 。据此 , 在具体专业层面 , 必须依据行业特点和实践要 求 , 建立科学 、 合理的专业培养目标 。实现专业培养 目 标的基 本保障是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校为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 对茶叶的需求量 日 益增大 , 而茶叶 消费量从 年前的人均每年 增至现在的每年 , 同
时茶消费结 构不断升级 , 特别在近几年尤为 突出 。
准 , 不少从业人员不专业 , 流动性较强 , 缺乏相应的文化知 识 , 不会鉴别茶叶优劣 , 不懂茶艺及冲泡技巧 , 而高级茶艺人
、 景观营造 、 茶器具配置 、 茶
艺技能运用 、 优质服务 、 服饰设计等方面 。 由此可见 , 茶艺
馆所 斋人才技能类 型具 有多样性的特点 。
人才 ” 的培养 目 标为指导 , 培养具有茶叶专业理论知识 , 有深 厚的茶文化底蕴 , 掌握茶叶生产加工知识与技能 , 了解茶叶消
费者需求 , 掌握现代茶 叶营销技巧 , 能从事茶艺服务和茶 叶加 工与营销管理 , 具有较高创新思维和较强的实践 能力 , 能适应 茶艺 、 茶叶行业发展需要 的技术管理应用型人才 。
塑造女学生 , 让她们为传统艺术代言 , 而将男学生培养为生产 技术 、 经营管理 、 市场营销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 , 实现学历教 育 、 技能培训 、 强力实践的无缝对接 , 共同促进茶产业的发 展 , 提升茶行业的整体水平 , 使中国茶叶产业全面走向世界 ,
走向辉煌 。茶艺专业是培养茶馆 、 茶庄服务型人才和茶产品营
有动态 的 、 变化的 、 虚化 的景观 景象 , 以及休 闲 、 品茶 、 观
,
校企共建 、 工学结合下的人才培养 目标
随着全国高职 、 高专示范建设的不断深入 , 人才培养目 标
和培养模式的不断创新 , 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人才培养 目 标 应运而生 。校企为共建 、 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
值 、 文化价值及内涵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 。 随着茶叶连锁
店 、 中小型茶艺馆 、 茶楼在全国各地 的蓬勃兴起 , 茶行业人才 的大量短缺严重 地制约 中国茶 业进一 步走 向现代 化和 国际化 。 南 宁 职业技 术 学院 引进 “学 历 十技 能 营 销 ” 的教 育 模式 ,
以茶 叶种植 、 加工 、 科研 , 产品的包装设计 、 茶 园管理 、 市场
销型人才的专业 , 教学内容一定要适应市场需求 。因此 , 教师 应注意在服务应变技能 、 促销技能 , 以及口才 、 心理承受能力
相互之间比试的是谁的茶价更低 , 茶室 、 茶点哪个更丰富 , 导
致局部茶馆经济效益不佳的现象 。没有形成健康的 、 积极向上
的竞争氛围 , 而是在低层次 价格和物质享受 上进行比拼 ,
的调配茶水饮料技能和经验 除具有造型 、 拼盘 、 烹饪技艺之 外 , 还具备适时满足顾客求新求异心理的经验 能在了解和掌
在当今茶艺馆风格趋同 、 个性 日 趋减少的状况下 , 茶艺馆
应吸收 、 培养专业人才 , 发挥专业人才的优势和特长 , 在提供 的商品和服务中开拓创新 , 形成茶艺馆独有的特色和风格 ,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