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眩平肝降压汤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52 •CH INE SE J O U R N A L OF IN T E G R A T IV E MEDICINE ON CARDTO /CEREBROVASC ULAR DISKASE J u ly2017V()l.丄5 N().14
清眩平肝降压汤治疗肝阳上亢型
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
骆家富,周兆鹏
摘要:目的观察清眩平肝降压汤联合西药对于肝阳上尤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5月一2016年12月就诊于安黴省五河县中医院心病科肝阳上尤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40例,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降压治疗方案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20例,降压方案采用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清眩平肝降压汤。

两组疗程均为1个 月。

记录并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压。

结果两组病人全天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1)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1);治疗组全天平均收缩压、舒张压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

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清眩平肝降压汤与常规西药联合应用在治疗肝阳上尤型原发性高血压病领域疗效优于单独使用常规西药。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青眩平肝降压汤;肝阳上尤;中医证候积分
中图分类号:R544.1 R255.文献标识码:B d〇i : 10.3969jSsn.1672-1349.2017.14.022 文章编号:1672-1349(2017) 14-1752-03
高血压是常见的慢性病,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心血管综合征”,是我国心脑血管病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我国心脑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我国 人群近50年来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控制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预防的切人点和关键措施[1_2]。

中医药 在临床防治高血压病及医疗改革中发挥巨大作用[3],中医药物及非药物疗法在高血压病防治中取得良好的疗效。

现大多医家认为[4],七情内伤、体质因素、情志 不遂化火伤阴等是导致肝肾阴亏,不能制约肝阳,从而 出现肝阳上亢证候的重要原因。

临床中发现,情志因素对原发性高血压致病作用日渐突出,肝疏泄功能失调,气机不畅,全身脏腑不能正常发挥其生理功能,则 阴阳失衡,气血逆乱,引发本病。

因此从肝人手,是治 疗高血压病的根本。

依据平肝潜阳熄风这一理论,我院制定院内协定方清眩平肝降压汤,该方取自胡光慈《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名方天麻钩藤饮。

清眩平肝降压汤方药组成:天麻12 g,钩藤15 g,石决明30 g,桑寄生15 g,怀牛 膝15 g,夜交藤30 g,槐米9 g,生白芍12 g,女贞子12g,橹豆衣12 g,葛根30 g,生山楂30 g,夏枯草12 g。

该方适用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其中医证候特点[5]为:头晕、头痛、心烦易怒、夜睡不宁,或头重肢麻、口苦口 干,舌微红、苔薄白或稍黄、脉弦有力。

肝气郁滞者加枳实6 g、橘叶12 g、香橼12g;便秘者加生大黄6 g,眩晕甚加羚羊角粉0.3 g(冲)蜈蚣3 g ,龟板30 g(先 煎)纳食不佳者加白术12 g,麦芽15 g,焦山楂10 g;睡眠差者加生龙骨30 g(先煎)酸枣仁18 g。

本研究选择40例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人,通过记录研究前后血压数值及中医证候积分,探讨清眩平肝降压汤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取2015年5月一2016年12月就诊于安徽省五河县中医院心病科门诊及住院的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人40例。

1.2 —般资料将4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详见表1。

表1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性别(例)
年龄(岁)病程(年)
原发性高血压病分级(例)
男女1级2级3级
治疗组12863.09士 13.217.00 士 4.196104对照组11964.76士 9.46 5.44士3.227112
注:两组各项比较,P>0.05。

作者单位:安徽省五河县中医院(安徽五河233314)E mail:yl472379353@
引用信息:骆家富,周兆鹏.清眩平肝降压汤治疗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5(14) 1752­1754.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年7月第15卷第14期•1753 •
1.3诊断标准
1.3.1西医诊断标准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 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 Hg和(或)舒张 压>90mmHg。

收缩压>140m m Hg和舒张压<90 mmHg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 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 mmHg,也为 高血压病[6]。

1.3.2中医辨证及中医证候积分
1.3.
2.1中医辨证参见《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证候特点[7],主证:头晕、头痛、心烦易怒、失眠;次 证:面红、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失眠,舌微红、苔薄白或稍黄、脉弦有力。

1.3.
2.2中医证候积分将其症状程度分为3级,由轻到重分别计1分、2分、3分,肝阳上亢证高血压的症状内容包括:头痛、头晕、烦躁易怒、失眠、口苦、舌红、面赤、目赤、口干、口苦、便秘、溲赤、舌微红、苔薄白或稍黄、脉弦有力等;舌苔脉象按符合与不符合计分,符 合计3分,不符合计0分。

详见表2。

表2肝阳上亢型高血压证候积分表
症状轻中重
计分1分2分3分
头晕头晕眼花,时作时止视物旋转,不能行走眩晕欲仆,不能站立头痛轻微头痛,时作时止头痛可忍,持续不止头痛难忍,上冲额定烦躁易怒心烦偶燥心烦急躁,遇事易怒烦躁易怒,不能自止失眠睡眠稍有减少时见失眠不能入睡
面赤面微红赤面赤明显面赤如妆
目赤轻微目赤目赤明显目赤如鸩眼
口干口微干口干少津口干时饮水
口苦晨起口苦口苦食不知味口苦而涩
便秘大便干,每日一行大便秘结,两日一行大便艰难,数日一行溲赤小便稍黄小便黄而少小便黄赤不利符合不符合
舌质与舌苔3分0分
脉象3分0分
1.3.3排除标准①年龄<18岁或>80岁;②妊娠、哺乳期妇女;③精神、意识障碍者;④继发性高血压或血压最高值>200/120mmHg;⑤伴严重心脑肾等并发症者;⑥近期行其他药物治疗者;⑦对本研究治疗药物过敏者。

1.4治疗措施
1.4.1对照组基础治疗: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适度运动,保持情绪平稳,减轻体重等;消除诱因等。

降压药物选择原则[8]:即小剂量开始,优先选择长效制剂,联合用药。

若仍未达标或不能耐受,合并使用其他降压药物。

1.4.2治疗组基础治疗方案参照治疗组,同时加服中药清眩平肝降压汤。

清眩平肝降压汤组方:天麻12 g,钩藤15 g,石决明30 g,桑寄生15 g,怀牛膝15 g,夜交藤30 g,槐米9g,生白芍12g,女贞子12g,橹豆 衣12 g,葛根30 g,生山楂30 g,夏枯草12 g。

我院制
表3剂室经煎药机(北京东华原YJD20D GL)浓煎成400 m L中药液,中药塑料膜包装,高温密封,每次1袋200 mL,每日2次,每日1剂。

1.5记录数据两组治疗前后均进行一次动态血压监测,治疗前后均进行中医证候积分统计。

1.6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x 士s )表示,采 用f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 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P<0.01);治疗组全天平均收缩压、舒张压降低幅度优于对照组(P<0.01)。

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详见表 3。

两组病人血压和中医证候积分比较(x 士 s )
组别n时间全天收缩压(mmHg)全天舒张压(mmHg)中医证候积分(分)对照组20治疗前155.39士 8.8988.23士 4.9517.9 士 4.8
治疗后142.47士 9.151)80.14 士 6.75112.5士3.41)
治疗组20治疗前154.34士 9.1789.57士 9.3517.3士5.1
治疗后128.49士 8.121)2)73.36士 9.4012) 5.3 士 3.11)2)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 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2) P<0.01。

•1754 •CH INE SE J O U R N A L OF IN T E G R A T IV E MEDICINE ON CARDTO /CEREBROVASC ULAR DISKASE J u ly2017V()l.丄5 N().14
3讨论
高血压病从“肝”论治这一观点源远流长[]。

《素 问•至真要大论篇》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 玄机原病式•诸风掉眩皆属肝木》曰:风气甚而头目眩晕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风 火皆属阳,多为兼化,阳主乎动,两动相搏,则为之旋转”《临症指南医案•眩晕》曰:经云诸风掉弦,皆属 于肝,头为六阳之首,耳目口鼻皆系清空之窍,所患眩晕者,非外来之邪,乃肝胆之风阳上冒耳,甚至有昏厥跌仆之虞”。

本研究认为高血压病机为本虚标实,其本为肝肾阴虚,气血不足;其标为风、火、痰、瘀;与肝、脾、肾三脏 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人,应以平肝潜阳熄风为主,配合滋补肝肾阴虚,阴盛则制阳,阴旺则火衰,以天麻钩藤饮名方进行化裁,天麻性平味甘,归肝经,具有熄风定惊之效;钩藤性凉味甘,归心、肝经,具有清热平肝、熄风止痉功效;石决明性平味咸,归肝、肾经,具有平肝潜阳,除热,明目;天麻、钩藤、石 决明三药相须共为君药,共奏平肝潜阳熄风之效。

桑 寄生性平,味甘、苦;怀牛膝性平,味甘、苦、酸;女贞子性凉,味甘、苦;三药均归肝、肾经,滋补肝肾;橹豆衣性平,味甘,具有平肝益肾,明目退翳,滋阴养血之效;上 四药共为臣药。

首乌藤性平,味甘,归心、肝经,具有养血安神通络之效;槐米性微寒味苦,归肝经;夏枯草性寒,味辛、苦,归肝、胆经;槐米、夏枯草共用清肝泻火。

葛根性凉,味辛、甘,归脾、胃经;山楂性温,味甘、酸,归 脾、胃、肝经;葛根、山楂同用具有升清化浊之效。

白芍 性微寒,味苦、酸,归肝、脾经,具有养血柔肝敛阴之效。

上诸药共为佐使,运用至今,临床取得良好疗效。

从现代医学角度解释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因是外周交感肾上腺髓质功能异常增高,导致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分泌释放增多[10],从而提高心率,收缩血管,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引起血压升高。

现代药理学对本方所应用中成药解释亦很详细,君药天麻、钩 藤、石决明均具降压作用,天麻[11]具有降血压、降低心 率、舒张外周血管、增加血管顺应性、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对抗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对肾上腺素所致的大鼠微循环障碍有明显预防作用;钩藤可直接和反射性抑制血管运动中枢,阻滞交感神经及其神经节,使外周 血管扩张,阻力降低,钩藤碱通过抑制细胞内Ca2释放产生直接扩血管作用[12]石决明水提取物能抑制血
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活性,具有强而持久的降压作
用[13]。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14]:桑寄生、牛膝、女贞子、橹豆衣、夜交藤、槐米、葛根、山楂、白芍诸药可以扩血管、利尿、镇静等多种不同方式来达到降压效果。

本研究结果发现,两组病人治疗后全天血压均有
明显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全天血压下降
更明显(P<0.01);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均明显
下降(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
更明显(P <0.01)。

本方辨证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不仅收到良好的降压效果,且能稳定、长效。

本研
究所有结果是观察法而非实验法,限于观察病例有限,探讨本方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 南(2014年修订版)[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5,23(1):24-43.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704.
[3]史载祥.对《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的质疑与建议[J].中医杂
志,2016,57(11):986-987.
[4]周利明,陈华德.陈华德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经验总结[J].
浙江中医杂志,2016,51(1):26.
[5]吴焕林.邓铁涛教授治疗高血压病临床经验辑要[J].河南中医,
2005,25(5):16- 17.
[6]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 704.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 74 75.
[8]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
中华高血压杂志,2011,19(8): 714.
[9]王凤荣,王帅,郏娴.高血压病从肝论治[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9,27(6) = 1172—1174.
[0]杨兴才.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型的客观化研究[J].北京中医
2005,24(1):58-60.
[1]陈维红,罗栋.天麻素、天麻多糖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
评价,2013,30(3)132-141.
[2]叶齐,齐荔红.钩藤的主要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J].西北药
学杂志,2012,27(5):508 510.
[3]马爱翠,杨雪,姜莹,等.海洋平肝潜阳中药石决明对血管紧张素
转化酶抑制作用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2,42(7 8):
135.
[4]高学敏.中药学第7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555
558.
(收稿日期= 2017 05 01)
(本文编辑薛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