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学向后现代科学的转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科学向后现代科学的转变
导论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也迅速发展,引起了经济结构与社会结构的一系列变化,使人们在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方面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在新的形势与新的时代发展下,现代科学遇到越来越多的危机和挑战,人本主义、原教旨主义、科学沙文主义等思想流派都在激烈地否定和批判现代科学。

与此同时,现代科学给人类带来越来越深刻的价值感缺失以及环境破坏、生态危机等等问题。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认为,自然是一个无意识的、非发生而永恒的、第一性的实体,这样的自然既非来自神的创造,也不是绝对理念外化出来的,而是自然自在自为的结果,是不需要其它存在物自己就能存在的存在。

费尔巴哈明确提出自然和人是其哲学的出发点和最高对象,他说“我的学说或观点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这就是自然界和人。

”而他之所以如此的坚决,就是由于他的“这个学说是以自然界为出发点的,并且立足于自然界的真理之上,用这个真理去对抗神学和哲学。

”①人本主义思想从本质上看是批判现代科学的。

原教旨主义是一个内容复杂、主张各异的思潮和运动。

近年来,由于其他宗教也出现了具有复古倾向的宗教现象,故国际学术界和传播媒介把这种宗教现象通称为“原教旨主义”。

正如美国历史学家伊拉·拉胚迪斯(IraLapidus)所说,原教旨主义“充其量是一个包罗万象的运动,有些不容异己的和排他的,而有些则是多元的;有些是赞同科学的,而有些则是反科学的;有些是基于虔诚的信仰,而有些则基于是政治目的②。

所谓科学沙文主义,是指某一类科学共同体对于现代科学(即他们所认同的某一科学规范)的盲目崇拜与狂热,夸大甚至神化科学共同体的作用和功能,不允许任何人对科学共同体提出质疑,歧视甚至阻扰其他社会文化形态。

“科学沙文主义”以科学作为唯一的真理,否决了其他一切社会文化传统,阻止公众对科学研究活动的监督、审查和验证。

“科学沙文主义”与“自由、民主”的原则大相径庭。

“科学沙文主义”是现代科学的典型特点。

随着社会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科学沙文主义”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已经跟不上现代科学发展的步伐

王金福.《马克思与费尔巴哈关系中的两个事实》[J].《哲学研究》,1998年第11期.

GabrielA.Almond,EmmanuelSivanandR.SeottAPPleby,
“FundamentalismandModernization”,InFundamentallsmcomprehended,Ed.MartinE.MartyandR.SeottAP Pleby,Chicago:TheUniversityofChieagoPress,1995.PP.403.
了。

因为现代科学是一门在消耗大量社会资源的基础上,从事的科学研究、科学论证活动,其活动过程和结果都应该对社会公众负责任。

同时,现代科学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应该与其他的文化形态进行公平、自由竞争,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现代科学和其他文化传统的健康发展,才能保障真正的社会民主与思想自由。

如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普通百姓往往为了生活压力不断重复地从事着自己并不喜欢的职业,做着违背内心愿望的事情,浪费了很多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的时间和机会。

在西方社会,金钱和财富决定着人的一切:决定着人的自由、权利、地位等等。

使得西方国家的人民过度追崇金钱,追求个人财富,而缺少对社会公德的关注,缺乏对人生本质的思考。

近年来,在我国闹得轰轰烈烈的“食品卫生安全”问题,也正是人类价值感缺失的一种表现。

少数人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在食物里掺假、混入有毒有害物质,做出违法乱纪、伤害国民同胞的事情,把极端自私的个人利益建立在损害集体利益的基础之上,他们的行为远远偏离了正确价值观的轨道,是一种道德价值感的缺失。

总之,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人类价值感却在不断缺失。

那么,导致人类价值感偏低或缺失的原因何在?现代科学中的弊端,无疑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功利主义,是在现代科学发展过程中,一直都很盛行的一种科学观。

早在17世纪初,英国哲学家培根就提出“知识就是力量”,提出了“知识的目的是为了增进人类财富”
③的功利主义科学观点。

功利主义的科学观重视科学的工具价值、技术价值和功利价值,把科学看做是一种实现目标的手段,而不是为了获得自然知识,满足人类的精神需求。

极端的功利主义科学观认为,只有当科学带来物质价值的时候,才能体现其存在的意义。

这样功利的、极端的科学观念,必定会导致人类对于生活价值感的缺失,人们将越来越体会不到科学给生活和生命多带来的幸福和意义。

现代科学的发展还带来了巨大的环境问题和生态危机,如今,全球各地都出现了非常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森林、植被大量遭到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现象严重;草原退化严重,沙漠化区域迅速扩大;水资源污染严重,海洋污染严重,人类淡水资源紧缺;全球气温变暖,极地范围缩小;大量废弃的塑料制品造成城市白色污染严重;大量堆积的工业废渣和生活垃圾造成城乡垃圾污染严重;各种有害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以及各种有害有毒的化学物质引起的食品污染;各种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废气、废渣以及化肥和农药导致的土壤污染等等。

生态环境的破坏,必然会导致人类生活环境的恶化,给人们的健康生活带来巨大威胁。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经历了很多的灾害,比如中国的地震,台湾的台风,日本的核电站爆炸以及

罗伯特.金.默顿.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347页.
禽流感、非典等传染性病毒的威胁,这些重大灾害的背后,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对自然资源的肆意掠夺,导致生态环境失去了平衡,各种自然灾害频频发生。

从微观上看,任何一项环境问题,对于人类都将是一项致命性的危害。

比如食品一旦受污染,就要危害人类的健康。

可以想象,如果人们吃的各种粮食、水果、蔬菜、鱼、肉、蛋等,在生产、运输、包装、贮存、销售、烹调过程中混进了有害有毒物质或者病菌,对人体健康必然造成巨大威胁。

轻者是在体内储存慢性病毒病菌,重者可能当场食物中毒。

再如垃圾污染,首先是侵占大量土地,接着便是污染农田,然后污染地下水,还会污染大气,最后是传播疾病。

对人类生活健康将造成巨大危害。

全球的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环境污染问题都是与工业化密切相关的,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以中国为例子,在新中国建国初期,国家工业化刚刚起步,人口总量小,工业基础薄弱,于是一位大力追求发展工业、发展科技、发展经济,而忽视了环境问题。

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严重污染我国水系,使得水资源短缺矛盾加剧。

一些工业如:造纸长、机械加工厂、炼钢轧钢厂、铸造厂、食品加工厂、化工厂等排放的废水、废气、固体废物造成的污染直接严重危害了环境。

人类过度砍伐森林导致森林毁坏,致使水土流失,土壤贫瘠,水库淤积,水旱灾害加剧,土地荒漠化等。

此外,我国目前仍有一些不法分子还在从事捕食、猎杀、走私珍稀生物的勾当,致使生物物种不断减少。

全球生态环境危机,是工业革命带来的直接后果之一,同时也是现代“功利主义”科学观所导致的人类行为偏差。

人类在这样的“利欲熏心”、“过度追求物质目标”的观念的指引下,必然不顾后果,肆意向自然环境夺取资源。

因此,可以说,现代科学也导致了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危机。

通过上面的描述与分析,可以看出,现代科学存在其弊端,在现代科学的发展进程中对
人类价值感的缺失,全球生态环境等问题都造成了巨大负面影响。

在现代科学指导下的人类活动已经造成了病态的世界:“土地越来越贫瘠,天空弥漫着烟雾,河流充满着污染。

”④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遇到了比较严峻的挑战和危机,因此,现代科学向后现代科学转变具有了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现代科学是以机械论和还原论为特征的。

提出机械论观点的代表人物是伽利略和牛顿等人,他们称一切事物都要用纯粹机械的方式来解释,也就是说完全要被解释为一些按照牛顿运动定律的质点运动。

⑤而还原论是一种认识方法,指把高级运动形式归结为低级的运动形式,还原高级运动形式的本原,从而用低级运动形式替代对高级运动形式本质的认识。

这两种理

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科学.马季方译.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徐良英,李宝桓,赵中立等编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293页.
论在人类认识初期,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是比较凑效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这两种理论的缺点也暴露出来了,主要都体现了其对于事物本质的探讨和解释方法比较片面,因此也导致了现代科学发展中的一些片面性。

因此,从二十世纪开始,现代科学依据逐步向后现代科学观进行转变了,即从机械论向有机论,从还原论转向整体论,这对于探究事物的科学本质具有重要的突破。

也是现代科学向后现代科学转变的重要理论意义。

从实践上看,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水、电、气、机械、汽车……的发明创造,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同时也带给了人类信仰的迷失、价值感的缺失、精神世界的空虚,也人类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而后现代科学观关注事物的内在联系,关注事物的整体性质,恰好弥补了现代科学观中的盲目性、片面性、极端性等缺点。

在后现代科学观的指导下,人类活动过程中,会更加注重物质创造与精神追求相结合,科技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问题。

因此,现代科学转向后现代科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章现代科学的价值和功能
对于科学的定义,近代科学家们普遍基本认为,科学是一套有关自然、社会和意识的具有系统性、合理性的知识体系。

科学研究的本质体现在发现新现象,提出新问题,创造新知识,建树新的理论和方法。

⑥对于科学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说,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和思维科学。

从狭义上讲,科学仅指自然科学,并且不包括科学技术在内。

现代科学具有其重要的价值和功能:科学具有认识自然界,认识人类本身的认知价值;具有破除封建迷信、封建教条的批判功能;科学技术具有推动社会经济发展、造福人类的实践功能;此外,科学本身具有追求真理、还原事物本质的真善美本性。

一、科学的认识价值——认识自然界和人本身
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精神力量。

现代科学的价值,首先就体现在其对客观世界,包括自认界和人类本身的正确认识与合理解释上。

物质世界的规律是客观存在着的,当人们一旦掌握了科学知识,就可以认识到人类自身及其周围的各方面的关系,利用客观规律为人类谋利。

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愈益深入,人类的精神文明也不断得到发展。

科学理论还具有预见作用,它可以预见客观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预见人类尚未认识的新事物和新发现存在的可能性,从而成为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行动指南。

这些都是科学重要的认识价值。

1.现代科学对自然界的认识价值
人类对于自认界的认识,可以说是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从一无所知到逐渐了解,经历了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

人类早期,对于自然界充满了好奇,为什么太阳会东升西落?为什么天气会阴晴不定?为什么宇宙万物生生不息?
举一个家喻户晓的例子:人类最初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与判断,完全是靠猜测的。

古时候有“天圆如穹顶,地方若棋局”之说,那时候人们仅凭着自己眼睛所能看见:天是一个圆形,地是一望无际的平地,便简单地推测宇宙是圆的,地球是方的。

后来,人们又觉得天像是一个偌大的锅罩盖在地面上,便有了“天如斗笠,地如覆盘”之说。

到公元前五、六世纪时,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只是从球形最美的观念出发,提到地球是球形的概念,同时还提出太阳、月亮和行星都是做均匀圆运动。

接着,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时,月球上的地影是一个圆,第一次科学地论证了地球是个球体。

直到近代,麦哲伦航海时发现船驶过来时先露出的是帆,后才看见船,再次用事实证明了地球是圆形这一观点。


路甬祥.路甬祥:全面认识科学的价值及其时代特征.人民网,2005年08月20日.
从人类对于地球形状的认识历程,我们可以看出,科学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抹灭的作用。

科学不是仅凭眼见,耳听或者说推测、猜测而来的,科学一定是要有事实根据,经得起实践检验的。

也正是现代科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使得人类对于自然界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对于自热现象的解释越来越合理,对于宇宙万物的了解越来越清晰。

通过哥白尼天文学、开普勒天体运动力学、牛顿力学等,人类形成了对宇宙的唯物论认知。

由于普朗克的量子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玻尔的原子论、薛定谔和狄拉克的量子力学,人类的认知深入到微观快速运动的物质世界,拓展到广袤的宇宙和宇宙诞生之初,形成了新的物质观、宇宙观和时空观。


2.现代科学对人类本身的认识价值
现代科学的发展也促进了人对人类本身的认知与认知。

关于人类的起源,古今中外就有很多不同的说法,在中国古时候民间流传着人类是由“神”造的说法,世界上由盘古开天辟地而来,人类是由女娲所造;而在西方《圣经》里面记载着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人类的祖先是“亚当”和“夏娃”,世人都是亚当和夏娃的子子孙孙。

总之,这些有关“人类起源”的说法,都只是一个个的神话故事,只是一个个美丽动人的传说而已,没有科学依据,也经不起时间的验证。

直到伟大的科学家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之后,首次提出了人类是由生物进化而来的,人类的祖先是猿类。

达尔文的这一观点不仅得到了世人的广泛认同,随着历史学、考古学的发展,专家们发现很多有关猿类的化石,越来越可以验证达尔文的这一“人类由猿类进化而来”的学说。

人们对人类自身起源的认识才逐渐清晰起来。

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研究的内容也越来越细致,分支越来越丰富:生物科学、医疗科学、心理科学、思维科学等等。

生物科学和医疗科学的发展,人对于人类自身的身体构造、细胞、基因遗传、血缘等逐渐有了认识与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发展起了关注人类身体健康的营养学、保健学、按摩学、运动学等等。

心理科学和思维科学的提出与发展,人对于人类的心理活动、精神世界、思想状态有了深入探究,对于人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行为特征”等各方面都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

也正是由于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的发展,人类对自身的意识有了更加科学的认知,推动了科学认识论的形成。

总而言之,现代科学对人类本身的认知具有重要价值。


李醒民.论科学的精神价值[J].《福建论坛》,1991年第2期.
二、科学的批判功能——破除迷信和教条
众所周知,科学与迷信是一对天生的敌人。

在人类发展史上,迷信比科学出现得早远得多,迷信对于人类思想文化的影响十分深远。

自从科学萌芽之日起,便一直与迷信针锋相对,就担负起了破除迷信,破除教条的神圣责任。

科学的批判精神和理性精神一致引导着人类摆脱封建迷信、愚昧教条的桎梏,走向文明之路。

自古以来,人类对于很多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都采用封建迷信的说法来予以解释。

比如,曾经的罗马天主教一直信奉“地心说”,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围绕着地球旋转的,地球是主宰宇宙的中心。

这一观点正好与民间有关“天堂”、“人间”、“地狱”的传说不谋而合。

然而,自从哥白尼的创作《天体运行论》这部科学巨著开始,宗教的迷信谎言的面纱就被科学理论一张张撕开。

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认为太阳才是银河系的中心,而不是地球,标志着现代科学的开始。

同时,“日心说”给封建迷信的宗教以沉重的打击,揭露了上帝创造人类上帝创造世界的荒谬之处。

与此同时,全球各地也正酝酿中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西方的文艺复兴、法国大革命,中国的“五四运动”都本着揭露封建迷信的虚伪面具,推翻救世主的说法,强调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猛烈抨击封建神学、封建特权,打破了宗教神秘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崇尚理性、注重实证、讲究事实、追求真理,是现代科学的唯物主义精神,正是这种科学主义理念与精神,驱动人们从专横的精神权威和僵化的思想枷锁中解放出来。

由此可见,现代科学对于封建迷信、神会教条具有巨大的批判功能,在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三、科学技术的实践功能
现代科学不仅具有重要的认知价值和批判功能,科学技术还具有重要的实践功能。

随着科学理论的发展,许多旧思想、旧观念不断被破除,科学知识帮助人们养成尊重实践、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破除迷信、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等的好风尚,伦理道德观念也必然发生变化。

科学要求从事科学事业的人具有不畏艰险、勇于实践、敢于献身的宝贵品德,这不仅鼓舞着从事科学事业的人勇往直前,而且促进着整个人类社会的思想变化。

可以说,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工具和手段,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工具,可以推动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各方面的发展与进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是以瓦特发明的蒸汽机和自动纺织机为标志,是人类从手工生产变革大机械生产,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一次是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标志,使人类进入到机械化育电力化相结合的时代。

第三次是以计算机技术、
航天技术以及原子能技术为标志,使得人类社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三次工业革命,都是科学技术实践的结果,给全世界的生产力和人类经济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波助澜作用。

此外,公路运输、航空航海、气象预测、信息网络……都是科学技术得以实践的结果。

信息技术带来的新技术革命产生的大量新技术成果,越来越快地进入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改变世界的面貌。

科学技术的经济功能的深化,主要表现在三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是以科学的国际化为主要特征,这也是科学迅速发展成独立建制的主要原因。

第二阶段以技术的专利化为主要特征,这也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三阶段是以科学技术的市场化为主要内容,从创业、风投乃至技术本身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研发创新成为了独立的经济行为,知识成为了产品本身,知识的传播衍生出大量的新兴产业。

总之,科学技术具有重要的实践功能,科学技术是一国的重要生产力,掌握着国家经济的命脉。

当今世界,科学术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核心,成为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主导力量。

需要建立有效转移和分享科技创新成果的机制,需要建立公平而有效的科学教育体制,注重素质与能力培养,使得知识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素质和创新欲望与活力的年轻一代不断补充到科技创新的队伍中来。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科学技术快速持续的发展,保障我国的国家安全,早日进入世界发达国家的行列,才能使科学技术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引领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四、现代科学的真善美本性
1.科学之真
追求真理是科学的根本目标和宗旨。

一切可以称之为科学的活动都是以严谨的态度,细微的观察,精密的实验为研究基础;通过正确推理和理性思索而形成的精确、清晰的观念、结论、学说。

科学知识并非生搬硬套想当然得来的,也不是单凭直观感觉、模糊不清的说法,更不是诸如封建迷信般的“不可思议”,而是来自于科学家倾其一生心血研究、实验、论证而来的。

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曾经说过,“唯有科学才是精神关于它自身的真知识,才是真理的真实形态和完美形式。

也只有这种理论科学才能真正做到抽象与具体,普遍与特殊,必然与偶然、要素与系统,以及经验与思辨的辩证统一。

并由此把科学看作是活的‘生命和逐渐展开的动态过程’”。

⑧是的,追求真理,注重实践,提倡理性是科学精神的重要体现。

现代科学要求我们要有不懈追求真理的勇气与信念。

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要敢于用批判性的态度地不断

张之沧.论科学的道德属性[N].《光明日报》,2004年6月22日.
发展科学知识,创造科学文化。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科学史强调客观验证和逻辑论证相结合的严谨研究方法,科学理论是经得起历史和社会实践的检验。

科学理论之所以可以让人信服,正是因为其“真”的本质;科学解释之所以能够经得住历史长河的磨砺与考验,正是由于其“追求真理”的特点;科学方法之所以能够推动人类文明进步,造福人类生活,正是因为其不虚伪的“真实”本性。

2.科学之善
除了追求真理的本性,科学还具有丰富的道德价值。

谭文松(2000年)称,科学史促进道德完善的内在力量,科学推动着道德观念的不断进步,现代科学活动愈来愈凸显出集体主义精神,科学具有道德教育功能等等。

⑨的确,科学本身作为全人类知识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财富的精华,科学技术所具有的强大的实践功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变革,都有着科学技术的重要功劳。

以西方启蒙运动为标志的人类第一次思想大解放,是强大的科学力量在驱动,使得人类第一次勇敢地摆脱了封建神学的桎梏,获得了民主与自由。

人类历史上的三次工业革命,也是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产生、完成的,使得人类由最原始的劳作社会发展到机械化、电子化、信息化的先进时代。

正是现代科学的发展,才使人类的思想获得解放,使得人类的智慧得以充分发挥,使得人类社会得到飞跃发展。

此外,科学家们追求真知,执着于科学实验、科学研究,为科学献身的精神也正是科学道德价值的重要体现。

3.科学之美
说起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山水之美、文学之美、艺术之美,其实科学本身也具有重要的美学价值。

《爱因斯坦文集》中,爱因斯坦对海森伯说:“你会反对我谈论简单性和美而引起了真理的美学标准,我坦白承认,我被自然界向我们展示的数学体系的简单性和美强烈地吸引住了。

”⑩从爱因斯坦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位伟人的眼中,数学体系具有强烈的美感,科学的真理具有强烈的美学意义。

的确,科学中的美无处不在。

牛顿看见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从烧开的水会把壶盖顶起中得到启示发明了蒸汽机,爱迪生经历了千万次的失败之后发明了电灯……科学家们的这些伟大贡献与发明,正如一部美丽的小说,有着开头的平静,过程的曲折,高潮跌宕又波澜不惊,最后回归圆满的结局,给人留下无限遐思。

科学家们在追求者真理,探寻宇

谭文松.论科学的道德价值[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