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地区无偿献血者HIV确证不确定结果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地区无偿献血者HIV确证不确定结果分析
王全慧
【摘要】目的了解天津地区无偿献血人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状况,并对HIV不确定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本实验室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无偿献血者HIV筛查及确证数据.结果研究期间157130名无偿献血者中291例筛查反应性,其中59例酶联免疫试验(ELISA)双试剂反应性,确证不确定3例;单试剂反应性232例,不确定36例,不确定百分率为13.4%(39/291).结论 HIV抗体不确定结果多与非特异性反应有关,但是不可忽视早期感染的可能,对于不确定献血者,也应多加重视,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疫情扩散.
【期刊名称】《继续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8(032)007
【总页数】3页(P136-138)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核酸检测(NAT);确证结果;不确定
【作者】王全慧
【作者单位】天津市血液中心检验科,天津 30011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6
目前HIV的实验室检查包括病原学检查和血清学检查即HIV抗体检测。

抗体检测包括初筛实验和确认实验。

筛查反应性标本须经CDC确证,目前国内主要采用蛋
白印迹试验(WB)进行确证。

确证结果可报告为:HIV 抗体阳性、HIV抗体阴性或HIV抗体不确定。

HIV 抗体不确定指的是出现HIV 抗体特异带,但不足以判定为阳性[1]。

近年来,HIV不确定标本不断增多,越来越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

本研究统计了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无偿献血者HIV筛查及确证结果,并对39例不确定样本结果进行了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2016年9月—2017年8月年天津地区无偿献血者共157 130人次,年龄为
18~55岁。

所有献血者均经过HBsAg、抗-HIV,抗-HCV、TP 快速试纸条检测,条带阳性淘汰献血。

1.2 仪器与试剂
仪器为:MicroLab STAR(瑞士)、MicroLab FAME(瑞士)。

盖立复(原诺华)Procleix TIGRIS System全自动核酸检测系统(美国)。

试剂为:北京万泰(批号:H20160302、H20160605、H20160808、
H20161212、H20170202);法国伯乐(批号:6B0351、6E0362);英国索林(批号:D443710、D470510、D487310、D512610)。

伯乐和索林两种
试剂每半年轮换一次。

1.3 筛查实验
1.3.1 ELISA。

每份标本均采用两遍试剂使用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同时进行 HIV ELISA 检测,检测步骤严格按照仪器和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

结果判断:当标本S/Co值≥1.0判为筛查反应性,标本S/CO<1.0判为筛查非反应性。

双试剂反应
性判为筛查反应性,单试剂筛查反应性需用同种试剂进行双孔复试,任何一孔呈反应性均判为反应性。

1.3.2 NAT。

对献血者标本ELISA双试剂检测的同时,需用盖立复Procleix TIGRIS 核酸检测系统进行 HBV、HCV、HIV 三项核酸联检。

NAT联检反应性的
标本进一步通过鉴别试剂进行鉴别试验,HIV 鉴别反应性判断为HIV筛查反应性。

结果判断:标本S/CO值≥1为反应性,S/CO值<1为非反应性。

只要联检反应
性血液就直接报废,但如果鉴别阴性,总评血液不合格,献血员不屏蔽。

1.4 确证实验
2016年9月—2017年8月HIV筛查反应性样本292例按《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要求送天津市疾控中心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进行确证。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
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HIV筛查及确证结果
2016年9月1日—2017年8月31日共检测标本157 130份,其中确证阳性52份,确证不确定39份。

具体情况见(表1)。

2.2 ELISA双试剂反应性和或NAT反应性与确证结果的符合情况
ELISA双试剂反应性同时NAT反应性标本55份确证阳性52份,不确定3份。

具体情况见(表2)。

2.3 3例不确定标本(E双+/N+)S/CO值分析
A不确定标本S/CO在6~10,B,C标本S/CO均小于6。

具体情况见(表3)。

2.4 单试剂反应性标本S/CO值及确证结果分析
北京万泰单阳性标本33份确证不确定9份,伯乐单阳性32份不确定4份,索林
单阳性167份不确定23份。

具体情况见(表4)。

表1 2016—2017无偿献血者 HIV筛查及确证结果检测量 ELISA双反应性(n)ELISA单反应性(n)确证阳性[n(%)] 不确定(n)2016年9—12月 52 399 21 38 21(0.04) 11 2017年1—8月 104 731 38 194 31(0.03) 28合计
157 130 59 232 52(0.033) 39
表2 ELISA双试剂反应性和或NAT反应性与确证结果的符合情况[n(%)]初筛反应性(n)确证结果阳性阴性不确定E双(+)/N(+) 55 52(94.55) 0(0.00) 3(5.45)E双(+)/N(-) 4 0(0.00) 4(100.00) 0(0.00)E双(-)/N(+) 1 1(100.00) 0(0.00) 0(0.00)
表3 3例不确定标本(E双+/N+ )S/CO值分析万泰(S/CO)索林(S/CO)不确定标本A 6.024 7.368 B 4.842 C 4.793 1.528 4.297
表4 单试剂反应性标本S/CO值及确证结果(n)注:三种试剂确证不确定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83,P>0.05)。

S/CO值北京万泰不确定阴性伯
乐不确定阴性索林不确定阴性单阳性单阳性单阳性1~6 25 6 19 31 4 27
164 23 141 6~10 5 1 4 1 0 1 2 0 2>10 3 2 1 0 0 0 1 0 1合计 33 9 24 32 4
28 167 23 144
3 结论
从表1的筛查及确证结果可以看出,本市的无偿献血人群HIV感染率为0.034%,低于北京东五区的0.044%(69/156 853)[2],高于广西的一些城市[3]和郑州市。

近几年,HIV感染人群正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防止HIV经血传播是一项
艰巨而严峻的任务[4]。

据文献报道初筛反应性标本4%~20%的样品确证结果为HIV抗体不确定,不同
地区差异较大[5]。

邓文青等的调查结果为3.81%;李燕等的调查结果为2.57%;楚承霞等[6]的调查比例3.45%;杨少勇等的研究结果为11.24%。

本实验室的研
究结果为3.4%(39/291),低于上述文献报道,但是对于不确定样本的潜在风险
性不应忽视。

对于“HIV抗体不确定”人群,依照《全国艾滋病检测技术规范》(2009年修订版)的检测规范,要求每4周随访1次,共随访2次[7]。

如果带型没有进展或条带消失,则报告阴性;如随访期间HIV出现抗体阳性则报告阳性。

但是不确定样本
总体复检率较低,依从性较差。

一部分献血员认为自己不可能感染HIV,未能参入复查;或者一些献血员未留下联系方式及相关信息,无法联系到本人并告知其结果,而且这些人群流动性较强,给跟踪调查带来很大困难;或者一些地区临床医生和流调人力不足追踪随访无法有效进行。

不确定样本转归以实验室出现非特异性反应为主,但是也有少部分样本转归阳性。

从本研究的表2可见ELISA双试剂反应性及NAT反应性标本55例,确证阳性52例,不确定3例。

其中2例S/CO值在1~
6之间,1例在6~10之间(见表3)。

此3例不确定标本不排除转阳的可能性;其S/CO值不高但核酸反应性,可能会是HIV的早期感染,也可能是艾滋病患者
的终末期;对这些标本要特别强调流行病学追踪的重要性,避免给艾滋病疫情的扩散埋下隐患。

表4可见单试剂反应性232例确证不确定36例,其中33例S/CO值在1~6之间,1例在6~10之间,2例S/CO值大于10。

由此可知单试剂反应性确证结果
为不确定样本S/CO值大多偏低,非特异性反应几率较大。

HIV 抗体不确定是确
认实验经常出现的结果,这给艾滋病检测及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

由于不确定结果大部分是非特异反应,很多无偿献血员被屏蔽而永久不能献血,给他们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更造成血源的损失和浪费。

HIV抗体不确定的原因十分复杂且尚不清楚。

目前认为常见的HIV抗体不确定的
原因可能是HIV感染早期,条带反应不典型;也可能是艾滋病患者的终末期,机
体免疫系统被大大破坏,病毒大量复制,抗体水平急速下降;或者是一种非特异性反应造成假阳性结果。

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疫苗接种等产生的免疫蛋
白成分与酶标板上的包被物容易产生交叉反应;实验过程的交叉污染;样本处理问题、标本溶血都可能造成结果的假阳性。

综上所述,对免疫印迹不确定结果的样本,需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增加辅助诊断手段,减少非特异性反应,减少不必要的血源浪费。

如果有可能适当缩短随访间隔,提出合理的医学随访方案,确保每个确证不确定人员都能参加复检,避免HIV早期感染者扩散。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Gendrel D,Bohuon C. Procalcironin as a marker of bacterial infection[J]. Pediatr Infect Dis J,2013,19(8):679-687.
[2] 张微,李天君,钟思程,等.北京地区HIV血液筛查结果的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7,30(4):393-395.
[3] 覃克文.桂林市无偿献血者抗-HIV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6):498-499.
[4] 熊志高,刘昕晨,谭艳阳.株洲市无偿献血者HIV 感染率及初筛与确证试验结果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6,29(4):405-408.
[5] 殷方兰,钟培松,张永. HIV 抗体不确定结果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对策 [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29(9):978-980.
[6] 楚承霞,赵山平,刘芳. HIV抗体不确定标本158例的结果及随访转归观察 [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6):659-662.
[7] 吴志奇,张翔,刘雁雁.抗HIV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中阳性及不确定结果的带型分析[J].临床检验杂志,2014,32(12):952-9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