矮壮素和赤霉素对黄芩生物量及根中黄酮类成分产量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矮壮素和赤霉素对黄芩生物量及根中黄酮类成分产量的影响蔡葛平;郭燕红;姚辉;陈士林;周铜水
【期刊名称】《中国农学通报》
【年(卷),期】2008(24)7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外源矮壮素和赤霉素对黄芩生物量及根中黄酮类成分产量的影响,为中药材生产中外源激素的合理利用提供依据。
方法对黄芩幼苗叶面分别喷施2ml200mg/L矮壮素和赤霉素,第26天后,观察植株形态,测定植株高度、地下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并利用HPLC法和乙酰溴法分别测定地下部分黄酮类成分含量和地上部分木质素含量。
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矮壮素使植株叶片变绿变厚、花增多、花期延长、节间变短、茎粗大;赤霉素显著增加株高的同时,使叶片变小、绿色变浅、茎变细、腋芽生长明显。
(2)矮壮素和赤霉素均使黄芩地上部分生物量增加,同时地下部分生物量降低。
(3)矮壮素和赤霉素均使地下部分黄酮类成分的含量显著下降,同时显著提高地上部分木质素的含量。
结论该实验表明,矮壮素和赤霉素使黄芩中碳源的分配集中于地上部分的生长和木质素的合成,不利于地下部分生物量和黄酮类成分的累积,因此不适于黄芩的中药材生产,并且可能也不适于以根或根茎为药用部位的其它中药材的生产。
【总页数】5页(P213-217)
【关键词】黄芩;矮壮素;赤霉素;生物量;黄酮类成分
【作者】蔡葛平;郭燕红;姚辉;陈士林;周铜水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药学院生药学系;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北京协和医科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31.2
【相关文献】
1.赤霉素和矮壮素对水飞蓟生长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J], 刘广娜;赵权;杨祥波;朱熹
2.赤霉素与矮壮素或多效唑配合使用对小麦生育和代谢的影响 [J], 张国平
3.赤霉素及矮壮素对高羊茅生长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J], 李志华;杨志民
4.10种晋产野生黄芩根中黄芩苷、黄芩素与汉黄芩素含量比较 [J], 付琳;郝建平;刘晓伶;王峰
5.壮根灵和矮壮素对玉竹产量和多糖含量的影响 [J], 杨浩;刘广娜;张博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