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过剩”与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动性过剩与国民经济深层次矛盾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深层次矛盾,其中之一便是“流动性过剩”问题。
流动性过剩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应量远远超过经济实际需要,导致货币资金增加,但经济实体并没有相应增加,从而导致资金的超额闲置。
这种情况不仅影响到银行体系的稳定性,更严重的是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深层次矛盾。
流动性过剩的成因
首先,流动性过剩与我国过去实行的宽松货币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为了刺激经济增长,我国政府采取了大量的刺激措施,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实行了宽松货币政策。
这其中包括大量加大银行贷款额度、公开市场操作、降低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这些政策叠加在一起的结果,就是货币供应量激增,最终导致了流动性过剩。
其次,流动性过剩还与我国金融市场体系的缺陷有很大的关系。
我国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流动性过剩的风险,因为中国的金融市场在15年的高速发展后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但是这个市场体系缺少有效的监管机制,尤其是还需要规范相应的金融市场行为。
在这种情况下,资金往往会流向高风险、高收益的非主流市场,而这些市场不仅没有实体经济支撑,而且潜在存在风险较大,倍受市场所谴责。
流动性过剩对国民经济的深层次影响
流动性过剩一方面导致银行体系的不稳定,另一方面也对国民经济产生了深层次的影响,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市场泡沫的风险上升
流动性过剩的条件之一是经济实体不足以消耗这些资金,这会导致大量的资金流入股票、房地产等资产市场,从而导致市场出现明显的泡沫。
而这些泡沫的出现对经济的发展是直接的影响,一旦出现市场危机这些泡沫将很快的破灭,严重影响GDP的增长及就业的发展。
####2. 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我国的实体经济困难重重,特别是中小企业,本就缺乏资金的支持,流动性过剩会导致资金流向股市等虚拟类的资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不足。
而且当这些资金出现过多的闲置的时候,会导致价格的下跌,从而对企业的利益也会造成一定的冲击。
####3. 国际资金流动的不稳定
流动性过剩不仅对国内经济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国际经济。
流动性过剩
会导致国际市场上的金融危机,进而影响到各个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从长远来看,将阻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导致对国际经济社会的不利影响。
流动性过剩的解决方法
为了解决流动性过剩带来的问题,国家必须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包括:
1.改变货币政策的刺激力度。
增加利率、减少宽松政策,从而达到控制
货币流动的目的。
2.加大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
在金融市场的各个领域落实相关的监管
制度,防止高风险区域的资金资产化,引发金融市场动荡。
3.加强实体经济的支持。
加强国家对中小微企业的财政支持政策,使得
真正有产出的项目得以落地,从而稳定流通资金的流动。
结论
总的来说,流动性过剩是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矛盾之一。
在解决这个
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国家从多方面出发,采取一系列经济政策措施,既要提高利率以减少货币供应,又要制定完善的金融市场监管制度,同时加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从而达到平衡市场供需的目的,稳定国民经济的发展。